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治理用调沙清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66759发布日期:2020-08-25 18:5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流治理用调沙清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调沙清淤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河流治理用调沙清淤方法。



背景技术:

河流是人们生活的依赖,而河流在给人们造福的同时,也常常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造成危害的最大原因就是上游带的沙子,如果能够解决沙的问题,将会从根本上解决河流的危害问题。而调水调沙,就是利用工程设施和一些调度手段,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河道的泥沙和河床的淤沙适时的冲刷,从而减少河床的淤积,具体操作就是利用异重流,形成连续的泄流动力,冲刷河底的淤沙,淤积的泥沙也被汹涌的来水扰动了起来,此时,再辅助利用冲沙船高速射流,同步扰动加沙;最后,实现河水和泥沙同时下泄,但是,其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可以解决部分河段的淤沙问题,但是其还是送入下游河道,并没有将沙子调出,导致问题仍然存在于下游河道中,特别是黄河,其含沙量更高,甚至出现了下游的地上河的问题,给防洪带来更高的要求,而且通过冲刷淤沙,还需要有条件的河道才能实现,并不是每一段河道都可以实现,比如上游有大坝,或者有多条河流。

另外,就是单纯采用人工扰沙来实现,也就是借助河水已有的势能,辅以人工扰动河床土质,促进河床泥沙启动,实现河床下切、输沙入海,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搅动让河底淤沙上浮,使其与自然水流一起下泄,从而达到清淤输沙的目的。其仍然存在上述所述的问题,不能实现定期将泥沙从河道调出清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流的泥沙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河流治理用调沙清淤方法,通过在河道上挖出涵道,并在涵道入口设有挡沙器,在出口设有细沙沉降器,并分别安装有输沙绞笼,将挡沙器和细沙沉降器的沙子输出到河道大坝外面,从根本上解决了沙子带来的问题。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河流治理用调沙清淤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施工方法和调沙清淤方法,其中,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土建施工:在上游可通过拦河闸或启用临时河流的方式,将河流截断,在河道上向下挖出横向的沟槽,并通过混凝土加固,再在沟槽上方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涵道上梁,形成河流涵道(v),使河道内的河水经过河流入涵口(iv),通过河流涵道(v)再经过河流出涵口(vi)流出;

二、在河流涵道(v)的河流入涵口(iv)底部安装压力传感器(1),形成调沙区(ii),在压力传感器(1)的后侧固定月牙挡沙器(2),形成河流挡沙区(iii),在河道大坝(i)的两侧安装固定输沙绞笼(6),所述输沙绞笼(6)的底部设置在调沙区(ii)处,顶部安装在河道大坝(i)上;

三、在河流涵道(v)的河流出涵口(vi)处安装细沙沉降器(4),在细沙沉降器(4)的两侧安装用于输出细沙的输沙绞笼(6),用于输出细沙的输沙绞笼(6)的底部固定在细沙沉降器(4)下方的河流出涵口(vi),顶部固定在河道大坝(i)上;

四、在河流出涵口(vi)处安装河流沙埋显示器(7),所述的河流沙埋显示器(7)包括纵向精密滤沙管(7.1)、横向精密滤沙管(7.2)、裸孔筛管(7.3)、显示连接管(7.4)、显示管(7.5)、浮动标识器(7.6)、刻度(7.7),所述纵向精密滤沙管(7.1)和横向精密滤沙管(7.2)组装在一起形成十字形,且安装于河流涵道(v)的底部,所述横向精密滤沙管(7.2)内腔设有裸孔筛管(7.3),所述裸孔筛管(7.3)的中心上方通过一根显示连接管(7.4)与显示管(7.5)的进液管连通,所述显示管(7.5)上部为u形管结构,在u形管的两头内腔分别安设有浮动标识器(7.6),在u形管的两头管壁上设有刻度(7.7);

五、完成上述施工后,再将上游的拦河闸开启或临时河流关闭,将河流打开,河流流过河流涵道(v)进行调沙;

