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17474发布日期:2019-11-26 01:4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供水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供水设备在结构以及控制方式上多种多样,在结构上较多采用“水泵组+变频电控柜”的形式。一般来说,和生活用水定时定量供应不同,生活用水量变化曲线较大,而且具有明显的时间特性,因此,生活供水设备应具有“多用水、多耗电;少用水、少耗电”的节能特点。

气压罐是水泵可以进入睡眠的前提条件,利用水的压缩性极小的性质,用外力将水储存在罐内,气体受到压缩压力升高,当外力消失压缩气体膨胀可将水排除,由于水的压缩比远远小于气体,当管网有小流量的泄漏可造成压力大幅度的下降,可使水泵频繁启动,如工频泵直接向用户供水,就必需配备气压罐,缓解水泵频繁启动。

现有气压罐主要由气门盖、充气口、气囊、罐体、法兰盘组成,当其连接到水系统上时,主要起一个蓄能器的作用,当系统水压力大于罐体与气囊之间的氮气压力时,系统水会在系统压力的作用下挤入气囊内,这样一是会压缩罐体与气囊之间的氮气,使其体积减小,压力增大;二是会增加系统整个水的容纳空间,使系统压力减小,直到系统水的压力和罐体与气囊之间的氮气压力达到新的平衡才停止进水。当系统水压力小于罐内气体压力时,气囊内的水会在罐体与气囊之间的氮气的压力作用下挤出,补回到系统,系统水容积减小压力上升,罐体与气囊之间的氮气体积增大压力下降,直到两者达到新的平衡,水停止从气囊挤压回系统,压力罐起到调节系统压力波动的作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气压罐中水压波动很小,因水压波动小,进出气压罐的水量相应的减少,而且常用气压罐的进水、出水在同一处,这就导致气压罐中仅有靠近进出水口处的水能与供水管网里的水进行交换,气压罐内的大部分水长时间得不到置换,易形成死水,而滞留时间过长的死水容易滋生微生物,从而使水腐败变质,对水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进、出水在同一处的气压罐所存在的水体二次污染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确保使用过程中气压罐内的水能得到快速置换,保持水体鲜活。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包括:气压罐,所述气压罐包括:罐体和气囊,所述罐体内形成有水室,所述气囊设于所述罐体内,所述气囊内形成有气室,所述罐体上设有与所述气室相连通的充气口,所述罐体上设有与所述水室相连通的进出水口;

双向止回阀,所述双向止回阀包括:主阀体,所述主阀体的一端与所述进出水口相连通,所述主阀体的另一端用于与供水管网相连通,所述主阀体内设有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内设有进水腔止回阀,所述出水腔内设有出水腔止回阀;

所述进水腔止回阀包括:进水导柱、第一阀瓣和第一弹簧,所述进水导柱设于所述进水腔内,且所述进水导柱沿所述主阀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阀瓣活动套设于所述进水导柱上,且所述第一阀瓣与所述进水腔远离所述气压罐的一端封堵配合,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进水导柱靠近所述气压罐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阀瓣、所述主阀体靠近所述气压罐的一端相抵;

所述出水腔止回阀包括:出水导柱、第二阀瓣和第二弹簧,所述出水导柱设于所述出水腔内,且所述出水导柱沿所述主阀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阀瓣活动套设于所述出水导柱上,且所述第二阀瓣与所述出水腔靠近所述气压罐的一端封堵配合,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出水导柱远离所述气压罐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阀瓣、所述主阀体远离所述气压罐的一端相抵。

上述的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其中,还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第一软接管、第二软接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供水管网相连通,所述主阀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

上述的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一蝶阀,所述第一蝶阀设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软接管之间;

水泵,所述水泵设于所述第一软接管与所述第二软接管之间;

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于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二软接管之间;

第二蝶阀,所述第二蝶阀设于所述第二软接管与所述出水管之间;

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于所述出水管上;

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分别与所述水泵、所述压力表信号连接。

上述的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其中,所述双向止回阀与所述出水管之间设有第三蝶阀。

上述的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其中,所述进水腔内的周壁上设有两第一定位块,一所述第一定位块位于所述进水腔远离所述气压罐的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一阀瓣活动限位于两所述第一定位块之间;所述出水腔内的周壁上设有两第二定位块,一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出水腔靠近所述气压罐的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阀瓣活动限位于两所述第二定位块之间。

