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管道清淤用淤泥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0595发布日期:2021-02-05 16:2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管道清淤用淤泥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管道清淤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市政管道清淤用淤泥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排水设施也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个很总要基础工程,市政排水管道淤积、堵塞也成为较普遍现场。需要及时的对市政管道进行清淤以保证城市管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0003]
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管道淤泥中含有大量不可处理的废弃固体垃圾,收集淤泥过程中,废弃固体垃圾容易堵塞淤泥收集装置管道,一方面影响后续污泥过滤烘干,另一方面不能彻底的过滤出淤泥中的颗粒粘附物,同时淤泥收集自动化作业程度不高,作业效率低。
[0004]
如何发明一种市政管道清淤用淤泥收集装置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市政管道清淤用淤泥收集装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淤泥收集装置效率低,淤泥收集品质以及自动化作业的问题。
[0006]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市政管道清淤用淤泥收集装置,包括架体组件、过滤组件、投料组件、翻板机构和震动机构;架体组件包括底架、支撑机构和四个减震机构,四个减震机构均设置于底架的四个支脚上,支撑机构设置于四个减震机构上;过滤组件固定设置于架体组件上,过滤组件包括用于阻挡淤泥飞溅的过滤壳和用于过滤不同颗粒大小淤泥的过滤机构,过滤壳固定设置于架体组件的内壁上,过滤组件固定设置于过滤壳的内部;投料组件设置于过滤组件的旁侧,投料组件包括用于投放淤泥的投料机构和用于淤泥滑进过滤组件的投料管以及用于安放投料机构和投料管的投料壳,投料管固定设置于过滤壳的外侧一端,投料机构设置于投料管上,投料壳固定设置于架体组件一端顶部;翻板机构设置于过滤壳的底部倾斜的一侧,翻板机构的长度方向与过滤组件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震动机构设置于过滤壳内部下端,震动机构位于过滤机构的正下方,震动机构的输出方向与翻板机构的长度方向垂直;优选的,减震机构包括圆柱套、第一弹簧和活塞杆,固定住固定设置于底架的支脚上,支脚上开设有环槽,活塞杆活动套设于圆柱套上,活塞杆的一端嵌设于环槽内,第一弹簧的一端套设于圆柱套上且另一端套设于活塞杆的另一端上,活塞杆的另一端外侧与支撑架的底部固定相连。
[0007]
优选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两个支撑梁和两个轴承座,支撑架固定设置于减震
机构上,两个支撑梁固定设置于支撑架顶部两侧,两个支撑梁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架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轴承座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支撑梁的底部;优选的,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连接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皮带、滤筒、螺旋叶片和两个传动杆,第一电机通过支架固定设置于支撑架的外侧上端,第一电机的输出方向与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第一转轴套设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第一连接杆呈水平且其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轴承座上,第二转轴套设于第一连接杆靠近第一电机的一端上,皮带的两端分别活动套设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两个传动杆呈竖直状态,两个传动杆呈间隔且互相平行活动套设于第一连接杆上,滤筒呈水平且其内侧壁通过固定于两个传动杆上设置于过滤壳内部,滤筒与第一连接杆共轴心,螺旋叶片设置于滤筒内部,螺旋叶片的外表面螺旋缠绕于滤筒的内表面,过滤壳靠近第一电机的一端下方开设有排污口;优选的,投料组件包括第二电机、齿轮、齿轮圈、固定盘、投料腔、五个卡盘和五个条形弯杆,投料腔固定