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3297发布日期:2020-05-29 12:1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挖掘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挖掘装载机。



背景技术:

挖掘装载机是结挖掘和装卸两项主要功能的多用途工程设备,因此,挖掘装载机拥有挖掘工作液压系统和装载工作系统两套工作液压系统。

装载液压系统包括装载阀、供油口和铲斗油缸,管路走向为:装载阀通过液压管路与固定在车架底部的供油口的一端连接,供油口的另一端通过软管与铲斗油缸连接,并通过固定夹将软管与车架固定,从而实现挖掘装载机的装卸功能。在装载工作时,软管会发生弯曲,并且会与驾驶室的前窗玻璃发生干涉,容易造成前窗玻璃的破损。

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法有抬高钢管出口,缩短软管长度或者使用挡板压板等方法,抬高钢管出口需要在原有的钢管上增加折弯部分,会使制造成本提高,且磨损程度并没有明显降低;使用挡板压板同样会增加制造成本,因需要安装在驾驶室前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掘装载机,以解决现有的挖掘装载机在装载工作时,软管会发生弯曲,并且会与驾驶室前的玻璃发生干涉,容易造成玻璃的破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挖掘装载机,所述挖掘装载机包括车架和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驾驶室;

所述车架上铰接有动臂;所述动臂上设置有铲斗油缸;所述铲斗油缸和所述驾驶室之间连接有液压输送管路,且所述液压输送管路沿所述动臂、车架布置;

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第一卡箍,所述第一卡箍的侧部朝向所述驾驶室,以防止穿入第一卡箍内的所述液压输送管路向所述驾驶室方向拱起;

所述动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卡箍,所述第二卡箍用于将所述液压输送管路固定在所述动臂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动臂包括相互连接的动臂本体和铰接部,所述铰接部通过铰接轴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动臂本体包括与所述铰接部相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所述第二卡箍设置在所述动臂本体的上表面与所述铰接部的相切处。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输送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铲斗油缸连接,所述液压输送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驾驶室底部设置的供油口连接;

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一卡箍与所述铰接轴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卡箍与所述供油口之间距离的二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箍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的弧形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弧形限位部与车架表面形成所述环形通道,所述液压输送管路穿设在所述弧形限位部中,且能够沿所述弧形限位部滑动;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安装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通道的开口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通道的开口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箍包括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固定夹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固定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槽对应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构成环形通道,所述液压输送管路与所述环形结构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箍包括第一箍紧件、第二箍紧件和连接螺栓,所述第一箍紧件和所述第二箍紧件上均设置有相对的弧形槽,所述液压输送管路固定在两个弧形槽之间;

所述第一箍紧件与所述动臂连接,所述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箍紧件和第二箍紧件将所述第二卡箍连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挖掘装载机包括第三卡箍,所述第三卡箍设置在所述动臂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动臂远离所述驾驶室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挖掘装载机,所述挖掘装载机包括车架和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驾驶室;所述车架上铰接有动臂;所述动臂上设置有铲斗油缸;所述铲斗油缸和所述驾驶室之间连接有液压输送管路,且所述液压输送管路沿所述动臂、车架布置;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第一卡箍,所述第一卡箍的侧部朝向所述驾驶室,以防止穿入第一卡箍内的所述液压输送管路向所述驾驶室方向拱起;所述动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卡箍,所述第二卡箍用于将所述液压输送管路固定在所述动臂上表面。使用时,挖掘装载机的动臂相对于车架发生转动,因第二卡箍将液压输送管路固定住,所以所述液压输送管路与所述动臂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所述第一卡箍与所述液压输送管路为滑动连接,且环形通道的开口背向所述驾驶室,且朝向所述铲斗油缸,故在所述动臂抬起过程中,所述液压输送管路会向远离所述驾驶室的方向拱起,从而避免了所述液压输送管路对驾驶室前窗玻璃的磨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挖掘装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挖掘装载机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挖掘装载机的第一卡箍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挖掘装载机的第二卡箍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挖掘装载机的第一卡箍的示意图。

