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计有综合管廊的海绵城市道路及道路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08134发布日期:2019-10-18 23:17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计有综合管廊的海绵城市道路及道路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计有综合管廊的海绵城市道路及道路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生态建设日益被大众所关注,而海绵城市则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而就海绵城市而言,其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所以,如上述的,海绵城市的核心功能是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以及将储蓄的水加以利用。

在目前的海绵城市建设中,如上述的,在下雨时需要对雨水进行渗水和蓄水,为了让雨水能够顺利渗入到地面之下,所以,在海绵城市设计中,需要确保道路具有良好渗水能力,就目前的身上的道路施工而言,通常是先开挖压实形成路基,然后在路基上铺设碎石层形成蓄水层,然后在碎石层上铺设透水路面,在下雨时,雨水由透水路面渗入到碎石层中,如此实现道路的吸水和蓄水。

进一步的,随着电气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管廊在城市建设中也越来越被广泛的使用,为了便于施工,管廊通常沿道路设计,在进行道路施工时,同时进行管廊的施工,对于管廊而言,其内部通常是布置电力、通信线缆,以及燃气、供热、给排水管道等,所以对管廊的防水要求极高。然而,如上述的,由于海绵城市的蓄水要求,所以,对于海绵城市道路的管廊而言,其周围的土体相较于普通道路管廊周围的土体含水率更高,如何确保管廊的良好防水能力成了目前海绵城市道路施工中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管廊施工,通常有两种方式,对于小型管廊施工,通常是先预制管廊节段,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拼施工;而对于大型管廊施工,则通常是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对于现场浇筑的方式,通常是对管廊的底板、侧墙和顶板进行分别浇筑,这样的方式,在管廊底板与侧墙之间,以及侧墙与顶板之间都存在着接缝,进一步的研发设计和施工中,发明人发现,在设置管廊后,管廊周围土体的水份容易在汇聚在管廊底部周围的风险以及顶板上方,这些水份容易沿管廊上的接缝渗入到管廊内部。

所以,目前需要设计一种针对于海绵城市道路,具有管廊结构,并且能够有效提高管廊防渗能力的道路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海绵城市道路建设中,存在管廊防渗能力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针对于海绵城市道路,具有管廊结构,并且能够有效提高管廊防渗能力的道路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计有综合管廊的海绵城市道路,包括管廊构造,所述管廊构造包括底板、侧墙和顶板,所述侧墙在竖向上划分为位于上方的上部墙体和位于上部墙体下方的下部墙体,所述下部墙体的上缘与所述上部墙体的下缘相接,所述下部墙体与所述底板一体浇筑,所述上部墙体与所述顶板一体浇筑。

在管廊现浇施工中,目前的通常方式是:先在开挖出的管廊沟槽内浇筑底板,待底板硬化后,在底板上布置模板支架和侧墙模板,然后进行侧墙的浇筑施工,待侧墙硬化后,再在模板支架和侧墙上设置顶板模板,然后进行顶板的浇筑,顶板硬化后,拆除模板支架和模板,即得到管廊。在管廊的施工中,还会对管廊沟槽底部和侧壁的土体进行压实,所以在当管廊周围土体含水量较大时,容易在管廊外壁周围形成积水,在管道底部下半部分和顶板上积水尤为严重,而采用目前的上述管廊施工方式,管廊底板与侧墙的接缝,侧墙与顶板的接缝恰好在管廊外围易积水处,所以容易出现渗漏风险,还严重影响了管廊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对于海绵城市这种要求土体具有蓄水功能,高含水量土体的情况而言,渗漏风险更大。

