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和使用其加固地基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154550发布日期:2021-03-05 10:3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和使用其加固地基的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和一种使用所述预负载设备加固地基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和一种使用所述预负载设备加固地基的方法,所述预负载设备允许执行预负载负荷的调整,如添加负荷,且允许新桩接受在扩展之前和之后施加的负荷,以使得提高加固效率,从而在用于重塑如公寓等建筑物的扩展的建构的预负载方法中,当所施加预负载负荷的损耗出现时经济地实现建构。


背景技术:

[0002]
图1a是示出常规预负载方法的施工图。
[0003]
也就是说,可确认,现存结构包含基脚(1)和形成于基脚的中心中的立柱(2)。
[0004]
因此,将从立柱(2)中转移的负荷通过基脚(1)转移到现存桩(3)。
[0005]
在这种情况下,在扩展现存结构时,从立柱(2)中转移的负荷增加,且由此桩(3)的承重能力不足以承载负荷。因此,新桩(10)另外建构在基脚(1)上。
[0006]
新桩(10)具有相对小直径,且易于建构的微桩常用做新桩(10)。为建构新桩(10),通过穿过基脚(1)形成通孔(g2),通过在基脚(1)下挖掘地面形成挖掘孔(g1),
[0007]
随后将微桩插入到通孔(g2)和挖掘孔(g1)中达到预定深度,微桩的头部锚定在基脚(1)的挖掘孔(g2)中,且通孔(g1)用填充材料填充以做修整。
[0008]
在这种情况下,微桩的承重能力通过微桩的外表面与填充材料之间的摩擦力来维持,但在不恰当地执行建构管理时,难以确保所需要的承重能力。
[0009]
在常规预负载方法中,在微桩的头部锚定到基脚(1)之前朝下施加预应力p(预负载负荷),且将头部锚定到基脚(1),且由此可有效地确保末端承重能力和摩擦力。
[0010]
因此,常规预负载方法必然需要用于将预应力朝下施加到建构在基脚(1)上的新桩(10)的预负载装置(20)。
[0011]
如图1a中所示出,螺旋装置作为预负载装置(20)安装在三角形支架与微桩的头部之间,且因为螺旋装置通过旋转来竖直扩展,所以由于反应力而可朝下施加预应力。为有效地确保反应力,反应支架(30)可另外安装在三角形支架与第一楼板(5)的下部表面之间。
[0012]
图1b是示出另一常规预负载方法的施工图。
[0013]
也就是说,在常规预负载方法中,因为新桩(10)建构在基脚(1)上,所以基脚(1)应具有建构新桩(10)的可用空间,且新桩(10)应有效地接受从现存桩(3)和立柱中转移的现存负荷和额外负荷。
[0014]
然而,在基脚(1)不具有建构新桩(10)的可用空间时,扩展基脚(4)另外建构在基脚(1)的横向侧上,新桩(10)建构在扩展基脚(4)上,且扩展基脚(4)与基脚(1)整合,以使得扩展基脚(4)和基脚(1)一体地移动。
[0015]
因此,虽然扩展基脚(4)和基脚(1)一体地移动,但现存桩(3)和新桩(10)分担从立柱中转移的负荷。
[0016]
然而,在这类常规预负载方法中,随着时间流逝,施加到新桩(10)的朝下预应力的损耗情况出现,但即使在另外施加朝下预应力(预负载负荷)时,微桩的头部已经建构在如部分(a)中所示出的待锚定的基脚上,且由此无法执行任务。
[0017]
因此,出现现存桩(3)接受的负荷由于预负荷的损耗而增加大于现存负荷的问题。
[0018]
另外,因为新桩(10)与立柱(2)间隔超过现存桩(3),所以出现扩展基脚(4)接受的轴向负荷由于扩展基脚(4)和基脚(1)的变形而减小的问题。因此,在常规预负载方法中,实际上,出现另外安装新桩的情况,且由此存在经济可行性只能降低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0019]
技术问题
[0020]
本发明是针对提供一种预负载设备和一种使用预负载设备加固地基的方法,其中在将预负载负荷施加到基脚上建构的新桩且将新桩的头部锚定到基脚的预负载方法中,预负载设备允许甚至在预负载负荷的损耗出现的情况下执行预负载负荷的调整,如添加预负载负荷,且允许另外安装的新桩有效地分担转移到现存桩的负荷,以便在重构公寓和类似物的情况下需要基脚加固时确保经济可行性,且由此可有效地调整负荷。
[0021]
技术解决方案
[0022]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所述预负载设备包含:
[0023]
新基脚,与现存基脚分离且未与其接触,且建构在地面(g)中;上部支撑板,与现存厚板和现存竖直部分整合,所述现存厚板和所述现存竖直部分形成于现存基脚上,且形成于新基脚上方;以及负载单元,安装在新基脚与上部支撑板之间,其中,在操作负载单元时,与现存竖直部分和现存厚板连接的上部支撑板用作反应床,以使得将预负载负荷施加到新基脚的新桩,且由此新桩可分担在建筑物的扩展之前和之后通过现存竖直部分和现存厚板施加的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
[0024]
此外,优选地,
[0025]
新桩可以将新桩可旋转地按压装配到紧邻现存基脚的地面中或插入到挖掘孔中且挖掘孔用填充材料填充以做修整的方式建构,其中新桩的头部可一体地掩埋在新基脚中,且新桩可提供作为多个新桩,所述多个新桩形成为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
[0026]
此外,优选地,
