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渠道及筑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87764发布日期:2020-10-20 17:5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渠道及筑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带有有盖水渠的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渠道及筑造方法,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渠道设计优化方案。



背景技术:

下沉式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领域受到越多越多的重视,已经成为未来污水处理厂发展的趋势,在目前装配式水厂还没能大范围普及的情况下,水厂的建设基本上还是现浇形式,由于下沉式污水处理厂存在大量的进出水渠、管道渠,并且这些渠道因为流速流量等原因大多空间窄小,多数为一米宽左右,1.5米高以下,这就给施工建设中造成了诸多麻烦,支模难,拆模难,之后的防腐材料的涂抹更难。本专利为解决此问题,发明一种渠道设计优化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渠道及筑造方法,尤其适用于下沉式污水处理厂建设。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渠道,包括:

水渠渠壁和预制盖板;

所述预制盖板或现浇板与所述水渠渠壁的顶部连接;

预制盖板与现浇板连接;相邻两个渠道的预制盖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预留盖板包括:预留盖板的两侧设有退台,所述退台上设有梯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预制盖板与现浇板连接包括:在所述水渠渠壁顶部沿着所述现浇板和所述预制盖板的侧面纵向设有多个纵向钢筋,所述现浇板预留上层钢筋,所述现浇板与所述预制盖板之间通过上层钢筋连接;调整所述现浇板的上层钢筋,通过混凝土浇注将预制盖板、现浇板、水渠渠壁与水池形成整体。

优选地,所述预制盖板的厚度与现浇板的厚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预制盖板退台各立面和平面均为毛面,增加后浇混凝土的粘结力。

优选地,所述相邻两个渠道的预制盖板连接包括:在所述水渠渠壁顶部沿着所述相邻两个预制盖板的侧面纵向设有多个纵向钢筋;相邻两个预制盖板通过预设数量的搭接钢筋连接;放置预设搭接钢筋,通过混凝土浇注将预制盖板、现浇板、水渠渠壁与水池形成整体。

优选地,所述搭接钢筋长度与后浇带宽度相等或比后浇带宽度短。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为膨胀混凝土,混凝土标号提高一个等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渠道筑造方法,包括:

步骤m1:水池池壁、渠道壁以及现浇板采用现浇方式施工,水渠渠壁预留纵向钢筋;

步骤m2:对水渠内壁拆模并完成防腐涂层施工后,将预制盖板安装就位;

步骤m3:在预制盖板与现浇板之间通过现浇板预留的上层钢筋连接,在相邻的预制盖板之间设置搭接钢筋,通过搭接钢筋将相邻的预制盖板进行连接;

步骤m4:调整现浇板预留钢筋;

步骤m5:浇注混凝土,使水渠渠壁、预留盖板、现浇板与水池池壁形成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窄而长的渠道顶部的盖板,设计成预制盖板,灵活安装,从而解决了渠道内空间狭小,支模、拆模施工不便,防腐涂层施工操作不便以及通风不好,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2、本发明预制盖板取消了以往常用的预留胡子筋的形式,而是采用了一种新的与周边构件连接的方式,预留退台增加搭接钢筋的长度,预留凹槽增加搭接钢筋的握裹力,从而避免了预制盖板预留胡子筋所带来的施工中需要调直,以及与竖向钢筋的打架问题,减少了施工工作量;

3、预制盖板取消了预留胡子筋,使用凹槽及后置搭接钢筋的方式连接,从而使得预制盖板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地下污水处理厂生化池平面图;

图2为地下污水处理厂生化池横方向剖面图

图3为渠道配筋剖面图;

图4为截取一段渠道的立体图;

图5为图3中a部位放大图;

图6为图3中b部位放大图;

图7为预制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后浇混凝土浇筑后渠道剖面图;

图中,1-水渠渠壁;2-预制盖板;3-现浇板;4-上层钢筋;5-搭接钢筋;6-纵向钢筋;7-梯形凹槽;8-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渠道,包括:如图1-8所示:

水渠渠壁1和预制盖板2;

所述预制盖板2或现浇板3与所述水渠渠壁1的顶部连接;