六、调沙清淤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首先,进行第一级调沙:河水流过河流入涵口(iv)处时,先经过月牙挡沙器(2)的割缝板(2.1),流过割缝后粗沙经过第一级过滤,细沙和水再通过弧形的裸孔板(2.2)后流出月牙挡沙器(2),由于裸孔板(2.2)的后面设有支架(2.3),且裸孔板(2.2)采用弧形结构,可以承受河水的冲击;粗沙则沿着倾斜的割缝板(2.1)流到调沙区(ii),随着不断的过滤,达到一定厚度后会触发压力传感器(1),压力传感器(1)发出信号,进一步启动两侧的输沙绞笼(6),输沙绞笼(6)带动粗沙输出到河道大坝(i)外;

其次,进行第二级沉沙处理:经过月牙挡沙器(2)后的河水,再经过河流出涵口(vi)时,通过细沙沉降器(4)的细沙沉降下板(4.3)的一级过水孔,碰撞到上侧的细沙沉降中板(4.2),河水中含有的细沙会沉降,河水再经过细沙沉降中板(4.2)的二级过水孔,碰撞到上侧的细沙沉降上板(4.1),河水中含有的细沙还会沉降,然后经过细沙沉降上板(4.1)的三级过水孔流出,进而从河流出涵口(vi)流出,恢复正常流动;

在二级沉沙处理后,细沙会沉降在河流出涵口(vi)的下方,此处设置有河流沙埋显示器(7),当河流沙埋显示器(7)下部的细沙埋到显示连接管处时,水流不再流入,显示管内,u形管的两头内腔的两个浮动标识器(7.6)处于相同的高度,此时,启动两侧的输沙绞笼(6),输沙绞笼(6)带动细沙输出到河道大坝(i)外,从而实现河道的第二级调沙清淤。

优选的,上述月牙挡沙器(2)包括割缝板(2.1)、裸孔板(2.2)、支架(2.3),所述裸孔板(2.2)为弧形结构,且上面布满10—20mm的裸孔(2.4),在裸孔板(2.2)的外侧设有长方形结构的割缝板(2.1),割缝板(2.1)上布满0.5—0.6mm的割缝(2.5),在所述裸孔板(2.2)的后侧设有用于支撑割缝板(2.1)和裸孔板(2.2)的支架(2.3)。

优选的,上述输沙绞笼(6)包括绞笼壳体(6.1)、绞笼主轴(6.2)、输送旋叶(6.3)、沙子出口(6.4)、收沙叶片(6.5)、轴承(6.6)、电动机(6.7)、沉沙入口(6.8)、固定架(6.9),所述绞笼壳体(6.1)的下端设有沉沙入口(6.8),上端设有沙子出口(6.4),在绞笼壳体(6.1)的内腔设有绞笼主轴(6.2),且绞笼主轴(6.2)上设有螺旋状的输送旋叶(6.3),绞笼主轴(6.2)的上端通过轴承(6.6)与电动机(6.7)连接,且所述沉沙入口(6.8)的下侧设有收沙叶片(6.5),通过月牙挡沙器(2)过滤后的粗沙会沿着收沙叶片(6.5)进入沉沙入口(6.8),通过螺旋状的输送旋叶(6.3)带动粗沙从沙子出口(6.4)输出。

优选的,上述的细沙沉降器(4)包括细沙沉降上板(4.1)、细沙沉降中板(4.2)、细沙沉降下板(4.3),在河流出涵口(vi)由下往上依次设有细沙沉降下板(4.3)、细沙沉降中板(4.2)、细沙沉降上板(4.1),所述细沙沉降下板(4.3)上分布有多组一级过水孔(4.5),在细沙沉降中板(4.2)分布有多组二级过水孔(4.6),细沙沉降上板(4.1)分布有多组三级过水孔(4.7),所述的一级过水孔(4.5)与二级过水孔(4.6)错位,二级过水孔(4.6)与三级过水孔(4.7)错位,且所述的一级过水孔(4.5)、二级过水孔(4.6)和三级过水孔(4.7)为锥形孔。

优选的,在细沙沉降器(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输沙绞笼(6),在细沙沉降器(4)的下方正对着的河流涵道(v)可设有河流沙埋显示器(7)。

