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基注浆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1714发布日期:2020-01-24 10:5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基注浆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浆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基注浆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岩土工程涉及的地下工程、采矿工程、基坑与边坡工程过程中,为防止地层变形坍塌或失稳,对地层进行加固的一种主要支护技术是锚杆注浆。注浆时为防止浆液从注浆孔中溢出,常在锚杆的孔口部位套上一个封口套(俗称注浆塞)。

现有的封口套有以下缺点:(1)结构复杂,安装操作繁琐;(2)封口套表面十分光滑,与孔壁的摩擦力低,在强大的注浆压力下易迸出,并进而造成浆液飞溅,影响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重复使用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注浆密封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基注浆密封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注浆管,注浆管的一端穿过位于混凝土垫块上的注浆孔并延伸至湿陷性黄土地基中;

两块呈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挤压钢板,第一挤压钢板螺旋连接于注浆管上;以及

多个穿设于注浆管上的止浆球,止浆球位于两块第一挤压钢板之间并可在第一挤压钢板的挤压作用下形变并密封注浆孔。

上述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注浆密封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注浆密封装置还包括多个穿设于注浆管上的第二挤压钢板,第二挤压钢板位于两块第一挤压钢板之间,且止浆球和第二挤压钢板呈上、下交错设置。

上述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注浆密封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止浆球由具有可压缩性的弹性体制成。

上述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注浆密封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注浆管的外管壁上设有螺纹管段,第一挤压钢板螺旋连接于螺纹管段上。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浆密封装置中,通过挤压止浆球以使其形变并密封注浆孔,从而在保证注浆压力的同时防止浆液从注浆孔中溅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浆密封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重复性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注浆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注浆管;2、混凝土垫块;3、黄土地基;4、第一挤压钢板;5、止浆球;6、第二挤压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注浆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注浆密封装置,包括:注浆管1,注浆管1的一端穿过位于混凝土垫块2上的注浆孔(图中未显示)并延伸至湿陷性黄土地基3中,且注浆管1的外管壁上设有螺纹管段(图中未显示);两块呈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挤压钢板4,第一挤压钢板4通过螺纹管段螺旋连接于注浆管1上;以及多个穿设于注浆管1上的止浆球5。

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者拧动相对位于上部的第一挤压钢板4并使其向下运动时,止浆球5即可在第一挤压钢板4的挤压作用下受压扩张并进而堵塞、密封注浆孔,从而防止浆液从注浆孔中溅出的同时保证注浆压力。

本实用新型中当注浆完毕后即可拧动该第一挤压钢板4并使其向上运动,此时止浆球5由于外力消失即可恢复形状,从而方便使用者回收并再利用止浆球5,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装置中还包括多个穿设于注浆管1上的第二挤压钢板6,本实施例中第二挤压钢板6位于两块第一挤压钢板4之间,且止浆球5和第二挤压钢板6呈上、下交错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止浆球5及第二挤压钢板6交错设置,以方便挤压过程中力的传导并使得止浆球5均可形变并进一步增大止浆球5与注浆孔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挤压钢板4的承载面积可大于注浆孔的横截面积,以利用抵接于混凝土垫块2上且相对处于下部的第一挤压钢板4的锚固作用进一步增强止浆球5与注浆孔之间的作用力。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