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7780发布日期:2020-10-20 17:5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车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应急排水领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排水车。



背景技术:

现有应急排水车有几种情况:1、由汽车改装厂买来自吸泵或普通泵配引流装置或轻型潜污泵布置在车上,轻型潜污泵可人工移动;2、用轴流泵和执行机构组合安装在车上,可有限地将泵平移、倾斜,将泵头部分插入水中吸水,没有自吸功能;3、将泵和车体相结合,降低泵的中心高,等于或低于车底盘,吸入管在车底盘下布置,电机输出轴与泵轴皮带传动,在保证吸程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泵的流量扬程,以上三种车上配置发电机组供电或柴油机直接驱动,用传统内混或外混式自吸泵或普通泵配引流装置手抬或通过机械有限伸插的轴流泵等;4、将潜污泵配置在小型车上配置执行机构,可将潜污泵沿导轨插入水中;5、用拖拉机输出轴通过万向轴与泵轴连接,通过执行机构将泵探入水中排水。

而上述结构,都存在以下问题:1、受车限宽2.4m,限高3.8m的限制;2、受车载吸入端泵吸程限制;3、受水泵积、重量限制;4、受道路限制等等。而鉴于上述限制,使得排水车的灵活性、机动性、以及排量、吸程、排放距离都受到了影响,同时,现有的排水车无法规避道路、环境限制,从而在实际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路不通或进不去,人车都无法到达或车进入后水位上涨车出不来引发安全事故等现象,这样就使得现有的排水车无法实现想吸排哪力就吸排哪里。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更加灵活的、满足于各种工况排水的排水车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水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排水车,包括:包括车体和一组或多组排水系统,每一组排水系统均包括:

支架,能够分离地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泵组件,能够整体式分离地安装在所述车体上,且所述泵组件能够在所述车体上进行抽排水工作;

其中,所述泵组件和所述支架在所述车体上处于组装好的使用状态,所述泵组件和所述支架能够从所述使用状态一起从所述车体上被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并进行抽排水工作,或

所述泵组件和所述支架在所述车体上处于未组装好的状态,所述泵组件和所述支架能够从所述车体上被分别移动到所述车体附近,并在所述车体附近被组装成使用状态后一起被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并进行抽排水工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供电系统,所述泵组件在所述车体上和其他位置上均能够与所述供电系连接,以由所述供电系统供电;和/或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泵组件在所述车体上和其他位置上均能够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以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工作;其中,所述泵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供电系统和/或所述泵组件连接的电缆线,所述泵组件能够在所述电缆线与所述泵组件、所述供电系统和/或所述泵组件均对应连接时,带着所述电缆线由所述车体被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

优选地,所述供电系统为柴油机或发电机,而供电系统用于为泵组件进行供电,而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泵组件的工作,比如启停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一组排水系统还包括抽水管和至少一根排水管,所述抽水管和所述至少一根排水管直接安装在所述泵组件上,所述泵组件能够带着所述抽水管和/或所述至少一根排水管一起从所述车体被移动安装至其他位置,或所述抽水管和/或所述至少一根排水管收纳地安装在所述车体上,并能够从所述车体上单独分离出来后在所述车体附近与所述泵组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泵组件为卧式泵,所述抽水管包括与所述卧式泵的吸入口密封连接的水平段和相对所述水平段沿竖直方向弯折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具有确保所述卧式泵在排水时能够抽干所述卧式泵所在位置处的水的预设长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排水管为软管组件,所述软管组件包括带织物的软管,在所述软管内的压力小于所述软管外的压力时,所述软管的至少部分内壁能够在软管外部的压力作用下相互紧密贴合并形成静密封。

进一步优选地,每一组排水系统还包括:布管器,能够分离地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布管器用于在所述泵组件带着所述至少一根排水管一起从所述车体被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的过程中,对每一个所述排水管进行导向。

