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4563发布日期:2020-06-23 22:59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我国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常用的措施是在河道边修筑水利护坡,水利护坡可以起到保持水土、防洪的作用。

为了避免河道护坡的坡体滑落和水土流失,通常在坡体上种植植被进行生态护坡,但现有的生态护坡在干旱季节,降雨少,导致生态护坡上植被水分短缺,影响植被根系的生长,甚至造成生态护坡植被的旱死,严重影响生态护坡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具有能够对护坡表面的植被进行浇水,从而避免植被因水分短缺出现旱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以及位于坡体表面的生态层,位于坡体与生态层之间设置有铺设在坡体的坡面上的分流管网,所述坡体的内部设置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一端伸入到河道的河水中,另一端延伸至坡体的顶端后与分流管网的内部相通,所述送水管上设置有用于将河道内的河水抽入到送水管中并送入到分流管网内部的抽取装置,所述分流管网上设置有若干穿过生态层露出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伸出生态层的一端设置有对生态层的表面喷水的喷洒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取装置将河道内的河水抽出,并通过送水管自坡体的坡顶将水送入到分流管网的内部,送入到分流管网内部的水流至喷水管中,最后通过喷洒件将河水喷洒到生态层的表面,从而对种植在生态层的绿色植物进行浇水,避免在干旱的天气下,绿色植物因缺水而出现旱死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坡体的坡顶处设置有路缘石,所述路缘石朝向坡体表面的一侧底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连通管与送水管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位于坡体坡顶处的生态层能够浇到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孔处设置有防虫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蚊虫通过出水孔飞入到出水管的内部,从而造成出水管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洒件为旋转喷头,相邻喷水管之间的间隔不大于旋转喷头所喷水的射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全面的对生态层的表面进行喷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坡体的坡面上设置有沿着坡体底端向坡体的顶端方向设置的架空楼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人沿着楼梯下到坡体的坡底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坡体与架空楼梯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送水管以及抽取装置均位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架空楼梯与坡体的坡面之间留有供人钻入的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抽取装置和送水管出现损坏需要维修的时候,便于对抽取装置和送水管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水管伸入到河道的河水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河水中的杂物或鱼虾被吸入到送水管的内部,从而导致送水管被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态层的表面铺设有土工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种植在生态层的绿色植物进行保护,避免生态层的土因浇水出现土流失的情况,从而使绿色植物随着土一起与生态层之间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管网通过固定锚杆固定在坡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分流管网固定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抽取装置将河道内的河水抽出,并通过送水管自坡体的坡顶将水送入到分流管网的内部,送入到分流管网内部的水流至喷水管中,最后通过喷洒件将河水喷洒到生态层的表面,从而对种植在生态层的绿色植物进行浇水,避免在干旱的天气下,绿色植物因缺水而出现旱死的情况;

2.通过旋转喷头对生态层的表面进行喷水,从而使生态层表面喷水更均匀;

3.通过在生态层的表面设置土工网,从而对种植在生态层的绿色植物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生态护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生态护坡坡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坡体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坡体;11、安装槽;2、生态层;21、生态砖层;211、种植孔;22、土工网;3、分流管网;4、固定锚杆;5、喷水管;51、旋转喷头;6、送水管;61、抽水泵;62、滤网;7、路缘石;71、凹槽;8、出水管;81、出水孔;82、防虫网;9、连通管;10、架空楼梯;101、楼梯本体;102、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位于河道岸边处的坡体1。位于坡体1的表面设置有生态层2,生态层2包括铺满坡体1的坡面的生态砖层21,位于生态砖层2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种植孔211,种植孔211的内部用于种植绿色植物。

生态砖层21与坡体1的坡面之间设置有铺设在坡体1的坡面上的分流管网3,分流管网3通过若干纵横交错设置的不锈钢管相连通而成,不锈钢管之间焊接固定。分流管网3通过锚固于坡体1内部的固定锚杆4与坡体1进行固定,固定锚杆4与分流管网3固定相连。分流管网3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生态砖层21从而自生态砖层21背离坡体1的一侧表面露出的喷水管5,喷水管5与分流管网3固定相连且内部相通。位于喷水管5伸出生态砖层21的一端安装有旋转喷头51,相邻的喷水管5之间的间隔不大于旋转喷头51所喷水的射程。

参照图5,位于坡体1的内部设置有为分流管网3的内部注入水的送水管6,送水管6一端伸入到河道内的河水中,送水管6的另一端延伸至坡体1的顶端并与分流管网3相连通。位于送水管6上安装有抽水泵61,抽水泵61将河道内的河水抽出并送至分流管网3的内部。

参照图2、图3,在送水管6伸入到河道内河水内部的一端端头处固定有滤网62,通过滤网62从而隔断河水中的杂物,避免杂物被吸入到送水管6中造成送水管6的堵塞。

参照图2,位于生态砖层21的表面铺设有一层土工网22,土工网22对种植在生态砖层21上种植的绿色植物进行保护,使绿色植物能够牢固的种植在生态砖层21上。

参照图2、图4,位于坡体1的坡顶处设置有沿着坡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路缘石7,路缘石7朝向坡体1的坡面的一侧底端开设有沿着路缘石7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71,位于凹槽71的内部设置有沿着凹槽7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出水管8,出水管8通过管道固定支架固定在凹槽71的内部。在出水管8朝向凹槽71的一侧表面,沿着出水管8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出水孔81。

参照图5,出水管8通过连通管9与送水管6相连通,从而在送水管6抽出河道内的河水的时候,河水通过连通管9被送入到出水管8的内部,并通过出水管8上的出水孔81流出,从而流至坡体1的坡面上,确保坡体1的坡顶处也能够浇到水。

参照图2、图4,位于出水管8的出水孔81中固定有防虫网82,通过防虫网82将出水管8的出水孔81全面遮挡,从而避免出水管8在不排水的时候,虫子不能通过出水孔81进入到出水管8的内部,从而造成出水管8的堵塞。

参照图1、图5,位于坡体1的坡面上设置有架空楼梯10,架空楼梯10包括沿着坡体1的坡面自坡体1的底端向坡体1的顶端排列设置的若干竖直设置立柱102以及位于立柱102顶端的楼梯本体101。架空楼梯10包括楼梯本体101以及位于楼梯本体101两侧的若干跟竖直设置的立柱102,立柱102与楼梯本体101之间固定相连。位于楼梯本体101两侧的立柱102沿着楼梯本体10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楼梯本体101的长度方向沿着坡体1的底端向坡体1的顶端方向设置。立柱102的底端插入到坡体1的内部并与坡体1之间固定相连。

位于坡体1的坡面上与楼梯本体101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长度自坡体1的坡底向坡体1的坡顶方向设置,送水管6以及抽水泵61均位于安装槽11的内部。楼梯本体101与坡体1的坡面之间留有供人能够钻入的距离,从而在送水管6以及抽水泵61出现损坏的时候,检修人员能够钻入到楼梯本体101的下方对送水管6以及抽水泵61进行维修更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控制抽水泵61将河道内的河水抽到送水管6的内部,并通过送水管6将河水送至分流管网3中,流入到分流管网3中的河水通过喷水管5上的旋转喷头51喷出,从而对坡体1表面的生态层2进行全面的喷水,保证干旱季节下生态层中的绿色植物所需的水分,从而使绿色植物不被旱死。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