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溅水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2475发布日期:2020-01-03 10:3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溅水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溅水座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座便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捷,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对座便器的舒适性也有了相应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下水管内的臭气从排水管排出来,在排水管上设置有存水弯,在存水弯处储存一定量的水起到水封的作用。如此设计,马桶的排水管所存的水会滋生细菌,下次使用时,在排便过程中,会有水溅上来,舒适性较差,且会感染细菌,非常不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实现容易的防溅水座便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溅水座便器,包括本体、进水阀组件、排水阀和洗圈阀;该本体设有冲洗水路和洗圈水路,该排水阀设置于冲洗水路上,该洗圈阀设置于洗圈水路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机构,其设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且在启动防溅模式时,控制第二驱动机构动作驱动排水阀开启冲洗水路,同时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动作驱动洗圈阀关闭洗圈水路以使水封面处于低位。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凸轮和压杆,该压杆设有传动部和联动部,该凸轮可与传动部抵靠接触,该联动部与所述洗圈阀联动。

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联动,且设置成凸轮沿不同方向转动以开启洗圈水路或冲洗水路。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齿轮传动组、滚筒和牵引绳;该滚筒与齿轮传动组的输出轴同轴;该牵引绳一端绕设于滚筒上另一端与所述排水阀相连。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齿轮传动组、第三抬杆和牵引绳,该第三抬杆一端与齿轮传动组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与牵引绳一端相连;该牵引绳另一端与所述排水阀相连。

所述主控机构设有电机或旋钮;该电机或旋钮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或第二驱动机构相连。

所述洗圈阀包括第一抬杆、第一膜片组、洗圈管和回位件;该洗圈管出水端与所述洗圈水路连通,进水端连接供水管道;该第一膜片组设置于洗腔管的进水端以开启或关闭进水,其上设有泄压孔;所述第一抬杆安装于洗圈管上以开启或封堵泄压孔;该回位件张顶于所述第一抬杆上。

所述进水阀组件设有第二抬杆、浮筒、第二膜片组和进水管;该第二膜片组设置于进水管上以开启或关闭进水,其上设有泄压孔;该浮筒套设于进水管上且与所述第二抬杆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抬杆安装于进水管上以封堵或开启泄压孔。

一种防溅水座便器,包括本体、进水管、冲洗水路和洗圈水路,该进水管与冲洗水路和洗圈水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该第一控制阀控制洗圈水路通断,该第二控制阀控制冲洗水路的通断,且设置成启动防溅功能时,控制第二控制阀动作开启冲洗水路,同时控制第一控制阀关闭洗圈水路以使水封面处于低位。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座便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控制洗圈阀和排水阀的状态,使得水封面处于低位以实现防溅功能,如厕时能避免溅水,提高如厕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的座便器,可将进水阀组件的第二抬杆与洗圈阀的第一抬杆设置成联动或不联动,若联动,则洗圈阀开启时,进水阀组件关闭,冲洗时,外部供水全部用于对马桶内壁进行冲洗,冲洗压力较大、冲洗效果更好。

3、本实用新型的座便器,其主控机构可采用机械传动结构控制或相关电控阀实现,适用于水箱型座便器和无水箱型座便器,方案简单易行、成本低。

4、本实用新型的座便器,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可由电机驱动电阻,并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电机工作,可设置若干按钮供选择(防溅功能、常规冲洗等),预先设置每个按钮对应的电机状态,功能和相关参数可根据需要设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要部件组成图;

图3为图2的水路剖视图;

图4为洗圈阀的剖视图(关闭);

图5为进水阀组件剖视图(虚线为水位);

图6为洗圈阀的剖视图(开启);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排水阀开启);

图9为防溅功能下的水封水位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洗圈阀开启,进水阀组件关闭);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排水阀关闭,进水阀组件未开启);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洗圈阀开启补水);

图13为常规的水封水位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其中:10、本体,11、冲洗水路,12、洗圈水路,13、排水水路,14、水箱,15、供水管道,20、排水阀,21、拍盖,22、支座,30、进水阀组件,31、第二抬杆,32、浮筒,33、进水管,34、第二膜片组,40、洗圈阀,41、第一抬杆,42、第一膜片组,43、洗圈管,44、回位件,45、膜片,46、密封件,47、弹性件,48、泄压孔,50、主控机构,51、凸轮,52、压杆,53、传动部,54、联动部,55、第一齿轮,56、第二齿轮,57、滚筒,58、牵引绳,61、第一控制阀,62、第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13,一种防溅水座便器,包括本体10、进水阀组件30、排水阀20、水箱14等常规结构,该进水阀组件30、排水阀20设置于水箱14内。该本体10设有冲洗水路11、洗圈水路12和排水水路13。该排水水路13设有存水弯,该存水弯用于存水实现水封。