图标:10-车架;20-动臂;21-铰接轴;30-摇臂;40-铲斗油缸;50-驾驶室;60-供油口;100-液压输送管路;110-第一卡箍;120-第二卡箍;130-第三卡箍;111-第一连接部;1111-安装通孔;112-第二连接部;113-弧形限位部;114-第一固定夹;115-第二固定夹;116-螺钉;121-第一箍紧件;122-第二箍紧件;123-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挖掘装载机,挖掘装载机包括车架10和安装在车架10上的驾驶室50;车架10上铰接有动臂20;动臂20上设置有铲斗油缸40;铲斗油缸40和驾驶室50之间连接有液压输送管路100,且液压输送管路100沿动臂20、车架10布置;驾驶室50位于车架10远离动臂20的一侧,驾驶室50的底部设置有供油口60,动臂20上铰接有摇臂30,摇臂30上安装有铲斗油缸40。

车架10上设置有第一卡箍110,第一卡箍110的侧部朝向驾驶室50,以防止穿入第一卡箍110内的液压输送管路100向驾驶室50方向拱起;动臂20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卡箍120,第二卡箍120用于将液压输送管路100固定在动臂20上表面。

铲斗油缸40和供油口60之间连接有液压输送管路100,液压输送管路100依次通过第一卡箍110和第二卡箍120与铲斗油缸40连接;液压输送管路100与第一卡箍110滑动连接,液压输送管路100与第二卡箍120固定连接。

液压输送管路100为软管。

使用时,挖掘装载机的动臂20相对于车架10发生转动,因第二卡箍120将液压输送管路100固定住,所以液压输送管路100与动臂20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第一卡箍110与液压输送管路100为滑动连接,且环形通道的开口背向驾驶室50,且朝向铲斗油缸40,故在动臂20抬起过程中,液压输送管路100会向远离驾驶室50的方向拱起,从而避免了对驾驶室50前窗玻璃的磨损。

动臂20包括相互连接的动臂本体和铰接部,铰接部通过铰接轴21与车架10铰接;动臂本体包括与铰接部相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通过铰接轴21将动臂20和车架10连接,以使动臂20能够以铰接轴21为中心相对车架10转动,即装载端的运动。铰接部的外表面为弧形面,动臂本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上表面与铰接部的弧形外表面的一端相切;下表面与铰接部的弧形外表面的另一端相切。

第二卡箍120设置在动臂20本体的上表面与铰接部的相切处。这样设置有好处是,一方面保证装载端运动时,液压输送管路100的长度变化量最低,另一方面尽可能降低液压输送管路100与动臂20和其他工作装置发生磨损的可能性。

液压输送管路100的一端与铲斗油缸40连接,液压输送管路100的一端与驾驶室50底部设置的供油口60连接;沿竖直方向,第一卡箍110与铰接轴21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卡箍110与供油口60之间距离的二倍。

具体的,在车架10上安装有第一卡箍110,第一卡箍110的安装要求为:第一卡箍110需要安装在车架10上远离驾驶室50一侧,以使得液压输送管路100更易于呈现弯曲状态;沿竖直方向,供油口60与铰接轴21之间的距离为l,那么,第一卡箍110与供油口60之间的距离为1/3l,这是因为,由于液压输送管路100自身条件的约束,液压输送管路100的弯曲变形更容易发生在液压输送管路100上半部的2/3l处,故如此设置更有处于液压输送管路100向远离驾驶室50的方向拱起。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箍110在车架10上的安装位置远离驾驶室50,进一步方便液压输送管路100向远离驾驶室50的方向拱起。

优选地,第一卡箍110与供油口60之间的水平距离也可以为l,且环形通道的开口方向朝向左上方,以使液压输送管路100在第一卡箍110的环形通道中的滑动更加顺畅。

需要说明的是,液压输送管路100在供油口60和第二卡箍120之间的长度大于供油口60与第二卡箍120之间的距离。

如图3所示,第一卡箍1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1、第二连接部112以及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连接的弧形限位部113,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用于与车架10连接;弧形限位部113与车架10表面形成环形通道,液压输送管路100穿设在弧形限位部113中,且能够沿弧形限位部113滑动;环形通道的开口背向驾驶室50,且朝向铲斗油缸40;即环形通道的延伸方向是从右下方朝向左上方向。

具体地,环形通道的尺寸大于液压输送管路100的外径,因此液压输送管路100与环形通道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以使液压输送管路100能够沿环形通道的内壁滑动。

