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透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2900发布日期:2019-09-06 20:36阅读:2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渗透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雨水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渗透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匮乏、人口增长和环境与生态问题的出现,雨水作为一种最根本、最直接、最经济的水资源,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调节、补充地区水资源和改善及保护生态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城市雨水利用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广阔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从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为保护水环境及充分利用水资源,开始研究、开发和应用雨水收集、处理和回用技术,使雨水成为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然而目前我国的雨水利用技术还较落后,缺乏系统性,实际工程应用不广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去除大颗粒污染物、有效补充地下水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净化雨水和削减峰值流量的渗透塘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渗透塘系统,依次包括进水口、前置塘、沼泽区、渗透塘,所述在进水口与前置塘之间设置有碎石,所述前置塘和沼泽区之间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上设置有种植区,所述在斜坡靠近沼泽区的一侧设置有栅格,所述栅格的下方为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下方为砾石,所述砾石的周围设置有透水土工布,所述沼泽区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倾斜贯穿渗透塘,所述渗透塘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下方设置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砾石,所述渗透塘内设置有水平放空管、所述水平放空管连接有溢流管和排放管。

所述渗透塘的边坡坡度垂直和水平不大于1:3,塘底至溢流水位不小于0.6m。

所述种植土厚度为200-300mm,所述过滤层厚度为300-500mm。

所述溢流管的上方设置有格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前置塘作为预处理设置,能够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并减缓流速,碎石的设置具有维持板上液层及使液体均匀溢出的作用,通过在斜坡上设置有有栅格,通过对栅格地下的设置,可以避免雨水较大时对沼泽区的冲击,另通过倾斜管的设置,将沼泽区中的水输送到渗透塘中,溢流竖管的设置能在保持一定水位的同时迅速排除多余液体,具有警示水位的作用;放空管可在液体进入市政管网前排放有害杂质污染物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放大图。

(1、进水口,2、前置塘,3、沼泽区,4、渗透塘,5、碎石,6、斜坡,7、种植区,8、栅格,9、蓄水池,10、砾石,11、透水土工布,12、连接管,13、过滤层,14、种植土,15、第二砾石,16、水平放空管,17、溢流管,18、排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渗透塘系统,依次包括进水口1、前置塘2、沼泽区3、渗透塘4,所述在进水口1与前置塘2之间设置有碎石5,所述前置塘2和沼泽区3之间设置有斜坡6,所述斜坡6上设置有种植区7,所述在斜坡6靠近沼泽区3的一侧设置有栅格8,所述栅格的下方为蓄水池9,所述蓄水池9的下方为砾石10,所述砾石10的周围设置有透水土工布11,所述沼泽区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倾斜贯穿渗透塘4,所述渗透塘4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层13、所述过滤层13的下方设置有种植土14,所述种植土1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砾石15,所述渗透塘4内设置有水平放空管16、所述水平放空管16连接有溢流管17和排放管18。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渗透塘4的边坡坡度垂直和水平不大于1:3,塘底至溢流水位不小于0.6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种植土14厚度为200-300mm,所述过滤层厚度为300-500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溢流管17的上方设置有格栅。

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前置塘作为预处理设置,能够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并减缓流速,碎石的设置具有维持板上液层及使液体均匀溢出的作用,通过在斜坡上设置有有栅格,通过对栅格地下的设置,可以避免雨水较大时对沼泽区的冲击,另通过倾斜管的设置,将沼泽区中的水输送到渗透塘中,溢流竖管的设置能在保持一定水位的同时迅速排除多余液体,具有警示水位的作用;放空管可在液体进入市政管网前排放有害杂质污染物等。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