进一步优选地,每一组排水系统还包括:分流装置,包括能够与泵出口密封连通的入水口和与所述入水口密封连通的多个出水通道,每一所述出水通道均能够与一排水管连通;其中,所述分流装置在所述车体上时直接安装在所述泵组件的泵出口处,所述泵组件能够带着所述分流装置一起从所述车体被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或所述分流装置收纳安装在所述车体上,能够从所述车体上单独分离出来,并在所述车体附近组装到所述泵组件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泵组件呈立式地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泵组件在其他位置上既能够呈立式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也能够呈卧式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或所述泵组件呈卧式地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泵组件在其他位置上既能够呈立式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也能够呈卧式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泵组件为自吸泵、自吸式贯流泵、非自吸式贯流泵和气密性屏蔽泵中的一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泵组件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的水泵,所述电机内设置有气密性接线板,所述气密性接线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电连接的外接线柱和与内部进行电连接的接线结构,和/或所述电机为气密性水冷电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泵组件为立式泵,所述立式泵为气密性屏蔽泵,所述气密性屏蔽泵的电机和水泵之间设置有气堵屏蔽装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泵组件带有引流装置,比如,引流装置可为透平自灌系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一所述泵组件均与其对应的支架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泵组件对应的支架能够在所述车体上对所述泵组件的至少部分结构进行支撑限定。这样一方面可通过支架对泵组件形成支撑固定,以避免泵组件在车体上晃动,另一方面使得车体上的零部件能够布置的更加紧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车体上安装有多组排水系统,多组排水系统的多个泵组件为同一种泵,或多组排水系统的多个泵组件包括至少两种形式的泵,进一步优选地,多组排水系统的多个泵组件相互对称设置,或多组排水系统的多个泵组件朝向同一方向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车体包括车底板,所述车底板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安装孔,所述泵组件安装在所述车底板上方的所述安装孔处,且所述泵组件的部分结构由所述安装孔伸到所述车底板的下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支架用于与其他位置接触的面上设置有从多个方向水平向外延伸的多个支腿,其中,多个所述支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或多个所述支腿能够折叠并展开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支架为框架结构,所述泵组件的部位结构位于所述框架结构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泵组件的吸入口设置在所述泵组件的底部,所述泵组件的泵出口设置在所述泵组件的侧部,所述泵组件呈立式地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时,所述吸入口处连接的抽水管能够从车体的车底板上的安装孔伸入到所述车底板的下方,所述泵组件呈卧式地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时,所述泵组件的泵出口对准所述安装孔朝向安装,以使所述泵组件的泵出口处连接有分流装置时,所述分流装置能够从车体的车底板上的安装孔伸入到所述车底板的下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排水车还包括能够与每一所述泵组件连接的多个调整绳,所述多个调整绳用于在将一所述泵组件移动至其他位置时,调整所述泵组件在移动过程中的角度,以确保所述泵组件能够以预设角度移动并安装至所述其他位置。

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泵组件为贯流泵,所述泵组件呈立式地或卧式地安装在所述车体上,并能够呈立式地或卧式地在其他位置进行安装,所述贯流泵包括电机内嵌入排水管道内的电机内嵌式贯流泵或排水管道的一端套装在所述电机的上端上的上套式贯流泵。