所以,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将管廊的下部墙体与底板一体浇筑,上部墙体与顶板一体浇筑,采用这样的分步浇筑方式,首先是确保模板支架和浇筑模板的方便安装,同时使接缝位于下部墙体与上部墙体之间,远离管廊周围土体易积水位置,使得底板与侧墙之间,以及顶板与侧墙之间不存在接缝,如此,提高管廊的防渗能力;而且,采用该种方式,底板与下部墙体浇筑完成,并硬化后,在进行顶板和上部墙体浇筑时,上部墙体的浇筑模板夹持下部墙体,一方面是提高了上部墙体浇筑模板的安装稳定性,同时,也确保了上部墙体的浇筑精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下方还设置有管廊垫层,所述管廊垫层为素混凝土结构。通过设置管廊垫层,利于确保管廊底板下方支撑的平整性,也方便管廊底板钢筋骨架的绑扎,进而提高了管廊的施工质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下部墙体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一钢板带,所述第一钢板带沿所述下部墙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且长度与所述下部墙体的长度相匹配,所述第一钢板带的下部分位于所述下部墙体内,上部分位于所述上部墙体内。在本申请的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钢板带,第一钢板带在管廊的长度方向上贯通管廊的侧墙,一方面是提高了上部墙体与下部墙体的连接强度,降低上部墙体与下部墙体之间发生相对横移的风险,例如在地震时,避免上部墙体与下部墙体之间因横向振动而导致移位出现缝隙的风险,进而提高管廊的抗震能力和使用寿命,进一步的,由于第一钢板带的设置,使得上部墙体与下部墙体之间的接缝被阻断,如此,也进一步的降低了该接缝处出现渗漏的风险。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钢板带竖直设置。在该种方案中,当第一钢板带竖直设置时,方便第一钢板带的安装和上部墙体的浇筑施工。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钢板带为下端靠近管廊内侧,上端靠近管廊外层的倾斜设置。当第一钢板单倾斜设置时,一方面是提高了上部墙体与下部墙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的提高了对上部墙体与下部墙体之间接缝的阻挡可靠性,进一步的提高管廊的防渗能力。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廊沿长度方向划分为若干管廊节段,在相邻管廊节段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钢板带,所述第二钢板带沿所述管廊节段的端部设置,并合围成圈状结构,所述第二钢板带的沿管廊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位于各自对应的管廊节段内。将管廊划分为若干的管廊节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依次施工各个管廊节段,如此,降低施工难度,进一步的,在相邻管廊节段之间设置第二钢板带,通过第二钢板带的设置,一方面是利于相邻管廊节段之间的相互定位,提高相邻管廊节段之间的位置精度和位置稳定性,另一方面第二钢板带也阻挡了相邻管廊节段之间的缝隙,如此,也进一步的确保了管廊的防渗漏能力。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海绵城市道路还包括道路构造,所述管廊构造位于所述道路构造侧方,并且与所述道路构造相平行,所述道路构造包括:车行道和布置在所述车行道侧方的第一绿地构造,所述第一绿地构造沿所述车行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绿地构造包括沿所述车行道平行开挖的第一绿地基坑,在所述第一绿地基坑底部和侧壁上铺设有用于防止水渗漏的第一防渗层,所述第一防渗层上方的第一绿地基坑内回填有种植土,所述第一防渗层靠近所述车行道的一侧与所述车行道的路面平齐或者低于所述车行道的路面。

本申请的道路构造,在车行道的侧方设置第一绿地构造,在回填土上种植植物,在下雨时,车行道上的雨水流淌入第一绿地构造,而由于第一绿地构造采用向下开挖基坑的方式,进而在车行道的侧方形成沿道路长度方向的沟体,在第一绿地基坑内设置第一防渗层,第一防渗层可以是混凝土层,也可以是防渗膜层或者防渗布层,还可以是对基坑底部和侧壁进行压实的压实层,防止或者减少雨水渗漏,如此,即在车行道的侧方形成长度与之相匹配到的蓄水空间,为种植土上种植的植物提供水份,采用这样的方式,道路构造的海绵功能实际由第一绿地构造来实现,所以车行道的结构不需要因为海绵城市要求而调整,所以一方面是车行道构造结构强度等不会因考虑蓄水功能而被降低,另一方面,蓄水层位于第一绿地构造内,即便是水量过多而导致水流流动性增大时,也不会造成车行道下方路径的空洞和坍塌,所以也确保了车行道良好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而且也使得在海绵城市管廊建造中,在实现海绵城市功能时,降低管廊构造周围土体含水量,进而进一步降低管廊渗漏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渗层的上缘低于所述车行道的路面。如此,可以方便车行道上的积水流入到第一防渗层形成的蓄水空间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行道的路面朝所述第一绿地构造的一方向下倾斜形成坡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行道的路面坡度为1.0~1.7%。

