用于末端净化的砂滤调蓄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9292发布日期:2019-10-15 21:29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用于末端净化的砂滤调蓄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蓄池,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末端净化的砂滤调蓄池。



背景技术:

雨水是城市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城市水资源的调节、补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关键的作用。建筑与小区是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起端,且占据了城市近70%的面积,因此建筑与小区的雨水有序排放与高效利用是城市雨水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雨水系统的优劣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为改善和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首先解决建筑与小区现存的雨水问题。

雨水利用是一种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要求,建立包括雨水入渗、收集回用、调蓄排放等的总称。雨水入渗是雨水间接利用技术,可以补充涵养地下水,保持建设用地原有的径流特征,改善水生态环境。雨水收集回用是雨水直接利用技术,可以避免雨水流失,节约自来水,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局面。目前国内雨水收集储存方式有很多,例如雨水桶、模块化蓄水箱、pp塑料蓄水池等,这些存储方式大多储存轻质污染的雨水,经过初步沉淀即可回用,但对含污染物浓度较高的雨水就不适合采用这些收集方式,需寻找一种既能净化又能存储且具有高强度的调蓄池,为此本专利通过对国内外一些调蓄池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对调蓄池的内部结构及处理工艺进行优化改进,构建一种用于末端净化的砂滤调蓄池,处理的雨水能满足区域内道路、绿化、景观等用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末端净化的砂滤调蓄池。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用于末端净化的砂滤调蓄池,包括有调蓄池本体,所述调蓄池本体上设置有盖板,其中:所述调蓄池本体包括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内连接有雨水回收管,所述集水池的输出端设置有砂滤池,所述集水池与砂滤池之间设置有间隔构造,所述砂滤池的输出端连接有净水池,所述净水池内设置有若干导管,所述净水池内设置有集水坑。

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末端净化的砂滤调蓄池,其中,所述集水池的底部包括有隔断底层,所述隔断底层上分布有素土层,所述素土层上铺设有阻隔层。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末端净化的砂滤调蓄池,其中,所述砂滤池的底部包括有隔断底层,所述隔断底层上分布有卵石层,所述卵石层上铺设有底层土工布,所述底层土工布上铺设有砂层,所述砂层上铺设有顶层土工布,所述卵石层的单颗粒径为30至50毫米,总体厚度为250至350毫米,所述砂层的厚度为400至500毫米。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末端净化的砂滤调蓄池,其中,所述卵石层的单颗粒径为45毫米,总体厚度为300毫米,所述砂层的厚度为450毫米。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末端净化的砂滤调蓄池,其中,所述导管为l形导管,所述l形导管的上半段为通气管,所述l形导管的下半段为盲管。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末端净化的砂滤调蓄池,其中,所述雨水回收管上设置有水位控制装置,所述水位控制装置为提升泵。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末端净化的砂滤调蓄池,其中,所述集水池、砂滤池、净水池内均设置有独立的攀爬装置,所述攀爬装置为爬梯。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如下:

1、调蓄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抗压且耐用,尺寸可根据实际雨水收集量设计而成。

2、不占用地面宝贵空间,不影响地面景观效果。

3、砂滤池内的过滤介质可根据初期雨水污染情况进行配比,达到最优去除效率。

4、池体内部可提供足够的有氧活动空间,避免因雨水停滞而产生影响水质的厌氧细菌。

5、初期雨水能通过集水池及砂滤池得到有效净化处理,超标雨水可通过溢流口排放至市政或下游管网。

6、净化雨水可为绿化景观、浇灌等提供大量用水,缓解用水压力,缓解城区雨水洪涝灾害。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末端净化的砂滤调蓄池的平面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盖板;2、集水池;3、雨水回收管;4、砂滤池;5、间隔构造;6、净水池;7、集水坑;8、隔断底层;9、素土层;10、阻隔层;11、卵石层;12、砂层;13、通气管;14、盲管;15、水位控制装置;16、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用于末端净化的砂滤调蓄池,包括有调蓄池本体,调蓄池本体上设置有盖板1,可以防止二次污染,也可以进行道板铺设,减少占地,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调蓄池本体包括有集水池2,集水池2内连接有雨水回收管3,这样可以实现雨水的顺利导入。同时,集水池2的输出端设置有砂滤池4,实现粗颗粒杂志的过滤。并且,为了防止两个池子中的水出现不必要的混流,在集水池2与砂滤池4之间设置有间隔构造5。为了实现更好的进化,实现过滤,减少终端处理的负担,在砂滤池4的输出端连接有净水池6。结合实际实施来看,为了实现顺利的气体疏通,满足密闭环境下的气压平衡,净水池6内设置有若干导管。再者,为了便于比重较沉的污物在净水池6内进行沉淀,在净水池6内设置有集水坑7。考虑到按照常规水流的流速来看,污物容易沉积在角落,为此,可以将集水坑7设置在净水池6的角落。

结合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满足有效的承载且不会出现渗水现象,采用集水池2的底部包括有隔断底层8,隔断底层8上分布有素土层9,素土层9上铺设有阻隔层10。

进一步来看,为了实现有效的多层过滤,实现污物的净化与沉降,砂滤池4的底部包括有隔断底层8,隔断底层8上分布有卵石层11,卵石层11上铺设有底层土工布(图中未示出),底层土工布上铺设有砂层12,砂层12上铺设有顶层土工布(图中未示出)。具体来说,卵石层11的单颗粒径为30至50毫米,总体厚度为250至350毫米,砂层12的厚度为400至500毫米。并且,针对常规雨水井汇入的雨水处理来看,卵石层11的单颗粒径为45毫米,总体厚度为300毫米,砂层12的厚度为450毫米,就可以满足净化需求。

再进一步来看,为了在承压期间不容易变形,不影响整体的通气效果,导管为l形导管,l形导管的上半段为通气管13,l形导管的下半段为盲管14。同时,为了实现水的顺利导入,配合实际净化的速率来调节水位,雨水回收管3上设置有水位控制装置15,水位控制装置15为提升泵。并且,考虑到日后人员清理与维护的便利,本发明在集水池2、砂滤池4、净水池6内均设置有独立的攀爬装置,攀爬装置为爬梯16。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后有如下优点:

1、调蓄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抗压且耐用,尺寸可根据实际雨水收集量设计而成。

2、不占用地面宝贵空间,不影响地面景观效果。

3、砂滤池内的过滤介质可根据初期雨水污染情况进行配比,达到最优去除效率。

4、池体内部可提供足够的有氧活动空间,避免因雨水停滞而产生影响水质的厌氧细菌。

5、初期雨水能通过集水池及砂滤池得到有效净化处理,超标雨水可通过溢流口排放至市政或下游管网。

6、净化雨水可为绿化景观、浇灌等提供大量用水,缓解用水压力,缓解城区雨水洪涝灾害。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