在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泵组件为自吸泵,所述自吸泵上设置有透平系统,所述自吸泵呈立式地或卧式地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支架为框架结构,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顶梁,所述泵组件能够在其他位置上支撑安装在所述支架的顶部,且所述立式泵的底部伸入到所述支架内,所述支架的底部由多个首尾相连呈环形的底梁组成,且多个所述底梁的下表面相互平齐,所述支架的底梁和顶梁之间设置有多个立柱。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车,包括车体和一组或多组排水系统,每一组排水系统均包括分离地或者能够拆卸地安装在车体上的支架,以及能够整体式分离地或整体式拆卸地安装在车体上的泵组件,其中,本申请的泵组件为一个能够实现抽排水功能的整体式部件,其一般包括电机、水泵等零件。而支架一方面用于在车体上对泵组件进行固定限位,防止泵组件在车体上窜动,另一方面,支架用于在其他位置上,对泵组件进行支撑安装,以确保泵组件能够在其他位置上进行正常的抽排水工作。该种结构,泵组件一方面能够直接在车体上进行抽排水,这样在比较方便车进入的工况环境下,可直接将排水车开过去,然后直接在车上进行抽排水。另一方面,泵组件和支架还能够从车体被移动到其他位置上进行抽排水工作,具体而言,在实际过程中,支架和泵组件一方面可提前在车体上组装好,然后一起吊装到河床、道路、河底或者池底等其他位置进行抽排水工作,或者,支架和泵组件也可在车体上先不进行组装,此时,可先将支架和泵组件分别从车体上移动到车体附近,然后在车体附近组装好以后在一起通过吊装等方式移动到河床、道路、河底或者池底等其他位置上进行抽排水工作,而通过这种方式,在比较不方便车进入或人车无法到达的情况下,比如受高度或道路限制或道路不通等原因使得车开不过去的情况下,便可先将车开到最近的位置,然后将提前在车体上组装好的支架和泵组件或者在车下临时组装好的支架和泵组件直接用吊装等方式一起吊装到需要抽排水的位置,以使支架和泵组件能够脱离车体而被单独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进行抽排水工作,这样就解决了车不方便进入或车无法进入等情况下的抽排水工作,从而使得排水车能够满足于不同工况环境下的抽排水需求,进而提高了排水车的灵活性,彻底解决了大排量排水,无法实现突发现场,道路狭窄、水深、地势低、人车无法到达等危险工况下的应急排水,符合各种条件下应急的作业要求。一般情况下,水深在2m以内工况自吸排水,可实现远距离2公里以外排放,排水后道路两侧残留大量的污泥浊水,可选配4台小型自吸式排污泵,固定或可移动式安装在车上。此外,该种结构,由于支架和泵组件能够脱离车体而被单独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进行抽排水工作,因此,泵组件和支架在进行高度设置时,便不用考虑车体本身的高度,因而能够将泵组件和支架的整体高度尽量设置的最大,比如按照桥高或者道路限高的极限位置进行设置,这样便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泵组件能够设置的最大高度,从而提高排水车的流量、扬程和吸程等参数,这样就能够打破现有排水车的限高瓶颈,能够在不太增大成本的同时,扩大排水车的性能范围及其发展空间和实用性,这样就使得更大排量的泵在现有车辆上的应用成为了可能。具体而言,目前世界最大的应急排水车,流量为6600t/h,扬程为16m,吸程为6m,而由于受车体限制,实现不了更大排量的泵在现有车辆上的应用,因此,目前的排水车无法突破流量6600t/h,扬程16m,吸程6m的限制。而本申请提供的排水车,由于支架和泵组件能够脱离车体而被单独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进行抽排水工作,因此,实现更大排量的泵在现有车辆上的应用,从而使得排水车能够非常容易且低成本地突破流量6600t/h,扬程16m,吸程6m的限制,这样就使得排水车能够更方便且低成本地满足更复杂工况环境时的应急排水需求,实现更复杂工况环境下的应急排险。

应当理解,公开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车的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排水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车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车体,12安装孔,2排水系统,21支架,212避让空间,22泵组件,222电机,224水泵,2242吸入口,2244泵出口,226气堵屏蔽装置,23抽水管,24排水管,25分流装置,26引流装置,27支腿,3供电系统,4控制系统,5布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水车,包括车体1和一组或多组排水系统2,每一组排水系统2包括:

支架21,能够分离地安装在车体1上;

泵组件22,能够整体式分离地安装在车体1上,且泵组件22能够在车体1上进行抽排水工作;

