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膜结构螺旋地桩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0857发布日期:2020-12-08 13:4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膜结构螺旋地桩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结构螺旋地桩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气膜结构螺旋地桩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气膜的全称是气承式膜结构,采用特殊的建筑纤维膜材为“外壳”,通过自动化的增压、新风系统将“外壳”支撑而形成建筑空间的建筑形式,适用于开发临时性的农业生产和研究设施,如农业生态研究模拟空间、植物园、公园大温室,易于移动和重组的临时设施,如大型工地指挥及会议中心、灾区人民物资的临时聚集场所,对于部分临时性气承式膜结构及建设在农田内的气膜设施,不宜采用浇筑混凝土锚固基础的方式进行锚固,建筑时费时费力,拆除时会造成气膜结构损坏,不利于再次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膜结构螺旋地桩固定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膜结构螺旋地桩固定系统,包括钢架和螺旋地桩,所述螺旋地桩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于钢架的左右两侧,所述螺旋地桩的顶端固定装配有法兰盘,两个所述法兰盘均通过螺钉与钢架固定装配,所述钢架的左侧面固定装配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壁前后两侧均固定装配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之间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横杆插接于滑槽内,所述外壳的右侧面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外壳的内壁通过合页铰接装配有夹板,所述外壳的右侧面固定装配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壁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装配有圆板,所述圆板贯穿开口与夹板紧密贴合,所述外壳的右侧面固定装配有凸块,所述凸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凸块分别位于圆环的上下两端,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套接有套环,两个所述套环分别位于同侧所述凸块和所述圆环之间,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下两侧均套接有弹簧,所述套环分别位于套环和圆环之间。

优选的,所述钢架的右侧面顶端固定装配有挂钩,所述钢架的顶端外壁套接有拉环,所述拉环的右侧位于挂钩下方,所述拉环的顶端铰接装配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与钢架的顶端紧密贴合,所述压板的左侧底端固定装配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右侧端转动装配有滚筒,所述滚筒与钢架紧密贴合。

优选的,两个所述套环的右侧铰接装配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之间铰接装配。

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左侧面固定装配有卡齿。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右侧面固定装配有外框,所述外框位于拉杆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钢架为h型钢。

优选的,所述钢架的左右两侧底端均固定装配有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气膜结构螺旋地桩固定系统,通过钢架和螺旋地桩的配合,将螺旋地桩埋入到地中,通过法兰盘和螺钉将螺旋地桩和钢架之间连接到一起,通过夹板和外壳的配合,将气膜结构的边缘处插接于外壳内,通过夹板进行夹持,转动圆板,使圆板转动到开口的内部,圆板贴合到夹板上,对夹板进行挤压,达到固定的效果,通过支架和横杆的配合,在将气膜结构固定完成之后,转动外壳,将气膜结构的边缘缠绕到外壳上,加强固定的效果,固定完成后,将土壤覆盖到钢架上,适用于部分临时性气承式膜结构及建设在农田内的气膜设施,免去了混凝土浇筑基础的步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方便搭建的同时还方便将搭建的气膜结构拆除,可进行二次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和支架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拉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架、2-螺旋地桩、3-法兰盘、4-支架、5-横杆、6-外壳、7-滑槽、8-开口、9-夹板、10-卡齿、11-圆环、12-连接杆、13-圆板、14-凸块、15-套环、16-弹簧、17-拉杆、18-外框、19-拉环、20-压板、21-支座、22-滚筒、23-挂钩、2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膜结构螺旋地桩固定系统,包括钢架1和螺旋地桩2,螺旋地桩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于钢架1的左右两侧,螺旋地桩2的顶端固定装配有法兰盘3,两个法兰盘3均通过螺钉与钢架1固定装配,钢架1的左侧面固定装配有支架4,支架4的内壁前后两侧均固定装配有横杆5,两个横杆5之间设有外壳6,外壳6的外壁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7,横杆5插接于滑槽7内,外壳6的右侧面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开口8,外壳6的内壁通过合页铰接装配有夹板9,外壳6的右侧面固定装配有圆环11,圆环11的内壁贯穿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装配有圆板13,圆板13贯穿开口8与夹板9紧密贴合,外壳6的右侧面固定装配有凸块14,凸块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块14分别位于圆环11的上下两端,连接杆12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套接有套环15,两个套环15分别位于同侧凸块14和圆环11之间,连接杆12的外壁上下两侧均套接有弹簧16,套环16分别位于套环15和圆环11之间。