优选的,上述的河流沙埋显示器(7)包括纵向精密滤沙管(7.1)、横向精密滤沙管(7.2)、裸孔筛管(7.3)、显示连接管(7.4)、显示管(7.5)、浮动标识器(7.6)、刻度(7.7)、盲板(7.8),所述纵向精密滤沙管(7.1)和横向精密滤沙管(7.2)组装形成十字形结构,且安装于河流涵道(v)的底部,所述横向精密滤沙管(7.2)内腔设有裸孔筛管(7.3),两端部分别设有盲板(7.8),所述裸孔筛管(7.3)的中心上方通过一根显示连接管(7.4)与显示管(7.5)的进液管连通,所述显示管(7.5)上部为u形管,在u形管的两头内腔分别安设有浮动标识器(7.6),在u形管的两头管壁上设有刻度(7.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通过在河流涵道的河流入涵口底部安装压力传感器,形成调沙区,在压力传感器的后侧固定月牙挡沙器,形成河流挡沙区,在河道大坝的两侧安装固定输沙绞笼,通过输沙绞笼将粗沙输送到河道大坝外,形成第一级调沙清淤;

第二,通过在河流涵道的河流出涵口处安装细沙沉降器,在细沙沉降器的两侧安装用于输出细沙的输沙绞笼,用于输出细沙的输沙绞笼的底部固定在细沙沉降器下方的河流出涵口,通过输沙绞笼将细沙输送到河道大坝外,形成第二级调沙清淤,而且细沙可以回收为油田开采利用;

第三,为了能实现细沙的及时清理,在河流出涵口处安装河流沙埋显示器,利用沙埋显示器,可以及时将细沙排出到河道大坝外;

另外,本发明还充分考虑了河流的生态问题,如不影响鱼的洄游,同时,河流挡沙区过滤间隙较大,也不会对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再者,本发明对河沙进行了自然分级有利自然资源充分利用,细沙可以用于石油生产上进行砾石充填,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为河流的利用带来了很大的效益;大大方便了河流的管理,同时,由于沙患治理及时,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河流的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a-a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1的b-b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图1的c-c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河流沙埋显示器的俯视图;

附图6是河流沙埋显示器的d-d截面示意图;

附图7是水胀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月牙挡沙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月牙挡沙器的侧面示意图;

上图中:河道大坝i、调沙区ii、河流挡沙区iii、河流入涵口iv、河流涵道v、河流出涵口vi、河道vii,

压力传感器1、月牙挡沙器2、水胀传感器3、细沙沉降器4、信号线5、输沙绞笼6、河流沙埋显示器7,

割缝板2.1、裸孔板2.2、支架2.3、裸孔2.4、割缝2.5,

底部托板3.1、压力传感器3.2、弹簧挡板3.3、平衡弹簧3.4、固定螺钉3.5、水力交换护罩3.6、水胀传感线3.7、遇水膨胀橡胶3.8、升降板3.9、透水孔3.10,

细沙沉降上板4.1、细沙沉降中板4.2、细沙沉降下板4.3,

绞笼壳体6.1、绞笼主轴6.2、输送旋叶6.3、沙子出口6.4、收沙叶片6.5、轴承6.6、电动机6.7、沉沙入口6.8、固定架6.9;

纵向精密滤沙管7.1、横向精密滤沙管7.2、裸孔筛管7.3、显示连接管7.4、显示管7.5、浮动标识器7.6、刻度7.7、盲板7.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3,本发明提到的一种河流治理用调沙清淤装置,在河道大坝i的内侧河道vii横向挖出一个河流涵道v,在河流涵道v的上游一侧为河流入涵口iv,并设有调沙区ii和河流挡沙区iii,在河流涵道v的下游一侧为河流出涵口vi;在所述的调沙区ii和河流挡沙区iii的一侧设有月牙挡沙器2,并且河道两侧分别设有输沙绞笼6,在两个输沙绞笼6的底部的调沙区ii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1,在河流出涵口vi处设细沙沉降器4;河流通过河流入涵口iv向下流入河流涵道v,通过月牙挡沙器2的过滤,使粗沙被过滤到河流挡沙区iii,随着沙子的沉淀落入到调沙区ii,当沙子积累到一定的量时,触发压力传感器1,启动输沙绞笼6将沙子输送出来;通过月牙挡沙器2的河水再继续穿过河流涵道v再向上经过细沙沉降器4流出河流出涵口vi,进行第二次过滤,当细沙达到一定厚度时,启动两侧输沙绞笼6将细沙输送到河道大坝i外侧。

