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承台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0614发布日期:2020-08-05 00:0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预制承台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承台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承台指的是为承受、分布由墩身传递的荷载,在桩基顶部设置的联结各桩顶的钢筋混凝土平台。承台分为高桩承台和低桩承台:低桩承台一般埋在土中或部分埋进土中,高桩承台一般露出地面或水面,高桩承台由于具有一段自由长度,其周围无支撑体共同承受水平外力。基桩的受力情况极为不利,桩身内力和位移都比同样水平外力作用下低桩承台要大,其稳定性因而比低桩承台差。低桩承台一般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物。桩柱一般伸入承台0.1米,并有钢筋锚入承台。承台上再建柱或墩,形成完整的传力体系。高桩承台一般用于港口、码头、海洋工程及桥梁工程。

目前,公告号为cn20676884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承台基础及其安装结构,包括桩柱,桩柱设有桩柱,桩柱的顶面凸设多个连固件;预制承台,预制承台罩设于桩柱上,预制承台的底面凹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的槽壁与桩柱之间配合形成注浆腔,所有连固件均位于注浆腔内,且预制承台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注浆孔;及浆料,浆料由注浆孔注入注浆腔内形成与所述承台、桩柱固连为一体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缩短建造的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还可避免影响周围环境,但存在以下缺陷:仅仅通过容置槽内注入浆料,使得浆料联结预制承台的容置槽的内槽壁与桩柱,但是仅仅通过注浆孔注入浆料,使得预制承台固定于桩柱上,浆料不易到达注浆腔内的任意位置,无法保证预制承台和桩柱之间的安装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预制承台安装结构,其使得承台与桩柱安装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预制承台安装结构,包括承台,所述承台安装于预埋于地下的桩柱上,所述桩柱有一段伸出地面,所述桩柱的上端面设有多个连接件,所述桩柱的周侧且沿桩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箍筋;所述承台的下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上槽壁设有插装于箍筋内的空心柱;所述空心柱的侧面且靠近空心柱底部的位置开设有与安装槽内连通的第一注浆孔;所述空心柱的上端面向承台上端面延伸开设有与空心柱连通的第二注浆孔;所述第一注浆孔、第二注浆孔内均填充有浆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台事先预制而成,空心柱也为承台预制时一体成型的混凝土结构。桩柱上的箍筋是在桩柱浇筑时预埋而成。

将桩柱预埋入地下,再将承台通过吊装的方式安装于桩柱上,安装于安装槽内的空心柱会对应插装入箍筋内,加强承台与桩柱之间的连接,再通过从注浆孔内注入浆料,使得浆料沿着第二注浆孔的内壁流入空心柱内,使得浆料从空心柱上开设的第一注浆孔流入安装槽内,使得浆料填充满,从而浆料凝固后能够将承台与桩柱固定。由于承台和桩柱均为预制而成,只需在所需的位置安装装配好,能够有效缩短施工的工期,提高施工进度,降低施工的成本。通过安装空心柱和预制于桩柱上的箍筋配合使用,使得整体连接更加可靠,有利于承受、分布由墩身传递的载荷,稳定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柱的周侧且靠近地面的位置安装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背离桩柱的位置安装有预制板框架;所述预制板框架的内壁与承台的外壁相贴合;所述承台的下端面开设有与抵接件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空心柱的下端面开设有与抵接件相适配的第二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件在桩柱浇筑时采用预埋的方式安装于桩柱上,抵接件包括有四个分别垂直固定于桩柱的各个侧面上的钢筋柱。设置抵接件,使得预制板框架能够保持与桩柱的距离,承台在安装时更加方便。由于承台与桩柱的安装结构位于承台的下方,承台采用吊装的方式安装于桩柱的上方,通过设置预制板框架,使得承台能够沿着预制板框架的内壁安装于桩柱上方,简单快捷,且高效。在承台的下方和空心柱的下方均开设卡槽,使得承台安装于桩柱上时,抵接件不易与承台和空心柱产生干涉,使得承台的下端面与地面抵接,增大承台安装的稳定性。另外,通过抵接件设置于承台下方且与承台下端面卡接,使得承台安装的更加稳定可靠,能够承受更大的水平载荷,提高承台的抗剪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制板框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面板、分别连接两个第一面板位于同一侧端部且平行设置的第二面板;两个所述第一面板相向的端面且靠近第一面板两端的位置开设有固定槽;两个所述第二面板的两端均设有与固定槽相适配的固定条;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靠近桩柱的端面均开设有与抵接件相适配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采用插装的方式固定连接,更加方便快捷,能够提高承台安装的施工效率。在安装预制板框架时,先将一个第一面板对准抵接件背离桩柱的端部,使得抵接件的端部插装于凹槽内,第一面板的下端面与地面贴合并抵接,再将两个第二面板插装于第一面板的固定槽内,最后再将另一个第一面板从上方与两个第二面板连接,使得整体的预制板框架安装完成,从而形成一个容纳承台的空间,使得承台的安装槽能对准桩柱的位置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柱的上端面设有多个连接件;所述安装槽的上槽壁向承台上端面的方向开设有与连接件相适配的第三注浆孔;所述连接件穿透过第三注浆孔且向背离承台上端面的方向延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预制在桩柱上,并穿过第三注浆孔延伸,配合在第三注浆孔内注入的浆料,能有效的增加了承台和桩柱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整体固定结构更牢靠,也使得本预制承台在后期使用时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注浆孔沿空心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且第一注浆孔与箍筋均错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第一注浆孔使得浆料的渗入速度更快,而且分布更加均匀,能避免其中的部分注浆孔阻塞而导致注浆无法进行的问题,使得施工过程更加的顺利;第一注浆孔与箍筋的错开设置也能防止箍筋造成第一出浆孔的阻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台的侧面开设有出浆孔,所述出浆孔与安装槽贯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往安装槽内注浆的过程中,出浆孔能维持安装槽内的气压平衡,有利于浆料渗入安装槽,而且能通过出浆孔处浆料的流出情况判断注浆是否饱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槽为燕尾槽状且沿第一面板的高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预制板框架时,燕尾槽能使得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连接更牢固,不易发生松动,有利于后续过程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注浆孔的孔壁与连接件的外壁留有间隔;所述第三注浆孔的上端孔径小于第三注浆孔的下端孔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间隔使得在向第三注浆孔内注射浆料时,浆料能渗透并分布在第三注浆孔孔壁喝连接件之间,从而使得两者连接更稳定,也使得整体结构更牢固;第三注浆孔上下孔径不同,使得连接件插入时更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由于承台和桩柱均为预制而成,只需在所需的位置安装装配好,能够有效缩短施工的工期,提高施工进度,降低施工的成本,通过安装空心柱和预制于桩柱上的箍筋配合使用,使得整体连接更加可靠,有利于承受、分布由墩身传递的载荷,稳定性更高;