设置于投料管的顶部,投料腔的顶部设有以其圆心为旋转轴的五个槽形卡块,齿轮圈设置于投料腔的顶部,齿轮圈的外围开设有与槽形卡块相配合的长条形开口以及向上凸起的凸柱,每两个长条形开口之间均分布一个凸柱,槽形卡块嵌设于开口中,五个条形弯杆设置于齿轮圈的顶部,条形弯杆的一端活动套设于一个凸柱上,固定盘固定设置于齿轮圈的上方,固定盘位于齿轮圈的中轴线上,五个卡盘设置于固定盘内且与齿轮圈保持同一高度,五个卡盘相互连接成圆盘形状,卡盘一端套设于固定盘上另一端与条形弯杆进行铰接,齿轮设置于齿轮圈的旁侧,齿轮与齿轮圈啮合,第二电机通过投料壳固定且其输出端与齿轮相连;优选的,翻板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二连接杆、旋转臂、三个轴座和三个翻板,过滤壳底部倾斜一侧开设有三个出料口,每个翻板的一侧均与出料口之间铰接,三个轴座依次分布与三个翻板上,第二连接杆活动套设于三个轴座上,旋转臂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进行铰接,旋转臂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机输出端相连,第三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底架的上方;优选的,震动机构包括过三个分筛漏斗、三个震动电机和三组弹性机构,每组弹性机构均包括四个第二弹簧,四个第二弹簧两两一组呈间隔且平行设置于过滤壳的内部下端内壁上,三个粉筛漏斗均呈水平,三个分筛漏斗均设置于过滤壳的内部且位于滤筒的正下方,每个分筛漏斗的两侧均设有两个呈水平向外凸出的圆柱块套设于第二弹簧上且穿过过滤壳,三个震动电机呈倾斜向上状态设置于过滤壳底部远离翻板机构一侧的外壁上;优选的,其特征在于底架的底部活动设有四个供底架移动的万向轮,四个万向轮两两一组呈间隔且竖直分布于底座的的底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淤泥通过投料组件输送进入过滤组件内,过滤机构水平传动运输淤泥,通过滤筒不同规格的滤孔分批次过滤不同颗粒规格的淤泥使其掉落在分筛漏斗上,在振动电机激振力作用下,淤泥被振动滑出分筛料斗进行收集,淤泥中的废弃固体垃圾滚出滤筒掉入下方的排污口被收集,提高了淤泥过滤的品质,极大的方便了管道淤泥的运输收集,通过投料组件、过滤组件和震动机构的紧密相连,实现了淤泥过滤的自动化作业。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投料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投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架体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过滤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震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翻板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过滤壳机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过滤结构平面示意图。
[0009]
图中标号为:架体组件1,过滤组件2,投料组件3,翻板机构4,震动机构5,底架6,支撑机构7,减震机构8,支脚9,过滤壳10,过滤机构11,投料机构12,投料管13,投料壳14,圆柱套15,第一弹簧16,活塞杆17,环槽18,支撑架19,两个支撑梁20,两个轴承座21,第一电机22,第一连接杆23,第一转轴24,第二转轴25,皮带26,滤筒27,螺旋叶片28,两个传动杆29,排污口30,第二电机31,齿轮32,齿轮圈33,固定盘34,投料腔35,五个卡盘36,五个条形弯杆37,卡块38,开口39,凸柱40,第三电机41,第二连接杆42,旋转臂43,三个轴座44,三个翻板45,出料口46,三个分筛漏斗47,三个震动电机48,三组弹性机构49,第二弹簧50,圆柱块51,万向轮52。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11]
参照图1至图9所示,一种市政管道清淤用淤泥收集装置,包括架体组件1、过滤组件2、投料组件3、翻板机构4和震动机构5;首先将淤泥通过投料组件3进入过滤组件2对淤泥进行过滤,过滤完的淤泥再通过震动机构5对过滤后的淤泥进行震动,接着翻板机构4打开将震动下来的淤泥滑出进行收集。
[0012]
架体组件1包括底架6、支撑机构7和四个减震机构8,四个减震机构8均设置于底架6的四个支脚9上,支撑机构7设置于四个减震机构8上;底架6用于安置支撑机构7和减震机构8,支撑机构7支撑住过滤组件2,减震机构8用于震动机构5对过滤完的淤泥进行时减轻架体组件1的晃动,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0013]
过滤组件2固定设置于架体组件1上,过滤组件2包括用于阻挡淤泥飞溅的过滤壳10和用于过滤不同颗粒大小淤泥的过滤机构11,过滤壳10固定设置于架体组件1的内壁上,过滤组件2固定设置于过滤壳10的内部;过滤组件2将通过投料组件3滑进来的淤泥进行不同颗粒程度的过滤,使淤泥过滤的更加彻底和细致,过滤壳10阻挡了淤泥在过滤过程中飞溅出来。