其中,泵组件22和其对应的支架21在车体1上处于组装好的使用状态,泵组件22和其对应的支架21能够从使用状态一起从车体1上被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并进行抽排水工作,或泵组件22和其对应的支架21在车体1上处于未组装好的状态,泵组件22和其对应的支架21能够从车体1上被分别移动到车体1附近,并在车体1附近被组装成使用状态后一起被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进行抽排水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车,包括车体1和一组或多组排水系统2,而每一组排水系统2均包括分离地或者能够拆卸地安装在车体1上的支架21,以及能够整体式分离地或整体式拆卸地安装在车体1上的泵组件22,其中,本申请的泵组件22为一个能够实现抽排水功能的整体式部件,其一般包括电机222、水泵224等零件。而支架21一方面用于在车体1上对泵组件22进行固定限位,防止泵组件22在车体1上窜动,另一方面,支架21用于在其他位置上,对泵组件22进行支撑安装,以确保泵组件22能够在其他位置上进行正常的抽排水工作。该种结构,泵组件22一方面能够直接在车体1上进行抽排水,这样在比较方便车进入的工况环境下,可直接将排水车开过去,然后直接在车上进行抽排水。另一方面,泵组件22和支架21还能够从车体1被移动到其他位置上进行抽排水工作,具体而言,在实际过程中,支架21和泵组件22一方面可提前在车体1上组装好,然后一起吊装到河床、道路、河底或者池底等其他位置进行抽排水工作,或者,支架21和泵组件22也可在车体1上先不进行组装,此时,可先将支架21和泵组件22分别从车体1上移动到车体1附近,然后在车体1附近组装好以后在一起通过吊装等方式移动到河床、道路、河底或者池底等其他位置上进行抽排水工作,而通过这种方式,在比较不方便车进入或人车无法到达的情况下,比如受高度或道路限制或道路不通等原因使得车开不过去的情况下,便可先将车开到最近的位置,然后将提前在车体1上组装好的支架21和泵组件22或者在车下临时组装好的支架21和泵组件22直接用吊装等方式一起吊装到需要抽排水的位置,以使支架21和泵组件22能够脱离车体1而被单独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进行抽排水工作,这样就解决了车不方便进入或车无法进入等情况下的抽排水工作,从而使得排水车能够满足于不同工况环境下的抽排水需求,进而提高了排水车的灵活性,彻底解决了大排量排水,无法实现突发现场,道路狭窄、水深、地势低、人车无法到达等危险工况下的应急排水,符合各种条件下应急的作业要求。一般情况下,水深在2m以内工况自吸排水,可实现远距离2公里以外排放,排水后道路两侧残留大量的污泥浊水,可选配4台小型自吸式排污泵,固定或可移动式安装在车上。此外,该种结构,由于支架21和泵组件22能够脱离车体1而被单独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进行抽排水工作,因此,泵组件22和支架21在进行高度设置时,便不用考虑车体1本身的高度,因而能够将泵组件22和支架21的整体高度尽量设置的最大,比如按照桥高或者道路限高的极限位置进行设置,这样便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泵组件22能够设置的最大高度,从而提高排水车的流量、扬程和吸程等参数,这样就能够打破现有排水车的限高瓶颈,能够在不太增大成本的同时,扩大排水车的性能范围及其发展空间和实用性,这样就使得更大排量的泵在现有车辆上的应用成为了可能。具体而言,目前世界最大的应急排水车,流量为6600t/h,扬程为16m,吸程为6m,而由于受车体1限制,实现不了更大排量的泵在现有车辆上的应用,因此,目前的排水车无法突破流量6600t/h,扬程16m,吸程6m的限制。而本申请提供的排水车,由于支架21和泵组件22能够脱离车体1而被单独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进行抽排水工作,因此,实现更大排量的泵在现有车辆上的应用,从而使得排水车能够非常容易且低成本地突破流量6600t/h,扬程16m,吸程6m的限制,这样就使得排水车能够更方便且低成本地满足更复杂工况环境时的应急排水需求,实现更复杂工况环境下的应急排险。

进一步优选地,车体1上设置有由支架21和泵组件22等组装而成的多个排水系统2,即车体1上设置有多个泵组件22,并针对每一个泵组件22均设置有一支架21。在吊装移动排水系统2时,可一个一个地进行吊装移动。