作为最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行道的路面坡度为1.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车行道的两侧都设置有第一绿地构造,在垂直于所述车行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车行道的路面由中部至两侧向下倾斜,形成中部较高,两侧较低的坡面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行道的中部还设置有将所述车行道分割为左车道和右车道的隔离带。本申请的隔离带可以是混凝土浇筑的隔离带,也可以是采用开挖基坑然后回填种植土种植植物的隔离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绿地构造一侧与所述车行道相接,另一侧设置有辅道。第一绿地构造还与辅道相接,也使辅道上的雨水能够流入到第一绿地构造内,提高海绵城市蓄水能力。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道一侧与所述第一绿地构造相接,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绿地构造。通过第二绿地构造的设置,进一步得到提高海绵城市蓄水能力。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绿地构造包括沿所述辅道平行开挖的第二绿地基坑,在所述第二绿地基坑底部和侧壁上铺设有用于防止水渗漏的第二防渗层,所述第二防渗层上方的第二绿地基坑内回填有种植土,所述第二防渗层靠近所述辅道的一侧与所述辅道的路面平齐或者低于所述辅道的路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道的路面朝所述第二绿地构造的一方向下倾斜形成坡面。

辅道路面上的积水流入到第二绿地构造,在提高蓄水利用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对第一绿地构造的蓄水要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道的路面坡度为1.0~1.7%。

作为最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辅道的路面坡度为1.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行道和/或辅道包括位于底部的压实路基,在所述压实路基上自下而上的铺设有碎石填料层和沥青混合料层,在所述碎石填料层与所述沥青混合料层之间还铺设有水泥稳定碎石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上半部分的水泥含量高于下半部分的水泥含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上半部分的水泥体积百分比为5.5%,下半部分的水泥体积百分比为4%。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碎石填料层包括铺设在所述压实路基上的连砂石路基换填层和铺设在连砂石换填层上的级配碎石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砂石路基换填层为1.5米厚,使所述级配碎石层的厚度为0.2米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绿地构造还包括有若干沿所述第一绿地构造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溢流井,所述第一溢流井井口的水平高度低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防渗层上缘的水平高度,相邻所述第一溢流井之间通过设置排水管相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溢流井底部位于所述第一防渗层下方,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防渗层下方,所述第一防渗层与所述第一溢流井的外侧壁之间为密封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溢流井位于所述第一防渗层上方的部分为所述第一溢流井深度的1/5~1/3。第一溢流井大部分位于第一防渗层下方的土体内,大幅提高了第一溢流井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因第一防渗层上方回填土被雨水浸润后造成第一溢流井倾斜和下沉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溢流井包括第一井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井体顶部的第一井箅,所述第一井箅为栅格状结构,所述第一井箅与所述第一井体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通过设置第一井箅,放置树枝等杂物进入第一溢流井内堵塞排水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井体为砖混结构,在所述第一井体的底部下方还设置有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的边缘超出所述第一井体的下端边缘。通过在第一井体底部设置混凝土垫层,进一步降低第一溢流井下沉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管距离所述第一溢流井底部的距离为所述第一溢流井深度的1/3~1/2。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绿地构造还包括有若干沿所述第二绿地构造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溢流井,相邻第二溢流井之间相隔开,所述第二溢流井井口的水平高度低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防渗层上缘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二溢流井与所述第一溢流井相对应,所述第二溢流井与相对应的第一溢流井之间通过设置连通管道相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管道在所述第二溢流井至第一溢流井的方向上向下倾斜。

通过设置连通管道,使第二溢流井的雨水流入到到第一溢流井下方的排水管,如此减小排水施工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溢流井位于所述第二防渗层上方。一方面是确保第二溢流井底部高于第一溢流井的底部,方便保证连通管道的朝向第一溢流井的方向向下倾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溢流井包括第二井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井体顶部的第二井箅,所述第二井体为砖混结构,所述第二井箅为栅格状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二井体的底部下方还设置有混凝土垫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绿地构造一侧与所述辅道相接,另一侧设置有人行道。

优选的,所述管廊构造设置在所述人行道背离所述第二绿地构造一侧下方的土体内,并与所述第二绿地构造相隔开。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方法,包括管廊构造施工和道路构造施工,所述管廊构造施工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管廊垫层施工:对管廊构造设计位置的土体进行开挖形成管廊基坑,在管廊基坑底部浇筑管廊垫层的混凝土;

底板和下部墙体施工:待管廊垫层硬化后,在管廊垫层上绑扎管廊底板钢筋骨架,在所述管廊底板钢筋骨架上设置支撑定位钢筋,并在支撑定位钢筋上安装下部墙体浇筑模板,然后同时进行底板和下部墙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养护硬化后,拆除下部墙体浇筑模板;

