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2689发布日期:2020-07-14 16:43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坐便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智能坐便器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用于医疗和老年保健,最初设置有温水洗净功能。后经韩国、日本的卫浴公司逐渐引进技术开始制造,加入了座便盖加热、温水洗净、暖风干燥、杀菌等多种功能。

目前最常见的智能坐便器大体上分为三种,一种为带清洗、加热、杀菌等的智能坐便器,第二种为可自动换套的智能坐便器,第三种是自动换套加清洗功能智能座便器。上述三种坐便器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陶瓷体中会储存一定的水用于封水隔臭,这部分的水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易发生溅射,而且隔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坐便器中未设置产生泡沫的泡沫装置以辅助对陶瓷体中封水隔臭的水加泡沫,导致这部分的水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易发生溅射,而且隔臭效果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泡沫装置,包括:

泡沫盒体;

所述泡沫盒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位;

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位上的泡沫盒气泵;

与所述泡沫盒体连接的组合阀;

与所述泡沫盒体连接的发泡剂盒,所述发泡剂盒内容纳有发泡剂;

所述泡沫盒体上还设置有泡沫盒出口;

所述组合阀将水输送至泡沫盒体内,同时所述发泡剂盒中的发泡剂流入至泡沫盒体内,同时所述泡沫盒气泵将气体输送至泡沫盒体内,由泡沫盒体内的水、气体、发泡剂的共同作用产生泡沫,由泡沫盒体上设置的泡沫盒出口将泡沫输出。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智能坐便器,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泡沫装置。

通过应用本实施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所述组合阀将水输送至泡沫盒体的泡沫盒体内,同时所述发泡剂盒中的发泡剂流入至泡沫盒体内,同时所述泡沫盒气泵将气体输送至泡沫盒体内,由泡沫盒体内的水、气体、发泡剂的共同作用产生泡沫,由泡沫盒体上设置的泡沫盒出口将泡沫输出,通过泡沫盒出口输出的泡沫可以进入陶瓷体以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陶瓷体中的水发生溅射,同时也起到隔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中泡沫盒腔体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的组合阀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的组合阀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的组合阀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的组合阀的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的组合阀的第二剖面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的组合阀的第二剖面示意图中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的组合阀中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的组合阀中的第三剖面示意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的组合阀中第三剖面示意图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的组合阀中冲水单向阀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请同时参见图1-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泡沫装置中泡沫盒腔体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泡沫装置,包括:

泡沫盒体410;

所述泡沫盒体41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位4101;

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位4101上的泡沫盒气泵421;

与所述泡沫盒体410连接的组合阀20;

与所述泡沫盒体410连接的发泡剂盒430,所述发泡剂盒430内容纳有发泡剂;

所述泡沫盒体410上还设置有泡沫盒出口;

所述组合阀20将水输送至泡沫盒体内,同时所述发泡剂盒430中的发泡剂流入至泡沫盒体410内,同时所述泡沫盒气泵421将气体输送至泡沫盒体410内,由泡沫盒体410内的水、气体、发泡剂的共同作用产生泡沫,由泡沫盒体410上设置的泡沫盒出口将泡沫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泡沫盒出口与陶瓷体连接,即在泡沫盒体410内由水、气体、发泡剂的共同作用产生泡沫,由泡沫盒体410上设置的泡沫盒出口将泡沫输出至陶瓷体以增强对陶瓷体的清洁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所述泡沫盒体410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位4102;所述第二安装位4102上还设置有发泡剂输送泵440。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组合阀20将水输送至泡沫盒体410内,同时所述发泡剂盒430中的发泡剂由所述发泡剂输送泵440抽至泡沫盒体410内,同时所述泡沫盒气泵421将气体输送至泡沫盒体410内,由泡沫盒体410内的水、气体、发泡剂的共同作用产生泡沫,由泡沫盒体410上设置的泡沫盒出口将泡沫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泡剂输送泵440是用于将发泡剂盒中的发泡剂抽至泡沫盒体410内,所述组合阀20用于将水输送至泡沫盒体410内,所述泡沫盒气泵421用于将气体输送至泡沫盒体410内,由泡沫盒体410内的水、气体、发泡剂的共同作用产生泡沫。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泡沫盒体410内的发泡组件422。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发泡组件422为发泡石、多孔滤网、或设置在所述泡沫盒体410上的空气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泡组件422的入口端与所述泡沫盒气泵421连接,所述发泡组件422的出口端位于所述泡沫盒体410上。所述发泡组件422用于将输入的气体转化为多个小气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a、图2b和图3所示,所述泡沫盒体410上还设置有多个接口,分别为盒顶端发泡剂进口412a、泡沫盒进水口412b、和泡沫盒出口412c、盒体发泡剂进口411a、盒体发泡剂出口411b、气泵接口进口411c、和气泵接口出口411d。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盒顶端发泡剂进口412a与所述发泡剂盒430连接;所述组合阀20与泡沫盒进水口412b通过泡沫盒进水管路连接;