优选地,多个排水系统2在车体1上优选对称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车体1上设置有供电系统3,泵组件22在车体1上和其他位置上均能够与供电系连接,以由供电系统3供电;和/或车体1上设置有控制系统4,泵组件22在车体1上和其他位置上均能够与控制系统4连接,以在控制系统4的控制下工作;其中,泵组件22上设置有用于与供电系统3和/或泵组件22连接的电缆线,泵组件22能够在电缆线与泵组件22、供电系统3和/或泵组件22均对应连接时,带着电缆线由车体1被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供电系统3为柴油机或发电机222,而供电系统3用于为泵组件22进行供电,而控制系统4用于控制泵组件22的工作,比如启停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每一组排水系统2还包括抽水管23和至少一根排水管24,抽水管23和至少一根排水管24直接安装在泵组件22上,泵组件22能够带着抽水管23和/或至少一根排水管24一起从车体1被移动安装至其他位置,或抽水管23和/或至少一根排水管24收纳地安装在车体1上,并能够从车体1上单独分离出来后在车体1附近与泵组件22进行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抽水管23用于与泵吸入口2242连接,以便能够将水抽入到泵组件22中,而排水管24用于实现排水。而在实际过程中,一方面可将抽水管23和排水管24直接提前安装到泵组件22上,以使泵组件22、支架21和抽水管23和排水管24以及电缆线等在排水车上时,就处于组装好的状态,这样到现场后,便不需要任何组装,就可以直接将泵组件22、支架21和抽水管23、排水管24电缆线和分流装置25等泵配件直接通过吊装等方式移动安装到对应的位置而进行抽排水,这样便可减少排水车载现场的工作量,使得排水车可快速进行应急排水。另一方面,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而不在车体1上将泵组件22、支架21和抽水管23和排水管24以及电缆线等提前组装好,在使用时,可先将泵组件22、支架21和抽水管23和排水管24等移动到车体1附近比较方便安装的地方,然后进行组装连接,并在组装连线后,将组装好的整体通过吊装等方式移动安装到对应的位置而进行抽排水工作,而这种形式,能够使泵组件22、支架21和抽水管23和排水管24以及电缆线等零部件在车体1上更为紧凑的进行安装,因而能够适当地降低排水车的高度和宽度等空间。而在实际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将排水车设置成不需要临时组装的排水车和需要临时组装的排水车,但优选地,在排水车用于应急抢险时,优选提前在车体1上将各个零部件组装好,并将线也连接好,以便排水车到现场后便能够很快的投入使用。

进一步优选地,泵组件22为卧式泵(图中未示出),抽水管23包括与卧式泵的吸入口2242密封连接的水平段和相对水平段沿竖直方向弯折的弯折段,弯折段具有确保卧式泵在排水时能够抽干卧式泵所在位置处的水的预设长度。该种设置,泵组件22为卧式泵,即使用时,是卧式的泵,而该种泵由于吸入口2242的吸入口2242一般都是水平设置,而水平连接的抽水管23很难将河低、池底的水抽干净,而通过在卧式泵上连接带弯折段的抽水管23,使得抽水管23在抽水时,弯折段能够伸入到沉沙井、集水槽等比安装支架21的平台要低一些的槽或坑里,并使弯折段能够有一定淹没深度,该淹没深度以使泵工作时,不会因气体进入到抽水管23内而出现掉泵等现象为准,这样就使得泵能够将池底或河底等抽干并露出上述沉沙井、集水槽或集水坑等。