上部墙体和顶板施工:待底板和下部墙体硬化后,在底板上搭设模板支架并安装上部墙体浇筑模板和顶板浇筑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管廊的上部墙体和顶板,养护硬化后拆除上部墙体浇筑模板和顶板浇筑模板。

本申请的道路施工方法,在进行管廊构造施工中,将管廊的下部墙体与底板一体浇筑,上部墙体与顶板一体浇筑,采用这样的分步浇筑方式,首先是确保模板支架和浇筑模板的方便安装,同时使接缝位于下部墙体与上部墙体之间,远离管廊周围土体易积水位置,使得底板与侧墙之间,以及顶板与侧墙之间不存在接缝,如此,提高管廊的防渗能力。

优选的,在所述上部墙体和顶板施工施工步骤中,在进行上部墙体浇筑模板搭设时,上部墙体浇筑模板的下部分夹持在所述下部墙体外。通过这样的方式,底板与下部墙体浇筑完成,并硬化后,在进行顶板和上部墙体浇筑时,上部墙体的浇筑模板夹持下部墙体,一方面是提高了上部墙体浇筑模板的安装稳定性,同时,也确保了上部墙体的浇筑精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底板和下部墙体施工步骤中,所述下部墙体的高度确保在进行底板和下部墙体混凝土浇筑时,下部墙体的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不向下流动。实际施工中,下部墙体的高度要高于管廊底板的高度,所以在该方案中,协调下部墙体高度与混凝土坍落度,使下部墙体混凝土与底板混凝土同时浇筑,实现良好的结合紧密性。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底板和下部墙体施工步骤中,先浇筑底板的混凝图,待底板混凝土初凝时,再进行下部墙体混凝土的浇筑。实际施工中,当底板混凝土初凝时,底板具有一定支撑强度,采用该种方式,能够大幅增高下部墙体的设计高度,进而进一步确保下部墙体与上部墙体之间的接缝远离管廊底部易积水位置,进而进一步确保管廊的防渗能力。

优选的,在所述管廊垫层施工步骤中,在开挖管廊基坑时,管廊基坑底部设计位置附近采用人工取土。如此,避免机械挖土对管廊基坑底部土体的扰动和破坏,提高对管廊垫层和管廊支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确保管廊垫层和管廊底板施工平整性。

进一步优选的,在开挖管廊基坑时,管廊基坑底部设计位置以上30cm采用人工取土。

优选的,在所述管廊垫层施工步骤中,管廊基坑底部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浇筑管廊垫层前,管廊基坑侧壁设置有围护结构的,将围护结构与管廊垫层接触的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清刷,使新老混凝土结合牢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将管廊的下部墙体与底板一体浇筑,上部墙体与顶板一体浇筑,采用这样的分步浇筑方式,首先是确保模板支架和浇筑模板的方便安装,同时使接缝位于下部墙体与上部墙体之间,远离管廊周围土体易积水位置,使得底板与侧墙之间,以及顶板与侧墙之间不存在接缝,如此,提高管廊的防渗能力;而且,采用该种方式,底板与下部墙体浇筑完成,并硬化后,在进行顶板和上部墙体浇筑时,上部墙体的浇筑模板夹持下部墙体,一方面是提高了上部墙体浇筑模板的安装稳定性,同时,也确保了上部墙体的浇筑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海绵城市道路中道路构造与管廊构造的相对位置布置示意图,

图2为管廊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管廊节段端部第二钢板带的布置示意图,

图4为下部墙体浇筑模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上部墙体浇筑模板和顶板浇筑模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道路构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a截面处道路构造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车行道,2-第一绿地构造,3-第一绿地基坑,4-第一防渗层,5-种植土,6-隔离带,7-辅道,8-第二绿地构造,9-第二绿地基坑,10-第二防渗层,11-压实路基,12-碎石填料层,13-沥青混合料层,14-水泥稳定碎石层,15-第一溢流井,16-第二溢流井,17-连通管道,18-人行道,19-排水管,20-管廊构造,21-道路构造,22-底板,23-顶板,24-下部墙体,25-上部墙体,26-管廊垫层,27-第一钢板带,28-第二钢板带,29-模板支架,30-下部墙体浇筑模板,31-上部墙体浇筑模板,32-顶板浇筑模板,33-定位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