参照附图8-9,本发明的月牙挡沙器2包括割缝板2.1、裸孔板2.2、支架2.3,所述裸孔板2.2为弧形结构,且上面布满10—20mm的裸孔2.4,在裸孔板2.2的外侧设有长方形结构的割缝板2.1,割缝板2.1上布满0.5—0.6mm的割缝2.5,在所述裸孔板2.2的后侧设有用于支撑割缝板2.1和裸孔板2.2的支架2.3。

割缝板,起过滤作用,即将粒度大于0.5mm500μm以滤掉存储在调沙区内,当调沙区内的沙子达到一定量时,由于沙子有重量,能作用在压力传感器上,可起动输沙绞龙,将沙子输出到地上,达到调沙的目的。

裸孔板,对割缝板2.1起支撑作用,由于割缝板2.1所起的作用是过滤,所以割缝板2.1上必有割有多条缝隙,由于割缝的存在,割缝板2.1的强度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防止割缝板2.1使用中变形,必须加支撑,支撑板之所以为弧形,其目的是增加两板间的间隙,增大过水量。

参照附图3-4,本发明的输沙绞笼6包括绞笼壳体6.1、绞笼主轴6.2、输送旋叶6.3、沙子出口6.4、收沙叶片6.5、轴承6.6、电动机6.7、沉沙入口6.8、固定架6.9,所述绞笼壳体6.1的下端设有沉沙入口6.8,上端设有沙子出口6.4,在绞笼壳体6.1的内腔设有绞笼主轴6.2,且绞笼主轴6.2上设有螺旋状的输送旋叶6.3,绞笼主轴6.2的上端通过轴承6.6与电动机6.7连接,且所述沉沙入口6.8的下侧设有收沙叶片6.5,通过月牙挡沙器2过滤后的粗沙会沿着收沙叶片6.5进入沉沙入口6.8,通过螺旋状的输送旋叶6.3带动粗沙从沙子出口6.4输出。

参照附图4,细沙沉降器4包括细沙沉降上板4.1、细沙沉降中板4.2、细沙沉降下板4.3,在河流出涵口vi由下往上依次通过固定板4.4固定有细沙沉降下板4.3、细沙沉降中板4.2、细沙沉降上板4.1,所述细沙沉降下板4.3上分布有多组一级过水孔4.5,在细沙沉降中板4.2分布有多组二级过水孔4.6,细沙沉降上板4.1分布有多组三级过水孔4.7,所述的一级过水孔4.5与二级过水孔4.6错位,二级过水孔4.6与三级过水孔4.7错位,且所述的一级过水孔、二级过水孔和三级过水孔为锥形孔。

在细沙沉降器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输沙绞笼6,在细沙沉降器4的下方正对着的河流涵道v可设有河流沙埋显示器7。

参照附图5-6,河流沙埋显示器7包括纵向精密滤沙管7.1、横向精密滤沙管7.2、裸孔筛管7.3、显示连接管7.4、显示管7.5、浮动标识器7.6、刻度7.7、盲板7.8,所述纵向精密滤沙管7.1和横向精密滤沙管7.2组装形成十字形结构,且安装于河流涵道v的底部,所述横向精密滤沙管7.2内腔设有裸孔筛管7.3,两端部分别设有盲板7.8,所述裸孔筛管7.3的中心上方通过一根显示连接管7.4与显示管7.5的进液管连通,所述显示管7.5上部为u形管,在u形管的两头内腔分别安设有浮动标识器7.6,在u形管的两头管壁上设有刻度7.7。

