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1797发布日期:2020-04-07 22:00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挡工程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



背景技术:

挡土板主要用于加固填土或山体,以确保填土或山体的稳定性满足使用要求,挡土板的支挡收坡效果优良,在桩板墙、锚杆挡土墙等支挡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现行挡土板技术多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为矩形或槽型,其结构尺寸因挡土板的板跨、板后土体强度指标等略有变化,并采用现场预制吊装施工,自下而上装配成混凝土面墙。

现行挡土板技术组成的混凝土墙面不能种植植被,通常采用种植爬山虎的方式来实现墙面绿化,经实践检验,特别是对于高墙,其绿化景观效果一般。

某些技术人员提出了在墙面挂置类似于花盆的各种植生空间的景观解决方案,在植生空间里客土植生,以达到墙面绿化的效果,这种在墙面挂置类似于花盆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空间较小,植物选型受限制,且需要长期养护,如施肥和滴灌等,养护工作量较大,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发展。

中铁二院在某桩板墙工点中采用斜插挡土板将墙面设置为百叶窗的形式,在窗口内种植植物,但由于窗口较小,绿化面积有限,斜插板受力较为复杂,且需与锚固桩需一次现浇完成,工期较长,工艺较为复杂,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日2018.11.23、公开号:cn108867668a)公开了一种生态挡土板结构,将挡土板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箱体,箱体后缘敞口设计,并与墙背填土联通,箱体内填充植生袋,并通过箱体前端的景观窗来实现墙面绿化,该构造技术上优于挂置类似于花盆的方案,其养护工作量大大降低,但由于组成箱体的构件均为薄板构件,受力较为复杂,薄板需预留足够的钢筋保护层,留给布置钢筋的空间有限,钢筋布置难度大,特别是对于大跨度的箱体,其顶板和底板沿短边方向受弯,容易发生翘曲失稳,且箱体存在发生扭曲变形的安全隐患,另外箱体为相对封闭的区域,存在模板加工复杂且不易拆除、生态袋不容易安装、填土不容易压实等缺点。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日:2018.07.31公开号:cn108343083a)公开了一种生态挡土构造,在传统的挡土板基础上,于挡土板之间设置支撑墩,于挡土板顶部设置小阳台,小阳台上埋置生态袋,来实现墙面绿化,由于组成该构造的零部件较多,结构的整体性较差,每个零部件需单独加工,施工较为复杂,不符合施工简易性原则,另外小阳台为敞口设置,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不利于植物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该构造由中间板体和植生槽组成,中间板体位于整体式生态挡土板的中间,植生槽位于整体式生态挡土板的顶部和底部,整体式生态挡土板的两端分别置于桩板墙的桩上或锚杆挡土墙的立柱上或其他支挡结构形式的牛腿上,若干个整体式生态挡土板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组成生态面墙。中间板体用于实现支撑和加固墙背土体,板间的植生槽组合在一起,将面墙划分为多个植生空间,用于实现墙面绿化功能。

植生槽内用于填筑种植土或植生袋,种植土或植生袋内用于种植植物,种植土或植生袋与墙背土体联通,植物可从墙背土体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也可把墙背土体作为根系的生长空间,从而大幅的降低养护成本。整体式生态挡土板的结构形式简单,便于模板的加工、安装和拆除,易于加工,可一次性浇筑成型,板体的受力及设计与传统挡土板基本一致,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包括中间板体和植生槽,所述的中间板体位于整体式生态挡土板的中部,是承受土压力的主要受力构件,所述的植生槽位于整体式生态挡土板的顶部和底部。整体式生态挡土板与桩、立柱或牛腿组合使用,若干整体式生态挡土板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组成生态面墙,依靠中间板体实现对墙背土体的支撑和加固,依靠板与板之间的植生槽组合的植生空间来实现墙面景观绿化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整体式生态挡土板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一次性浇筑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间板体为矩形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植生槽截面为矩形、梯形或三角形,整体式生态挡土板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植生槽,设置在顶部时,靠土一侧为敞口,设置在底部时,远离靠土一侧为敞口。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式生态挡土板顶部和底部的植生槽成反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植生空间内填筑种植土或植生袋,在种植土或植生袋内种植植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种植土或植生袋与墙背土体相连接,墙背土体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也作为植物根系生长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整体式生态挡土板组成的面墙的墙背圬工面设置反滤层,反滤层与所述整体式生态挡土板(1)靠土侧的圬工面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板体内设有泄水孔。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与传统的圬工墙面相比,具有实现墙面绿化的功能,墙面绿化面积可达60%以上,具有较好的墙面绿化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与在墙面上挂置植生空间的景观方案相比,可以有效的解除植物选型限制,降低养护工作量,同时确保施工的便利性和结构的安全性,并具有较好的墙面绿化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与已公开的生态挡土板专利技术相比,结构形式简单,便于模板的加工、安装和拆除,易于加工,可一次性浇筑成型,整体式生态挡土板受力及设计与传统挡土板基本一致,中间板体的结构尺寸和钢筋布置也基本一致,不会出现构件的翘曲失稳和较大的扭曲变形,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的立面布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的平面布置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的平面布置图二。

附图中标记说明:1—整体式生态挡土板;11—中间板体;12—植生槽;13—泄水孔;2—种植土或植生袋;3—植物;4—反滤层;5—桩或立柱;6—牛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立体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立体图二。如图1和图2所示,生态挡土板构造包括中间板体11和植生槽12,中间板体11位于整体式生态挡土板1的中部,植生槽12位于整体式生态挡土板1的顶和底部。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的立面布置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的平面布置图一。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式生态挡土板构造的平面布置图二。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整体式生态挡土板1的两端分别置于桩或立柱5上或牛腿6上,自下而上组装成生态面墙,通过中间板体11抵抗墙背土压力,通过在板间植生槽12组成的植生空间内填筑种植土或植生袋2以及种植植物3来实现墙面绿化效果。

进一步地,整体式生态挡土板1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一次性浇筑而成。

进一步地,中间板体11的结构尺寸参照传统挡土板尺寸取值,以确保板体不会发生翘曲或扭曲变形,同时为了满足钢筋布置空间需求及抵抗中间板体11之间土拱效应增加的土压力,中间板体11的厚度和配筋可适当增加。

进一步地,植生槽12截面为梯形,分别在整体式生态挡土板1的顶部和底部设置一个,设置在顶部时,靠土一侧为敞口,设置在底部时,远离靠土一侧为敞口,顶部植生槽12和底部植生槽12成反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种植土或植生袋2与墙背填筑土联通,便于植物3生长时从墙背土体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从而大幅的降低养护成本,另外植物3根系也可扎入墙背土体中,增加了植物3根系的生长空间。

进一步地,中间板体11中设置泄水孔13,整体式生态挡土板1靠土侧的圬工面设置反滤层5,反滤层5与所述整体式生态挡土板1靠土侧的圬工面尺寸相匹配,便于富余且流动的地下水快速排出,避免对墙背形成水压,对植物3形成涝灾。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