一种设计有综合管廊的海绵城市道路,包括管廊构造20,所述管廊构造20包括底板22、侧墙和顶板23,所述侧墙在竖向上划分为位于上方的上部墙体25和位于上部墙体25下方的下部墙体24,所述下部墙体24的上缘与所述上部墙体25的下缘相接,所述下部墙体24与所述底板22一体浇筑,所述上部墙体25与所述顶板23一体浇筑。

在管廊现浇施工中,目前的通常方式是:先在开挖出的管廊沟槽内浇筑底板22,待底板22硬化后,在底板22上布置模板支架29和侧墙模板,然后进行侧墙的浇筑施工,待侧墙硬化后,再在模板支架29和侧墙上设置顶板浇筑模板32,然后进行顶板23的浇筑,顶板23硬化后,拆除模板支架29和模板,即得到管廊。在管廊的施工中,还会对管廊沟槽底部和侧壁的土体进行压实,所以在当管廊周围土体含水量较大时,容易在管廊外壁周围形成积水,在管道底部下半部分和顶板23上积水尤为严重,而采用目前的上述管廊施工方式,管廊底板22与侧墙的接缝,侧墙与顶板23的接缝恰好在管廊外围易积水处,所以容易出现渗漏风险,还严重影响了管廊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对于海绵城市这种要求土体具有蓄水功能,高含水量土体的情况而言,渗漏风险更大。

所以,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将管廊的下部墙体24与底板22一体浇筑,上部墙体25与顶板23一体浇筑,采用这样的分步浇筑方式,首先是确保模板支架29和浇筑模板的方便安装,同时使接缝位于下部墙体24与上部墙体25之间,远离管廊周围土体易积水位置,使得底板22与侧墙之间,以及顶板23与侧墙之间不存在接缝,如此,提高管廊的防渗能力;而且,采用该种方式,底板22与下部墙体24浇筑完成,并硬化后,在进行顶板23和上部墙体25浇筑时,上部墙体25的浇筑模板夹持下部墙体24,一方面是提高了上部墙体浇筑模板的安装稳定性,同时,也确保了上部墙体25的浇筑精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22下方还设置有管廊垫层26,所述管廊垫层26为素混凝土结构。通过设置管廊垫层26,利于确保管廊底板22下方支撑的平整性,也方便管廊底板22钢筋骨架的绑扎,进而提高了管廊的施工质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下部墙体24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一钢板带27,所述第一钢板带27沿所述下部墙体24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且长度与所述下部墙体24的长度相匹配,所述第一钢板带27的下部分位于所述下部墙体24内,上部分位于所述上部墙体25内。在本申请的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钢板带27,第一钢板带27在管廊的长度方向上贯通管廊的侧墙,一方面是提高了上部墙体25与下部墙体24的连接强度,降低上部墙体25与下部墙体24之间发生相对横移的风险,例如在地震时,避免上部墙体25与下部墙体24之间因横向振动而导致移位出现缝隙的风险,进而提高管廊的抗震能力和使用寿命,进一步的,由于第一钢板带27的设置,使得上部墙体25与下部墙体24之间的接缝被阻断,如此,也进一步的降低了该接缝处出现渗漏的风险。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钢板带27竖直设置。在该种方案中,当第一钢板带27竖直设置时,方便第一钢板带27的安装和上部墙体25的浇筑施工。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钢板带27为下端靠近管廊内侧,上端靠近管廊外层的倾斜设置。当第一钢板带27单倾斜设置时,一方面是提高了上部墙体25与下部墙体24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的提高了对上部墙体25与下部墙体24之间接缝的阻挡可靠性,进一步的提高管廊的防渗能力。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廊沿长度方向划分为若干管廊节段,在相邻管廊节段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钢板带28,所述第二钢板带28沿所述管廊节段的端部设置,并合围成圈状结构,所述第二钢板带28的沿管廊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位于各自对应的管廊节段内。将管廊划分为若干的管廊节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依次施工各个管廊节段,如此,降低施工难度,进一步的,在相邻管廊节段之间设置第二钢板带28,通过第二钢板带28的设置,一方面是利于相邻管廊节段之间的相互定位,提高相邻管廊节段之间的位置精度和位置稳定性,另一方面第二钢板带28也阻挡了相邻管廊节段之间的缝隙,如此,也进一步的确保了管廊的防渗漏能力。