[0027]
新基脚可提供作为多个新基脚,所述多个新基脚各自在地面中形成为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的单个基脚,或新基脚可各自在地面中形成为在纵向方向上连续扩展的条形基脚。
[0028]
此外,优选地,
[0029]
负载单元可安装在新基脚与上部支撑板之间以用以将预负载负荷施加到新桩且通过在不同时间重复地添加预负载负荷来调整预负载负荷。
[0030]
此外,优选地,
[0031]
可以手动或自动的方式以及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使用机械装置或液压千斤顶以及控制系统来调整负载单元。
[0032]
此外,优选地,
[0033]
在上部支撑板中,上部支架可与现存结构的现存竖直部分和现存厚板整合,且上
部基脚可与上部支撑板的下部部分一体地形成,以使得上部基脚的下部表面可与负载单元的上部表面接触。
[0034]
此外,优选地,
[0035]
在上部支撑板中,上部基脚可与现存结构的现存竖直部分和现存厚板整合,且上部支架可与上部基脚的下部部分一体地形成,以使得上部支架的下部表面可与负载单元的上部表面接触。
[0036]
此外,优选地,
[0037]
上部支撑板可形成于竖直壁中,其中上部基脚形成为扩展预定长度以对应于新下部支架的块状物,且与上部支架的下部部分一体地形成,且上部支架可与现存竖直部分和现存厚板整合。
[0038]
此外,优选地,
[0039]
上部支撑板可包含具有水平板形式的上部基脚以及上部支架,且可形成为具有u形横截面的壁构件,所述上部支架以竖直壁形式形成于上部基脚的上部表面上且彼此间隔开,上部基脚可形成为扩展水平板以对应于新下部支架,且具有竖直壁形式的上部支架可与现存竖直部分和现存厚板整合。
[0040]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使用预负载设备加固地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0041]
(a)在地面(g)中建构与现存基脚分离且未与其接触的新桩,且将新桩与新基脚整合;(b)将上部支撑板与现存厚板和现存竖直部分整合以定位于新基脚上方,所述现存厚板和所述现存竖直部分形成于现存基脚中;以及(c)将负载单元安装在新基脚与上部支撑板之间且操作负载单元以通过使用上部支撑板将预负载负荷施加到新基脚的新桩,所述上部支撑板与现存竖直部分和现存厚板连接作为反应床。
[0042]
有利效应
[0043]
根据本发明,不同于常规预负载方法,在现存桩的反应力超过设计承重能力时,可施加额外预负载负荷,且由此可通过调整预负荷来更有效地确保现存桩的承重能力。
[0044]
另外,根据本发明,新基脚建构成与现存基脚分离且通过负载单元和上部支撑板与现存立柱和现存厚板连接,以便在与扩展之前和之后比较时增加新桩的负荷分担率,且由此由于新桩建构的减少而可有效地加固基脚。
附图说明
[0045]
图1a和图1b是常规预负载方法的施工图。
[0046]
图2a和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的配置图。
[0047]
图3a和图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的视图。
[0048]
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加固地基的方法的过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预负载设备包含:新基脚,与现存基脚分离且未与其接触,且建构于地面中;上部支撑板,与形成于现存基脚上的现存竖直部分以及现存厚板整合,且形成于新基脚的上部部分上;以及负载单元,安装在新基脚与上部支撑板之间。预负载设备操作负载单元且使用
上部支撑板,所述上部支撑板与现存竖直部分和现存厚板连接作为反应床,以便将预负载负荷施加到新基脚的新桩,且允许新桩分担在建筑物的扩展之前和之后通过现存竖直部分和现存厚板施加的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
[0050]
发明模式
[0051]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执行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几种不同形式实施,并且不限于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另外,附图中将省略与描述不相关的部件以清楚地阐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整个本说明书中用类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类似的部件。
[0052]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外描述,否则在部分“包含”元件时,所述部分可包含所述元件,或另一元件可进一步包含于其中。
[0053]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100)]
[0054]
图2a和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的配置图。