[0014]
投料组件3设置于过滤组件2的旁侧,投料组件3包括用于投放淤泥的投料机构12和用于淤泥滑进过滤组件2的投料管13以及用于安放投料机构12和投料管13的投料壳14,投料管13固定设置于过滤壳10的外侧一端,投料机构12设置于投料管13上,投料壳14固定设置于架体组件1一端顶部;投料组件3控制淤泥的投放量,以防投入淤泥过多导致淤泥过滤不彻底,影响淤泥收集效果,当投料组件3闭合时也保证淤泥在过滤时不会飞溅出来,使整个淤泥过滤作业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进行。
[0015]
震动机构5设置于过滤壳10内部下端,震动机构5位于过滤机构2的正下方,震动机构5的输出方向与翻板机构4的长度方向垂直;当淤泥过滤完成后,震动机构5开始震动,将淤泥震动滑出。
[0016]
翻板机构4设置于过滤壳10的底部倾斜的一侧,翻板机构4的长度方向与过滤组件2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当振动机构开始震动后,翻板机构4开始翻转打开,淤泥滑出过滤组件2进行收集。
[0017]
减震机构8包括圆柱套15、第一弹簧16和活塞杆17,固定住固定设置于底架6的支脚9上,支脚9上开设有环槽18,活塞杆17活动套设于圆柱套15上,活塞杆17的一端嵌设于环槽18内,第一弹簧16的一端套设于圆柱套15上且另一端套设于活塞杆17的另一端上,活塞杆17的另一端外侧与支撑架19的底部固定相连。震动机构5开始震动时,活塞杆17在圆柱套15通过第一弹簧16在环槽18内进行纵向方向的移动抵消了大部分应力,减轻了架体组件1的晃动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0018]
支撑机构7包括支撑架19、两个支撑梁20和两个轴承座21,支撑架19固定设置于减震机构8上,两个支撑梁20固定设置于支撑架19顶部两侧,两个支撑梁20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架19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轴承座21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支撑梁20的底部;支撑架19用于支撑过滤组件2,两个轴承座21通过安装在两个支撑梁20上便于过滤机构11的的安装与转动,从而提高了过滤机构11的作业效率,使淤泥过滤的更加彻底。
[0019]
过滤机构11,过滤机构11包括第一电机22、第一连接杆23、第一转轴24、第二转轴25、皮带26、滤筒27、螺旋叶片28和两个传动杆29,第一电机22通过支架固定设置于支撑架19的外侧上端,第一电机22的输出方向与支撑架19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第一转轴24套设于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上,第一连接杆23呈水平且其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轴承座21上,第二转轴25套设于第一连接杆23靠近第一电机22的一端上,皮带26的两端分别活动套设于第一转轴24和第二转轴25上,两个传动杆29呈竖直状态,两个传动杆29呈间隔且互相平行活动套设于第一连接杆23上,滤筒27呈水平且其内侧壁通过固定于两个传动杆29上设置于过滤壳10内部,滤筒27与第一连接杆23共轴心,螺旋叶片28设置于滤筒27内部,螺旋叶片28的外表面螺旋缠绕于滤筒27的内表面,过滤壳10靠近第一电机22的一端下方开设有排污口30;第一电机22通过皮带26带动第一连接杆23进行转动,第一连接杆23的转动带动两个与之相连的传动杆进行转动,两个传动杆29的转动带动了与之相连的滤筒27和滤筒27内的螺旋叶片28进行旋转,当淤泥通过投料机构12进入滤筒27内,通过旋转的滤筒27和螺旋叶片28在滤筒27内进行旋转前进,滤筒27的表面布满三种不同直径大小的孔,滤筒27前半部分为最小直径的孔,当淤泥在这一部分进行旋转时,符合这一直径大小的淤泥颗粒物通过滤网向下掉落,其余大小的颗粒物淤泥则继续在滤筒27内旋转前进,当滤筒27内的淤泥进入滤筒27中间部分孔时,重复上述动作,直至淤泥被过滤完,淤泥中的较大固体垃圾则随着滤筒27的转动滚出滤筒27掉入过滤壳10的排污口30被收集。
[0020]
投料组件3包括第二电机31、齿轮32、齿轮圈33、固定盘34、投料腔35、五个卡盘36和五个条形弯杆37,投料腔35固定设置于投料管13的顶部,投料腔35的顶部设有以其圆心为旋转轴的五个槽形卡块38,齿轮圈33设置于投料腔35的顶部,齿轮圈33的外围开设有与槽形卡块38相配合的长条形开口39以及向上凸起的凸柱40,每两个长条形开口39之间均分布一个凸柱40,槽形卡块38嵌设于开口39中,五个条形弯杆37设置于齿轮圈33的顶部,条形