实施例2,如图1-7所示:

一种设计有综合管廊的海绵城市道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海绵城市道路还包括道路构造21,所述管廊构造20位于所述道路构造21侧方,并且与所述道路构造21相平行,所述道路构造21包括:车行道1和布置在所述车行道1侧方的第一绿地构造2,所述第一绿地构造2沿所述车行道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绿地构造2包括沿所述车行道1平行开挖的第一绿地基坑3,在所述第一绿地基坑3底部和侧壁上铺设有用于防止水渗漏的第一防渗层4,所述第一防渗层4上方的第一绿地基坑3内回填有种植土5,所述第一防渗层4靠近所述车行道1的一侧与所述车行道1的路面平齐或者低于所述车行道1的路面。

本申请的道路构造,在车行道1的侧方设置第一绿地构造2,在回填土上种植植物,在下雨时,车行道1上的雨水流淌入第一绿地构造2,而由于第一绿地构造2采用向下开挖基坑的方式,进而在车行道1的侧方形成沿道路长度方向的沟体,在第一绿地基坑3内设置第一防渗层4,第一防渗层4可以是混凝土层,也可以是防渗膜层或者防渗布层,还可以是对基坑底部和侧壁进行压实的压实层,防止或者减少雨水渗漏,如此,即在车行道1的侧方形成长度与之相匹配到的蓄水空间,为种植土5上种植的植物提供水份,采用这样的方式,道路构造21的海绵功能实际由第一绿地构造2来实现,所以车行道1的结构不需要因为海绵城市要求而调整,所以一方面是车行道1构造结构强度等不会因考虑蓄水功能而被降低,另一方面,蓄水层位于第一绿地构造2内,即便是水量过多而导致水流流动性增大时,也不会造成车行道1下方路径的空洞和坍塌,所以也确保了车行道1良好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而且也使得在海绵城市管廊建造中,在实现海绵城市功能时,降低管廊构造20周围土体含水量,进而进一步降低管廊渗漏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渗层4的上缘低于所述车行道1的路面。如此,可以方便车行道1上的积水流入到第一防渗层4形成的蓄水空间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行道1的路面朝所述第一绿地构造2的一方向下倾斜形成坡面。如此,进一步的方便车行道1路面水流流入第一绿地构造2,也避免车行道1上的积水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行道1的路面坡度为1.0~1.7%。

作为最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行道1的路面坡度为1.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车行道1的两侧都设置有第一绿地构造2,在垂直于所述车行道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车行道1的路面由中部至两侧向下倾斜,形成中部较高,两侧较低的坡面状。在车行道1的两侧都设置第一绿地构造2,一方面是提高城市绿化率,另一方面还对车行道1上的积水进行分流,提高蓄水率,也降低了对单侧第一绿地构造2的蓄水要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行道1的中部还设置有将所述车行道1分割为左车道和右车道的隔离带6。本申请的隔离带6可以是混凝土浇筑的隔离带6,也可以是采用开挖基坑然后回填种植土5种植植物的隔离带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绿地构造2一侧与所述车行道1相接,另一侧设置有辅道7。第一绿地构造2还与辅道7相接,也使辅道7上的雨水能够流入到第一绿地构造2内,提高海绵城市蓄水能力。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道7一侧与所述第一绿地构造2相接,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绿地构造8。通过第二绿地构造8的设置,进一步得到提高海绵城市蓄水能力。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绿地构造8包括沿所述辅道7平行开挖的第二绿地基坑9,在所述第二绿地基坑9底部和侧壁上铺设有用于防止水渗漏的第二防渗层10,所述第二防渗层10上方的第二绿地基坑9内回填有种植土5,所述第二防渗层10靠近所述辅道7的一侧与所述辅道7的路面平齐或者低于所述辅道7的路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道7的路面朝所述第二绿地构造8的一方向下倾斜形成坡面。

辅道7路面上的积水流入到第二绿地构造8,在提高蓄水利用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对第一绿地构造2的蓄水要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道7的路面坡度为1.0~1.7%。

