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轮胎建造的抗泥石流砌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74816发布日期:2020-08-07 19:30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弃轮胎建造的抗泥石流砌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抗泥石流冲击的砌体结构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废弃轮胎建造的抗泥石流砌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防灾领域,泥石流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自然灾害,近年来,泥石流在我国山区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了山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砌体的强度是低于泥石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大量的废弃轮胎给环境带来诸多危害,利用废弃轮胎提高砌体的强度既能够解决环境问题,又能够降低泥石流造成的危害,现有的废弃轮胎抗泥石流砌体结构中,当废弃轮胎被大石头挤压后,虽能够缓冲石头对砌体的冲击力,但由于石头较重,利用废弃轮胎的回弹力无法将石头移开,而被压缩的废弃轮胎缓冲泥石流冲击的能力明显下降,后续石头冲击废弃轮胎时,直接将冲击传到砌体,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而我们发明了一种废弃轮胎建造的抗泥石流砌体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弃轮胎建造的抗泥石流砌体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废弃轮胎建造的抗泥石流砌体结构,包括砌体外墙,砌体外墙的右侧设有一列数个木板,木板的下端分别埋在土壤内,木板的右侧分别覆盖一侧铁皮,木板的左侧分别设有一竖排数个废弃轮胎,废弃轮胎分别与对应的木板固定连接,废弃轮胎的左侧分别与砌体外墙的右侧接触配合,前后相邻的两个废弃轮胎的左侧分别设有同一个倒c型杆,倒c型杆右侧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两个废弃轮胎内,倒c型杆的右端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木板的左侧接触配合,砌体外墙的右侧对应倒c型杆分别设有预留凹槽,倒c型杆能够分别在对应的预留凹槽内摆动,倒c型杆左侧的中间分别铰接连接弹性件的右侧,弹性件的左侧分别与对应的预留凹槽的左侧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废弃轮胎建造的抗泥石流砌体结构,所述的木板的右侧设有水泥台,水泥台的下部深埋地下,水泥台的左侧与铁皮的右侧接触配合,水泥台的右侧为内凹的弧形曲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废弃轮胎建造的抗泥石流砌体结构,所述的木板为普通木板刷防腐油漆制造的防腐木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废弃轮胎建造的抗泥石流砌体结构,所述的废弃轮胎的内腔与内圈内分别填充未被粉碎的麦秸秆,相邻的废弃轮胎之间填充被粉碎的麦秸秆。

如上所述的一种废弃轮胎建造的抗泥石流砌体结构,所述的砌体外墙的前侧设有沿斜坡开设的排水沟,排水沟的内壁由混凝土浇筑,排水沟的底部开设数个插槽,插槽内分别活动设有石板,石板的上方分别设有横梁,横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排水沟对应的侧壁转动连接,横梁外周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数个圆周分布的挡板,横梁底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拉绳的一端,拉绳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石板的顶侧固定连接,排水沟的前后侧壁对应石板分别固定设有挡块,挡块的底侧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石板的顶侧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废弃轮胎建造的抗泥石流砌体结构,所述的排水沟的基地内开设暗道,插槽的下端分别与暗道的顶侧连通。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利用废弃轮胎减缓泥石流对砌体外墙的冲击力,从而增加砌体的抗冲击强度,并利用泥石流对废弃轮胎的冲击力使被压缩的废弃轮胎回弹,使废弃轮胎保持良好的缓冲能力,同时能够利用废弃轮胎与木板组成简易筏,用户可以爬到简易筏上避难,利用废弃轮胎进行逃生,能够满足实际需求,适合推广。使用本发明时,当泥石流冲击铁皮的右侧时,泥石流对木板形成向左的冲击力,位于木板与砌体外墙之间废弃轮胎被挤压压缩,从而缓冲泥石流对砌体外墙的冲击力,同时木板通过倒c型杆对弹性件产生向左的推力,弹性件被压缩,由于泥石流的流体性,此时木板能够在弹性件与废弃轮胎的弹性推力作用下向右移动回弹;当大石头冲击相向一块木板时,该木板对应的废弃轮胎被压缩,同时木板对对应的倒c型杆的一端产生向左的推力,使倒c型杆分别沿与弹性件之间的铰接轴转动,倒c型杆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木板的左侧接触配合;当相邻侧的木板同样被大石头冲击时,能够使倒c型杆沿与弹性件之间的铰接轴反向转动,从而使倒c型杆的一端将对应的木板推出,使废弃轮胎恢复弹性形变,便于废弃轮胎承受后续的大石头冲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废弃轮胎建造的抗泥石流砌体结构,如图所示,包括砌体外墙1,砌体外墙1的右侧设有一列数个木板2,木板2的下端分别埋在土壤内,木板2的右侧分别覆盖一侧铁皮3,木板2的左侧分别设有一竖排数个废弃轮胎4,废弃轮胎4分别与对应的木板2固定连接,废弃轮胎4的左侧分别与砌体外墙1的右侧接触配合,前后相邻的两个废弃轮胎4的左侧分别设有同一个倒c型杆5,倒c型杆5右侧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两个废弃轮胎4内,倒c型杆5的右端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木板2的左侧接触配合,砌体外墙1的右侧对应倒c型杆5分别设有预留凹槽6,倒c型杆5能够分别在对应的预留凹槽6内摆动,倒c型杆5左侧的中间分别铰接连接弹性件7(弹性件7为橡胶垫)的右侧,弹性件7的左侧分别与对应的预留凹槽6的左侧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利用废弃轮胎减缓泥石流对砌体外墙的冲击力,从而增加砌体的抗冲击强度,并利用泥石流对废弃轮胎的冲击力使被压缩的废弃轮胎回弹,使废弃轮胎保持良好的缓冲能力,同时能够利用废弃轮胎与木板组成简易筏,用户可以爬到简易筏上避难,利用废弃轮胎进行逃生,能够满足实际需求,适合推广。使用本发明时,当泥石流冲击铁皮3的右侧时,泥石流对木板2形成向左的冲击力,位于木板2与砌体外墙1之间废弃轮胎被挤压压缩,从而缓冲泥石流对砌体外墙1的冲击力,同时木板2通过倒c型杆5对弹性件7产生向左的推力,弹性件7被压缩,由于泥石流的流体性,此时木板2能够在弹性件7与废弃轮胎4的弹性推力作用下向右移动回弹;当大石头冲击相向一块木板2时,该木板2对应的废弃轮胎4被压缩,同时木板2对对应的倒c型杆5的一端产生向左的推力,使倒c型杆5分别沿与弹性件7之间的铰接轴转动,倒c型杆5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木板2的左侧接触配合;当相邻侧的木板2同样被大石头冲击时,能够使倒c型杆5沿与弹性件7之间的铰接轴反向转动,从而使倒c型杆5的一端将对应的木板2推出,使废弃轮胎4恢复弹性形变,便于废弃轮胎4承受后续的大石头冲击。