优选地,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上设置有安装通孔1111。可以利用螺栓组件或螺钉116穿过安装通孔1111后与车架10连接,从而将第一卡箍110固定在车架10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车架10连接,从而将第一卡箍110固定在车架10上。

环形通道的开口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环形通道沿右下方向朝向左上方向设置,以使位于第一卡箍110和第二卡箍120之间的液压输送管路100能够向远离驾驶室50的方向拱起,避免对驾驶室50前窗玻璃的磨损。

优选地,环形通道的开口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

具体地,环形通道的开口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度,环形通道的开口朝向左上方,环形通道迫使液压输送管路100向左侧拱起,从而确保液压输送管路100在拱起方向上形成长度消化区(在装载端提升的过程中,存在的长度消化区由于阻力小从而能够对多余的液压输送管路100进行消化),从而进一步的确保了液压输送管路100的弯曲变形发生在液压输送管路100上半部的2/3l处。

在装载端落地状态时,液压输送管路100需要保持一定的初始长度,保证环形通道的开口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度,液压输送管路100可以向远离驾驶室50的方向拱起形成弯曲圆弧,以保证在装载端提升时,液压输送管路100按照初始的形状进行长度的消化。

如图4所示,第二卡箍120包括第一箍紧件121、第二箍紧件122和连接螺栓123,第一箍紧件121和第二箍紧件122上均设置有相对的弧形槽,液压输送管路100固定在两个弧形槽之间;第一箍紧件121与动臂20连接,连接螺栓123依次穿过第一箍紧件121和第二箍紧件122将第二卡箍120连成一体。

具体地,第一箍紧件121和第二箍紧件122上均设置有弧形槽,两个弧形槽相对设置,连接螺栓123将第一箍紧件121和第二箍紧件122连接在一起后,液压输送管路100被固定在相互配合的两个弧形槽之间,液压输送管路100相对弧形槽的内壁不能滑动,这样的设置也是降低液压输送管路100与动壁或其他工作装置的磨损。

如图2所示,挖掘装载机包括第三卡箍130,第三卡箍130设置在动臂20的上表面,且位于动臂20远离驾驶室50的一侧。

具体地,第三卡箍130设置在动臂20的上表面,且位于摇臂30远离驾驶室50的一侧,第三卡箍130与液压管路固定连接,其具体结构形式可以和第二卡箍120相同,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能够满足将液压输送管路100与动臂20固定连接即可。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卡箍110包括第一固定夹114和第二固定夹115,第一固定夹114上设置有朝向第二固定夹115的第一弧形槽,第二固定夹115上设置有与第一弧形槽对应的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形成环形通道,液压输送管路100与环形结构滑动连接。

具体地,第一卡箍110可以包括第一固定夹114和第二固定夹115,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夹114和第二固定夹115上,且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为半圆形槽,两个半圆形槽形成环形通道,形成的环形通道的直径略大于液压输送管路100的外径,以使液压输送管路100能够沿环形通道的内表面滑动,从而缓解液压输送管路100的弯曲,避免与其他工作装置发生磨损。

第一固定夹114和第二固定夹115上设置有相对的通孔,可以利用螺钉116分别穿过第一固定夹114和第二固定夹115后与车架10连接,最终将第一卡箍110固定在车架10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挖掘装载机,挖掘装载机包括车架10和安装在车架10上的驾驶室50;车架10上铰接有动臂20;动臂20上设置有铲斗油缸40;铲斗油缸40和驾驶室50之间连接有液压输送管路100,且液压输送管路100沿动臂20、车架10布置;车架10上设置有第一卡箍110,第一卡箍110的侧部朝向驾驶室50,以防止穿入第一卡箍110内的液压输送管路100向驾驶室50方向拱起;动臂20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卡箍120,第二卡箍120用于将液压输送管路100固定在动臂20上表面。使用时,挖掘装载机的动臂20相对于车架10发生转动,因第二卡箍120将液压输送管路100固定住,所以液压输送管路100与动臂20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第一卡箍110与液压输送管路100为滑动连接,且环形通道的开口背向驾驶室50,且朝向铲斗油缸40,故在动臂20抬起过程中,液压输送管路100会向远离驾驶室50的方向拱起,从而避免了对驾驶室50前窗玻璃的磨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