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理水面湖面垃圾的栏板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2813发布日期:2020-04-14 21:08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理水面湖面垃圾的栏板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域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理水面湖面垃圾的栏板带。



背景技术:

河道与湖泊是各个地区的重要水源地,不仅仅关系到居民的饮水安全,也关系到地区的环境形象,尤其是城市周边的河流湖泊,由于处在生产生活的所在地,加上部分个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造成大量塑料垃圾的产生,且得不到有效的分类处理,这类垃圾留积在地面上,随着雨水的冲刷流入河道内,垃圾漂浮在水面上,一方面影响观感,破坏城市形象,另一方面污染水质且危害水中生物的生长。

对此类漂浮垃圾的清理虽然操作比较简单,但是由于水域面广,垃圾漂浮分散,一般的打捞过程耗时耗力,打捞效率低,也有采用漂浮泡沫绳在水面拖动的方式,将垃圾集中一处进行清理,该方法大大提高了打捞效率,但是由于绳索的接触面较小,无法形成有效的竖向拦截面,所以轻质垃圾往往会遗漏,依然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理水面湖面垃圾的栏板带,能够帮助对水面漂浮垃圾进行聚集,方便集中打捞,具体包括栏板,浮体,牵拉绳,所述栏板为矩形状板形体,所述浮体为长方体状,其存在内部空腔,所述栏板与浮体均设置有多道,并且栏板与浮体之间的数量相同,每道栏板均竖向固定设置在对应每道浮体的上方,由此组成组合体,即组合体存在相应多道,多道所述组合体并排排列设置,相互之间间隔有一定距离,所述牵拉绳设置有两道,其分别连接在最外侧两道组合体的外侧位置,并且每道组合体之间连接有连接绳,使得各道组合体串联在一块,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栏板带,另外,所述每道浮体的下方设置有重块,重块的作用是使得浮体下沉,致使组合体的一部分下沉,使得栏板处于竖向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利优势是可以对水面或者湖面的漂浮垃圾进行聚集清理,使用流程具体为,将本实用新型排列放置到水面上,则浮体受重块影响会有一部分下沉至水面以下,致使栏板处于竖向状态,形成挡板作用,由于多道由浮体与栏板组成的组合体排列设置,且组合体相互之间通过连接绳串联在一块,则栏板并排排列形成带状的栏板墙,在操作人员拖动两侧的牵拉绳向前时,形成的栏板墙会一道向前移动,遇到水面上存在的垃圾,栏板会驱使垃圾向同一处靠拢聚集,待一片水域内的漂浮垃圾全部聚集到一起后,清理起来会更加省时省力。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浮体的厚度远远小于其高度,这样浮体呈扁长方体形状,在重块的重力影响下,其更容易下沉至足够深度,保持稳定且呈竖向状态,这样固定在其上的栏板也更加稳定,不会随意倾倒。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栏板与浮体组成的组合体之间还连接有拦网,即拦网设置位置在连接绳所处位置,拦网的作用是阻拦从组合体之间经过的细小垃圾,减少在对漂浮垃圾靠拢聚集时细小垃圾的遗漏。

作为进一步明确,所述拦网的高度与组合体的整体高度相同,即拦网的高度一直从浮体的下端延伸至栏板的顶端,这样拦网可存在水下一部分,水上一部分,对漂浮的细小垃圾实现有效拦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工作演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一种清理水面湖面垃圾的栏板带,如图1所示,包括栏板1,浮体2,牵拉绳3,所述栏板1为矩形状板形体,所述浮体2为长方体状,其存在内部空腔,所述栏板1与浮体2均设置有多道,并且栏板1与浮体2之间的数量相同,每道栏板1均竖向固定设置在对应每道浮体2的上方,如图2中整体正视图所示,由此组成组合体4,即组合体4存在相应多道,多道所述组合体4并排排列设置,相互之间间隔有一定距离,所述牵拉绳3设置有两道,其分别连接在最外侧两道组合体4的外侧位置,并且每道组合体4之间连接有连接绳31,使得各道组合体4串联在一块,如图2所示,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栏板带,另外,所述每道浮体2的下方设置有重块21,如图1截面图所示,重块21的作用是使得浮体2下沉,致使组合体4的一部分下沉,如图1所示,使得栏板1处于竖向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利优势是可以对水面或者湖面的漂浮垃圾进行聚集清理,使用路程具体为,将被实用新型排列放置到水面上,则浮体2受重块21影响会有一部分下沉至水面以下,如图1所示,致使栏板1处于竖向状态,形成挡板作用,由于多道由浮体2与栏板1组成的组合体4排列设置,且组合体4相互之间通过连接绳31串联在一块,如图2所示,则栏板1并排排列形成带状的栏板墙,在操作人员拖动两侧的连接绳31向前时,形成的栏板墙会一道向前移动,如图3俯视演示图所示,遇到水面上存在的垃圾,栏板1会驱使垃圾向同一处靠拢聚集,待一片水域内的漂浮垃圾全部聚集到一起后,清理起来会更加省时省力。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浮体2的厚度远远小于其高度,如图1所示,这样浮体2呈扁长方体形状,在重块21的重力影响下,其更容易下沉至足够深度,保持稳定且呈竖向状态,这样固定在其上的栏板1也更加稳定,不会随意倾倒。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栏板1与浮体2组成的组合体4之间还连接有拦网5,如图2所示,即拦网5设置位置在连接绳31所处位置,拦网5的作用是阻拦从组合体4之间经过的细小垃圾,减少在对漂浮垃圾靠拢聚集时细小垃圾的遗漏。

作为进一步明确,所述拦网5的高度与组合体4的整体高度相同,如图2所示,即拦网5的高度一直从浮体2的下端延伸至栏板1的顶端,这样拦网5可存在水下一部分,水上一部分,对漂浮的细小垃圾实现有效拦截。

本文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清理水面湖面垃圾的栏板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栏板(1),浮体(2),牵拉绳(3),所述栏板(1)为矩形状板形体,所述浮体(2)为长方体状,其存在内部空腔,所述栏板(1)与浮体(2)均设置有多道,并且栏板(1)与浮体(2)之间的数量相同,每道栏板(1)均竖向固定设置在对应每道浮体(2)的上方,由此组成组合体(4),多道所述组合体(4)并排排列设置,相互之间间隔有一定距离,所述牵拉绳(3)设置有两道,其分别连接在最外侧两道组合体(4)的外侧位置,并且每道组合体(4)之间连接有连接绳(31),使得各道组合体(4)串联在一块,所述每道浮体(2)的下方设置有重块(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理水面湖面垃圾的栏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2)的厚度远远小于其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理水面湖面垃圾的栏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板(1)与浮体(2)组成的组合体(4)之间还连接有拦网(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理水面湖面垃圾的栏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网(5)的高度与组合体(4)的整体高度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理水面湖面垃圾的栏板带,能够帮助对水面漂浮垃圾进行聚集,方便集中打捞,包括栏板,浮体,牵拉绳,浮体存在内部空腔,栏板与浮体均设置有多道且数量相同,每道栏板均竖向固定设置在对应每道浮体的上方,由此组成组合体,多道组合体并排排列设置,牵拉绳连接在最外侧两道组合体的外侧位置,每道组合体之间连接有连接绳,使得串联在一块,每道浮体的下方设置有重块,浮体受重块影响会有一部分下沉至水面以下,致使栏板处于竖向状态,形成挡板作用,排列形成带状的栏板墙,拖动两侧的连接绳向前时,遇到水面上存在的垃圾,会驱使垃圾向同一处靠拢聚集,方便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花;张可坤;骆贺强;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易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3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