2.通过设置预制板框架,使得承台能够沿着预制板框架的内壁安装于桩柱上方,简单快捷,且高效,通过抵接件设置于承台下方且与承台下端面卡接,使得承台安装的更加稳定可靠,能够承受更大的水平载荷,提高承台的抗剪能力;

3.设置多个第一注浆孔使得浆料的渗入速度更快,而且分布更加均匀,能避免其中的部分注浆孔阻塞而导致注浆无法进行的问题,使得施工过程更加的顺利,第一注浆孔与箍筋的错开设置也能防止箍筋造成第一出浆孔的阻塞。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空心柱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承台;11、安装槽;111、第二注浆孔;112、第三注浆孔;12、出浆孔;13、第一卡槽;2、桩柱;21、连接件;22、箍筋;23、抵接件;3、预制板框架;31、第一面板;311、固定槽;32、第二面板;321、固定条;33、凹槽;4、空心柱;41、第一注浆孔;42、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预制承台安装结构,包括承台1,承台1安装于预埋于地下的桩柱2(如图2所示)上。

如图2所示,桩柱2一端伸出地面,桩柱2的上端面预埋有多个连接件21。连接件21为抗弯的钢筋。桩柱2的四个侧面且沿桩柱2的长度方向间隔预制有多个箍筋22。箍筋22于桩柱2的外壁形成一个安装的空间。

承台1的下端面且对应桩柱2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11(如图3所示),安装槽11的上槽壁成型有四个空心柱4且该四个空心柱4对应箍筋22的位置设置均插装于箍筋22内。空心柱4的侧面开设有与安装槽11内连通的第一注浆孔41,第一注浆孔41沿空心柱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且第一注浆孔41与箍筋22均错开设置。空心柱4的上端面向承台1上端面延伸开设有与空心柱4连通的第二注浆孔111。承台1的侧面开设有与安装槽11贯通的出浆孔12,出浆孔12设置于承台1的侧且靠近安装槽11上方的位置。

安装槽11的上槽壁向承台1上端面的方向开设有与连接件21相适配的第三注浆孔112,连接件21穿透过第三注浆孔112且向背离承台1上端面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三注浆孔112的孔壁与连接件21的外壁留有间隔,且第三注浆孔112的上端孔径小于第三注浆孔112的下端孔径,便于连接件21插装进入第三注浆孔112。

如图3所示,桩柱2的四个侧面且靠近地面的位置均安装有抵接件23。抵接件23为方管状的柱子,材质为不锈钢,采用预制的方式固定于桩柱2上,且抵接件23的下端面与地面贴合。

承台1的下端面开设有与抵接件23相适配的第一卡槽13,空心柱4的下端面开设有与抵接件23相适配的第二卡槽42。

如图1所示,抵接件23背离桩柱2的位置安装有预制板框架3。预制板框架3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面板31、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面板32。结合图4所示,两个第一面板31相向的端面且靠近第一面板31两端的位置均开设有固定槽311,两个第二面板32的两端均固定有与固定槽311相适配的固定条321,第二面板32通过将其两端的固定条321对应插装入两个第一面板31上的固定槽311内,形成一个横截面为矩形的框架。预制板框架3的内壁与承台1的外壁相贴合。固定槽311为燕尾槽状且沿第一面板31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一面板31和第二面板32靠近桩柱2的端面均开设有与抵接件23相适配的凹槽33。

第一注浆孔41、第二注浆孔111以及第三注浆孔112内均填充满有浆料,通过出浆孔12的状态判断出浆料是否填满承台1与桩柱2之间的安装空间。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桩柱2预埋入地下,再将一个第一面板31上开设的凹槽33对准抵接件23背离桩柱2的端部,使得抵接件23的端部插装于凹槽33内,第一面板31的下端面与地面贴合并抵接,再将两个第二面板32插装于第一面板31的固定槽311内,最后再将另一个第一面板31从上方与两个第二面板32连接,使得整体的预制板框架3安装完成,从而形成一个容纳承台1的空间,使得承台1通过吊装的方式能够沿着预制板框架3的内壁进行安装,从而使得承台1的安装槽11能对准桩柱2的位置进行安装。安装于安装槽11内的空心柱4会对应插装入箍筋22内,加强承台1与桩柱2之间的连接,再通过从第一注浆孔41和第三注浆孔112内注入浆料,使得浆料沿着第二注浆孔111的内壁流入空心柱4内,使得浆料从空心柱4上开设的第一注浆孔41流入安装槽11内,使得浆料填充满,从而浆料凝固后能够将承台1与桩柱2固定。预制板框架3可以在承台1安装结束后通过将其中任一面板向上方提起进行直接拆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