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净化池塘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2321发布日期:2020-01-03 10:3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净化池塘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池塘清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净化池塘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使河道通过治理变深、变宽,河水变清,群众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专利号为cn201520299255.2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清淤装置,包括一底部设有移动式卡紧装置的基座,所述基座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一和地面呈垂直状态的摇动式螺杆升降装置,所述摇动式螺杆升降装置包括一中空螺杆以及和中空螺杆形成螺纹配合的螺母副,所述中空螺杆顶端套设有摇动杆。

但是由于上述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增压泵和螺杆升降装置相结合将微生物制剂植入到淤泥上层10-15cm区域,但是这样的方式用户只能通过感官将微生物制剂植入到指定的区域,需要浪费一定的时间,因此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净化池塘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净化池塘清淤装置,包括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竖杆底部外侧的第一限位套环与所述第二竖杆顶部外侧的第二限位套环之间通过螺杆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外部两侧固定有上固定架,且上固定架的外侧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竖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部固定有顶板,所述第二竖杆的底部固定有下固定架,且下固定架的底部等距固定有多个底杆,所述下固定架的底部且位于多个底杆之间开设有多个出液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竖杆的内侧底部放置有微生物制剂,且第二竖杆的内侧底部通过连通管连接到多个出液口上。微生物制剂可通过第二竖杆与第一竖杆的连接位置处将其放入,且第二竖杆的内侧底部的内径较小,微生物制剂可沉入到第二竖杆的内侧底部,通过挤压,即可从出液口处喷出。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连接有挤压块,且挤压块能够伸入到第二竖杆的内部挤压微生物制剂,所述顶板的两侧底部通过液压伸缩杆连接到上固定架上。支撑杆能够贯穿第一竖杆的内部并伸入到第二竖杆的内部,通过液压伸缩杆的带动支撑杆上下移动,并通过挤压块挤压微生物制剂。

优选的,所述多个底杆的底部均设置有弹性垫,且弹性垫由橡胶材质制成。弹性垫能够减小其与污泥和池塘底部的摩擦。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套环的底部与第二限位套环的顶部均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能够使得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突出的针尖。针尖能够穿透微生物制剂包,使得微生物制剂包内部的制剂喷出。

优选的,所述底杆的长度为10-15cm,所述弹性垫的长度为2-3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下固定架底部的底杆的长度在10-15cm之间,弹性垫的长度在2-3cm之间,则将下固定架插入到污泥之中,能够精确的将出液口喷出的微生物制剂喷射到池塘污泥之中,用户无需通过感官去感受喷射的位置,这样的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其精确度更高,节省用户的时间,其次,通过液压伸缩杆能够带动支撑杆上下移动,且支撑杆能够通过挤压块对微生物制剂进行挤压,从而能够将微生物制剂从出液口喷出,通过这样的设置无需人工进行操作,给用户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池塘清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池塘清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顶板;2-支撑杆;3-液压伸缩杆;4-上固定架;5-把手;6-第一竖杆;7-第一限位套环;8-第二竖杆;9-下固定架;10-底杆;11-弹性垫;12-出液口;13-第二限位套环;14-连通管;15-挤压块;16-微生物制剂;17-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生物净化池塘清淤装置,包括第一竖杆6和第二竖杆8,

第一竖杆6底部外侧的第一限位套环7与第二竖杆8顶部外侧的第二限位套环13之间通过螺杆17连接,第一竖杆6的外部两侧固定有上固定架4,且上固定架4的外侧连接有把手5,第一竖杆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且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有顶板1,第二竖杆8的底部固定有下固定架9,且下固定架9的底部等距固定有多个底杆10,下固定架9的底部且位于多个底杆10之间开设有多个出液口12。

第二竖杆8的内侧底部放置有微生物制剂16,且第二竖杆8的内侧底部通过连通管14连接到多个出液口12上。支撑杆2的底部连接有挤压块15,且挤压块15能够伸入到第二竖杆8的内部挤压微生物制剂16,顶板1的两侧底部通过液压伸缩杆3连接到上固定架4上。多个底杆10的底部均设置有弹性垫11,且弹性垫11由橡胶材质制成。

使用时,用户先将微生物制剂16放入到第二竖杆8的内部,然后将第一竖杆6底部的第一限位套环7与第二竖杆8顶部的第二限位套环13通过螺杆17进行固定连接,此时用户可将该清淤装置固定到船的一侧,然后将该清淤装置底部的多个底杆10插入到淤泥之中,然后通过液压伸缩杆3带动顶板1移动,并通过支撑杆2带动挤压块15对微生物制剂16进行挤压,此时微生物制剂16即可从出液口12中喷出,此时用户即可方便的将微生物制剂16植入污泥上层12-18cm区域,定位精确,无需用户通过感官去进行定位,由于底杆10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垫11,则当船在移动的时候,此时弹性垫11也会随着船进行移动,减小其与污泥和池塘底部的阻力。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一种生物净化池塘清淤装置,包括第一竖杆6和第二竖杆8,其特征在于:第一竖杆6底部外侧的第一限位套环7与第二竖杆8顶部外侧的第二限位套环13之间通过螺杆17连接,第一竖杆6的外部两侧固定有上固定架4,且上固定架4的外侧连接有把手5,第一竖杆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且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有顶板1,第二竖杆8的底部固定有下固定架9,且下固定架9的底部等距固定有多个底杆10,下固定架9的底部且位于多个底杆10之间开设有多个出液口12。

第二竖杆8的内侧底部放置有微生物制剂16,且第二竖杆8的内侧底部通过连通管14连接到多个出液口12上。支撑杆2的底部连接有挤压块15,且挤压块15能够伸入到第二竖杆8的内部挤压微生物制剂16,顶板1的两侧底部通过液压伸缩杆3连接到上固定架4上。多个底杆10的底部均设置有弹性垫11,且弹性垫11由橡胶材质制成。第一限位套环7的底部与第二限位套环13的顶部均设置有密封圈。挤压块15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突出的针尖。底杆10的长度为10-15cm,弹性垫11的长度为2-3cm。

第一限位套环7的底部与第二限位套环13的顶部均设置有密封圈,则密封圈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限位套环7与第二限位套环13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防止其有污水进入到第一竖杆6与第二竖杆8的内部,上固定架4的两侧均设置有把手5,把手5的设置不仅能够便于其固定在船上,同时还便于用户手动拿起和移动,第一竖杆6的内径与第二竖杆8的内径相等,则第一竖杆6与第二竖杆8连接的时候,能够使得第一竖杆6与第二竖杆8之间更加的吻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