上述的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其中,所述主阀体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呈环形设置,所述分隔板内形成所述进水腔,所述主阀体与所述分隔板之间形成所述出水腔。

上述的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其中,所述分隔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环形部、锥形部和第二环形部;

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环形部的内径,所述第一阀瓣与所述第一环形部封堵配合,该一所述第一定位块设于所述第一环形部远离所述锥形部的一端的内周上,另一所述第一定位块设于所述锥形部的内周上;

所述第二环形部与所述主阀体靠近气压罐的一端的内周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阀瓣与所述间隙封堵配合,该一所述第二定位块设于所述主阀体靠近所述气压罐的一端的内周上,另一所述第二定位块设于所述主阀体的内周上,另一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另一所述第一定位块相正对。

上述的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其中,所述出水腔止回阀包括:至少两所述出水导柱和至少两所述第二弹簧,两所述第二弹簧分别套设于两所述出水导柱上,两所述出水导柱沿所述主阀体的圆周方向呈等间距设置。

上述的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其中,所述双向止回阀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气压罐固定连接,所述双向止回阀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

上述的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其中,所述气囊为弹性体。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操作简单,在不改变现有气压罐结构的前提下,只需在气压罐的进出水口与供水设备的出水管网之间串联一个双向止回阀,用紧固件固定连接即可,实施起来更灵活。

(2)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进、出水在同一处的气压罐所存在的水体二次污染问题,确保使用过程中气压罐内的水能得到快速置换,保持水体鲜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的双向止回阀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的双向止回阀在进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的双向止回阀在出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中供水管网向气压罐供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中气压罐向供水管网供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气压罐;2、罐体;3、气囊;4、水室;5、气室;6、充气口;7、双向止回阀;8、主阀体;9、进水腔;10、出水腔;11、进水腔止回阀;12、出水腔止回阀;13、进水导柱;14、第一阀瓣;15、第一弹簧;16、出水导柱;17、第二阀瓣;18、第二弹簧;19、进水管;20、第一软接管;21、第二软接管;22、出水管;23、第一蝶阀;24、水泵;25、止回阀;26、第二蝶阀;27、压力表;28、控制柜;29、第三蝶阀;30、第一定位块;31、第二定位块;32、分隔板;33、第一环形部;34、锥形部;35、第二环形部;36、间隙;37、气压罐联通管;38、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的双向止回阀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的双向止回阀在进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的双向止回阀在出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中供水管网向气压罐供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中气压罐向供水管网供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6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包括:气压罐1,气压罐1包括:罐体2和气囊3,罐体2内形成有水室4,气囊3设于罐体2内,气囊3内形成有气室5,罐体2上设有与气室5相连通的充气口6,罐体2上设有与水室4相连通的进出水口。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还包括:双向止回阀7,双向止回阀7包括:主阀体8,主阀体8的一端与进出水口相连通,主阀体8的另一端用于与供水管网相连通,主阀体8内设有进水腔9和出水腔10,进水腔9内设有进水腔止回阀11,出水腔10内设有出水腔止回阀12。优选地,主阀体8通过气压罐联通管37与供水管网相连通。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进水腔止回阀11包括:进水导柱13、第一阀瓣14和第一弹簧15,进水导柱13设于进水腔9内,且进水导柱13沿主阀体8的轴向设置,第一阀瓣14活动套设于进水导柱3上,且第一阀瓣14与进水腔9远离气压罐1的一端封堵配合,第一弹簧15套设于进水导柱13靠近气压罐1的一端上,第一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阀瓣14、主阀体8靠近气压罐1的一端相抵。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出水腔止回阀12包括:出水导柱16、第二阀瓣17和第二弹簧18,出水导柱16设于出水腔10内,且出水导柱16沿主阀体8的轴向设置,第二阀瓣17活动套设于出水导柱16上,且第二阀瓣17与出水腔靠近气压罐1的一端封堵配合,第二弹簧18套设于出水导柱16远离气压罐1的一端上,第二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阀瓣17、主阀体8远离气压罐1的一端相抵。

