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监控超厚卵砂石层静压引孔沉桩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3429发布日期:2020-07-29 02:29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监控超厚卵砂石层静压引孔沉桩工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卵砂石层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激光监控超厚卵砂石层静压引孔沉桩工法。



背景技术:

桩工机械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冲击式、振动式、静压式和成孔灌注式四类,桩工机械用于完成预制桩向土层贯入的作业机械,包括打入、沉入、压入、拔出或灌注桩成孔等桩的作业过程,已经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码头和港口等基础施工中的预制桩施工,随着桩工机械的发展,打桩锤由传统的落锤、蒸汽锤、柴油锤、振动锤施工工法发展到了现在广泛使用的静压式沉桩工法,液压静力沉桩工法由于沉桩效率高,噪声低,振动小,无油烟污染,已经广泛使用于软土地基施工,一些欧美国家和亚洲的日本、韩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区,液压沉桩施工工法已经完全取代了柴油打桩锤施工工法。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建筑型式不断涌现,超大超深工程越来越多,静沉桩具有低噪音,造价低廉,质量易于保证,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而被设计广泛应用;高压旋喷机主要应用于地基处理,帷幕止水施工等,现行的引孔设备多为长螺旋钻孔机干作业法施工,但这种技术和设备受其工作深度,排出泥土量大,地下水位,耗电,机身移动便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地基处理,带来特殊卵砂石层沉桩技术因难,容易错位,如卵砂石层超厚而且坚硬壳体在施工中很难穿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激光监控超厚卵砂石层静压引孔沉桩工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激光监控超厚卵砂石层静压引孔沉桩工法,它具有激光监控节能,避免错位,特殊卵砂石层沉桩技术因难的优点,解决了耗电,机身移动便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地基处理,带来特殊卵砂石层沉桩技术因难,容易错位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激光监控超厚卵砂石层静压引孔沉桩工法,包括:进行桩机就位;进行沉桩;接触卵砂石层;清理泥浆和砂浆接着引孔;启动激光监控施工;进行钻机就位;进行定位测量;进行高压旋喷施钻;进行定位引孔桩位;进行提钻;进行静压桩管引孔;进行静压沉桩。

进一步的,所述启动激光监控施工,该工法引孔垂直度直接决定了桩身垂直度,对成桩质量起重要作用,故在引孔过程中,利用两台光电激光铅垂仪成90度,均对准引孔钻杆轴线,监测x、y方向的垂直度,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监测情况,随时纠正偏差,确保偏差控制在0.2%。

进一步的,所述进行钻机就位,螺旋钻机预先钻孔后,再在孔位上静压管桩,使管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采用预钻孔沉桩法可明显改善挤土效应,采用长螺旋钻头钻进引孔,垂直度控制在0.2%;。

进一步的,所述进行高压旋喷施钻,高压气液混合管还包括有分别与高压气流管以及高压液流管连接的高压气液混合接头以及钢制射流管,高压气液混合接头的输出高压气液的端口与钢制射流管连接,钢制射流管下放进预应力管桩的桩管内,这样,通过高压气液混合接头将高压气体以及高压液体进行混合,进而从钢制射流管将高压气液从桩底排出,伸入桩管内的为钢制管道,这样,保证了钢制射流管是竖直向下伸进桩管内,防止了钢制射流管弯曲,使从射出的高压气液压力达到最大,避免管道弯曲造成管道的破裂,同时,更加便于后续携带砂土返出排至地面,不会造成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进行定位引孔桩位,首先进行0.5mpa射水试验,用以检查喷嘴是否畅通,压力是否正常,按常规施工顺序施工,尽可能不走回头路,以免地基复压后,造成静压桩机下沉;每根桩放线两次,进行桩基定位,第一次高压旋喷前放桩位,第二次在旋喷完成后静压机施压前放桩位,不得成批量施放桩位,避免静压机行走中对桩体挤压移位。

