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8782发布日期:2020-07-07 14:31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格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格栅。



背景技术:

目前,在修建道路,停车场,高尔夫球场,别墅庭院地面的地基方面,人们往往采用格栅来代替钢筋混凝土铺设的地基,但目前市场上的格栅,在运输叠放时只能层层叠放,并不能够采用套叠的方式进行叠放,占用了很大的空间,提高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格栅。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格栅,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多个栅格单元,所述栅格单元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子栅格和第二子栅格,所述第一子栅格的外侧壁作为插入部,在放置时,多个格栅依次上下叠放,其中一个格栅的插入部用于插入相邻格栅的对应的第二子栅格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栅格中的栅格单元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子栅格和第二子栅格,所述第一子栅格的外侧壁作为插入部,在放置时,多个格栅依次上下叠放,其中一个格栅的插入部用于插入相邻格栅的对应的第二子栅格内。该设置的格栅,在多个格栅运输存储时,可以依次上下采用套入式叠放,能够大幅度节约存储空间,总体积只有同数量格栅层层叠放的50%~70%,最大限度的节省了空间的同时,降低了运输成本。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栅格和第二子栅格的外侧壁之间具有第一台阶,在多个格栅依次上下叠放时,其中一个格栅的第一台阶与相邻格栅的对应的第二子栅格的侧壁底端面相抵靠。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栅格和第二子栅格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二台阶,在多个格栅依次上下叠放时,其中一个格栅的第二台阶对相邻格栅的插入部进行限位。该设置能够更好的限定其中一个格栅的插入部在相邻格栅对应的第二子栅格内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栅格单元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可选的,所述栅格单元的横截面形状为四边形或六边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栅格远离第二子栅格的一侧具有底壁,所述底壁具有贯穿孔。该设置能够在减轻栅格整体重量的同时,便于格栅内装载的泥土中水分的排出。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栅格的内侧壁和底壁之间设置有加强筋。该设置能够增加格栅的结构强度。

可选的,部分栅格单元的第一子栅格的底壁外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钉,在使用时,所述固定钉用于将格栅固定于地面。该设置便于格栅固定于地面,进而保证后续铺设地基的正常。

可选的,所述本体的四周设有若干数量的扣件,所述扣件包括凹扣件和凸扣件,所述凹扣件设于所述本体任意相邻两边的侧面,所述凸扣件设于所述本体的剩余两边的侧面;所述凹扣件与凸扣件相互配合用于两个格栅之间的连接固定。该设置能够保证多个格栅在依次上下叠放,其中一个格栅的插入部用于插入相邻格栅的对应的第二子栅格内的稳定牢固性。

可选的,所述格栅为为塑料格栅。采用塑料格栅既能够减轻整个格栅的重点,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便于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中,栅格中的栅格单元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子栅格和第二子栅格,所述第一子栅格的外侧壁作为插入部,在放置时,多个格栅可以依次上下叠放,其中一个格栅的插入部用于插入相邻格栅的对应的第二子栅格内。该设置的多个格栅,在产品运输存储时可以依次上下采用套入式叠放,能够大幅度节约存储空间,总体积只有同数量格栅层层叠放的50%~70%,最大限度的节省了空间的同时,降低了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格栅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格栅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格栅套叠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格栅套叠放置时b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栅格单元的横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的单个格栅反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多个格栅套叠放置时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栅格单元的横截面形状为六边形的单个格栅反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多个格栅套叠放置时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栅格单元;2、第一子栅格;3、第二子栅格;4、插入部;5、第二子栅格的外侧壁;6、第一台阶;7、第二台阶;8、第一子栅格的底壁;9、贯穿孔;10、加强筋;11、固定板;12、固定钉;13、凹扣件;14、凸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9所示,一种格栅,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多个栅格单元1,栅格单元1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子栅格2和第二子栅格3,第一子栅格2的外侧壁作为插入部4,在放置时,多个格栅依次上下叠放,其中一个格栅的插入部4用于插入相邻格栅的对应的第二子栅格3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栅格中的栅格单元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子栅格和第二子栅格,所述第一子栅格的外侧壁作为插入部,在放置时,多个格栅可以依次上下叠放,其中一个格栅的插入部用于插入相邻格栅的对应的第二子栅格内。该设置的格栅,在多个格栅在运输存储时,可以依次上下采用套入式叠放,能够大幅度节约存储空间,总体积只有同数量格栅层层叠放的50%~70%,最大限度的节省了空间的同时,降低了运输成本。

如图3-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子栅格2和第二子栅格3的外侧壁之间具有第一台阶6,在多个格栅依次上下叠放时,其中一个格栅的第一台阶6与相邻格栅的对应的第二子栅格的侧壁底端面相抵靠。

如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子栅格2和第二子栅格3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二台阶7,在多个格栅依次上下叠放时,其中一个格栅的第二台阶7对相邻格栅的插入部4进行限位。该设置能够更好的限定其中一个格栅的插入部在相邻格栅对应的第二子栅格内的位置。

于本实施例中,栅格单元1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如图1-9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栅格单元1的横截面形状为四边形或六边形。

如图1-7所示,实际运用中,当栅格单元的横截面形状为四边形时,多个栅格单元按照品字或者田字的形式进行排列分布;如图7-8所示,当栅格单元的横截面形状为六边形时,多个栅格单元按照蜂窝的形式进行排列分布。

如图2-9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子栅格2远离第二子栅格3的一侧具有底壁8,底壁8具有贯穿孔9。该设置能够在减轻栅格整体重量的同时,便于格栅内装载的泥土中水分的排出。

如图2-9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子栅格的内侧壁和底壁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0。该设置能够增加格栅的结构强度。

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部分栅格单元1的第一子栅格的底壁8外侧设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上设有固定钉12,在使用时,固定钉12用于将格栅固定于地面。该设置便于格栅固定于地面,进而保证后续铺设地基的正常。

如图2-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体的四周设有若干数量的扣件,扣件包括凹扣件13和凸扣件14,凹扣件13设于本体任意相邻两边的侧面,凸扣件14设于本体的剩余两边的侧面;凹扣件13与凸扣件14相互配合用于两个格栅之间的连接固定。该设置能够保证多个格栅在依次上下叠放,其中一个格栅的插入部用于插入相邻格栅的对应的第二子栅格内的稳定牢固性。

于本实施例中,格栅为塑料格栅。采用塑料格栅既能够减轻整个格栅的重点,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便于运输。

实际运用中,当采用多个格栅代替钢筋混凝土铺设的路基时,带有固定钉的格栅一面通过固定钉固定于地面上,多个格栅之间排列设置时,其中一个格栅的凹扣件(凸扣件)与相邻栅格的凸扣件(凹扣件)相互配合组合起来,如此循环,即可用若干数量的格栅完成路基的铺设,再往栅格单元内装载泥土,从而完成路面的构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