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法兰拼接式分节预制地下连续墙横向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0522发布日期:2020-04-03 14:03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法兰拼接式分节预制地下连续墙横向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法兰拼接式分节预制地下连续墙横向接头。



背景技术:

为了克服现浇地下连续墙施工时间长、稳定性控制要求高及墙身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科研工作者及现场工程师提出了整体吊装式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对地下连续墙墙身进行预制,现场成槽后吊装入槽。然而,由于受起吊能力限制,墙幅深度受到控制,预制地下连续墙可适用的基坑深度亦受到限制,导致预制地下连续墙长度受到限制,使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预制地下连续墙长度受到限制,使用范围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法兰拼接式分节预制地下连续墙横向接头。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法兰拼接式分节预制地下连续墙横向接头,包括h型钢,h型钢包括第一h型钢,第二h型钢;分节预制地下连续墙包括上节墙和下节墙;上节墙的底部预埋第一h型钢,第一h型钢的一端位于上节墙内,另一端伸出上节墙外;下节墙的顶部预埋第二h型钢,第二h型钢的一端位于下节墙内,另一端伸出下节墙外;第一h型钢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法兰盘,第一h型钢与第一法兰盘为一体化结构;第二h型钢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法兰盘,第二h型钢与第二法兰盘为一体化结构;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h型钢的另一端位于第一法兰盘的中部,第二h型钢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法兰盘的中部;第一法兰盘的侧边与第二法兰盘的侧边均设有排成一周的螺栓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高强螺栓,高强螺栓穿过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内的螺栓孔连接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

进一步地,h型钢的宽度方向与预制地下连续墙的长度方向平行,h型钢的高度方向与预制地下连续墙的厚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第一h型钢位于上节墙内的部分与第二h型钢位于下节墙内的部分均焊接有栓钉。

进一步地,位于上节墙内的第一h型钢与位于下节墙内的第二h型钢均被箍筋环绕。

进一步地,上节墙与下节墙之间入槽后注水泥浆填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h型钢与h型钢端部的法兰盘均为工厂化预制构件,将预制构件预埋于预制地下连续墙内,并通过预埋的预制构件连接上下节预制地下连续墙,便于质量控制,同时能够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二、h型钢与h型钢端部的法兰盘为一体化预制,连接上下节预制地下连续墙时,只需通过螺栓对预制的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进行现场拼装即可,施工过程简单,施工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节墙与下节墙横向连接内部正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节墙与下节墙横向连接内部侧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节墙内部正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节墙内部正面结构图;

图5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6为h型钢截面图;

图7为预制地下连续墙无预埋构件处配筋图;

图8为预制地下连续墙有预埋构件处配筋图。

图中:1—h型钢、11—第一h型钢、12—第二h型钢、4—栓钉、5—第一法兰盘、6—第二法兰盘、7—箍筋、8—上节墙、9—下节墙、10—高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法兰拼接式分节预制地下连续墙横向接头,包括h型钢1,h型钢1包括第一h型钢11,第二h型钢12。分节预制地下连续墙包括上节墙8、下节墙9。上节墙8的底部预埋有第一h型钢11,第一h型钢11的一端位于上节墙8内,另一端伸出上节墙8外。下节墙9的顶部预埋有第二h型钢12,第二h型钢12的一端位于下节墙9内,另一端伸出下节墙9外。第一h型钢1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法兰盘5,第一h型钢11与第一法兰盘5为一体化结构。第二h型钢1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法兰盘6,第二h型钢12与第二法兰盘6为一体化结构。第一法兰盘5与第二法兰盘6相连接。

第一h型钢11的另一端位于第一法兰盘5的中部,第二h型钢12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法兰盘6的中部。第一法兰盘5的侧边与第二法兰盘6的侧边均设有排成一周的螺栓孔。连接上节墙8与下节墙9时,上节墙8位于下节墙9之上,上节墙8与下节墙9内部之间通过h型钢1端部的法兰盘连接。高强螺栓10穿过第一法兰盘5与第二法兰盘6内的螺栓孔连接第一法兰盘5与第二法兰盘6。本实施例中,h型钢1的数量为多个,具体数值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

预制上节墙8时,将第一h型钢11的一部分预埋在上节墙8内。预制下节墙9时,将第二h型钢12的一部分预埋在下节墙9内。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h型钢11与第二h型钢12均为预埋构件。第一h型钢11与第二h型钢12同时为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第一h型钢11时,第一h型钢11其中一端同时预制第一法兰盘5。在工厂预制第二h型钢12时,第二h型钢12其中一端同时预制第二法兰盘6,因此,本实施例中h型钢1与法兰盘为预制一体化结构。通过预埋的预制构件连接上下节预制地下连续墙,便于质量控制,同时能够提高结构承载能力。通过将h型钢1与h型钢1端部的法兰盘一体化预制,连接上下节预制地下连续墙时,只需通过高强螺栓10对预制的第一法兰盘5与第二法兰盘6进行现场拼装即可,施工过程简单,施工速度快。

为增大连接节点处结构承载能力与刚度,预埋h型钢1时,型钢1的宽度方向与预制地下连续墙的长度方向平行,h型钢1的高度方向与预制地下连续墙的厚度方向平行。为保证h型钢1与预制地下连续墙混凝土之间紧密连接,第一h型钢11位于上节墙8内的部分与第二h型钢12位于下节墙9内的部分均焊接有栓钉4。如图7、图8所示,为加强h型钢1与预制地下连续墙内的混凝土连接,位于上节墙内8的第一h型钢11与位于下节墙9内的第二h型钢12均被箍筋7环绕。第一法兰盘5与第二法兰盘6连接完成后,同时在上节墙8与下节墙9之间注水泥浆填充,进一步加强上节墙8与下节墙9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过程为:地墙成槽完成后,分节吊放预制地下连续墙,首先将下节墙9搁置于导墙上,预埋其内的第二h型钢12带有第二法兰盘6的一端露出地面;然后吊装上节墙8,预埋其内的第一h型钢11带有第一法兰盘5的一端位于上节墙8下方;之后,将上、下节墙的第一法兰盘5与第二法兰盘6对齐,利用高强螺栓10连接第一法兰盘5与第二法兰盘6;上节墙8与下节墙9内部之间通过h型钢1端部的法兰盘连接完成后,地墙入槽,上节墙8与下节墙9之间注水泥浆填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