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泄流式雨水篦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8703发布日期:2019-09-29 18:21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转泄流式雨水篦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雨水篦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泄流式雨水篦子。



背景技术:

雨水篦子是由扁钢及扭绞方钢或扁钢和扁钢焊接而成;雨水篦子具有外形美观、最佳排水、高强度、规格多及成本低等优点,通常采用钢格板雨水篦子。

现有的雨水篦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上端的排水口较大且常开,在不需要排水或者是排水量较少时,行人在其上端行走时若不慎掉落物品将很容易掉落至雨水篦子下端,从而难以捡拾并造成财产损失,而在排水量较大时,现有的雨水篦子又不能调整排流量,容易造成积水从而影响交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雨水篦子的水流排量不可调节且不能保护行人财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翻转泄流式雨水篦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翻转泄流式雨水篦子,包括支撑架和多个转板,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升降槽,两个所述升降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升降块,每个所述转板的两端均对称焊接有两个转块,每个转板均通过两端的转块与两个升降块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转板的上端均开设有多个进水口,每个所述转板的内部均开设有互相连通的缓冲腔和导向槽,每个所述进水口均与对应的导向槽连通,每个所述缓冲腔均开设有一个连通外界的出水口,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内壁共同转动连接有多个转轴,每个所述转轴的周向侧壁均焊接有多个转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侧壁均开设有驱动腔,每个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分别贯穿支撑架的两侧内壁并向两个驱动腔内部延伸,两个所述驱动腔的内部均设有用于抬高升降块的驱动装置。

在上述的翻转泄流式雨水篦子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静摩板,所述静摩板与驱动腔的内壁相焊接,所述转轴位于驱动腔内一段的周向侧壁焊接有动摩板,所述动摩板靠近静摩板的一端胶合有多个摩擦球,所述静摩板远离动摩板的一端焊接有多个导电杆,每个所述导电杆的侧壁均焊接有放电针,多个所述放电针均贯穿驱动腔的内壁向升降槽内部延伸,两个所述升降槽的内壁胶合有气囊。

在上述的翻转泄流式雨水篦子中,两个所述升降块共同焊接有多个挡板,每个所述转板的上端均开设有挡槽,多个挡板与多个挡槽一一对应,每个挡板均与对应挡槽相抵,每个所述挡板的上端均开设有多个落水孔,每个所述转板的底部均开设有配重槽,每个所述配重槽的两侧内壁均共同转动连接有转杆,每个所述转杆的周向侧壁均焊接有导向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由转板的设计,通过导向板的配重作用使得转板的上端与挡板相抵,使得行人从转板上端行走时不会造成转板的翻转,进而使得行人即便不慎掉落物品也能够很方便的捡拾,不会因难以捡拾造成财产损失,而缓冲腔的设计,使得水流量较小时转板不会很快转动,而是在水流进入缓冲腔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转板翻转,减少了水流量较小时转板的翻转次数,提高保护效果;

2、本发明中,由气囊的设计,在出现暴雨等排水量较大的突发状况时,水流的冲击将带动转轴转动,进而由摩擦产生静电,再经过尖端放电不断的产生热能,使得气囊受热膨胀带动升降块上移,进而使得支撑架与转板之间间隙增大,能够极大的提高排水速度,从而避免造成积水保证交通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翻转泄流式雨水篦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翻转泄流式雨水篦子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翻转泄流式雨水篦子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升降槽、3升降块、4转板、5转块、6进水口、7导向槽、8缓冲腔、9出水口、10挡槽、11挡板、12落水孔、13滤网、14配重槽、15转杆、16导向板、17转轴、18转叶、19驱动腔、20动摩板、21摩擦球、22静摩板、23导电杆、24放电针、25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翻转泄流式雨水篦子,包括支撑架1和多个转板4,支撑架1的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升降槽2,两个升降槽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升降块3,每个转板4均通过与其焊接的两个转块5与对应的升降块3转动连接,每个转板4的上端均开设有多个进水口6,每个转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互相连通的缓冲腔8和导向槽7,每个进水口6均与对应的导向槽7连通,每个缓冲腔8均开设有一个连通外界的出水口9,支撑架1的两端内壁共同转动连接有多个转轴17,每个转轴17的周向侧壁均焊接有多个转叶18,支撑架1的两端侧壁均开设有驱动腔19,每个转轴17的两端均分别贯穿至两个驱动腔19内部,两个驱动腔19的内部均设有用于抬高升降块3的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包括静摩板22,静摩板22与驱动腔19的内壁相焊接,转轴17位于驱动腔19内一段的周向侧壁焊接有动摩板20,动摩板20靠近静摩板22的一端胶合有多个橡胶材质的摩擦球21,静摩板22表面胶合有动物皮毛,二者摩擦可产生静电,静摩板22远离动摩板20的一端焊接有多个导电杆23,每个导电杆23的侧壁均焊接有放电针24,导电杆23将产生的静电输送至放电针24上,再由放电针24的细小端部实现尖端放电,进而产生大量热量,多个放电针24均贯穿驱动腔19的内壁向升降槽2内部延伸,两个升降槽2的内壁胶合有气囊25,气囊25内部填充有热蒸发液,受热后可快速蒸发使得气囊25体积快速增大,以实现升降效果。