[0055]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100)包含:负载单元(130),如液压千斤顶或机械装置,其执行预负载负荷的调整,如重复和添加预负载负荷;以及新基脚(120),与现存基脚(220)分离,其中新基脚(120)通过负载单元(130)和上部支撑板(140)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连接,以使得新桩(110)可有效地分担在建筑物的扩展之前和之后施加的现存负荷或扩展负荷。
[0056]
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出,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100)包含单独地形成于现存结构(200)上的新桩(110)、新基脚(120)、负载单元(130)以及上部支撑板(140)。在这种情况下,现存结构(200)包含现存桩(210)、现存基脚(220)、现存竖直部分(230)以及现存厚板(240)。
[0057]
首先,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出,新桩(110)单独地建构在现存基脚(220)的横向侧上的地面(g)中且主要使用可连接的微桩,所述新桩是先前建构在新基脚(120)下的地面上的桩。
[0058]
为建构微桩,微桩可通过旋转来直接地按压装配到新基脚(120)下的地面中或可插入到挖掘孔中,这些挖掘孔通过挖掘形成,且挖掘孔可用填充材料填充以做修整。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微桩彼此分离地安装。
[0059]
新桩(110)的头部与下文所描述的新基脚(120)整合,且通常,将预定厚度的基脚混凝土倾倒在微桩的头部上,以使得微桩的头部与新基脚(120)整合。
[0060]
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出,新基脚(120)是新近建构在现存基脚(220)的横向侧上的基脚,且常规地,基脚与现存基脚(220)一体地建构,但在本发明中,新基脚(120)未与现存基脚(220)整合而是与所述现存基脚分离。
[0061]
因此,因为新基脚(120)建构成未与现存基脚(220)整合而是与所述现存基脚分离,所以新基脚(120)独立地从现存基脚(220)移动,且由此新桩(110)和现存桩(210)有效地分担从现存厚板和现存竖直部分中转移的现存负荷和添加负荷。
[0062]
也就是说,在常规预负载方法中,因为新基脚(120)与现存基脚(220)整合,所以新基脚(120)和现存基脚(220)一体地移动,且由此存在现存桩(210)比新桩(110)具有更大的负荷分担率的问题。然而,新基脚(120)建构成与现存基脚(220)分离以解决所述问题。
[0063]
不同于常规发明,在本发明中,不需要从现存基脚(220)中抽出加固条柱、连接加
固条柱与从新基脚(120)中抽出的加固条柱且倾倒混凝土的基脚整合建构,且由此可简化建构过程。
[0064]
如图3a和图3b中所示出,新基脚(120)可各自单独地建构为单个基脚或可连续地建构为条形基脚,且新基脚(120)可以布置所需加固杆且倾倒和固化预定厚度的混凝土以与新桩(110)的前部部分整合的方式建构。
[0065]
另外,新下部支架(121)可进一步与新基脚(120)的上部部分一体地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在通过负载单元(130)将预负载负荷直接地转移到新基脚(120)时,可出现应力集中,且由此新下部支架(121)可以独立块状物形式在纵向方向上一体地或单独地形成于新基脚(120)的上部部分上,以分散和转移预负荷。
[0066]
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出,负载单元(130)安装在新基脚(120)与下文所描述的上部支撑板(140)之间以用以将预应力(也就是说,预负载负荷)朝下施加到新桩(110)且用以通过在不同时间重复地添加预负载负荷来调整预负载负荷。
[0067]
也就是说,负载单元(130)定位在上部支撑板(140)的下部表面上,且上部支撑板(140)连接到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且因此,在操作负载单元(130)时,可通过新基脚(120)将预负载负荷施加到新桩(110)作为施加到上部支撑板(140)的力的反应力。
[0068]
因此,在竖直扩展的如螺旋千斤顶或液压千斤顶以及控制系统等机械装置用作负载单元时,可以手动或自动的方式以及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调整负载单元(130)的操作。在施加不满足参考水平的预负载负荷时或在由于时间推移而出现预负载负荷的损耗时,可即刻施加额外预负载负荷。因为在建筑物的扩展之后最大化预负载负荷的损耗时即刻施加额外预负载负荷,所以可大大提高效率且可最小化新桩(110)的建构,且由此可确保经济可行性。
[0069]
在新基脚(120)是单个基脚时,至少一个负载单元(130)安装在单个基脚上,且在新基脚(120)是条形基脚时,多个负载单元(130)彼此分离地安装。
[0070]
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出,上部支撑板(140)充当负载单元(130)的反应床且还用以转移负荷(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这些负荷从上方转移到负载单元(130)、新基脚(120)以及新桩(110)。
[0071]
为此目的,上部支撑板(140)与现存结构(200)的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连接,以便转移负荷且充当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的反应床。