进一步的,所述进行静压桩管引孔,在静压桩机上设有引孔装置,引孔装置包括引孔架、动力头、推进系统、钻架和钻杆,引孔架拆分为下引孔架和上引孔架,下引孔架安装在静压桩机上,上引孔架的底部滑动安装在下引孔架的顶部,上引孔架与下引孔架之间安装有平移油缸,钻架安装在上引孔架上,动力头通过推进系统安装在钻架上实现向下和向上移动以实现钻孔和退钻操作,钻杆与动力头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行提钻,高压旋喷钻机提钻过程中,压力泵的压力减小,减小喷水量,拆卸钻杆,码放在钻机边的钻杆堆放架上,在静压沉桩之前,需要将注浆导管预埋在预制桩的空心内腔中,注浆导管可以采用钢管或耐压的pvc管,静压桩机就位后将桩吊放入静压桩机内,启动液压夹头夹紧桩身并对准桩位中心、调直,然后开始压桩,每次沉桩高度为一个压桩行程,反复往下沉桩,完成第一节桩的沉桩过程,然后用焊接接桩,再重复第二节、第三节等的沉桩过程,从而完成一根桩的施工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进行静压桩管引孔,高压旋喷钻机施钻完成后移走,调好静压设备进行压桩,沉桩时以桩底标高为准,静压桩机应在1.5h内完成就位,然后用吊车将桩吊起,送入桩机夹持器夹孔,使桩尖对准桩位,然后调平桩机,使桩身竖直,控制桩身垂直度偏差≤0.5%,确保桩体轴心受压,桩尖对位偏差≤20mm,无误后再对中、进行压桩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进行静压沉桩,在静压沉桩之前,需要将注浆导管预埋在预制桩的空心内腔中,注浆导管可以采用钢管或耐压的pvc管,静压桩机就位后将桩吊放入静压桩机内,启动液压夹头夹紧桩身并对准桩位中心、调直,然后开始压桩,每次沉桩高度为一个压桩行程,反复往下沉桩,完成第一节桩的沉桩过程,然后用焊接接桩,再重复第二节、第三节等的沉桩过程,从而完成一根桩的施工过程,静压桩施工过程中,不得任意调整和校正桩的垂直度,避免对桩身产生较大的次生弯矩,静压桩穿越硬土层或进入持力层的过程中,除机械故障处,不得停止沉桩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激光监控超厚卵砂石层静压引孔沉桩工法,包括:s1进行桩机就位;s2进行沉桩;s3接触卵砂石层;s4清理泥浆和砂浆接着引孔;s5启动激光监控施工,该工法引孔垂直度直接决定了桩身垂直度,对成桩质量起重要作用,故在引孔过程中利用两台光电激光铅垂仪成90度,均对准引孔钻杆轴线,监测x、y方向的垂直度,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监测情况,随时纠正偏差,确保偏差控制在0.2%。

s6进行钻机就位,螺旋钻机预先钻孔后,再在孔位上静压管桩,使管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采用预钻孔沉桩法可明显改善挤土效应,采用长螺旋钻头钻进引孔,垂直度控制在0.2%s7,进行定位测量;s8,进行高压旋喷施钻,高压气液混合管还包括有分别与高压气流管以及高压液流管连接的高压气液混合接头以及钢制射流管,高压气液混合接头的输出高压气液的端口与钢制射流管连接,钢制射流管下放进预应力管桩的桩管内,这样,通过高压气液混合接头将高压气体以及高压液体进行混合,进而从钢制射流管将高压气液从桩底排出,伸入桩管内的为钢制管道,这样,保证了钢制射流管是竖直向下伸进桩管内,防止了钢制射流管弯曲,使从射出的高压气液压力达到最大,避免管道弯曲造成管道的破裂,同时,更加便于后续携带砂土返出排至地面,不会造成堵塞。

s9进行定位引孔桩位,首先进行0.5mpa射水试验,用以检查喷嘴是否畅通,压力是否正常,按常规施工顺序施工,尽可能不走回头路,以免地基复压后,造成静压桩机下沉;每根桩放线两次,进行桩基定位,第一次高压旋喷前放桩位,第二次在旋喷完成后静压机施压前放桩位,不得成批量施放桩位,避免静压机行走中对桩体挤压移位;s10进行提钻述,高压旋喷钻机提钻过程中,压力泵的压力减小,减小喷水量,拆卸钻杆,码放在钻机边的钻杆堆放架上在静压沉桩之前,需要将注浆导管预埋在预制桩的空心内腔中,注浆导管可以采用钢管或耐压的pvc管,静压桩机就位后将桩吊放入静压桩机内,启动液压夹头夹紧桩身并对准桩位中心、调直,然后开始压桩,每次沉桩高度为一个压桩行程,反复往下沉桩,完成第一节桩的沉桩过程,然后用焊接接桩,再重复第二节、第三节等的沉桩过程,从而完成一根桩的施工过程,。

s11进行静压桩管引孔,高压旋喷钻机施钻完成后移走,调好静压设备进行压桩,沉桩时以桩底标高为准,静压桩机应在1.5h内完成就位,然后用吊车将桩吊起,送入桩机夹持器夹孔,使桩尖对准桩位,然后调平桩机,使桩身竖直,控制桩身垂直度偏差≤0.5%,确保桩体轴心受压,桩尖对位偏差≤20mm,无误后再对中、进行压桩施工;s12进行静压沉桩,在静压沉桩之前,需要将注浆导管预埋在预制桩的空心内腔中,注浆导管可以采用钢管或耐压的pvc管,静压桩机就位后将桩吊放入静压桩机内,启动液压夹头夹紧桩身并对准桩位中心、调直,然后开始压桩,每次沉桩高度为一个压桩行程,反复往下沉桩,完成第一节桩的沉桩过程,然后用焊接接桩,再重复第二节、第三节等的沉桩过程,从而完成一根桩的施工过程,静压桩施工过程中,不得任意调整和校正桩的垂直度,避免对桩身产生较大的次生弯矩,静压桩穿越硬土层或进入持力层的过程中,除机械故障处,不得停止沉桩施工。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