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拉线塔拉线的基础结构及拉线固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53016发布日期:2020-02-18 10:59阅读:2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拉线塔拉线的基础结构及拉线固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塔基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拉线塔拉线的基础结构及拉线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较自立式杆塔,拉线塔受力更为合理,塔重可降低30%左右,基础混凝土用量约降低40%,基础钢筋用量可降低25%左右,线路整体造价显著降低,由于拉线塔经济性良好,拉线塔已得到广泛的利用,发明人发现,拉线塔也具有显著缺点,拉线张力不易得到保证,线路运维检修工作繁重。

螺旋锚基础在拉线基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基础型式可以显著降低土方开挖量、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发明人发现,螺旋锚基础应用于拉线基础也具有显著缺点,拉线张力松弛现象严重。该现象主要原因是螺旋锚基础整体刚度偏低,抵抗水平力能力较弱,拉线基础易产生水平位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拉线塔拉线的基础结构,能够有效抵抗拉线产生的水平力,避免了拉线张力松弛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拉线塔拉线的基础结构,包括用于埋设在地面以下的第一基础部,第一基础部的底部埋入有至少一个螺旋锚,第一基础部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基础部,第二基础部的水平截面面积小于第一基础部的顶面面积,所述第二基础部的顶面用于伸出至地面以上,与拉线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础部和第二基础部采用一次性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础部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基础部的长度与厚度比值为2.5-5,第一基础部面积最大的面用于与拉线产生的水平分力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础部为正方体结构,边长与第一基础部的厚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础部内的主筋伸入第一基础部内,作为第一基础部的竖向受力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础部的顶面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固定有套环,所述套环用于与拉线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锚包括导杆,所述导杆外周面固定有螺旋状锚片,导杆的底端设有锥尖状的锚头,导杆上部设有多个环板,用于增强与第一基础部的结合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锚设置多个,相邻两个螺旋锚的轴线距离大于4倍的螺旋锚导杆部分外径。

一种拉线塔拉线固定方法,拉线一端与塔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用于拉线塔拉线的基础结构固定连接,第一基础部埋入地面以下,第二基础部的顶面位于地面基础以上且与拉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线塔拉线固定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开挖用于埋设所述用于拉线塔拉线的基础结构的基坑。

步骤2:在基坑的底面拧入螺旋锚至设定深度。

步骤3:在基坑中绑扎第一基础部和第二基础部的钢筋笼。

步骤4:浇注混凝土,形成第一基础部和第二基础部,第一基础部顶面位于地面以下,第二基础部顶面位于地面以上。

步骤5:回填基坑,直至与基坑周围的地面相平齐,将拉线固定在第二基础部的顶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基础结构,能够通过第一基础部和第二基础部侧面与土壤的接触,与传统的直接通过螺旋锚与土壤的作用力来承受拉线的拉力相比,增大了基础结构与两侧土壤的接触面积,极大的增大了土壤对基础结构的作用力,提高了基础抵抗拉线水平分力的能力,能够有效减小基础的水平变形,确保拉线的有效张力,提高了线塔的安全性,对于地质条件为土体的地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本发明的基础结构,第一基础部位于土壤内部,且第二基础部截面面积小于第一基础部顶面面积,能够利用第一基础部上方的土壤的压力承担拉线的竖向力,减小基础顶部的位移,提高基础的抗变形能力和可靠度。

3.本发明的基础结构,螺旋锚的导杆上部设有多个环板,可以显著提高导杆与第一基础部的锚固力。

4.本发明的基础结构,第二基础部的边长与第一基础部的厚度相同,且第二基础部的主筋延伸至第一基础部内,作为竖向受力钢筋,既保证了第一基础部和第二基础部的连接可靠性,又节省了材料。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其中,1.第一基础部,2.第二基础部,3.地面,4.螺旋锚,4-1.导杆,4-2.螺旋状锚片,4-3.锚头,4-4.环板,5.钢筋笼,5-1.主筋,5-2.箍筋,6.钢板,7.套环,8.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发明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的拉线塔的拉线采用螺旋锚进行固定,拉线张力松弛现象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拉线塔拉线的基础结构。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拉线塔拉线的基础结构,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第一基础部1及位于第一基础部顶面中心位置的正方体结构的第二基础部2,所述第一基础部用于设置在地面3以下,所述第二基础部的水平截面面积小于第一基础部的顶面面积,所述第二基础部的顶面用于设置在地面上方,用于与拉线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基础部的底部埋入至少一个螺旋锚4,所述螺旋锚用于插入土体中,承载拉拔力。