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木板2的右侧设有水泥台8,水泥台8的下部深埋地下,水泥台8的左侧与铁皮3的右侧接触配合,水泥台8的右侧为内凹的弧形曲面。水泥台8能够对木板2产生向左的支撑力,避免木板2向右倾倒,同时小规模的泥石流产生的频率较高,木板2下部承受被冲击的频率较高,通过水泥台8减缓泥石流对木板2的冲击,延长木板2的使用寿命,同时当泥石流冲击水泥台8的右侧的时,泥石流沿水泥台8右侧的弧形曲面冲击爬高后返回右侧,能够对后续泥石流产生反向的阻力,减缓泥石流流速,进一步对木板2形成保护。

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木板2为普通木板刷防腐油漆制造的防腐木板。生产与制造成本低,便于木板2的大量使用,便于普及。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废弃轮胎4的内腔与内圈内分别填充未被粉碎的麦秸秆,相邻的废弃轮胎4之间填充被粉碎的麦秸秆。麦秸秆能够增加保温效果,同时废弃轮胎4内腔与内圈内填充的未被破碎的麦秸秆,能够减缓麦秸秆从废弃轮胎4内掉落的可能性,从而增加废弃轮胎4的浮力,由于麦秸秆资源丰富,麦秸秆的利用从而达到节约环保的目的。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砌体外墙1的前侧设有沿斜坡开设的排水沟50,排水沟50的内壁由混凝土浇筑,排水沟50的底部开设数个插槽51,插槽51内分别活动设有石板52,石板52的上方分别设有横梁53,横梁5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排水沟50对应的侧壁转动连接,横梁53外周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数个圆周分布的挡板54,横梁53底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拉绳55的一端,拉绳55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石板52的顶侧固定连接,排水沟50的前后侧壁对应石板52分别固定设有挡块56,挡块56的底侧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石板52的顶侧接触配合。沿斜坡流下的泥石流能够进入排水沟50内,当较少量的泥石流经过排水沟50时,泥石流能够沿排水沟50的底部向左流动,此时泥石流与挡板54不接触,随泥石流量的增加,或突然大量的泥石流进入排水沟50时,泥石流沿排水沟50流动并对横梁53下方的挡板54产生向左的推力,挡板54与泥石流产生阻力,减缓泥石流流动的速度,同时挡板54带动横梁53转动,拉绳55缠绕在横梁53上,拉绳55将石板52向上拉起,石板52的上端伸入排水沟50内,石板52进一步对泥石流形成阻力,进一步减缓泥石流的流速,同时能够截留一部分泥石流中的泥沙,减缓下流的压力,至挡块56的底侧分别与对应的石板52的顶侧接触配合,石板52无法进行向上移动;当泥石流漫过横梁53上方的挡板54时,此时横梁上下两侧的挡板54承受的阻力大小差不多,此时在石板52重力作用下,石板52向下移动,重新进入插槽51内,排水沟50恢复通常,此时排放泥石流的能力增加,避免排水沟50被摧毁,通过上述过程对泥石流进行层层阻碍,为下流逃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同时便于砌体外墙1内住户的逃生;当泥石流过后,石板52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插槽51内,使排水沟50的底面保持平整,便于对排水沟50底部的积淤进行清理。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排水沟50的基地内开设暗道60,插槽51的下端分别与暗道60的顶侧连通。洗砂碎石进入插槽51后能够进入暗道60内,并被排出,避免大量的洗砂碎石在插槽51内积聚导致的石板52无法正常复位进入插槽51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