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冻型公厕自动冲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8640发布日期:2020-07-29 01:20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冻型公厕自动冲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厕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冻型公厕自动冲水系统,适合于寒冷的北方地区农村或户外使用。



背景技术:

北方或者冬季最低气温低于零摄氏度的农村及边远地区,现有公共厕所不能冲水,导致厕所脏乱差的问题,现在国家投入大量物力财力进行公厕改造,但是由于北方天气原因,冬季不能采用冲水坐便器,即使安装蹲便器也不能冲水,如果疏于清理维护,卫生和环境会更差,还不如使用普通的旱厕,即使在不冲水的情况下还是可以使用的,如果采用蹲便器且不冲水,后果将不堪设想。

现有的公厕,在冬季其冲水管路容易上冻,易造成冲水难的问题,同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往往会在冲水管路和水箱上包覆一层保温材料,并进行加热,以避免水箱和冲水管路中的水结冰,成本高,且会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公厕建造成本低,且不会发生冲水管路结冰等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冻型公厕自动冲水系统。

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冻型公厕自动冲水系统,包括上水装置和与所述上水装置连接的储水箱,所述公厕中还设有与电源连接的可以保持零摄氏度以上温度环境的保温箱,所述储水箱设置于所述保温箱中;所述储水箱为压力罐,其出水管路上设置一控制阀门,所述出水管路与公厕中的用水设备之间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冲水管路,所述冲水管路的管壁上设有止回阀阀门,所述的止回阀阀门和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保温箱中;关闭所述控制阀门时,所述止回阀阀门自动开启并使所述冲水管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存留于所述冲水管路中的水利用自身重力流至用水设备中。

或优选地,所述储水箱为常压水箱,所述常压水箱的出水管路上设有增压泵和控制阀门,所述出水管路与公厕中的用水设备之间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冲水管路,所述冲水管路上设有止回阀阀门,所述的止回阀阀门、增压泵和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保温箱中,且所述增压泵与电源连接;关闭所述控制阀门时,所述止回阀阀门自动开启并使所述冲水管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存留于所述冲水管路中的水利用自身重力流至用水设备中。

所述增压泵为带有水流感应开关的增压泵,开启所述控制阀门时,所述增压泵通过感应水流并自动启动,所述止回阀阀门自动关闭;关闭所述控制阀门时,所述增压泵通过感应水流自动停止水流输送,所述止回阀阀门自动开启。

所述保温箱中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电加热器通过所述控制器与电源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保温箱中的温度高于所述控制器所设定的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加热器停止加热,反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加热器开始加热。

所述上水装置为回流型地下水泵入装置或自来水管路。

所述电源为采用市政电网或者采用风电、光伏发电结合储能电池方式供电。

所述控制阀门为电动阀门,其与设置于公厕内的控制开关电性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控制阀门的启停动作。

所述止回阀阀门和控制阀门组成一电动三通阀门,所述电动三通阀门与设置于公厕内的控制开关电性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电动三通阀门执行冲水和排空的交替动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冻型公厕自动冲水系统,通过将地下水输送至储水箱中,由于保温箱中可以保持零度以上的温度,储水箱、止回阀阀门和控制阀门都设置在保温箱中,因此,储水箱中的水不会发生上冻结冰的问题;若向用水设备供水只需开启控制阀门即可,止回阀阀门在管路水压作用下自动隔断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道,即可实现冲水;当用水设备用水完毕后,只需关闭控制阀门,止回阀阀门在自身回弹结构的作用下自动打开,使冲水管路与外界大气连通,这样会使冲水管路中的存留水依靠自身重力作用卸流,完全从冲水管路中排空,从而避免在寒冷季节由于结冰问题将冲水管路堵塞的问题发生,同时不需要对冲水管路进行加热即可达到防冻功能,降低了能耗,冲水管路排空方式更加简单。

b.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控制阀门采用电动控制阀门,通过对控制开关的控制实现对电动阀门的控制,方便实现冲水管路的给水与排空控制。

c.同时,本实用新型对保温箱采用自动控制,通过对保温箱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当内部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器将会自动控制电加热器接通电源,直至将内部温度达到所设定的温度;若保温箱中的温度高于设置温度,会控制电加热器停止加热工作,对保温箱内温度的控制达到了自动化控制。

d.本实用新型中的增压泵、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上水装置等可以通过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结合储能电池供电,或者直接采用市政电网供电,充分利用外界环境所提供的电能,可大大减弱对市政电网的依赖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第一种防冻型公厕自动冲水系统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第二种防冻型公厕自动冲水系统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储水箱

