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排水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2212发布日期:2020-04-21 18:58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排水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排水沟。



背景技术:

排水沟指的是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近、庄稼地里、住宅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庄稼地、住宅地以外的水沟。排水沟根据其修建的位置可以分为明沟和暗沟,在广阔的田野里一般采用明沟方式,而在城市、公路隧道、引水渠、部分公路两边等采用暗沟方式。

现有技术中的排水沟多为线性管体结构,排水沟顶部覆盖有缝隙式盖板,该排水沟排水时盖板上的缝隙对雨水中的树枝、树叶等体积较大的杂质进行粗过滤,而尘土等小颗粒固体杂质会随着雨水进入排水沟内部。随着排水沟内水流速度的减缓,雨水中的尘土等小颗粒杂质会在排水沟底部沉降并形成淤泥,久而久之会沉积的淤泥会造成排水沟排水能力下降甚至发生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排水沟,该排水沟可以将雨水中的尘土等小颗粒杂质隔离至沉积槽底部并形成淤泥,同时清洁人员可以定期将沉积槽内的淤泥进行清理,保证了排水沟本体的排水通畅性,且该排水沟结构简单,制造实施方便,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新型排水沟,包括排水沟本体,在所述排水沟本体的侧壁外部还设有上端开口的沉积槽,沉积槽的长度小于排水沟本体的长度,沉积槽与排水沟本体平行设置,排水沟本体和沉积槽的横截面均为u型结构,沉积槽的两端均设有端挡板,沉积槽的侧壁上端和端挡板的上端均与排水沟本体的侧壁上端齐平,与排水沟本体相邻的沉积槽侧壁与排水沟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在所述排水沟本体底部与沉积槽相邻的一侧还设有沿排水沟本体长度方向的开口槽,开口槽的长度与沉积槽的长度相等,沉积槽通过开口槽与排水沟本体相通,排水沟本体底部上端面的高度高于沉积槽底部上端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沟设有沉积槽,排水沟本体内的雨水流动时,沉积槽可以将雨水中的尘土等小颗粒杂质隔离并滞留在沉积槽底部,尘土等小颗粒杂质在排水沟本体底部逐渐沉积为淤泥,从而避免了排水沟本体内部淤泥沉积,保证了排水沟本体的排水通畅性;该排水沟结构简单,制造实施方便,实用性强。

为了进一步保证该排水沟中沉积槽对流动雨水中尘土等小颗粒杂质的隔离滞留作用,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排水沟本体两侧壁的外部对称设有上端开口的沉积槽,在所述排水沟本体底部两侧对称设有沿排水沟本体长度方向的开口槽,排水沟本体两侧的沉积槽分别通过开口槽与排水沟本体相通,在所述排水沟本体底部的上端面还设有沿排水沟本体长度方向且向上凸起的弧形凸面结构,所述排水沟本体底部两侧的开口槽下边缘与弧形凸面结构相交。对称设置的沉积槽一方面保证了排水沟整体的重力稳定性,另一方面保证了沉积槽对尘土等小颗粒杂质的整体隔离和滞留能力,进而保证了排水沟本体对雨水的排水能力。

为了使排水沟本体内雨水中的小颗粒杂质尽可能多的进入沉积槽内,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排水沟本体一侧壁的外部设有上端开口的沉积槽,在所述排水沟本体底部靠近沉积槽的一侧设有沿排水沟本体长度方向的开口槽,所述沉积槽通过开口槽与排水沟本体相通,在所述排水沟本体的底部上端面还设有坡面结构,所述坡面结构的低端朝向开口槽。坡面结构使排水沟本体内流动雨水中的尘土等小颗粒杂质尽可能的滑落至沉积槽内,保证了沉积槽对尘土等小颗粒杂质的隔离和滞留能力,进而保证了排水沟本体对雨水的排水能力。

为了进一步保证该排水沟沉积槽对雨水中尘土等小颗粒杂质的隔离和滞留能力,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坡面结构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该角度的坡面结构使雨水中的小颗粒杂质快速沉降至沉积槽内,从而保证了排水沟本体的排水通畅性。

为了便于该排水沟的后期维护,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沉积槽上端口还设有沉积槽盖体,所述沉积槽盖体一侧边缘与沉积槽一侧壁上端铰接连接,沉积槽的另一侧壁上端设有向沉积槽内部凹陷的水平沉头台,沉积槽盖体的另一侧边缘放置于沉积槽另一侧壁上端的水平沉头台上。该结构便于清洁人员定期对沉积槽内的淤泥进行清理,保证了该排水沟本体的排水通畅能力。