[0072]
因此,为使上部支撑板(140)的下部表面安全地与负载单元(130)的上部表面接触,如图2a中所示出,上部基脚(141)形成为在纵向方向上扩展预定长度的水平块状物,且参考图3a与上部支架(142)的下部部分一体地形成,其中上部支架(142)形成为(例如)竖直壁,以使得其横向表面与现存竖直部分(230)连接,且其上部表面与现存厚板(240)连接。
[0073]
因为在现存结构(200)的扩展之前建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100),所以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中转移的现存负荷可分散到现存桩(210)和新桩(110)两者且支撑在其上。
[0074]
甚至在执行现存结构(200)的扩展时,也将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分散和转移到现存桩(210)和新桩(110)两者,且由此现存桩(210)和新桩(110)可有效地分担负荷。
[0075]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现存基脚(220)和新基脚(120)彼此分离且单独地移动,所以
新桩(110)的负荷分担率通过调整预负载负荷而增加,且由此可任意地提高加固效率。
[0076]
另外,在图2b的情况下,上部支架(142)形成于上部支撑板(140)的下部部分上,且上部基脚(141)与上部支架(142)的上部部分一体地形成,且可确认,呈各种形式的具有相同功能的上部支撑板(140)可建构成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整合。
[0077]
现存结构(200)包含现存桩(210)、现存基脚(220)、现存竖直部分(230)以及现存厚板(240)。
[0078]
现存桩(210)提前建构在地面(g)中,且现存桩(210)的头部与现存基脚(220)整合。
[0079]
在建造如公寓等现存结构的扩展部分时,产生扩展负荷。在增加现存基脚(220)的厚度以使得现存基脚(220)承载扩展负荷时,增加静负荷以使得负荷超过现存桩(210)的反应力。
[0080]
根据常规预负载方法,不同于本发明,在建筑物的扩展之前建构现存基脚(220)或与现存基脚(220)整合的扩展基脚且建构新桩时,所施加预负载负荷的损耗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调整预负载负荷的损耗,且出现未有效地分担负荷的问题,如现存桩(210)的负荷分担率增加。
[0081]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因为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与上部支撑板(140)整合,所以通过上部支撑板(140)、负载单元(130)以及新基脚(120)将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明显地转移到新桩(110),且由于负荷分担率的调整而最低限度地建构新桩(110),且由此确保经济可行性。因此,暴露负载单元(130)以通过调整预负荷来自由地恢复损失的预负载负荷。
[0082]
形成为竖直壁或立柱的现存竖直部分(230)与上部支撑板(140)整合,以充当负载单元(130)的反应床和负荷转移路径,且用以转移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所述现存负荷和所述扩展负荷转移到现存厚板(240)、转移到新桩(110)。
[0083]
因此,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出,不同于常规预负载方法,负载单元(130)可在所需时间点调整预负载负荷,且将新基脚(120)建构成与现存基脚(220)分离以在现存结构的扩展之前和之后执行新桩(110)的负荷分担调整,以便最小化新桩的建构,且由此可确保预负载负荷的经济可行性和施加效率。
[0084]
图3a和图3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100)加固的基脚。
[0085]
在图3a中,在如公寓等现存结构(200)中,现存桩(210)的头部与现存基脚(220)一体地建构,现存竖直部分(230)在现存基脚(220)的纵向方向上在现存基脚(220)上连续地扩展,且现存厚板(240)形成于现存竖直部分(230)的上部表面上。
[0086]
因此,现存基脚(220)和现存厚板(240)可变成地下结构,如地下停车坪或机房,且在现存厚板(240)的上部表面上建造竖直扩展部分或水平扩展部分时,可施加负荷,以使得现存桩(210)的反应力超过设计承重能力。
[0087]
因此,新桩(110)在紧邻现存基脚(220)的地面中建构成在纵向方向上与现存基脚(220)分离,且具有单个基脚形式的新基脚(120)可在新桩(110)的头部上建构成在纵向方向上与现存基脚(220)分离。
[0088]
在这种情况下,新基脚(120)未与现存基脚(220)接触且建构成与现存基脚(220)
分离,以使得负荷不从现存基脚(220)中转移到新基脚(120),且新基脚(120)和现存基脚(220)单独地移动。
[0089]
因此,新下部支架(121)安装在新基脚(120)的上部表面上且分散从负载单元(130)中转移的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并将负荷转移到新基脚(120)。