所述第一基础部和第二基础部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次性浇筑而成,混凝土内部具有钢筋笼5,所述钢筋笼由主筋5-1和箍筋5-2绑扎而成。

所述的第一基础部的厚度宜结合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确定,宜采用机械化施工,所述第一基础部的长度与厚度比值为2.5-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部的长度不小于1000mm,厚度不小于300mm,第一基础部的高度不小于2000mm。

所述第二基础部的边长与第一基础部的厚度相同,且第二基础部的主筋伸入第一基础部中,作为第一基础部的竖向受力钢筋,既保证了第二基础部和第一基础部的连接可靠性,又节省了材料。

使用时,所述第一基础部面积最大的侧面垂直于拉线在地面的投影设置,即垂直于拉线产生的水平方向分力,第一基础部两侧的土体能够有效限制第一基础部发生位移,显著提高基础沿拉线方向的刚度,第一基础部面积最大的侧面垂直于拉线在地面的投影设置,使土体作用在第一基础部的受力面积最大,限制基础位移的效果最好。

所述第一基础部位于土体内部,第二基础部的水平截面面积小于第一基础部的顶面面积,部分土体能够压在第一基础部的上表面上,承载一部分竖向拉拔力。

通过第一基础部和第二基础部的设置,可以极大的减小基础顶部的位移,提高基础的抗变形能力和可靠度。

所述螺旋锚的竖梁根据拉线张力的大小设置,所述螺旋锚包括导杆4-1,所述导杆的外周面上设有螺旋状锚片4-2,所述导杆的底部具有锥尖状的锚头4-3,导杆的上部外周面上焊接固定有多个环板4-4,可以显著提高导杆和第一基础部的锚固力。螺旋锚能够拧入土体中,承载上拔力。

所述螺栓锚的入土深度由设计计算确定,确保螺旋锚能够抵抗拉线的竖向分力,本实施例中,采用多个螺旋锚时,螺旋锚在第一基础部底部均匀分布,相邻螺旋锚轴线的距离大于4倍的导杆直径。

导杆上部环板的厚度、宽度、数量和与第一基础部的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应根据真型试验验证,在此不进行详细叙述。

所述第二基础部的顶面设置有钢板6,所述钢板与第二基础部内的主筋焊接固定,所述钢板的厚度不小于10mm,所述钢板的中心位置焊接有套环7,所述套环能够与拉线8固定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拉线塔拉线固定方法,拉线一端与拉线塔的塔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利用实施例所述的基础结构进行固定,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采用挖掘机或者人工开挖基坑,开挖至第一基础部的底部标高处。

步骤2:在基坑的底面采用施工机械旋拧螺旋锚至设定深度,设定深度可预先计算确定,施工机械采用现有的螺旋锚用施工机械即可,在此不进行详细叙述。

步骤3:清理基坑底部和侧面的碎石,确保施工面平整,绑扎第一基础部和第二基础部的钢筋笼,将钢板与第二基础部的主筋顶部焊接固定。

步骤4: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一基础部和第二基础部,第一基础部和第二基础部一次浇筑而成,确保第一基础部和第二基础部的整体性,第一基础部的顶面位于地面下方,第二基础部的顶面位于地面上方。

步骤5:对基坑进行回填,直至回填至与基坑周围地面平齐,完成基础结构的施工,将拉线端部固定在钢板中部的套环上,完成拉线的固定。

采用本实施例的基础结构对拉线进行固定,基坑的开挖量小,基坑的开挖量为1.5m3,与板式基础和挖孔基础相比,本实施例的基础结构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和环境友好的特点。本实施例的基础结构对地质条件为土体的拉线基础,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适合特高压或超高压输电塔的拉线基础。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