所述盒体发泡剂出口411b与所述盒顶端发泡剂进口412a相通;所述盒体发泡剂进口411a与所述泡沫盒内的泡沫盒腔体相通;所述气泵接口进口411c与所述泡沫盒气泵421通过泡沫盒气体进入管路连接;所述气泵接口出口411d与所述气泵接口进口411c相通。

其中,所述泡沫盒体410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盒体及盒盖卡接或焊接(如超声波焊接)形成泡沫盒体41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形成一个内部包括泡沫盒腔体的泡沫盒体410。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是将盒顶端发泡剂进口412a、泡沫盒进水口412b、和泡沫盒出口412c设置在泡沫盒体410的顶端。在所述泡沫盒体410上设置泡沫盒进水口412b,是为了便于向泡沫盒体410内的泡沫盒腔体输送进水。在所述泡沫盒体410上设置盒顶端发泡剂进口412a,是为了向泡沫盒体410内的泡沫盒腔体输送发泡剂。在所述泡沫盒体410上设置泡沫盒出口412c,是为了便于将泡沫输出至与泡沫盒出口412c通过连接管路连接的下一装置(例如陶瓷体)。

在所述泡沫盒体410上设置有盒体发泡剂进口411a、盒体发泡剂出口411b,便于对发泡剂流向进行导流,发泡剂最终流入至泡沫盒体410内的泡沫盒腔体内。

在所述泡沫盒体410上设置有气泵接口进口411c、和气泵接口出口411d,便于气体的流向进行导流,气体最终流入至泡沫盒腔体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a、图2b和图3所示,所述泡沫盒气泵421的气泵出口421a与所述气泵接口进口411c连接;

所述发泡组件422的进口端与所述气泵接口出口411d通过发泡组件进气管连接;所述发泡组件422的出口端位于所述泡沫盒体内(具体是发泡组件422的出口端位于所述泡沫盒体内的泡沫盒腔体中)。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采用泡沫盒气泵421和发泡组件422相结合来产生气泡,及通过泡沫盒气泵421将空气抽至发泡组件422内,由发泡组件420将空气转化为多个小气泡而进入泡沫盒腔体内,与水和发泡剂共同作用产生气泡。具体的,泡沫盒气泵421的将周围环境中的外界气体抽入后,气体依次流过气泵出口421a、所述气泵接口进口411c、所述气泵接口出口411d、及发泡组件422后,最终流入至泡沫盒腔体内。从发泡组件422中吹出来的气体,与所述泡沫盒腔体内的水及发泡剂共同作用,产生气泡,之后气泡可由泡沫盒出口412c流出至与该泡沫盒出口412c通过连接管路连接的下一装置(例如陶瓷体)。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所述发泡剂输送泵440的输送泵进口441与所述盒体发泡剂出口411b连接,所述发泡剂输送泵440的输送泵出口442与所述盒体发泡剂进口411a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将发泡剂由发泡剂盒430抽至所述泡沫盒腔体内的动力,可在在所述泡沫盒411上设置发泡剂输送泵440,当所述发泡剂输送泵440启动工作时,将发泡剂以发泡剂盒430为流动路径的起点,依次经过盒顶端发泡剂进口412a、盒体发泡剂出口411b、发泡剂输送泵440、盒体发泡剂进口411a后,发泡剂最终流入至泡沫盒体410的泡沫盒腔体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泡沫盒体412上还设置有转接管412d;其中,所述转接管412d的转接管入口与所述发泡剂盒430的出口通过泡沫盒发泡剂进入管路连接,所述转接管412d的转接管出口与所述盒顶端发泡剂进口412a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泡沫盒体412上还设置有转接管412d,是为了设置统一的转接接头,上述转接接头可以外接其他组件(如发泡剂盒、除垢液盒等),也可以偏于安装至其他装置上。