预制盖板2与现浇板3连接;相邻两个渠道的预制盖板2连接。

水渠盖板为预制盖板2,其他水池构件均为现浇;待水渠内壁拆模并完成防腐涂层施工后,将水池预制盖板2安装就位,调整现浇板3预留的上层钢筋4,或者在两块预制盖板2间放置搭接钢筋5,后浇混凝土8,使得水渠与池壁及楼板形成整体。

具体地,所述预留盖板2包括:预留盖板2的两侧设有退台,所述退台上设有梯形凹槽7。预制盖板2退台面上的梯形凹槽7的作用为增加搭接钢筋5和现浇板3端部上层钢筋4的抗拔力。

具体地,所述预制盖板2与现浇板3连接包括:在所述水渠渠壁顶部沿着所述现浇板3和所述预制盖板2的侧面纵向设有多个纵向钢筋6,所述现浇板3预留上层钢筋4,现浇板3与预制盖板2之间通过上层钢筋4连接;调整现浇板上层钢筋4,再通过混凝土8浇注,预制盖板2、现浇板3与水渠渠壁、水池形成整体。

具体地,所述预制盖板2的厚度与现浇板3的厚度相同。

具体地,所述预留盖板2退台各立面和平面均为毛面,增加后浇混凝土8的粘结力。

具体地,所述相邻两个渠道的预制盖板2连接包括:在所述水渠渠壁1顶部沿着所述相邻两个预制盖板2的侧面纵向设有多个纵向钢筋6;相邻两个预制盖板2通过预设数量的搭接钢筋5连接;通过混凝土浇注,将预制盖板、现浇板与水渠渠壁、水池形成整体。

完成水渠内壁防腐涂层施工后安装预制盖板2,调整预留上层钢筋4和纵向钢筋6,放置搭接钢筋5,浇筑混凝土8,浇混凝土8为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标号提高一个等级。

具体地,现浇板3与预制盖板2通过现浇板的上层钢筋4连接,上层钢筋4长度比后浇带宽度短1公分。

更为具体地,两块预制盖板2之间放置搭接钢筋5,搭接钢筋5长度比后浇带宽度短1公分。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渠道筑造方法,包括:

步骤m1:现浇水渠渠壁1并设置纵向钢筋6;

步骤m2:对水渠内壁拆模并完成防腐涂层施工后,将预制盖板2安装就位;

步骤m3:在预制盖板2与现浇板3之间通过现浇板预留上层钢筋4进行连接;在相邻的预制盖板2之间设置搭接钢筋5进行连接;

步骤m4:调整现浇板预留上层钢筋4;

步骤m5:浇注混凝土8,使水渠渠壁1、预留盖板、现浇板3与水池池壁形成整体。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实施例1的变化例

如图1-7所示,附图1为双组生化池平面图,中间池壁两侧渠道为污泥回流渠,渠道净宽度为800mm,净深度为1350mm。

楼板厚度200mm,中间池壁600mm,两侧渠壁均为250mm。

除渠道盖板为预制盖板2外,其余池体构件,池壁、楼板、渠道壁渠道底板均为正常支模现浇施工工艺,现浇板3与水渠渠壁1搭接长度为3公分,现浇板3预留上层钢筋4长度为335mm。预制盖板2宽度860mm,退台宽度150mm,高度50mm,退台平面梯形凹槽7上口50mm,下口80mm,深度50mm。搭接钢筋5长度830mm。池壁和渠壁预留纵向钢筋长度150mm。

施工顺序为,绑扎池壁、渠道壁、渠道底板、现浇板钢筋,上层钢筋4和纵向钢筋6,完成水池现浇构件施工,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即后浇混凝土8的强度达到100%,即可拆除渠道内壁模板,完成下一步的防腐涂料施工。

完成渠道内壁防腐涂饰后,将预制盖板2安装就位,铺设搭接钢筋5,调整预留上层钢筋4,浇筑提高一个标号的微膨胀混凝土8,在后浇混凝土8的强度达到100%之前,现浇板3底部的支架不能拆除。

后浇混凝土8强度达到100%后,可以拆除现浇板3底部的支撑。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