当建设临时性气承式膜结构及建设在农田内的气膜设施时,先在指定的低点挖设土坑,根据气膜设施的面积选取所需要的钢架1的数量,将钢架1置于挖设好的土坑中,在土坑中打入螺旋地桩2,螺旋地桩2分别位于钢架1的左右两侧,螺旋地桩2顶端的法兰盘3与钢架1接触,使用螺钉对螺旋地桩2和钢架1之间进行固定,此时完成了对钢架1的预埋,将气膜结构从钢架1右侧伸向左侧,左侧的一端伸入到,外壳6的内部,此时扳动夹板9,夹板9通过合页与外壳6固定到一起,夹板9和外壳6的内壁对气膜结构进行夹持,于此同时扳动两个套环15,使套环15与凸块14分离,套环15对弹簧16施加压力,弹簧16因自身的弹性性能发生弹性形变,转动连接杆12,连接杆12在圆环11的内壁进行转动,连接杆12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圆板13进行转动,圆板13转动至贯穿开口8插接到外壳6的内部,与夹板9紧密的贴合到一起,停止对套环15的扳动,弹簧16恢复起始的弹性状态,套环15与凸块14紧密的贴合,连接杆12的截面为正方形,套环15的内壁也为相匹配的正方形,此时连接杆12无法随意转动。

具体而言,两个套环15的右侧铰接装配有拉杆17,两个拉杆17之间铰接装配,在对套环15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将两个拉杆17同时向圆环11的方向扳动,两个拉环17开始摆动,在摆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个套环15移动,达到对弹簧16施加压力的效果,方便进行拆卸。

具体而言,夹板9的左侧面固定装配有卡齿10,卡齿10能够增加夹板9与气膜结构之间的接触摩擦力,增加夹板9固定的效果,防止气膜结构脱落。

具体而言,外壳6的右侧面固定装配有外框18,外框18位于拉杆17的右侧,外框8能够对圆环11、连接杆12、弹簧16和圆板13等结构进行遮挡,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转动外壳6时,将气膜结构缠绕到外壳6和外框18上,避免气膜结构造成损坏。

具体而言,钢架1为h型钢。

具体而言,钢架1的左右两侧底端均固定装配有底座24,底座24的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增加钢架1自身的稳定效果。

工作原理:当建设临时性气承式膜结构及建设在农田内的气膜设施时,需要使用多个钢架1和螺旋地桩2,先在指定的低点挖设土坑,根据气膜设施的面积选取所需要的钢架1的数量,将钢架1置于挖设好的土坑中,在土坑中打入螺旋地桩2,螺旋地桩2分别位于钢架1的左右两侧,螺旋地桩2顶端的法兰盘3与钢架1接触,使用螺钉对螺旋地桩2和钢架1之间进行固定,此时完成了对钢架1的预埋,将气膜结构从钢架1右侧伸向左侧,左侧的一端伸入到,外壳6的内部,此时扳动夹板9,夹板9通过合页与外壳6固定到一起,夹板9和外壳6的内壁对气膜结构进行夹持,于此同时扳动两个套环15,使套环15与凸块14分离,套环15对弹簧16施加压力,弹簧16因自身的弹性性能发生弹性形变,转动连接杆12,连接杆12在圆环11的内壁进行转动,连接杆12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圆板13进行转动,圆板13转动至贯穿开口8插接到外壳6的内部,与夹板9紧密的贴合到一起,对夹板9的位置进行限位,在土坑中填入土壤,将钢架1埋在土壤中,操作同时将多个钢架1固定到气膜结构的边缘处,达到快速固定搭设的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中技术方案的区别之处仅在于:钢架1的右侧面顶端固定装配有挂钩23,钢架1的顶端外壁套接有拉环19,拉环19的右侧位于挂钩23下方,拉环19的顶端铰接装配有压板20,压板20的下表面与钢架1的顶端紧密贴合,压板20的左侧底端固定装配有支座21,支座21的右侧端转动装配有滚筒22,滚筒22与钢架1紧密贴合。

拉环19的形状如图5所示,呈n字形,在技术方案实施操作之前,先将拉环19套接到钢架1上,拉环19置于挂钩23的底端,拉环19能够在压板20的侧面进行摆动,气膜结构穿过压板20和钢架1之间进行使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的过程中,先将拉环19套接到钢架1上,将拉环19置于挂钩23的底端,进行对气膜结构的固定时,将气膜穿过压板20和钢架1之间在进行固定,完成固定后,位于对气膜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和限位,扳动压板20,将压板20贴合到钢架1的顶端,此时在压板20的支撑下支座21推动滚轮22与气膜结构贴合到一起,滚轮22贴合气膜结构,避免气膜结构造成损坏,此时拉环19与挂钩23的下方贴合到一起,达到进一步限位的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