在一实施例中,作为组合阀的第一实施例,如图4-图8所示,所述组合阀20包括:

组合阀体201,和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机芯电磁阀202、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冲水电磁阀207;

所述组合阀体201包括第一端201a和第二端201b;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包括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和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

其中,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并列设置于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第二端201b;

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位于所述组合阀体201的第一端;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与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相对设置,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与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相对设置。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至少一个组合阀减压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阀应用于智能坐便器中,用于对进入组合阀体201内的水的流向进行控制。具体的,所述组合阀体201包括至少两个组合阀子腔体。例如所述组合阀体201包括第一组合阀子腔体和第二组合阀子腔体,所述第一组合阀子腔体与所述第二组合阀子腔体之间设置有分隔结构(该分隔结构将第一组合阀子腔体和第二组合阀子腔体分隔后水路不能互通),其中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组合阀子腔体内(也即确保机芯电磁阀202为开启状态且机芯电磁阀202的入口端进水时,水可由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的出口端流入第一组合阀子腔体);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组合阀子腔体内(也即确保冲水电磁阀207为开启状态且冲水电磁阀207的入口端进水时,水可由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的出口端流入第二组合阀子腔体)。

其中,所述组合阀体201上还设置有组合阀体第一出口和组合阀体第二出口;所述组合阀体第一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组合阀子腔体上,所述组合阀体第二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组合阀子腔体上。例如,可以开启机芯电磁阀202,以控制水流向于机芯电磁阀202所在水路(具体可以是在第一组合阀子腔体内流动而流到组合阀体第一出口);也可以开启冲水电磁阀207,以控制水流向于冲水电磁阀207所在水路(具体可以是在第二组合阀子腔体内流动而流到组合阀体第二出口)。

所述组合阀体第一出口和组合阀体第二出口可以分别连接不同的装置,以有控制水下一步的流向。例如,所述组合阀体第一出口上连接设置陶瓷分水阀206,所述组合阀体第二出口上连接设置冲水单向阀208。

作为所述组合阀的较佳实施例,如图4-图8所示,所述组合阀20包括组合阀体201,和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机芯电磁阀202、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冲水电磁阀207;

所述组合阀体201包括第一端201a和第二端201b;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包括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和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机芯减压阀203,和与所述组合阀体201的第二端201b连接的减压阀209;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机芯单向阀204和冲水单向阀208;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陶瓷分水阀206;

其中,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并列设置于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第二端201b;

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位于所述组合阀体201的第一端201a;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与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相对设置,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与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相对设置;

所述机芯减压阀203位于所述机芯电磁阀202远离第二端201b的一侧;

所述机芯单向阀204位于所述机芯减压阀203远离第二端201b的一侧;

所述冲水单向阀208位于所述冲水电磁阀207远离第二端201b的一侧;

所述陶瓷分水阀206位于所述机芯单向阀204靠近第一端201a的一侧。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组合阀体201的第二端201b处设置有组合阀第一管道2011,所述组合阀第一管道2011与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的一端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的一端均连接;

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的另一端通过组合阀第二管道2012与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的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连接;

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的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还通过组合阀第三管道2013与所述冲水单向阀208的一端连接;

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的另一端通过组合阀第四管道2014与所述机芯减压阀203的一端连接;

所述机芯减压阀203的另一端通过组合阀第五管道2015与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的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连接;

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还通过组合阀第六管道2016与所述机芯单向阀204的一端连接;

所述机芯单向阀204的另一端通过组合阀第七管道与所述陶瓷分水阀206连接(图中未示出);

所述冲水单向阀208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用于出水的组合阀第八管道(图中未示出);