进一步优选地,排水管24为软管组件,软管组件包括带织物的软管,在软管内的压力小于软管外的压力时,软管的至少部分内壁能够在软管外部的压力作用下相互紧密贴合并形成静密封。该结构可利用软管内外压力差使软管形成静密封,从而实现泵出口2244的止回、截止等控制,确保产品的密封屏蔽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软管组件还包括:耐压阻挡件,对应泵出口2244设置,安装在泵出口2244内或安装在软管或安装在连接的泵出口2244和软管的连接管道内。而耐压阻挡件的作用在于对软管进行阻挡,防止软管回缩。优选地,耐压阻挡可设置成一字隔筋、十字隔筋或者井字隔筋。其中,关于软管组件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照申请人之前申请的发明名称为一种给排水控制装置的专利,在此,不再对软管组件进行具体介绍。

其中,在将排水车用于河道排水时,需要将软管设置成一定长度,以使软管具有一定的回缩长度,以补偿软管变形,这样就使得软管在需要时能够始终形成静密封而确保其密封屏蔽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每一组排水系统2还包括:布管器5,能够分离地放置在车体1上,布管器5用于在泵组件22带着至少一根排水管24一起从车体1被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的过程中,对每一个排水管24进行导向。

在该实施例中,在需要对车体1上或车体1附近组装后的泵组件22、支架21和其他零部件进行整体式移动时,可将布管器5安装到方便人操作且位于移动方向的路线上,然后将每一个排水管24都一一限定到布管器5的卡槽中,这样在吊装移动泵组件22和支架21等构成的整体结构时,便能够通过排水管24对移动方向进行限定,同时,布管器5也可防止多个排水管24缠绕,打结或者排水管24被拉扯到其他不便于取拿的地方,即布管器5能够对多个排水管24进行一定的位置限定,从而方便后续操作。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每一组排水系统2还包括:分流装置25,包括能够与泵出口2244密封连通的入水口和与入水口密封连通的多个出水通道,每一出水通道均能够与一排水管24连通;其中,分流装置25在车体1上时直接安装在泵组件22的泵出口2244处,泵组件22能够带着分流装置25一起从车体1被移动安装到其他位置,或分流装置25收纳安装在车体1上,能够从车体1上单独分离出来,并在车体1附近组装到泵组件22上。

在该实施例中,分流装置25用于实现分流,这样便能够通过连接多个排水管24进行多通道同时排水,从而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排水量,提高排水速度,当然,该种设置,也能够减小每一根排水管24的直径,以使排水管24更好加工。而分流装置25在安装时,优选在车体1上时就与泵组件22的泵出口2244组装连接好。当然,也可到车体1附近进行临时组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泵组件22既可是立式泵,也可以是卧式泵,而立式泵和卧式泵在车体1上既可立式安装,也可卧式安装,这样可以根据车体1上安装的泵数量,以及车体1大小,泵大小等因素进行考虑。而在泵被安装到工作的地方以后,如果是立式泵,则立式安装,如果是卧式泵则卧式安装。其中,在立式泵卧式安装在车体1上并与支架21等提前组装好时,或在卧式泵立式安装在车体1上并与支架21等提前组装好时,在吊装泵组件22和支架21等组装好的这个整体式结构时,可在吊装开始时就按照正常的吊装姿势进行吊装,以使吊装到现场的产品能够以正确地姿势安装到现场,而不需要再次调整其姿态,比如,对于立式泵而言,若在车体1上立式泵就是卧式安装的,那吊装时,就可直接立式吊装,而不是卧式吊装,这样便可将立式泵直接吊装并立式安装到现场。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泵组件22为自吸泵、自吸式贯流泵和非自吸式贯流泵中的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泵组件22可分离式的排水车而言,泵组件22本身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比如设置成带引流装置26的泵,优选为自吸泵,或者贯流泵,优选为自吸式贯流泵。当然,泵组件22也可为非自吸式且带引流装置26的泵,或者非自吸式贯流泵。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泵组件22包括电机222和与电机222驱动连接的水泵224,优选地,电机222内设置有气密性接线板,气密性接线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电连接的外接线柱和与内部进行电连接的接线结构,和/或电机222为气密性水冷电机。气密性接线板使得泵组件22与电缆线之间能够气密性连接,因而可确保电机222的防水性能。而该种设置相比于现有的橡胶连接柱而言,其气密性更好,因为,橡胶连接柱在受压后容易变形,因而使得电机222与电缆线之间无法气密性连接,而气密性接线板实现了外部电缆和电机222的气密性连接,从而确保了电机222的密封性能和防水性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泵组件22为立式泵,立式泵为气密性屏蔽泵,气密性屏蔽泵的电机222和水泵224之间设置有气堵屏蔽装置226。