[0090]
新下部支架(121)可形成为与新基脚(120)分离但在转移负荷时与新基脚(120)一体地移动。
[0091]
负载单元(130)安装在新下部支架(121)的上部表面上,且安装至少一个负载单元(130)以对应于具有单个基脚形式的新基脚(120)。
[0092]
随后,建构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连接的上部支撑板(140),以使得负载单元(130)定位在上部支撑板(140)下。
[0093]
因此,上部基脚(141)形成为块状物以在纵向方向上扩展预定长度,且对应于新下部支架(121),且上部支架(142)形成为与上部基脚(141)的下部部分一体地形成的竖直壁形式,其中上部支架(142)可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整合。
[0094]
负载单元(130)定位于上部基脚(141)的下部表面与新下部支架(121)的上部表面之间,且在负载单元(130)操作时,转移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
[0095]
因为可控制负载单元(130),所以可精确地施加预负载负荷,且稍后可施加额外负荷。
[0096]
另外,可移除负载单元(130)以用永久性支架(未示出)置换,且在需要时,可再安装负载单元(130)以供再使用。
[0097]
在图3a中,现存基脚(220)与新基脚(120)分离以接受从如前所述的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中转移的负荷,且上部支撑板(140)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连接,以使得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通过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转移到上部支撑板(140),且最后通过负载单元(130)、新下部支架(121)以及新基脚(120)从上部支撑板(140)中转移到新桩(110)。
[0098]
随后,在图3b中,不同于在图3a中形成为单个基脚的新基脚(120)和新下部支架(121),新基脚(120)和新下部支架(121)形成为条形基脚,且上部支撑板(140)也形成为条形基脚。
[0099]
也就是说,甚至在图3b中,如公寓等现存结构(200)的现存桩(210)的头部与现存基脚(220)一体地建构,且现存竖直部分(230)在纵向方向上在现存基脚(220)上连续地扩展,且现存厚板(240)形成于现存竖直部分(230)的上部表面上。
[0100]
现存基脚(220)和现存厚板(240)变成地下结构,如地下停车坪或机房,且在现存厚板(240)上建造竖直扩展部分或水平扩展部分时,可施加负荷,以使得现存桩(210)的反应力超过设计承重能力。
[0101]
因此,新桩(110)首先在紧邻现存基脚(220)的地面中建构成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且具有条形基脚形式的新基脚(120)可在新桩(110)的头部上建构成在纵向方向上与现存基脚(220)分离。
[0102]
在这种情况下,新基脚(120)也未与现存基脚(220)的横向侧接触且单独地建构,以使得负荷不直接地从现存基脚(220)中转移,且新基脚(120)和现存基脚(220)单独地移动。
[0103]
另外,新下部支架(121)连续地安装在呈条形基脚形式的新基脚(120)的上部表面上以分散从负载单元(130)中转移的扩展负荷,且用以将扩展负荷转移到新基脚(120)。
[0104]
甚至在新下部支架(121)也单独地根据新基脚(120)形成时,新下部支架(121)和新基脚(120)可在转移负荷时一体地移动。
[0105]
负载单元(130)安装在新下部支架(121)的上部表面上,多个负载单元(130)安装在新基脚(120)上,所述新基脚在纵向方向上连续地扩展为彼此分离。
[0106]
随后,建构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整合的上部支撑板(140),且上部支撑板(140)包含具有水平板形式的上部基脚(141)和上部支架(142),且形成为具有u形横截面的壁构件,所述上部支架在上部基脚(141)的上部表面上形成为竖直壁以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
[0107]
在这种情况下,上部基脚(141)形成为在纵向方向上扩展的水平板且对应于新下部支架(121),且具有竖直壁形式的上部支架(142)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整合。
[0108]
因此,负载单元(130)定位于上部基脚(141)的下部表面与新下部支架(121)的上部表面之间,且在负载单元(130)操作时,转移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
[0109]
因为可控制负载单元(130),所以可精确地施加预负载负荷,且稍后可施加额外负荷。另外,可移除负载单元(130)以用永久性支架置换,且在需要时,可再安装负载单元(130)以供再使用。
[0110]