所述陶瓷分水阀206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用于出水的组合阀第九管道(图中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阀体201的第二端201b还可连接有减压阀209,所述减压阀209中进水(例如接坐便器的陶瓷体中进水管流入自来水)后,进入组合阀体201中的组合阀第一管道2011。由于组合阀第一管道2011与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的一端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的一端均连接,故此时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或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其中仅有一个电磁阀打开时,所述组合阀第一管道2011中的水就对应流向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或所述冲水电磁阀207中为打开状态的电磁阀。若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中两个电磁阀均打开时,所述组合阀第一管道2011中的水分别流向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若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打开且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关闭时,水通过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流到所述机芯减压阀203中,水经所述机芯减压阀203进行稳压后依次通过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机芯单向阀204而流入所述陶瓷分水阀206;

若所述冲水电磁阀207打开且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关闭时,水通过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后流向所述冲水单向阀208;

若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均打开时,水通过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流到所述机芯减压阀203中,水经所述机芯减压阀203进行稳压后依次通过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机芯单向阀204而流入所述陶瓷分水阀206;同时水通过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后流向所述冲水单向阀208。

在本实施例中,当仅打开机芯电磁阀202(即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打开且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关闭时),水先通过机芯电磁阀202流到所述机芯减压阀203中,之后水在机芯减压阀203中进行稳压,接着通过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流到机芯单向阀204,水经过机芯单向阀204进行分流后流到陶瓷分水阀206,最后流向与陶瓷分水阀206连接的下一部件(具体如智能坐便器中的泡沫盒)。

当仅有冲水电磁阀207打开(即所述冲水电磁阀207打开且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关闭时),水经过组合阀第二管道2012流向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接着水经过组合阀第三管道2013流向至冲水单向阀208,最后流向与冲水单向阀208连接的下一部件(具体如智能坐便器中的水箱)。

当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均打开时,则水路流向是结合了上述两种情况,也即两条分路的水路均会流通。通过组合阀的这一结构,实现了根据智能坐便器中其他功能部件(如泡沫盒和水箱)的用水需求,而对应有选择性的打开相应的电磁阀。

在一实施例中,作为组合阀的第二实施例,如图4-图8所示,所述组合阀20包括:

组合阀体201,和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机芯电磁阀202、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

所述组合阀体201包括第一端201a和第二端201b;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包括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

其中,所述机芯电磁阀202设置于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第二端201b;

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位于所述组合阀体201的第一端201a;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与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与组合阀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将组合阀20的结构进行简化,无需设置如组合阀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组合阀子腔体及其对应结构(相当于简化掉组合阀的第一实施例中上半部分的冲水电磁阀207所位于的水路结构)。直接通过机芯电磁阀202所位于的水路结构,即可实现对泡沫盒体410内进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7a、图7b和图8所示,作为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为真空爆破结构;所述真空爆破结构包括:

真空爆破膜片2051;

一端与所述真空爆破膜片2051柔性连接的真空爆破膜片阀门2053;

及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且与真空爆破膜片阀门2053相适配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

其中,若真空爆破膜片阀门2053受到正压作用,所述真空爆破膜片阀门2053使所述进气口闭合;若真空爆破膜片阀门2053受到负压作用,所述真空爆破膜片阀门2053与所述进气口分离。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6、图7a、图7b和图8所示,所述真空爆破膜片2051上设置有2个进气口,分别记为真空爆破膜片第一进气口2052a和真空爆破膜片第二进气口2052b,所述真空爆破膜片阀门2053的个数为2个,分别记为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和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通过第一变形薄壁2054a与所述真空爆破膜片2051连接,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通过第二变形薄壁2054b与所述真空爆破膜片2051连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对准所述组合阀第五管道2015,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对准所述组合阀第二管道2012。

在本实施例中,当组合阀第五管道2015中产生负压时,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与所述真空爆破膜片2051之间的第一变形薄壁2054a由于负压作用弯曲变形,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从真空爆破膜片第一进气口2052a上分离,使得真空爆破膜片第一进气口2052a呈打开状态,空气从真空爆破膜片第一进气口2052a进入,起到爆破效果。