该排水阀20设置于冲洗水路11上,其可采用拍盖式排水阀或桶式排水阀等常见的排水结构。对于拍盖式排水阀,其设有拍盖21和支座22,该拍盖21与支座22为可转动连接,该拍盖21用于开启或关闭冲洗水路11的进水口,该进水口位于水箱14内。

该进水阀组件30采用浮筒式进水阀或浮球式进水阀等。对于浮筒式进水阀,其设有第二抬杆31、浮筒32、第二膜片组34和进水管33等,该进水管33出水端位于水箱14内,进水端连接供水管道15。该第二膜片组34包括膜片、密封件和弹性件,该密封件安装于进水管33的进水端上方并设有泄压孔,该膜片设置于密封件与进水管33端部之间并设有活塞部,该弹性件张位于密封件和膜片之间。

该浮筒32套设于进水管33上,且位于水箱14内,其可随着水箱14水位上升或下降。该第二抬杆31靠近中部位置为可转动地设置于密封件上方,用于封堵泄压孔,其端部与浮筒32为可转动连接,即与浮筒32联动。

该膜片和密封件之间形成有压力腔,通常第二抬杆31将泄压孔封堵,则在压力腔和弹性件的作用下,活塞部封堵进水管33的进水端;当第二抬杆31的一端被按压或在浮筒32下降的作用下,泄压孔打开,水压作用于膜片底面驱使活塞部上移,开启进水端。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洗圈阀40和主控机构50,该洗圈阀40设有第一抬杆41、第一膜片组42、洗圈管43和回位件44等。该洗圈管43出水端与洗圈水路12连通,进水端连接供水管道15。该第一膜片组42结构与第二膜片组34结构类似,也设有膜片45、密封件46和弹性件47,该密封件46安装于洗圈管43的进水端上方并设有泄压孔48,该膜片45设置于密封件46与洗圈管43端部之间并设有活塞部,该膜片45和密封件46之间形成有压力腔,该弹性件47张位于密封件46和膜片45之间。

该第一抬杆41可转动地安装于密封件46上,用于封堵泄压孔48,则在压力腔和弹性件47的作用下,活塞部封堵进水管33的进水端。第一抬杆41的一端可被按压绕支点转动,从而打开泄压孔48。此时,当水压作用于膜片45底面时,驱使活塞部上移,开启洗圈管43的进水端,水流进入洗圈水路12。该回位件44张顶于第一抬杆41底面上,用于驱使其回位,重新封堵泄压孔48。

本实用新型第一抬杆41的按压端设置于第二抬杆31的按压端上方,二者可设置,即当第一抬杆41的一端被按压,则第二抬杆31的对应端也被按压。这种设置使得洗圈阀40开启时,无论水箱14是否满水,进水阀组件30均处于关闭状态,冲洗时,外部供水全部用于对马桶内壁进行冲洗,冲洗压力较大、冲洗效果更好。第一抬杆41和第二抬杆31之间也可设置成不联动,其不影响正常冲洗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主控机构50设有壳体,及位于壳体上的电机、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该第一驱动机构可被操控驱使洗圈阀40开启或关闭洗圈水路12。该第二驱动机构可被操控驱动排水阀20开启冲洗水路11。

该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凸轮51和压杆52,该压杆52与壳体为活动配合,压杆52上设有传动部53和联动部54。该传动部53可为框体或板体且位于压杆52侧部或端部,其可与凸轮51为抵靠接触。该联动部54位于压杆52的侧部或端部,其与第一抬杆41的按压端联动。

该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齿轮传动组、滚筒57和牵引绳58。该齿轮传动组包括第一齿轮55和第二齿轮56,该第一齿轮55与凸轮51为同轴设置,使得第二驱动机构与凸轮51联动。该第二齿轮56与第一齿轮55啮合,该滚筒57与第二齿轮56为同轴设置;该牵引绳58一端绕设于滚筒57上另一端与排水阀20的拍盖21相连,牵引绳58可采用柔性线等。当滚筒57转动时,可拉紧牵引绳58提起拍盖21,或使牵引绳58松弛,以便拍盖21在重力作用下关闭冲洗水路11的进水口。

该第二驱动机构也可采用第三抬杆替代滚筒57,该第三抬杆一端与齿轮传动组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与牵引绳58一端相连。另外,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也可分别单独控制,即凸轮51与第一齿轮55互相独立,不同步转动。