优选地,进水腔9和出水腔10均与水室4、供水管网相连通。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还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19、第一软接管20、第二软接管21和出水管22,出水管22与供水管网相连通,主阀体8的另一端与出水管22相连通。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蝶阀23、水泵24、止回阀25、第二蝶阀26、压力表27和控制柜28,第一蝶阀23设于进水管19与第一软接管20之间,水泵24设于第一软接管20与第二软接管21之间,止回阀25设于水泵24与第二软接管21之间,第二蝶阀26设于第二软接管21与出水管22之间,压力表27设于出水管22上,控制柜28分别与水泵24、压力表27信号连接。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发明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6所示,双向止回阀7与出水管22之间设有第三蝶阀29。优选地,第三蝶阀29设于气压罐联通管37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进水腔9内的周壁上设有两第一定位块30,一第一定位块30位于进水腔9远离气压罐1的一端的端部,第一阀瓣14活动限位于两第一定位块30之间;出水腔10内的周壁上设有两第二定位块31,一第二定位块31位于出水腔10靠近气压罐1的一端的端部,第二阀瓣26活动限位于两第二定位块31之间。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主阀体8内设有分隔板32,分隔板32呈环形设置,分隔板32内形成进水腔9,主阀体8与分隔板32之间形成出水腔10。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分隔板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环形部33、锥形部34和第二环形部35。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环形部33的内径小于第二环形部35的内径,第一阀瓣14与第一环形部33封堵配合,该一第一定位块30设于第一环形部33远离锥形部34的一端的内周上,另一第一定位块30设于锥形部34的内周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环形部35与主阀体8靠近气压罐1的一端的内周之间形成间隙36,第二阀瓣26与间隙36封堵配合,该一第二定位块31设于主阀体8靠近气压罐1的一端的内周上,另一第二定位块31设于主阀体8的内周上,另一第二定位块31与另一第一定位块30相正对。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出水腔止回阀12包括:至少两出水导柱16和至少两第二弹簧18,两第二弹簧18分别套设于两出水导柱16上,两出水导柱16沿主阀体8的圆周方向呈等间距设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双向止回阀7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气压罐1固定连接,双向止回阀7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出水管22固定连接。优选地,可以通过法兰盘38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气囊3为弹性体。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如图3所示,当供水管网水压大于气压罐1的气室5内的压力时,在水压作用下,进水腔止回阀11的第一弹簧15被压缩,第一阀瓣14沿进水导柱13向靠近气压罐1的一端移动,进水腔止回阀11被打开,供水管网向气压罐1的水室4内供水,此时,出水腔止回阀12被关闭。

如图4所示,当供水管网水压小于气压罐1的气室5内的压力时,气压罐1的气室5内的气体膨胀,气囊3被压缩,将气压罐1的水室4内的水供到供水管网,此时,出水腔止回阀12的第二弹簧18被压缩,第二阀瓣17沿出水导柱16向远离气压罐1的一端移动,出水腔止回阀12被打开,气压罐1向供水管网供水,此时,进水腔止回阀11被关闭。

供水充足时,双向止回阀7的进水腔止回阀11被打开,由于供水管网内的水在经过双向止回阀7的进水腔9时,根据伯努利原理,过流面积减小,水流速增大,借助高流速,经进水腔9的水可流至气压罐1的水室4的上部,即气压罐1远离双向止回阀7的一端。如图5所示。当用户用水较少或供水管网的供水不充足时,双向止回阀7的出水腔止回阀12被打开,气压罐1的水室4内靠近出水口的水经双向止回阀7的出水腔4补充至出水管22,以满足用户需求。如图6所示。

结合图5和图6,在供水充足时,流入气压罐1的水流速大,可流至气压罐1的水室4的上部,小流量用水或供水不足时,气压罐1的水室4的底部靠近进出水口的水首先从水室4内流入出水管22,进入水室4的水体实现了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供水原则,从而使气压罐1内的水体实现了有效置换,保证了水体的鲜活,降低水体二次污染的概率。

本发明操作简单,在不改变现有气压罐结构的前提下,只需在气压罐1的进出水口与供水设备的出水管网之间串联一个双向止回阀7,用紧固件固定连接即可,实施起来更灵活。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进、出水在同一处的气压罐所存在的水体二次污染问题,确保使用过程中气压罐内的水能得到快速置换,保持水体鲜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