在该实施例中,泵组件22为立式的气密性屏蔽泵,该种泵能够通过气堵屏蔽装置226实现电机222与水泵224之间的气密性连接,从而可确保泵内无内泄,这样便可确保泵的密封性能,实现泵的密封屏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泵组件22带有引流装置26,比如,引流装置26可为透平自灌系统。

优选地,车体1上安装有多组排水系统2,每一组排水系统2均包括一泵组件22和一个对应该泵组件22设置的支架21,以及其他泵配件,其中,多组排水系统2的多个泵组件22为同一种泵,或多组排水系统2的多个泵组件22包括至少两种形式的泵。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组排水系统2可加大排水车的排水量,从而确保排水效果,而多组排水系统2的泵组件22的结构可完全相同,也可部分不同或者全部不同,这个可根据实际的工况需求进行设置。

优选地,每一泵组件22均与其对应的支架21对应设置,且每一泵组件22对应的支架21能够在车体1上对泵组件22的至少部分结构进行支撑限定。这样一方面可通过支架21对泵组件22形成支撑固定,以避免泵组件22在车体1上晃动,另一方面使得车体1上的零部件能够布置的更加紧凑。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车体1包括车底板,车底板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安装孔12,泵组件22安装在车底板上方的安装孔12处,且泵组件22的部分结构由安装孔12伸到车底板的下方。具体而言,在泵组件22为立式泵时,立式泵的底部设置有吸入口2242,立式泵的侧部设置有泵出口2244,车体1上设置有安装孔12,立式泵在车体1上立式安装时,与吸入口2242连接的抽水管可由安装孔12插入到车底板下方,立式泵在车体1上卧式安装时,泵出口2244对准安装孔12朝向安装,而泵出口2244处的分流装置25由安装孔12插入到车底板下方。而在泵组件22为卧式贯流泵时,也可在车体1上开安装孔12,此时,卧式贯流泵带弯折段的抽水管23可由安装孔12插入到车底板下方。当然,在正常情况下,在泵组件22为卧式贯流泵时,一般不需要在车体1上开安装孔12,因为卧式贯流泵的体积和占用空间本身就不太大。

其中,安装孔12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优选地,可将多个泵组件22对应的安装孔12相互连通成一个长条形孔,以便可以简化车体1的结构。当然,多个泵组件22对应的安装孔12也可相互独立并间隔设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支架21的底部具有一个平面,这样可确保支架21在地面等其他位置能够平稳不晃动的安装,同时,优选地,支架21用于与其他位置接触的面上设置有从多个方向水平向外延伸的多个支腿27,通过多个支腿27可确保泵组件22在工作时,支架21不易前后左右晃动,而多个支腿27优选固定安装在支架21上,当然,多个支腿27也能够折叠并展开地安装在支架21上,以便支腿27在使用时可以收纳起来,以减少占用空间。

其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支架21为框架结构,而支腿27优选为工字钢,安装时,可在支架21上提前焊接好安装座,然后通过销轴的方式将工字钢与安装座连接。当然,支腿27也可为其他结构,并通过其他结构安装到支架21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支架21为框架结构,泵组件22的部位结构位于框架结构内。支架21为框架结构一方面可减少支架21的用料和成本,降低支架21的重量,另一方面也使得泵组件22的部分结构能够放置到框架结构内,这样能够使泵组件22和支架21在车体1上能够进行更紧凑的布置。同时,该种结构,也使得支架21和泵组件22在组装成使用状态时,支架21能够与泵组件22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并能够包裹在泵组件22的部分结构,这样便可提高支架21对泵组件22的支撑稳定性,避免泵组件22在使用时发生晃动。