作为最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辅道7的路面坡度为1.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行道1和/或辅道7包括位于底部的压实路基11,在所述压实路基11上自下而上的铺设有碎石填料层12和沥青混合料层13,在所述碎石填料层12与所述沥青混合料层13之间还铺设有水泥稳定碎石层14。本申请的车行道1,水泥稳定碎石层14为先在碎石填料层12上铺设级配碎石作为骨料,然后采用水泥浆填充在骨料的空隙内,摊铺压实得到,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层14,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在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抗渗度和抗冻性,将沥青混合料层13设置在水泥稳定碎石层14上方,一方面是确保了对沥青混合料层13进行良好的支撑,另一方面也对下方的碎石填料层12进行覆盖加固,再一方面使得路体稳定,避免路体塌陷移位而造成第一防渗层4和/或第二防渗层10的变形移位,进而确保良好的蓄水特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14上半部分的水泥含量高于下半部分的水泥含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14上半部分的水泥体积百分比为5.5%,下半部分的水泥体积百分比为4%。

在本申请的道路构造21中,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层14铺设时,铺设下半部分,即下半层的级配碎石,然后采用体积百分比为4%的水泥浆进行填充,在压实后再铺设上半部分的级配碎石,然后再采用体积百分比为5.5%的水泥浆进行填充并压实,采用这样的方式,原因在于: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层14时铺设在碎石填料层12上,碎石填料层12上存在有大量空隙,水泥稳定碎石层14中的水泥浆在施工时易流入到碎石填料层12内,造成水泥稳定碎石层14内存在空隙,所以,在本申请方案中,先采用水泥含量较小的水泥浆,该部分水泥浆由于水泥含量较少,能够尽量多的填充碎石填料层12内的空隙,在下半层施工完成后,即形成稳定结构,在进行上半部分水泥稳定碎石层14施工时,确保水泥浆不再向下流动,如此,确保上半部分水泥稳定碎石层14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上方沥青混合料层13的塌陷,大幅提高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碎石填料层12包括铺设在所述压实路基11上的连砂石路基换填层和铺设在连砂石换填层上的级配碎石层。在本申请的方案中,连砂石路基换填层为先检查土质,将浮土、淤泥和稳定性差的杂物清理后换填稳定性较好的砂石,如此进一步的提高道路构造21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砂石路基换填层为1.5米厚,使所述级配碎石层的厚度为0.2米厚。

实施例3,如图1-7所示:

一种设计有综合管廊的海绵城市道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绿地构造2还包括有若干沿所述第一绿地构造2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溢流井15,所述第一溢流井15井口的水平高度低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防渗层4上缘的水平高度,相邻所述第一溢流井15之间通过设置排水管19相连通。在本申请的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溢流井15,当雨量较大时,第一绿地构造2内汇聚的雨水超过第一溢流井15井口时,进入第一溢流井15进然后由排水管19排出,避免第一绿地内雨水倒灌至车行道1路面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溢流井15底部位于所述第一防渗层4下方,所述排水管19位于所述第一防渗层4下方,所述第一防渗层4与所述第一溢流井15的外侧壁之间为密封配合。在本申请的方案中,第一溢流井15穿过回填土至第一防渗层4下方,这样使得排水管19位于第一防渗层4下方,使得排水管19的设置不对第一防渗层4造成不利影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溢流井15位于所述第一防渗层4上方的部分为所述第一溢流井15深度的1/5~1/3。第一溢流井15大部分位于第一防渗层4下方的土体内,大幅提高了第一溢流井15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因第一防渗层4上方回填土被雨水浸润后造成第一溢流井15倾斜和下沉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溢流井15包括第一井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井体顶部的第一井箅,所述第一井箅为栅格状结构,所述第一井箅与所述第一井体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通过设置第一井箅,放置树枝等杂物进入第一溢流井15内堵塞排水管19。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井体为砖混结构,在所述第一井体的底部下方还设置有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的边缘超出所述第一井体的下端边缘。通过在第一井体底部设置混凝土垫层,进一步降低第一溢流井15下沉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管19距离所述第一溢流井15底部的距离为所述第一溢流井15深度的1/3~1/2。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绿地构造8还包括有若干沿所述第二绿地构造8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溢流井16,相邻第二溢流井16之间相隔开,所述第二溢流井16井口的水平高度低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防渗层10上缘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二溢流井16与所述第一溢流井15相对应,所述第二溢流井16与相对应的第一溢流井15之间通过设置连通管道17相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管道17在所述第二溢流井16至第一溢流井15的方向上向下倾斜。