本发明提到的河流治理用调沙清淤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土建施工:在上游可通过拦河闸或启用临时河流的方式,将河流截断,在河道上向下挖出横向的沟槽,并通过混凝土加固,在河流入涵口iv和河流出涵口vi的下侧设有凹槽,再在沟槽上方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涵道上梁,形成河流涵道v,使河道内的河水经过河流入涵口iv,通过河流涵道v再经过河流出涵口vi流出;

二、在河流涵道v的河流入涵口iv底部的凹槽安装压力传感器1,形成调沙区ii,在压力传感器1的后侧固定月牙挡沙器2,形成河流挡沙区iii,在河道大坝i的两侧安装固定输沙绞笼6,所述输沙绞笼6的底部设置在调沙区ii处,顶部安装在河道大坝i上;

三、在河流涵道v的河流出涵口vi处安装细沙沉降器4,在细沙沉降器4的两侧安装用于输出细沙的输沙绞笼6,用于输出细沙的输沙绞笼6的底部固定在细沙沉降器4下方的河流出涵口vi,顶部固定在河道大坝i上;

四、在河流出涵口vi处的凹槽内安装河流沙埋显示器7,所述的河流沙埋显示器7包括纵向精密滤沙管7.1、横向精密滤沙管7.2、裸孔筛管7.3、显示连接管7.4、显示管7.5、浮动标识器7.6、刻度7.7,所述纵向精密滤沙管7.1和横向精密滤沙管7.2组装在一起形成十字形,且安装于河流涵道v的底部,所述横向精密滤沙管7.2内腔设有裸孔筛管7.3,所述裸孔筛管7.3的中心上方通过一根显示连接管7.4与显示管7.5的进液管连通,所述显示管7.5上部为u形管结构,在u形管的两头内腔分别安设有浮动标识器7.6,在u形管的两头管壁上设有刻度7.7;

五、完成上述施工后,再将上游的拦河闸开启或临时河流关闭,将河流打开,河流流过河流涵道v进行调沙。

本发明提到的河流治理用调沙清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首先进行第一级调沙:河水流过河流入涵口iv处时,先经过月牙挡沙器2的割缝板2.1,流过割缝后粗沙经过第一级过滤,细沙和水再通过弧形的裸孔板2.2后流出月牙挡沙器2,由于裸孔板2.2的后面设有支架2.3,且裸孔板2.2采用弧形结构,可以承受河水的冲击;粗沙则沿着倾斜的割缝板2.1流到调沙区ii,随着不断的过滤,达到一定厚度后会触发压力传感器1,压力传感器1发出信号,进一步启动两侧的输沙绞笼6,输沙绞笼6带动粗沙输出到河道大坝i外;

二、其次,进行第二级沉沙处理:经过月牙挡沙器2后的河水,再经过河流出涵口vi时,通过细沙沉降器4的细沙沉降下板4.3的一级过水孔,碰撞到上侧的细沙沉降中板4.2,河水中含有的细沙会沉降,河水再经过细沙沉降中板4.2的二级过水孔,碰撞到上侧的细沙沉降上板4.1,河水中含有的细沙还会沉降,然后经过细沙沉降上板4.1的三级过水孔流出,进而从河流出涵口vi流出,恢复正常流动;

三、在二级沉沙处理后,细沙会沉降在河流出涵口vi的下方,此处安设有河流沙埋显示器7,由于水流连通到u形管的两头,此时两个浮动标识器7.6的高度不同,当河流沙埋显示器7下部的细沙埋到显示连接管处时,水流不再流入显示管内,u形管的两头内腔的两个浮动标识器7.6处于相同的高度,此时,发送信号,启动两侧的输沙绞笼6,输沙绞笼6带动细沙输出到河道大坝i外,从而实现河道的第二级调沙清淤。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水流连通到u形管的两头,此时两个浮动标识器7.6的高度不同,是因为河流的流动满足地理教学中的北半球的右手法则,即:北半球右偏:右手手心向上,大拇指张开其余四个手指向河流流向,那么大拇指就是河流偏转的方向,所以会出现两个浮动标识器7.6的高度不同的现象;当河流不流动时,就不满足这个右手法则的定律。