在一具体实施中,如图1至图6所示,自吸泵的吸入口2242设置在自吸泵的底部,自吸泵的泵出口2244设置在自吸泵的侧部,自吸泵呈立式地安装在车体1上时,自吸泵的抽水管23从车体1的车底板上的安装孔12伸入到车底板的下方,自吸泵呈卧式地安装在车体1上时,自吸泵的泵出口2244对准安装孔12朝向安装,以使自吸泵的泵出口2244处连接有分流装置25时,分流装置25能够从车体1的车底板上的安装孔12伸入到车底板的下方。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排水车还包括能够与每一泵组件22连接的多个调整绳(图中未示出),多个调整绳用于在将一泵组件22移动至其他位置时,调整泵组件22在移动过程中的角度,以确保泵组件22能够以预设角度移动并安装至其他位置。该种设置,多个调整绳可提前安装到泵两侧,以便能够在对组装好后的整体式结构进行吊装移动时,通过拉紧调整绳来防止泵在空中转向,这样便能够确保整体式结构被吊装到位后,整体式结构中的泵组件22、支架21等够以预设角度移动并安装到位,这样一方面不需要现场调整安放角度,另一方面可避免出现泵组件22在吊装到一些人不方便到达的区域后,其安放位置错误,需要重新起吊的问题。

在一优选方案中,泵组件22为贯流泵,泵组件22呈立式地或卧式地安装在车体1上,并能够呈立式地或卧式地在其他位置进行安装,贯流泵包括电机222内嵌入排水管24道内的电机222内嵌式贯流泵或排水管24道的一端套装在电机222的上端上的上套式贯流泵。

在该实施例中,泵组件22优选为贯流泵,贯流泵是卧式轴流泵的一种,由电动机、减速装置和水泵224组成一整体,装设在水下堤坝内部的机坑内,其进出水流道位于一条直线上,近似直圆筒形,水力损失少,提水效率高,且结构紧凑,安装、检修方便,泵站工程简单。同时,贯流泵是一种低扬程轴流泵,除叶轮及其外围的泵壳用金属材料制成以外,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均采用砖石或混凝土结构,其扬程在2米以下、流量大、结构简单、造价低、效率高。适用于低洼地区的排涝和灌溉。

在另一优选方案中,如图1至图5所示,泵组件22为自吸泵,自吸泵上设置有透平系统,自吸泵呈立式地或卧式地安装在车体1上,支架21为框架结构,支架2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顶梁,泵组件22能够在其他位置上支撑安装在支架21的顶部,且立式泵的底部伸入到支架21内,支架21的底部由多个首尾相连呈环形的底梁组成,且多个底梁的下表面相互平齐,支架21的底梁和顶梁之间设置有多个立柱。

其中,自吸泵在深水时,可不启用引流装置26,其可以自行启动,在潜水时,自吸泵可通过引流进行启动以确保其工作。

进一步优选地,自吸泵为气密性屏蔽泵,气密性屏蔽泵的电机222和水泵224之间通过磁流体和气堵屏蔽装置226进行气密封,而气密性屏蔽泵的泵出口2244处连接有分流装置25,且分流装置25处连接的排水管24为软管组件。该种泵可将泵整体高度降至2.5m以下(取消了泵的联轴器,轴承体),使排水车在流量达20000t/h,扬程25m时,还可吸空地面污水,布置在车上不超高(3.75m),不超宽(2.3m)。同时,该种设置可实现分流装置25及出水口和排水管24一体化,极大地缩小结构空间、重量,实现了泵、分流装置25、软管之间气密性静密封连接,实现了即无内泄,又无外泄问题,使有形有质的阀门变为无形、无重量和不占用任何空间的神密存在。进一步优选地,与气密性屏蔽泵对应的支架21上设置有避让开分流装置25的避让空间212。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车体1为拖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