通过设置连通管道17,使第二溢流井16的雨水流入到到第一溢流井15下方的排水管19,如此减小排水施工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溢流井16位于所述第二防渗层10上方。一方面是确保第二溢流井16底部高于第一溢流井15的底部,方便保证连通管道17的朝向第一溢流井15的方向向下倾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溢流井16包括第二井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井体顶部的第二井箅,所述第二井体为砖混结构,所述第二井箅为栅格状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二井体的底部下方还设置有混凝土垫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绿地构造8一侧与所述辅道7相接,另一侧设置有人行道18。

优选的,所述管廊构造20设置在所述人行道18背离所述第二绿地构造8一侧下方的土体内,并与所述第二绿地构造8相隔开。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将管廊构造20设置在人行道18背离第二绿地构造8的一侧,降水主要是汇聚在第一绿地构造2和第二绿地构造8下方的土体内,也就使得管廊与海绵城市起到蓄水能力的土体相隔开,如此,降低管廊构造20周围土体的含水率,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管廊构造20的防渗能力。

实施例4,如图1-7所示:

一种道路施工方法,包括管廊构造20施工和道路构造21施工,所述管廊构造20施工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管廊垫层26施工:对管廊构造20设计位置的土体进行开挖形成管廊基坑,在管廊基坑底部浇筑管廊垫层26的混凝土;

底板22和下部墙体24施工:待管廊垫层26硬化后,在管廊垫层26上绑扎管廊底板22钢筋骨架,在所述管廊底板22钢筋骨架上设置支撑定位钢筋33,并在支撑定位钢筋33上安装下部墙体浇筑模板30,然后同时进行底板22和下部墙体24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养护硬化后,拆除下部墙体浇筑模板30;

上部墙体25和顶板23施工:待底板22和下部墙体24硬化后,在底板22上搭设模板支架29并安装上部墙体浇筑模板31和顶板浇筑模板32,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管廊的上部墙体25和顶板23,养护硬化后拆除上部墙体浇筑模板31和顶板浇筑模板32。

本申请的道路施工方法,在进行管廊构造20施工中,将管廊的下部墙体24与底板22一体浇筑,上部墙体25与顶板23一体浇筑,采用这样的分步浇筑方式,首先是确保模板支架29和浇筑模板的方便安装,同时使接缝位于下部墙体24与上部墙体25之间,远离管廊周围土体易积水位置,使得底板22与侧墙之间,以及顶板23与侧墙之间不存在接缝,如此,提高管廊的防渗能力。

优选的,在所述上部墙体25和顶板23施工施工步骤中,在进行上部墙体浇筑模板31搭设时,上部墙体浇筑模板31的下部分夹持在所述下部墙体24外。通过这样的方式,底板22与下部墙体24浇筑完成,并硬化后,在进行顶板23和上部墙体25浇筑时,上部墙体25的浇筑模板夹持下部墙体24,一方面是提高了上部墙体浇筑模板的安装稳定性,同时,也确保了上部墙体25的浇筑精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底板22和下部墙体24施工步骤中,所述下部墙体24的高度确保在进行底板22和下部墙体24混凝土浇筑时,下部墙体24的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不向下流动。实际施工中,下部墙体24的高度要高于管廊底板22的高度,所以在该方案中,协调下部墙体24高度与混凝土坍落度,使下部墙体24混凝土与底板22混凝土同时浇筑,实现良好的结合紧密性。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底板22和下部墙体24施工步骤中,先浇筑底板22的混凝图,待底板22混凝土初凝时,再进行下部墙体24混凝土的浇筑。实际施工中,当底板22混凝土初凝时,底板22具有一定支撑强度,采用该种方式,能够大幅增高下部墙体24的设计高度,进而进一步确保下部墙体24与上部墙体25之间的接缝远离管廊底部易积水位置,进而进一步确保管廊的防渗能力。

优选的,在所述管廊垫层26施工步骤中,在开挖管廊基坑时,管廊基坑底部设计位置附近采用人工取土。如此,避免机械挖土对管廊基坑底部土体的扰动和破坏,提高对管廊垫层26和管廊支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确保管廊垫层26和管廊底板22施工平整性。

进一步优选的,在开挖管廊基坑时,管廊基坑底部设计位置以上30cm采用人工取土。

优选的,在所述管廊垫层26施工步骤中,管廊基坑底部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浇筑管廊垫层26前,管廊基坑侧壁设置有围护结构的,将围护结构与管廊垫层26接触的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清刷,使新老混凝土结合牢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