11-出水管路

2-保温箱;3-控制阀门;4-用水设备;5-冲水管路;6-止回阀阀门

7-控制开关

8-增压泵

9-电加热装置

91-电加热器,92-温度传感器,93-控制器

10-电动三通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冻型公厕自动冲水系统,包括上水装置和与上水装置连接的储水箱1,这里的上水装置优选为回流型地下水泵装置,也可以为自来水管路,当然还可以通过自来水管路直接连接冲水管路,通过回流型水泵自动从地下水井中抽至储水箱1中,图中未示出上水装置的结构,此部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同时在公厕中设有保持零摄氏度以上温度环境的保温箱2,保温箱2与电源连接,保持保温箱2内部的温度,储水箱1设置于保温箱2中。这里的储水箱1为压力罐,其出水管路11上设置一控制阀门3,出水管路11与公厕中的用水设备4之间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冲水管路5,冲水管路5的管壁上设有止回阀阀门6,止回阀阀门6和控制阀门3设置于保温箱2中,可以确保止回阀阀门6和控制阀门3不会出现结冰的问题。开启控制阀门3,止回阀阀门在冲水管路内部水压的作用下自动关闭,储水箱1中的水通过冲水管路5对用水设备进行供水;用水完成后,关闭控制阀门3,冲水管路5中的水压降低,止回阀阀门6在自身回弹结构的作用下被自动打开,使冲水管路5与外界大气相连通,存留于冲水管路5中的水利用自身重力作用流至用水设备4中。

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阀门3优选为电动阀门,其与设置于公厕内的控制开关7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7控制电动阀门的启停动作,实现自动供水与冲水管路5中存留水的排空处理。当然,这里的止回阀阀门6和控制阀门3可以通过一个电动三通阀门10替代,电动三通阀门10与设置于公厕内的控制开关7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7控制电动三通阀门执行冲水和排空的交替动作。

如图2所示,上述储水箱1还可以选用常压水箱,常压水箱的出水管路11上设有增压泵8和控制阀门3,增压泵与电源连接,出水管路11与公厕中的用水设备4之间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冲水管路5,冲水管路5上设有止回阀阀门6,止回阀阀门6、增压泵8和控制阀门3设置于保温箱2中;需要冲水时,只需开启控制阀门3和增压泵8,止回阀阀门6在水压作用下自动关闭,储水箱中的水经控制阀门和冲水管路进入用水设备中;用水设备用水完毕后,首先将增压泵关闭,同时关闭控制阀门,止回阀阀门6自动打开,冲水管路5与外界大气相连通,存留于冲水管路5中的水利用自身重力流至用水设备4中,从而将冲水管路5排空,避免结冰问题。

这里的控制阀门3同样优选为电动阀门,止回阀阀门6、控制阀门3和增压泵8分别与设置于公厕内的控制开关7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7联动控制增压泵8、控制阀门3的启停动作,实现冲水和存留水排空的交替动作,大大提高了便利性。

当然,这里的增压泵8还可以优选为带有水流感应开关的增压泵。开启控制阀门3,止回阀阀门6自动关闭,增压泵8通过感应水流并自动启动,实现水流输送;关闭控制阀门3,止回阀阀门6自动开启,增压泵8自动感知水流并停止输送,这里的增压泵属于现有技术,不再对增压泵的工作原理进行赘述。

上述的控制开关可以为感应开关、轻触开关或延时开关,出水管路可以实现对多个冲水管路5供水,每个冲水管路5分别设有控制阀门3和止回阀阀门6,如此以来实现了对多个用水设备4的供水控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保温箱2中设有电加热装置9,电加热装置9包括电加热器91、温度传感器92和控制器93,电加热器91通过控制器93与电源连接,温度传感器92与控制器93连接;温度传感器92检测到保温箱2中的温度高于控制器93所设定的温度时,控制器93控制电加热器91停止加热,反之,控制器93控制电加热器91开始加热。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供电电源可以与市政电网相连接,对于没有接入市政电网的偏远地区,可以采用风电或光伏发电结合储能电池等供电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