为了保证该排水沟对雨水中杂质的滤除能力,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边框和设置于边框内的过滤网,边框与排水沟本体上端内部尺寸相适配,在所述排水沟本体两侧壁内部上端对应设有沿排水沟本体长度方向的水平凸台,水平凸台两端分别设有竖直销柱,所述边框两侧长边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水平凸台上竖直销柱相适配的竖直销孔,所述过滤组件通过边框上的竖直销孔卡接于水平凸台上的竖直销柱上,在所述排水沟上端口还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排水孔。盖板对进入排水沟本体内的雨水进行初次过滤,以去除雨水中的体积较大固体杂质;该过滤组件对进入排水沟本体内的雨水进行二次过滤,以去除雨水中体积较小的固体杂质;过滤组件与排水沟本体可拆卸安装,便于该过滤组件的后期维护和清理。

为了保证该排水沟铺放于路基内部后的使用稳定性,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还包括若干设置于排水沟本体底部和沉积槽底部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下端面为水平面结构,所述支撑座上端设有与排水沟本体底部相适配的排水沟本体放置槽和与沉积槽底部相适配的沉积槽放置槽,所述排水沟本体底部放置于支撑座上的排水沟本体放置槽内、沉积槽底部放置于支撑座上的沉积槽放置槽内,且排水沟本体和沉积槽均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支撑座的下端面设为水平面结构,保证了该排水沟底部与路基面的铺放稳定性,从而保证了该排水沟铺放于路基内部后的使用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保证该排水沟铺放于路基内部后的使用稳定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排水沟本体两端的两侧壁外部上端还分别对应设有水平支撑板。一方面在该排水沟的施工铺放时,该水平支撑板便于该排水沟的稳定铺放;另一方面,该水平支撑板增大了该排水沟与路基面的接触面积,使排水沟整体与路基两侧面连接更佳牢固稳定,保证了该排水沟的使用牢固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沟设有沉积槽,排水沟本体内的雨水流动时,沉积槽可以将雨水中的尘土等小颗粒杂质隔离并滞留在沉积槽底部,尘土等小颗粒杂质在排水沟本体底部逐渐沉积为淤泥,从而避免了排水沟本体内部淤泥沉积,保证了排水沟本体的排水通畅性;该排水沟结构简单,制造实施方便,实用性强。

2、对称设置的沉积槽一方面保证了排水沟整体的重力稳定性,另一方面保证了沉积槽对尘土等小颗粒杂质的整体隔离和滞留能力,进而保证了排水沟本体对雨水的排水能力。

3、坡面结构使排水沟本体内流动雨水中的尘土等小颗粒杂质尽可能的滑落至沉积槽内,保证了沉积槽对尘土等小颗粒杂质的隔离和滞留能力,进而保证了排水沟本体对雨水的排水能力。

4、所述坡面结构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该角度的坡面结构使雨水中的小颗粒杂质快速沉降至沉积槽内,从而保证了排水沟本体的排水通畅性。

5、在所述沉积槽上端口还设有沉积槽盖体,所述沉积槽盖体一侧边缘与沉积槽一侧壁上端铰接连接,沉积槽的另一侧壁上端设有向沉积槽内部凹陷的水平沉头台,沉积槽盖体的另一侧边缘放置于沉积槽另一侧壁上端的水平沉头台上。该结构便于清洁人员定期对沉积槽内的淤泥进行清理,保证了该排水沟本体的排水通畅能力。

6、盖板对进入排水沟本体内的雨水进行初次过滤,以去除雨水中的体积较大固体杂质;该过滤组件对进入排水沟本体内的雨水进行二次过滤,以去除雨水中体积较小的固体杂质;同时,该过滤组件与排水沟本体可拆卸安装,便于该过滤组件的后期维护和清理。

7、在所述排水沟本体两端的两侧壁外部上端还分别对应设有水平支撑板。一方面在该排水沟的施工铺放时,该水平支撑板便于该排水沟的稳定铺放;另一方面,该水平支撑板增大了该排水沟与路基面的接触面积,使排水沟整体与路基两侧面连接更佳牢固稳定,保证了该排水沟的使用牢固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新型排水沟的俯视图(未加盖沉积槽盖体和盖板);