两个升降块3共同焊接有多个挡板11,每个转板4的上端均开设有挡槽10,多个挡板11与多个挡槽10一一对应,每个挡板11均与对应挡槽10相抵,使得转板4在挡板11的阻碍作用下,不会发生偏转,进而保证行人不慎掉落的物品不会越过转板4进入到支撑架1中,使得掉落得物品可方便的捡拾,每个挡板11的上端均开设有多个落水孔12,使得挡板11不会大面积阻挡水流流通,提高水流泄流速度,每个转板4的底部均开设有配重槽14,每个配重槽14的两侧内壁均共同转动连接有转杆15,每个转杆15的周向侧壁均焊接有导向板16,导向板16将进入的水流引向一侧,使得水流只会冲击转轴17一端的转叶18,使得转轴17能够顺利转动。

在路面积水需要通过雨水篦子引流至地下的管道时,水流将率先与转板4接触,并通过转板4上端的进水口6经导向槽7进入到缓冲腔8中,对于少量水流将直接由缓冲腔8进行储存,在导向板16的重力作用下,将使得挡槽10的底部与挡板11相抵,使得转板4不会发生翻转,避免行人经过时不慎掉落的物品推动转板4翻转而掉落至转板4下端,造成捡拾的不便,给行人带来财产损失,在缓冲腔8内部积累的水流得到一定程度时,转板4上缓冲腔8一端的重量大于导向板16一端重量,使得转板4发生偏转,进而使得缓冲腔8内部的水流经出水口9流出并通向地下管道,实现对水流的引流作用,在水流释放后转板4随即转动至水平状态,恢复对掉落物品的遮挡作用。

在地面水流量稍大时,将会迅速填满缓冲腔8进而使得转板4发生翻转,由于水流量较大,使得转板4在不断涌入的水流作用下始终处于翻转状态,翻转后的转板4将使得支撑架1上端的泄流空间得到大幅提升,可快读的进行水流泄流,避免造成积水影响交通。

在出现暴雨等突发状况时,地面将迅速积累大量水流,水流将直接造成转板4的翻转,由于导向板16具有一定的配重作用,在转板4转动后,转杆15将与转板4发生相对转动,并且导向板16在转动过程中始终处于竖直状态,而在转板4转动至竖直状态时,导向板16将与配重槽14的边缘相抵,进而形成一定的斜角,使得进入的水流将冲击导向板16,并在导向板16的导向作用下冲击下端的转叶18,并且各个转轴17之间存在相对的间隙,使得导向板16导流后的水流将只会冲击转轴17的一端转叶18,进而使得转叶18能够带动转轴17朝一个方向持续转动;

在转轴17转动的过程中将带动其两端的动摩板20转动,进而使得动摩板20带动其上的摩擦球21与静摩板22表面发生快速连续的相对运动,由于摩擦球21表面与静摩板22表面的材料不同,使得静摩板22表面经摩擦产生静电荷,电荷在积累后经导电杆23传递至放电针24上,随着电荷的不断积累,使得放电针24位于升降槽2内部尖端出现尖端放电,并且放电频率与外部水流的流量呈正相关;

随着放电过程的不断进行,使得升降槽2内部的热量不断升高,进而使得气囊25内部的蒸发液受热蒸发,使得气囊25体积不断增大,进而使得气囊25不断的推动升降块3上移,进而带动各个转板4上移,使得支撑架1与转板4之间出现极大的间隙,使得外部水流能够从间隙中迅速且大量经支撑架1进入到地下的排水管道中,实现快速的泄流工作,避免路面出现大量积水,保证交通的顺畅,而且升降块3的上升快慢及高度均与外部水流的流量呈正相关,并且处于一个相互影响的动态变化过程,能够保证水流的迅速泄流,同时在泄流完毕后恢复转板4的遮挡作用,保证行人的财产安全。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支撑架1、升降槽2、升降块3、转板4、转块5、进水口6、导向槽7、缓冲腔8、出水口9、挡槽10、挡板11、落水孔12、滤网13、配重槽14、转杆15、导向板16、转轴17、转叶18、驱动腔19、动摩板20、摩擦球21、静摩板22、导电杆23、放电针24、气囊2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