弯杆的一端活动套设于一个凸柱40上,固定盘34固定设置于齿轮圈33的上方,固定盘34位于齿轮圈33的中轴线上,五个卡盘36设置于固定盘34内且与齿轮圈33保持同一高度,五个卡盘36相互连接成圆盘形状,卡盘一端套设于固定盘34上另一端与条形弯杆进行铰接,齿轮32设置于齿轮圈33的旁侧,齿轮32与齿轮圈33啮合,第二电机31通过投料壳14固定且其输出端与齿轮32相连;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带动齿轮32进行转动,齿轮32从而带动齿轮圈33进行旋转,接着齿轮圈33带动与之相连的五个条形弯杆37进行转动,五个条形弯杆37的另一端又与五个卡盘36铰接,从而带动五个卡盘36在固定盘34内进行转动,实现张开与闭合。
[0021]
翻板机构4包括第三电机41、第二连接杆42、旋转臂43、三个轴座44和三个翻板45,过滤壳10底部倾斜一侧开设有三个出料口46,每个翻板的一侧均与出料口46之间铰接,三个轴座44依次分布与三个翻板45上,第二连接杆42活动套设于三个轴座44上,旋转臂4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42进行铰接,旋转臂43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机41输出端相连,第三电机41通过支架固定在底架6的上方;第三电机41的输出端带动旋转臂43进行旋转,旋转臂4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42相连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杆42进行旋转,第二旋又与三个翻板45上的三个轴座44相连,使得翻板能够进行转动,进而使淤泥通过旋转的翻板滑出过滤壳10进行收集,同时通过翻板的开合大小控制淤泥的下落量。
[0022]
震动机构5包括过三个分筛漏斗47、三个震动电机48和三组弹性机构49,每组弹性机构均包括四个第二弹簧50,四个第二弹簧50两两一组呈间隔且平行设置于过滤壳10的内部下端内壁上,三个粉筛漏斗均呈水平,三个分筛漏斗47均设置于过滤壳10的内部且位于滤筒27的正下方,每个分筛漏斗的两侧均设有两个呈水平向外凸出的圆柱块51套设于第二弹簧50上且穿过过滤壳10,三个震动电机48呈倾斜向上状态设置于过滤壳10底部远离翻板机构4一侧的外壁上;当过滤完的颗粒大小不同的淤泥落入三个分筛漏斗47后,三个振动电机开始震动,在振动电机激震下将不同颗粒大小的淤泥从粘附的颗粒物中震动滑出分筛漏斗,从而提高了淤泥的净含量,方便了管道淤泥的运输收集。
[0023]
其特征在于底架6的底部活动设有四个供底架6移动的万向轮52,四个万向轮52两两一组呈间隔且竖直分布于底座的的底部;底架6下的四个万向轮52便于装置在路面内更好的移动,进行清淤作业。
[0024]
步骤一,首先将淤泥输送至投料组件3处,接着投料机构12中的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带动齿轮32进行转动,齿轮32从而带动齿轮圈33进行旋转,接着齿轮圈33带动与之相连的五个条形弯杆37进行转动,五个条形弯杆37的另一端又与五个卡盘36铰接,从而带动五个卡盘36在固定盘34内进行转动,实现张开与闭合,投料组件3控制淤泥的投放量,以防投入淤泥过多导致淤泥过滤不彻底,影响淤泥收集效果,当投料组件3闭合时也保证淤泥在过滤时不会飞溅出来,使整个淤泥过滤作业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进行。
[0025]
步骤二,第一电机22通过皮带26带动第一连接杆23进行转动,第一连接杆23的转动带动两个与之相连的传动杆进行转动,两个传动杆29的转动带动了与之相连的滤筒27和滤筒27内的螺旋叶片28进行旋转,当淤泥通过投料机构12进入滤筒27内,通过旋转的滤筒27和螺旋叶片28在滤筒27内进行旋转前进,滤筒27的表面布满三种不同直径大小的孔,滤筒27前半部分为最小直径的孔,当淤泥在这一部分进行旋转时,符合这一直径大小的淤泥颗粒物通过滤网向下掉落,其余大小的颗粒物淤泥则继续在滤筒27内旋转前进,当滤筒27
内的淤泥进入滤筒27中间部分孔时,重复上述动作,直至淤泥被过滤完,淤泥中的较大固体垃圾则随着滤筒27的转动滚出滤筒27掉入过滤壳10的排污口30被收集,过滤组件2将通过投料组件3滑进来的淤泥进行不同颗粒程度的过滤,使淤泥过滤的更加彻底和细致。
[0026]
步骤三,当过滤完的颗粒大小不同的淤泥落入三个分筛漏斗47后,三个振动电机开始震动,在振动电机激震下将不同颗粒大小的淤泥从粘附的颗粒物中震动滑出分筛漏斗,从而提高了淤泥的净含量,方便了管道淤泥的运输收集,与此同时第三电机41的输出端带动旋转臂43进行旋转,旋转臂4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42相连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杆42进行旋转,第二旋又与三个翻板45上的三个轴座44相连,使得翻板能够进行转动,进而使淤泥通过旋转的翻板滑出过滤壳10进行收集,同时通过翻板的开合大小控制淤泥的下落量。震动机构5开始震动时,活塞杆17在圆柱套15通过第一弹簧16在环槽18内进行纵向方向的移动抵消了大部分应力,减轻了架体组件1的晃动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0027]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