当然,河流出涵口vi的下方也可以设置防腐的金属刻度杆替代河流沙埋显示器,可以通过手动测量细沙的深度,然后根据细沙的厚度情况来启动输沙绞笼,进行排沙。

另外,在这个过程中,也可将沙子进行分类,不同种类的沙子用途不同,如大于0.5mm的可以做建材,0.5~0.4mm之间可用在石油生产上进行砾石充填。一般1.5万/吨,平时筛出来成本很高,而此处的细沙可以用于石油生产上进行砾石充填,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还有,本发明的应用有利于河流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如,可在河流涵道出口与河流涵道出口两处设置拦水闸,通过调节水位而实现水路运输,再如,可以大坝上通过调水,而实现河滩的生态建设等。

实施例2,本发明提到的一种河流治理用调沙清淤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

在细沙沉降器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输沙绞笼6,在细沙沉降器4的下方正对着的河流涵道v设有凹槽,凹槽底部未填充混凝土,直接与底部河床连通,在凹槽内设有水胀传感器3。

参照附图7,本发明提到的水胀传感器3包括底部托板3.1、压力传感器3.2、弹簧挡板3.3、平衡弹簧3.4、固定螺钉3.5、水力交换护罩3.6、水胀传感线3.7、遇水膨胀橡胶3.8,所述水力交换护罩3.6的底部安装固定在底部托板3.1上,且布满透水孔3.10,且水力交换护罩3.6内腔由上到下依次安装遇水膨胀橡胶3.8和升降板3.9,在升降板3.9的下方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3.2、多个弹簧挡板3.3和多个平衡弹簧3.4,多个弹簧挡板3.3与水力交换护罩3.6的内壁之间设有平衡弹簧3.4,所述压力传感器3.2位于水力交换护罩3.6的内壁的底部中心部位。

其中,水力交换护罩3.6的底部通过固定螺钉3.5安装固定在底部托板3.1上,所述的水力交换护罩3.6的外壁上的透水孔3.10为锥形孔结构;所述弹簧挡板3.3的高度略小于压力传感器3.2的高度。

本发明提到的河流治理用调沙清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首先进行第一级调沙:河水流过河流入涵口iv处时,先经过月牙挡沙器2的割缝板2.1,流过割缝后粗沙经过第一级过滤,细沙和水再通过弧形的裸孔板2.2后流出月牙挡沙器2,由于裸孔板2.2的后面设有支架2.3,且裸孔板2.2采用弧形结构,可以承受河水的冲击;粗沙则沿着倾斜的割缝板2.1流到调沙区ii,随着不断的过滤,达到一定厚度后会触发压力传感器1,压力传感器1发出信号,进一步启动两侧的输沙绞笼6,输沙绞笼6带动粗沙输出到河道大坝i外;

二、其次,进行第二级沉沙处理:经过月牙挡沙器2后的河水,再经过河流出涵口vi时,通过细沙沉降器4的细沙沉降下板4.3的一级过水孔,碰撞到上侧的细沙沉降中板4.2,河水中含有的细沙会沉降,河水再经过细沙沉降中板4.2的二级过水孔,碰撞到上侧的细沙沉降上板4.1,河水中含有的细沙还会沉降,然后经过细沙沉降上板4.1的三级过水孔流出,进而从河流出涵口vi流出,恢复正常流动;

三、在二级沉沙处理后,细沙会沉降在河流出涵口vi的下方,此处安设有水胀传感器3,在初始阶段时,遇水膨胀橡胶3.8会由于吸水而膨胀,从而挤压升降板3.9,进而一直触发压力传感器3.2,随着细沙的持续累积,整个水胀传感器3会被细沙淹没,并且细沙厚度持续增加会阻隔河水与遇水膨胀橡胶3.8的连通,再随着两岸地下的抽吸作用,细沙下方的遇水膨胀橡胶3.8会开始收缩,当收缩到一定程度时,升降板3.9会被平衡弹簧3.4顶向上方,从而与压力传感器3.2断开,进而发送信号启动两侧的输沙绞笼6,输沙绞笼6带动细沙输出到河道大坝i外,从而实现河道的第二级调沙清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