同理,当所述组合阀第二管道2012中产生负压时,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与所述真空爆破膜片2051之间的第二变形薄壁2054b由于负压作用弯曲变形,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从真空爆破膜片第二进气口2052b上分离,使得真空爆破膜片第二进气口2052b呈打开状态,空气从真空爆破膜片第二进气口2052b进入,起到爆破效果。

具体实施时,如图4、图7a、图7b和图8所示,将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和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均设置于所述真空爆破膜片2051中靠近第二端201b的一侧,可以有效防止水在流动时把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和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冲开而导致漏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5a、图9a和图9b所示,所述机芯单向阀204包括机芯单向阀腔体2041,及依次设置在所述机芯单向阀腔体内的机芯单向阀支架2042、机芯单向阀密封圈204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芯单向阀腔体的出口处的机芯单向阀盖2044;

其中,所述机芯单向阀密封圈2043套接在所述机芯单向阀支架2042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芯单向阀204中的水只能按箭头(如图9b中的箭头)方向流动,其本质是一个单向阀门以防止水发生逆向流动。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机芯单向阀支架2042包括一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板20421和连接于所述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板后端的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柱20422,所述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板20421的一端抵持在所述机芯单向阀腔体2041靠近所述冲水电磁阀一端的四周;其中,所述机芯单向阀密封圈2043套接在所述机芯单向阀支架中抵持在所述机芯单向阀腔体中靠近所述冲水电磁阀一端。所述机芯单向阀204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柱20422上的机芯单向阀弹簧2045。

更具体的,所述机芯单向阀支架2042中靠近所述冲水电磁阀一端设置有机芯单向阀进水安装柱20423,所述机芯单向阀密封圈2043套接在所述机芯单向阀进水安装柱20423上。

即若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打开且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关闭时,水通过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流到所述机芯减压阀203中,水经所述机芯减压阀203进行稳压后依次通过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机芯单向阀204而流入所述陶瓷分水阀206,在此冲水过程中当水流进机芯单向阀腔体2041后,会向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板20421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并利用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板20421压缩机芯单向阀弹簧2045,从而使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板20421与机芯单向阀腔体2041的四周产生间隙,从而使水从流出机芯单向阀盖2044一端流出。

若有水逆流从机芯单向阀盖2044流入机芯单向阀腔体2041后(如图9b中的箭头的反方向),逆流水将所述机芯单向阀密封圈2043紧压在机芯单向阀腔体2041的侧壁上,防止水逆流进入组合阀体201而污染组合阀体201和其中设置的各阀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5a、图10所示,所述冲水单向阀208包括冲水单向阀腔体2081,及依次设置在所述冲水单向阀腔体2081内的冲水单向阀支架2082、冲水单向阀密封圈208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冲水单向阀腔体2081上的冲水单向阀接管2084;

其中,所述冲水单向阀密封圈2083套接在所述冲水单向阀支架2082中靠近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的一端;

所述冲水单向阀接管2084位于所述冲水单向阀支架中远离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冲水单向阀208中的水只能按箭头(如图10中的箭头)方向流动,其本质是一个单向阀门以防止水发生逆向流动。所述冲水单向阀208的结构与机芯单向阀204的结构相比,除了冲水单向阀接管2084和机芯单向阀盖2044不同以外,其他结构相同且防水逆流的原理也相同。

即若有水逆流从冲水单向阀接管2084流入冲水单向阀腔体2081后(如图10中的箭头的反方向),逆流水将所述冲水单向阀密封圈2083紧压在冲水单向阀腔体2081的侧壁上,防止水逆流进入组合阀体201而污染组合阀体201和其中设置的各阀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坐便器,包括所述的泡沫装置。通过在智能坐便器中设置泡沫装置,实现了组合阀将水输送至泡沫盒体的泡沫盒腔体内,同时发泡剂盒将发泡剂输送至泡沫盒腔体内,同时泡沫盒气泡产生组件将气体输送至泡沫盒腔体内,由泡沫盒腔体内的水、气体、发泡剂的共同作用产生泡沫,由泡沫盒体上设置的泡沫盒出口将泡沫输出,通过泡沫盒出口输出的泡沫可以进入陶瓷体以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陶瓷体中的水发生溅射,同时也起到隔臭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尚且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