因此,类似地,甚至在图3b中,现存基脚(220)与新基脚(120)分离且接受来自如前所述的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的负荷。上部支撑板(140)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整合,以使得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通过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转移到上部支撑板(140)且通过负载单元(130)、新下部支架(121)以及新基脚(120)从上部支撑板(140)中转移到新桩(110)。上部支撑板(140)可形成于具有u形横截面的结构中。
[0111]
使用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100)加固地基的方法
[0112]
图4a和图4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100)加固地基的方法的过程。
[0113]
首先,为建构在建造现存结构(200)的扩展部分时建构的用于调整负荷的预负载设备(100),新基脚(120)使用现场浇铸混凝土建构成与现存基脚(220)分离,上部支撑板(140)建构成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连接,且预负载负荷通过负载单元(130)以反应力的方式施加到新桩(110)。
[0114]
如图4a中所示出,已经建构包含现存桩(210)、现存基脚(220)、现存竖直部分(230)以及现存厚板(240)的现存结构(200)。
[0115]
因此,现存桩(210)接受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上方转移的现存负荷,且在建造如公寓等现存结构的扩展部分时,执行水平扩展和竖直扩展,且由此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无法安全地仅支撑于现存桩(210)和现存基脚(220)上。
[0116]
如图4a中所示出,多个新桩(110)在紧邻现存基脚(220)的地面中建构成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
[0117]
微桩用作新桩(110)且建构到预定深度,且新桩(110)的前端可支撑于硬性支撑层
上。
[0118]
因为微桩具有预定长度,所以微桩在需要时可通过连接器彼此连接。微桩可根据场地条件通过旋转按压装配到地面中或可插入到挖掘孔中,且挖掘孔可用填充材料填充以做修整。
[0119]
混凝土倾倒在所布置的加固杆上达到预定厚度,以使得掩埋微桩的头部,且由此形成新基脚(120)。在图4a中,以单个基脚形式建构新基脚(120),但如图3b中所示出,可以纵向方向上连续地建构的条形基脚形式建构新基脚(120)。
[0120]
新基脚(120)建构成与现存基脚(220)分离且未与所述现存基脚接触,以使得新基脚(120)和现存基脚(220)单独地移动。
[0121]
随后,新下部支架(121)可进一步与新基脚(120)的上部部分一体地形成或另外安装在其上,以使得根据负载单元(130)的操作的预负载负荷分散和转移到新基脚(120)。
[0122]
随后,如图4b中所示出,上部支撑板(140)与现存结构(200)的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一体地形成。
[0123]
如图3a中所示出,在上部支撑板(140)中,上部基脚(141)形成为在纵向方向上以预定长度扩展的块状物,且上部支架(142)形成为与上部基脚(141)的下部部分一体地形成的竖直壁,其中上部支架(142)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整合,但如图3b中所示出,可使用具有u形横截面的壁构件。
[0124]
负载单元(130)在新下部支架(121)与上部支撑板(140)之间安装在新基脚(120)上方。
[0125]
在操作负载单元(130)时,现存竖直部分(230)、现存厚板(240)以及上部支撑板(140)充当反应床且允许将预负载负荷施加到新桩(110)。
[0126]
在需要时,再操作负载单元(130)以添加负荷或稍后恢复损失的预负载负荷。
[0127]
因此,在完成建筑物的扩展时,施加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因为现存基脚(220)与新基脚(120)分离,所以现存桩(210)分担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的一部分,且最后将剩余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转移到新桩(110),且由此可有效地分担负荷。在现存桩的反应力超过设计承重能力时,可将额外预负载负荷施加到新桩,且由此现存桩可通过预负荷的调整而更有效地加固。
[0128]
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可在不改变工艺范围和必需特征的情况下以其它混凝土形式执行本发明。因此,上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应视为仅作为所有方面中的实例且并不出于限制的目的。举例来说,描述为单一类型的每个组件可以分布式方式实现,类似地,描述为分布式的组件可以连接的方式实现。
[0129]
本发明的范围不是通过详细描述而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限定,且涵盖从所附权利要求的意义、范围以及等效物推导出来的所有修改或更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