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凸轮51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从而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状态,当第一驱动机构的凸轮沿不同方向转动时,第二驱动机构联动,能开启洗圈水路或开启冲洗水路。该电机也可采用其它操控件实现,例如旋钮、拨动开关等。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电机的状态,并设置防溅功能、常规冲洗等按钮供选择,预先设置每个按钮对应的电机状态。功能原理如下:

防溅功能:电机控制凸轮51逆时针转动α°,凸轮51上的第一齿轮55带动滚筒57转动,滚筒57拉动牵引绳58,打开排水阀20,参见图8。此时,凸轮51未下压压杆52,洗圈阀40的第一抬杆41在回位件44的作用下复位,洗圈阀40关闭。

而后,电机再控制凸轮51顺时针转动α°,凸轮51带动滚筒57反转,牵引绳58处于松弛状态,当水箱水位下降到排后水位后,排水阀20关闭;此过程,形成喷射虹吸,水封水位降低,水封面处于低位。

该功能也可增加洗圈补水过程:

电机控制凸轮51顺时针转动β°,带动压杆52下压,压杆52下压第一抬杆41,同时下压进水阀组件30的第二抬杆31,此时洗圈水路12开启,进水阀组件30被联动关闭;洗圈水路12用于补水,参见图12。该状态停留tx,控制tx可控制补水量。

电机控制凸轮51逆时针转动β°,第一抬杆41在回位件44的作用下复位,洗圈阀40关闭。

最后,参见图9,在浮筒32作用下,进水阀组件30的泄压孔打开,进水管进水,参见图7。

常规冲洗(以第一抬杆41和第二抬杆31联动为例):

电机控制凸轮51顺时针转动β°,带动压杆52的联动部54下压,则第一抬杆41按压端被下压,同时,进水阀组件30的第一抬杆41也被按压,此时洗圈阀40开启,进水阀组件30被联动关闭,参见图10;该状态停留t1。

电机控制凸轮51逆时针转动β+α°,凸轮51带动滚筒57转动,滚筒57拉动牵引绳58,打开排水阀20进行排水,参见图8。

电机再控制凸轮51顺时针转动α°,凸轮51带动齿轮上的滚筒57反转,牵引绳58处于松弛状态,当水箱水位下降到排后水位后,排水阀20关闭,参见图11。

参见图12,电机控制凸轮51顺时针转动β°,带动压杆52下压,压杆52下压第一抬杆41,同时下压进水阀组件30的第二抬杆31,此时洗圈阀40开启,进水阀组件30被联动关闭;洗圈阀40用于补水,参见图13为常规水封水位。该状态停留t2。

电机控制凸轮51逆时针转动β°,洗圈阀40的第一抬杆41在回位件44的作用下复位,洗圈阀40关闭。此时,由于水箱14处于排后水位,在浮筒32的作用下,进水阀组件30开启进水,直至到达工作水位。

本实用新型中,关于角度α°、β°,时间t1、t2、tx等,可根据需要预先设定。正常情况下,本体10内存水弯的水封正常,可起到正常的防臭作用。若启动防溅功能,则如厕前执行一次喷射动作,即冲洗水路俯冲出水,洗圈水路12可出水也可不出水,产生虹吸,带走一部分水封水,同时不补水(或者补小部分水),水封内的水少,水封总高度较低,如厕过程中不会产生溅水;如厕后进行常规冲洗,冲厕后正常补水,补到水封高度符合要求。

实施例二

参见图14,一种防溅水座便器,包括本体10、供水管道15、冲洗水路11、洗圈水路12,该供水管道15与冲洗水路11和洗圈水路12连通,还包括第一控制阀61和第二控制阀62,该第一控制阀61控制洗圈水路12的通断,该第二控制阀62控制冲洗水路11的通断。该第一控制阀61和第二控制阀62可采用脉冲阀或电磁阀等常见的电控阀。该实施例可不设置水箱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第一控制阀61和第二控制阀62的状态,并设置若干按钮供选择(防溅功能、常规冲洗等),预先设置每个按钮对应的各个阀的状态。功能原理如下:

防溅功能:控制第二控制阀62开启、第一控制阀61关闭,则冲洗水路11进行冲水,此过程,形成喷射虹吸,水封内的水位降低。

该功能也可增加洗圈补水过程:控制第二控制阀62开启,洗圈水路12用于补水,并控制补水量。

常规冲洗:控制第一控制阀61和第二控制阀62分别开启,冲洗水路11和洗圈水路12工作,洗圈水路12的冲洗时机可适当加长,以增加补水量。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