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7441发布日期:2020-07-17 15:48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



背景技术:

三轴搅拌桩是常用的地基加固桩基结构,它利用水泥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三轴搅拌桩机在地基深处将地基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合,使地基土硬化成具有连续性、抗渗性和一定强度的桩体。三轴搅拌桩是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利用搅拌桩机将水泥喷入土体并充分搅拌,使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近些年,三轴搅拌桩机在我国江、浙等东部沿海软土地区得到快速推广,广泛应用于基坑工程围护挡墙、被动区加固、隔水帷幕。

三轴搅拌桩机通常具有三个并列的搅拌钻杆,目前,现有的三轴搅拌桩机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反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至地表的工作过程中,总是发生大量泥浆飞溅,影响设备施工视野,并且难以满足日益要求严格的施工环境要求,严重影响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卫生。

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能够有效减少提钻注浆过程中的泥浆飞溅,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污泥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包括防护板、横向连接件和纵向连接件,若干个所述防护板对称设置在连续施工的三轴搅拌桩两侧,所述防护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防护板中间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纵向连接件插入同侧相邻所述防护板的第一连接孔进行首尾连接,所述横向连接件跨越所述三轴搅拌桩连接对称设置的所述防护板上的第二连接孔;所述防护板为带孔网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为多层复合结构,包括自上向下设置的防护外层、上阻尼层、下阻尼层和防护外层,所述防护外层、上阻尼层和下阻尼层均为带孔网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阻尼层和下阻尼层均由一组等间距间隔倾斜设置的网片组成,所述网片沿着所述三轴搅拌桩排列方向设置,所述上阻尼层和下阻尼层的网片的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的下表面连接有若干个插入地基内的地脚件。

进一步的,所述地脚件具体采用镀锌角钢,所述镀锌角钢的下端设置为尖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通过首尾相连的若干防护板敷设在所述排水沟内并在所述三轴搅拌桩的两侧,钻孔制桩过程中飞溅出的泥水涌出地表时,向两侧向外飞溅的泥水遇到所述带孔网板结构的防护板的阻滞和导向作用,减小泥水飞溅,并且使得泥水顺利沿着所述排水沟排出到收集池。本实用新型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能够有效减少提钻注浆过程中的泥浆飞溅,保证了设备施工视野,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污泥污染。

此外,通过网片组成的上阻尼层和下阻尼层作为夹层设置在防护外层之间,有利于对提钻注浆过程中的泥水涌出地表时,网片方向相反设置有利于增加出水过程中的长度,减弱泥水的冲击强度,避免了泥水四溅。通过在防护板的下方设置若干地脚件,有利于固定防护板,防止施工过程中防护板发生移动;通过法兰形式螺栓连接方式,可以制桩后拆卸防护板,使得防护板得以重复利用,当然根据具体工程实地情况,也可以不拆卸防护板,底部的水泥和泥浆混合物固定地脚件,将防护板固定在三轴搅拌桩的两侧,对三轴搅拌桩的顶部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培土流失造成的三轴搅拌桩顶部破坏。通过镀锌角钢的下端设置为尖头,便于插入土壤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的截面剖视图;

图3为图2的i部位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防护板;101、第一连接孔;102、第二连接孔;103、防护外层;104、上阻尼层;105、下阻尼层;2、横向连接件;3、纵向连接件;4、地脚件;401、尖头;5、三轴搅拌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能够有效减少提钻注浆过程中的泥浆飞溅,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污泥污染。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的截面剖视图;图3为图2的i部位局部放大图。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一种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包括防护板1、横向连接件2和纵向连接件3,若干个防护板1对称排布在连续施工的三轴搅拌桩5两侧,防护板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孔101,防护板1中间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孔102,纵向连接件3插入同侧相邻防护板1的第一连接孔101进行首尾连接,横向连接件2跨越三轴搅拌桩5连接对称设置的防护板1上的第二连接孔102,保持两侧防护板1之间的宽度;防护板1为带孔网板结构。

三轴搅拌桩施工前,需要在制桩位置挖出排水沟,三轴搅拌桩机在排水沟中间位置连续钻孔制桩。通过首尾相连的若干防护板1敷设在所述排水沟内并在所述三轴搅拌桩的两侧,钻孔制桩过程中飞溅出的泥水涌出地表时,向两侧向外飞溅的泥水遇到所述带孔网板结构的防护板1的阻滞和导向作用,减小泥水飞溅,并且使得泥水顺利沿着所述排水沟排出到收集池。本实用新型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能够有效减少提钻注浆过程中的泥浆飞溅,保证了设备施工视野,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污泥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防护板1为多层复合结构,包括自上向下设置的防护外层103、上阻尼层104、下阻尼层105和防护外层103,防护外层103、上阻尼层104和下阻尼层105均为带孔网板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上阻尼层104和下阻尼层105均由一组等间距间隔倾斜设置的网片组成,网片沿着三轴搅拌桩5排列方向设置,上阻尼层104和下阻尼层105的网片的倾斜方向相反。

通过网片组成的上阻尼层104和下阻尼层105作为夹层设置在防护外层103之间,有利于对提钻注浆过程中的泥水涌出地表时,网片方向相反设置有利于增加出水过程中的长度,减弱泥水的冲击强度,避免了泥水四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防护板1的下表面连接有若干个插入地基内的地脚件4,地脚件4可以焊接在防护板1的下表面也可以通过法兰形式螺栓连接在防护板1下方。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地脚件4具体采用镀锌角钢,镀锌角钢的下端设置为尖头401。

通过在防护板1的下方设置若干地脚件4,有利于固定防护板1,防止施工过程中防护板1发生移动;通过法兰形式螺栓连接方式,可以制桩后拆卸防护板1,使得防护板1得以重复利用,当然根据具体工程实地情况,也可以不拆卸防护板1,底部的水泥和泥浆混合物固定地脚件4,将防护板1固定在三轴搅拌桩5的两侧,对三轴搅拌桩5的顶部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培土流失造成的三轴搅拌桩5顶部破坏。通过镀锌角钢的下端设置为尖头401,便于插入土壤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通过首尾相连的若干防护板1敷设在所述排水沟内并在所述三轴搅拌桩的两侧,钻孔制桩过程中飞溅出的泥水涌出地表时,向两侧向外飞溅的泥水遇到所述带孔网板结构的防护板1的阻滞和导向作用,减小泥水飞溅,并且使得泥水顺利沿着所述排水沟排出到收集池。本实用新型防飞溅的防护型三轴搅拌桩,能够有效减少提钻注浆过程中的泥浆飞溅,保证了设备施工视野,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污泥污染。此外,通过网片组成的上阻尼层104和下阻尼层105作为夹层设置在防护外层103之间,有利于对提钻注浆过程中的泥水涌出地表时,网片方向相反设置有利于增加出水过程中的长度,减弱泥水的冲击强度,避免了泥水四溅。通过在防护板1的下方设置若干地脚件4,有利于固定防护板1,防止施工过程中防护板1发生移动;通过法兰形式螺栓连接方式,可以制桩后拆卸防护板1,使得防护板1得以重复利用,当然根据具体工程实地情况,也可以不拆卸防护板1,底部的水泥和泥浆混合物固定地脚件4,将防护板1固定在三轴搅拌桩5的两侧,对三轴搅拌桩5的顶部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培土流失造成的三轴搅拌桩5顶部破坏。通过镀锌角钢的下端设置为尖头401,便于插入土壤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