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楼层下水管预埋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2508发布日期:2020-01-03 10:33阅读:1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楼层下水管预埋套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层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楼层下水管预埋套管。



背景技术:

楼面浇筑好后,都会在楼面上预留下水管道安装预留管,方便安装下水管道,但安装下水管道时,由于预留管道的管径要大于下水管道的管径,因此,需要在预留管与下水管道之间的缝隙内填补混凝土,通常称之为“补洞”。现实中安装下水管补洞时,操作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成本,且由混凝土进行密封的墙面上,容易楼层之间的管道连接处渗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楼层下水管预埋套管,解决了传统预留管道在安装下水管道时,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及楼层管道连接处之间容易发生渗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预埋好该新型楼层下水管预埋套管后,在对下水管道进行安装时,可直接将下水管道安装入套管本体内的旋转接头上的水管接孔内,由于水管接孔的孔径与下水管道外径相等,且连接管与上部端面的连接处还设有一圈卡接边,可对下水管道起到限位卡接作用。当楼层与楼层之间预埋的预埋套管的位置有少许的位置偏差时,可通过旋转套管本体内的旋转接头,使旋转接头上的水管接孔与下水管道对齐后,将下水管道安装于旋转接头内。在下水管道安装完成后由旋转接头完成下水管道与套管本体之间的连接密封,无需再进行用混凝土填补套管本体与下水管道之间的缝隙,降低了管道安装时的人工成本。且下水管道与混凝土之间被套管本体及旋转接头隔离开,不会发生渗水的现象。

一种新型楼层下水管预埋套管,包括套管本体及旋转接头,所述套管本体为中空的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套管本体内侧壁上设有卡接结构;所述旋转接头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卡接于所述套管本体内;所述旋转接头整体呈圆柱状结构;所述旋转接头由上部端面、连接管及下部水管组成;所述旋转接头的上部端面上开设有一个水管接孔,所述水管接孔与所述上部端面形成一组偏心圆结构;所述水管接孔下端固定设有一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水管接孔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接头的下部水管密封连接;所述套管本体内至少卡接有一个旋转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本体的外侧与所述套管本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套管本体的结构大小均相同;所述第二套管与套管本体之间采用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接头的上部端面、连接管及下部水管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所述水管接孔的直径与下水管道的外径相同;所述连接管与上部端面的连接处沿水管接孔设有一圈卡接边。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接头的上部端面与所述下部水管之间设有数个加强筋。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本体的一端设有一层加强板,另一端设有一个密封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设有一层加强板,另一端设有一个密封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结构为卡接槽或者卡接边结构。

该新型楼层下水管预埋套管,预埋好该新型楼层下水管预埋套管后,在对下水管道进行安装时,可直接将下水管道安装入套管本体内的旋转接头上的水管接孔内,由于水管接孔的孔径与下水管道外径相等,且连接管与上部端面的连接处还设有一圈卡接边,可对下水管道起到限位卡接作用。当楼层与楼层之间预埋的预埋套管的位置有少许的位置偏差时,可通过旋转套管本体内的旋转接头,使旋转接头上的水管接孔与下水管道对齐后,将下水管道安装于旋转接头内。在下水管道安装完成后由旋转接头完成下水管道与套管本体之间的连接密封,无需再进行用混凝土填补套管本体与下水管道之间的缝隙,降低了管道安装时的人工成本。且下水管道与混凝土之间被套管本体及旋转接头隔离开,不会发生渗水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进行下水管道安装时,既能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又能提高楼层与楼层之间管道连接处的防渗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一个套管的预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转接头在套管本体内的安装斜轴向示意图;

图3为旋转接头在套管本体内的安装等轴向示意图;

图4为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带加强筋的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旋转接头俯视图;

图7为套管本体的内部卡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套管本体,101、卡接结构,2、旋转接头,201、上部端面,202、水管接孔,203、连接管,204、下部水管,205、加强筋,3、第二套管,4、连接板,5、加强板,6、密封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7所示的一种新型楼层下水管预埋套管,包括套管本体1及旋转接头2,所述套管本体1为中空的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套管本体1内侧壁上设有卡接结构101;所述旋转接头2通过所述卡接结构101卡接于所述套管本体1内;所述旋转接头2整体呈圆柱状结构;所述旋转接头2由上部端面201、连接管203及下部水管204组成;所述旋转接头2的上部端面201上开设有一个水管接孔202,所述水管接孔202与所述上部端面201形成一组偏心圆结构;所述水管接孔202下端固定设有一个连接管203;所述连接管203的一端与水管接孔202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接头2的下部水管204密封连接;所述套管本体1内至少卡接有一个旋转接头2。

优选地,所述套管本体1的外侧与所述套管本体1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套管3;所述第二套管3与所述套管本体1的结构大小均相同;所述第二套管3与套管本体1之间采用连接板4连接;所述旋转接头2的上部端面201、连接管203及下部水管204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所述水管接孔202的直径与下水管道的外径相同;所述连接管203与上部端面201的连接处沿水管接孔202设有一圈卡接边;所述旋转接头2的上部端面201与所述下部水管204之间设有数个加强筋205;所述套管本体1的一端设有一层加强板5,另一端设有一个密封端盖6;所述第二套管3的一端设有一层加强板5,另一端设有一个密封端盖6;所述卡接结构101为卡接槽或者卡接边结构。

该新型楼层下水管预埋套管,预埋好该新型楼层下水管预埋套管后,在对下水管道进行安装时,可直接将下水管道安装入套管本体1内的旋转接头2上的水管接孔202内,由于水管接孔202的孔径与下水管道外径相等,且连接管203与上部端面201的连接处还设有一圈卡接边,该卡接边可对下水管道起到限位卡接作用。当楼层与楼层之间预埋的预埋套管的位置有少许的位置偏差时,可通过旋转套管本体1内的旋转接头2,使旋转接头2上的水管接孔202与下水管道对齐后,将下水管道安装于旋转接头2内。在下水管道安装完成后由旋转接头2完成下水管道与套管本体1之间的连接密封,无需再进行用混凝土填补套管本体1与下水管道之间的缝隙,降低了管道安装时的人工成本。且下水管道与混凝土之间被套管本体及旋转接头隔离开,不会发生渗水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进行下水管道安装时,既能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又能提高楼层与楼层之间管道连接处的防渗水性能。

上述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