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绿化带的蓄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1154发布日期:2020-04-03 14:0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公路绿化带的蓄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水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公路绿化带的蓄水结构。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沿途绿化是给无机的道路添上有机的自然色彩,是环境景观的主要因素。高速公路沿途绿化的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景观美化功能,同时通过有效的绿化设计,加强司机的视线诱导,减轻高速行驶造成的紧张。高速公路沿途绿化的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作为分隔带、行车道的遮蔽带进行设计,而且要满足沿途及高速公路整体的景观需要。好的绿化设计不仅能减轻公路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能保持动植物界的生态平衡,使整个高速公路空间充满活力。

为了保证绿化带上草木的正常生长,需要定期对植物进行浇灌,然而高速公路上车速较快,动用浇灌车沿绿化带进行浇灌会影响高速公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难以实现;但是在雨天降雨量较大时,绿化带只能接受一定量的雨水灌溉,其余大部分的雨水沿着公路流向道路的两侧,因此在雨天时雨水得不到有效收集,水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公路绿化带的蓄水结构,具有雨水利用率高、方便浇灌绿化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速公路绿化带的蓄水结构,包括预埋在绿化带土基层下方的蓄水罐、设置在绿化带长边一侧的导轨、安装在导轨上的滑动座以及控制滑动座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导轨沿绿化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蓄水罐的开口位于导轨远离绿化带的一侧并向上延伸至地面,所述导轨远离绿化带的一侧设置有篦板,所述篦板盖合在蓄水罐的上开口处;所述滑动座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穿过篦板并自由垂落在蓄水罐内,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安装在滑动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天,来自高速公路路面的雨水经篦板流进蓄水罐内,对雨水进行储存,当需要对绿化带上的植物进行浇灌时,开启水泵,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抽出,通过出水管流进绿化带内,同时出水管和水泵设置在滑动座上,驱动机构控制滑动座沿导轨移动,出水管可对绿化带内的任意位置进行浇灌;能够在雨天将雨水进行储存并用于浇灌,即可充分利用水资源,又能够保证绿化带植物的供水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的一侧开设有槽道,所述槽道沿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槽道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链条、设置在槽道两端的链轮以及与其中一个链轮相连的伺服电机,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伺服电机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和槽道之间设置有密封板,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密封板并与链轮相连;所述滑动座下表面的一侧固定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插接配合在链条的相邻链节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块插设在链条的链节之间,伺服电机工作时,链条带动滑动座沿导轨滑动,当滑动座滑动至槽道的一端时,伺服电机反转,控制滑动座反向运动,如此往复运动实现对绿化带的充分浇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块沿滑动座下表面的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插接块,增加滑动座与链条之间的连接点,使得滑动座与链条之间的插接配合关系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座的上表面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为一种弧面槽,所述放置槽沿绿化带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出水管安装在放置槽内并通过卡箍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卡放在放置槽内,出水管的管壁与放置槽贴合,并通过卡箍进行固定,使出水管在滑动座上放置的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远离滑动座的一端向上弯折,所述出水管的上端连接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滑动插设在出水管内,所述活动管远离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喷头;所述活动管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与活动管的轴线平行,所述延伸杆的下端设置有夹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管滑动安装在出水管上,活动管与出水管相连通,手持延伸杆上下移动可调节活动管与出水管组成管路的总高度,即喷头相对于绿化带表面的距离得到改变,方便根据绿植的不同高度调节喷头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件包括对称设置且均呈半圆状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固定连接在延伸杆上,所述第二夹片与第一夹片铰接,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与铰接轴相对的一端活动穿设有锁紧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组成的圆环套设在出水管上,旋紧锁紧螺栓时,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可夹紧在出水管上,从而将活动管和出水管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篦板的下方还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蓄水罐的内壁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篦板可对外界的树枝或其它体积较大的物质进行阻挡,但流入蓄水罐内的水流中避免不了掺杂小尺寸的杂草、颗粒等物质,通过过滤板可对雨水进行进一步过滤,防止蓄水罐内的杂质堵塞抽水管或水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罐为一种由玻璃钢制成的罐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罐采用玻璃钢材质制成,玻璃钢材质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方便蓄水罐的吊装铺设;且玻璃钢材质耐腐蚀性强、尺寸稳定性好,预埋在地下能够长期使用,不会塌陷或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绿化带的下方设置蓄水罐,将喷灌装置安装在滑动座上,并将滑动座滑动安装在导轨上,驱动机构控制滑动座沿导轨往复运动,实现对绿化带的浇灌,也能对雨水充分利用,且喷灌过程不会影响高速公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安全性高;