图2是图1中新型排水沟f-f方向的剖视图(加盖沉积槽盖体和盖板);

图3是图1中新型排水沟h-h方向的剖视图(加盖沉积槽盖体和盖板);

图4是实施例2中新型排水沟的俯视图(未加盖沉积槽盖体和盖板);

图5是图4中新型排水沟s-s方向的剖视图(加盖沉积槽盖体和盖板)。

图中:1、排水沟本体;2、沉积槽;3、端挡板;4、开口槽;5、弧形凸面结构;6、坡面结构;7、沉积槽盖体;8、水平沉头台;9、边框;10、过滤网;11、水平凸台;12、竖直销柱;13、水平支撑板;14、盖板;15、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排水沟,包括排水沟本体1,在所述排水沟本体1的侧壁外部还设有上端开口的沉积槽2,沉积槽2的长度小于排水沟本体1的长度,沉积槽2与排水沟本体1平行设置,排水沟本体1和沉积槽2的横截面均为u型结构,沉积槽2的两端均设有端挡板3,沉积槽2的侧壁上端和端挡板3的上端均与排水沟本体1的侧壁上端齐平,与排水沟本体1相邻的沉积槽2侧壁与排水沟本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在所述排水沟本体1底部与沉积槽2相邻的一侧还设有沿排水沟本体1长度方向的开口槽4,开口槽4的长度与沉积槽2的长度相等,沉积槽2通过开口槽4与排水沟本体1相通,排水沟本体1底部上端面的高度高于沉积槽2底部上端面的高度。在所述排水沟本体1两侧壁的外部对称设有上端开口的沉积槽2,在所述排水沟本体1底部两侧对称设有沿排水沟本体1长度方向的开口槽4,排水沟本体1两侧的沉积槽2分别通过开口槽4与排水沟本体1相通,在所述排水沟本体1底部的上端面还设有沿排水沟本体1长度方向且向上凸起的弧形凸面结构5,所述排水沟本体1底部两侧的开口槽4下边缘与弧形凸面结构5相交。在所述沉积槽2上端口还设有沉积槽盖体7,所述沉积槽盖体7一侧边缘与沉积槽2一侧壁上端铰接连接,沉积槽2的另一侧壁上端设有向沉积槽2内部凹陷的水平沉头台8,沉积槽盖体7的另一侧边缘放置于沉积槽2另一侧壁上端的水平沉头台8上。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边框9和设置于边框9内的过滤网10,边框9与排水沟本体1上端内部尺寸相适配,在所述排水沟本体1两侧壁内部上端对应设有沿排水沟本体1长度方向的水平凸台11,水平凸台11两端分别设有竖直销柱12,所述边框9两侧长边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水平凸台11上竖直销柱12相适配的竖直销孔,所述过滤组件通过边框9上的竖直销孔卡接于水平凸台11上的竖直销柱12上,在所述排水沟上端口还设有盖板14,盖板14上设有排水孔。还包括若干设置于排水沟本体1底部和沉积槽2底部的支撑座15,所述支撑座15下端面为水平面结构,所述支撑座15上端设有与排水沟本体1底部相适配的排水沟本体1放置槽和与沉积槽2底部相适配的沉积槽2放置槽,所述排水沟本体1底部放置于支撑座15上的排水沟本体1放置槽内、沉积槽2底部放置于支撑座15上的沉积槽2放置槽内,且排水沟本体1和沉积槽2均与支撑座15固定连接。在所述排水沟本体1两端的两侧壁外部上端还分别对应设有水平支撑板13。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2中新型排水沟与实施例1中新型排水沟的区别在于,在所述排水沟本体1一侧壁的外部设有上端开口的沉积槽2,在所述排水沟本体1底部靠近沉积槽2的一侧设有沿排水沟本体1长度方向的开口槽4,所述沉积槽2通过开口槽4与排水沟本体1相通,在所述排水沟本体1的底部上端面还设有坡面结构6,所述坡面结构6的低端朝向开口槽4。所述坡面结构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新型排水沟的工作原理:

雨水经盖板14上的排水孔进入排水沟本体1内,排水沟盖板14对雨水进行初次过滤;过滤网10对进入排水沟本体1内的雨水进行二次过滤;雨水流动过程中,水体中的尘土等颗粒杂质进入沉积槽2内,并沉积于沉积槽2的底部形成淤泥;清洁人员可以定期打开沉积槽2上的沉积槽盖体7,并对沉积槽2内的淤泥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