2.在出水管上滑动安装活动管并通过夹紧件进行固定,方便根据绿植高度调节喷头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3.采用蓄水罐的形式进行储水,相对于混凝土打造的蓄水池来讲,其密封性和稳定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为表示图3中滑动座与链条连接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蓄水罐;100、绿化带;110、槽道;120、安装槽;130、密封板;2、导轨;3、滑动座;31、插接块;32、放置槽;4、驱动机构;41、链条;42、链轮;43、伺服电机;5、篦板;6、水泵;61、抽水管;62、出水管;63、活动管;64、喷头;65、延伸杆;66、第一夹片;67、第二夹片;68、锁紧螺栓;7、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高速公路绿化带的蓄水结构,结合附图1和2所示,包括埋设在绿化带100土基层下方的蓄水罐1,蓄水罐1由玻璃钢材质制成,蓄水罐1的截面为l形,蓄水罐1的开口向上穿过绿化带100一侧的土层,且在蓄水罐1的开口处盖合有篦板5,蓄水罐1内壁上位于篦板5的下方连接有过滤板7,雨水可沿绿化带100一侧的路面流入蓄水罐1内,并经过篦板5和过滤板7对杂质进行过滤。

结合附图2和4所示,绿化带100靠近篦板5的长边一侧固定设置有导轨2,导轨2沿绿化带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导轨2的截面为t形,导轨2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座3,滑动座3靠近篦板5一侧的地基上开设有与导轨2相平行的槽道110,滑动座3的底面延伸至槽道110的开口上方,槽道110内设置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槽道110长度方向两端的链轮42以及盘绕在链轮42上的链条41,槽道110底面的两端固定有支架,链轮42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架上,导轨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120,安装槽120和槽道110之间通过密封板130隔开,安装槽120内放置有伺服电机43,伺服电机43的输出轴穿过密封板130并与链轮42相连接;滑动座3底面靠近槽道110的一侧沿槽道110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接块31,插接块31分别位于链条41的正上方,插接块31的下端插设在链条41相邻链节形成的缝隙中,通过伺服电机43的运转控制滑动座3沿导轨2往复移动。

结合附图3、4和5所示,滑动座3上远离绿化带10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泵6,水泵6的输入端连接有抽水管61,抽水管61为一种柔性管,且抽水管61向下依次穿过篦板5和过滤板7、延伸至蓄水罐1内,滑动座3上表面沿绿化带100宽度方向开设有放置槽32,放置槽32具体为一种弧面槽,水泵6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62,出水管62的管壁贴合在放置槽32内并通过卡箍将出水管62固定。

出水管62远离水泵6的一端向上弯折,且在出水管62的上端口滑动安装有活动管63,活动管63的外径与出水管62的内径相同,活动管63插设在出水管62内,活动管63的顶端弯折形成水平状态,且在活动管63的端口处安装有喷头64;活动管63外壁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杆65,延伸杆65与活动管63的中心轴线平行,延伸杆6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夹片66和第二夹片67,第一夹片66和第二夹片67均为半圆状,两者组成的圆环套设在出水管62上,第一夹片66固定连接在延伸杆65的下端部,第二夹片67与第一夹片66铰接,第一夹片66和第二夹片67远离两者铰接轴的一端通过锁紧螺栓68相连接,锁紧螺栓68活动穿设在第一夹片66和第二夹片67上,通过旋紧锁紧螺栓68,第一夹片66和第二夹片67可固定在出水管62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雨天,来自高速公路路面的雨水通过篦板5流进蓄水罐1内,在晴天需要对绿化带100上的植物进行浇灌时,首先调节延伸杆65至合适高度,并将喷头64朝向绿化带100一侧,然后开启水泵6和伺服电机43,水泵6将蓄水罐1内的雨水抽出,并通过喷头64喷至绿化带100上,同时伺服电机43控制滑动座3沿导轨2往复运动,喷头64喷射出的水流可覆盖整个绿化带100。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