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1393发布日期:2020-09-29 09:2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防水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



背景技术:

止水帷幕指的是一个概念,是工程主体外围止水系列的总称。用于阻止或减少基坑侧壁及基坑底地下水流入基坑而采取的连续止水体。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08253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止水帷幕墙的围护桩结构,包括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的侧壁上设有钢板,钢板侧面上设有锚头,锚头内设有锚索,通过锚索拉住钢板,减小基坑内壁向内侧翻的可能。

上述专利中,通过单根直长钢板受锚索拉力而拉住基坑侧壁的混凝土桩,其补强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旨在通过多根补强板对基坑止水帷幕进行补强,提高补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包括基坑、混凝土桩及锚索,锚索固定于基坑内,所述混凝土桩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对补强板,每对所述补强板相互交叉,若干对所述补强板首尾相连,每对所述补强板的交叉处设有锚头,若干对所述补强板首尾连接处也设有锚头,所述锚索穿过补强板并可拆卸连接于锚头,所述基坑转角处的混凝土桩侧壁设置有转角板,所述转角板与所述补强板之间设有连板,所述连板一端连接于转角板,所述连板另一端连接于补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每对补强板交叉处及若干对补强板首尾连接处设有锚头,锚头受锚索拉紧,并由此拉住补强板,补强板对混凝土桩的止水帷幕进行补强。通过多根补强板对基坑止水帷幕进行补强,补强范围更大,补强效果更好。补强板与转角板通过连板连接,形成封闭的结构,进一步提高补强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强板中部的侧壁开设有中心槽,所述中心槽深度为补强板厚度的一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互交叉的两个补强板的中部互相卡入对方的中心槽中,补强板交叉处受力均匀,补强效果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槽呈正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方形的中心槽使得相互交叉的补强板能够相互限位,补强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强板两端一体设有边板,所述补强板一端的边板与补强板远离混凝土桩的一侧平齐,所述补强板另一端的边板与补强板靠近混凝土桩的一侧平齐,所述边板厚度为补强板厚度的一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对所述补强板的边板搭接在一起更平整,补强板首尾连接部分受力均匀,补强效果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板呈正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方形的边板相互搭接使得补强板首尾连接的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角板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板连接转角板的一端插接式安装于连接槽,所述连接槽槽底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板对应连接通孔的位置开设有连接螺孔,所述连板通过螺钉固定于连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于连接槽中,使得连板连接转角板更加稳固,提高转角板对基坑转角处混凝土桩的补强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板连接补强板的端部呈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板连接补强板的端部呈等腰直角三角形,使得连板连接补强板的结构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角板包括两个转板,两个所述转板相互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转板的长边铰接使得转角板能够调整张角大小从而适配基坑不同角度的转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补强板的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转角板的结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板的结构视图。

图中,1、基坑;2、混凝土桩;3、锚头;4、补强板;41、边板;42、中心槽;5、连板;51、连接螺孔;6、转角板;61、转板;611、连接槽;612、连接通孔;7、固定板;71、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包括基坑1及混凝土桩2;混凝土桩2围绕基坑1轮廓一周设置,混凝土桩2表面开设有倾斜向下直至基坑1内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有锚索。

参照图1和图2,基坑1的每一内侧壁均设有若干对补强板4,每对补强板4相互交叉,若干对补强板4首尾相连。补强板4中部开设有中心槽42,中心槽42呈正方形,中心槽42深度为补强板4厚度的一半,中心槽42的槽底中部开设有供锚索穿过的通孔。相互交叉的两个补强板4的中部互相卡入对方的中心槽42中,两个补强板4的交叉处设有锚头3,锚索穿过两个补强板4交叉处的通孔并固定于锚头3。补强板4两端一体设有边板41,补强板4一端的边板41与补强板4远离混凝土桩2的一侧平齐,补强板4另一端的边板41与补强板4靠近混凝土桩2的一侧平齐,边板41呈正方形,边板41的厚度为补强板4厚度的一半,边板41中部开设有供锚索穿过的通孔。相邻两对补强板4的边板41相互搭接在一起,两个补强板4的搭接处设有锚头3,锚索穿过两个补强板4搭接处的通孔并固定于锚头3。

参照图1和图3,混凝土桩2的侧壁还设置有转角板6,转角板6位于基坑1的转角处。转角板6远离基坑1坑底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开设有槽孔71,槽孔71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板7的长度方向相同。转角板6包括两个转板61,两个转板61铰接。转板61顶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安装有螺钉,螺钉穿过槽孔71将固定板7与两个转板61固定连接,同时,固定板7将转角板6的张开角度固定。

参照图1和图4,转板61与靠近转板61的补强板4之间设有连板5。转板61靠近混凝土桩2一侧开设有连接槽611,连板5的一端插入连接槽611中,连板5的另一端与补强板4连接,连接槽611槽底开设有连接通孔612,连板5对应连接通孔612的位置开设有连接螺孔51,连板5通过螺钉固定于连接槽611中;连板5与补强板4连接的端部呈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板5与补强板4的连接处开设有供锚索穿过的通孔,且连板5与补强板4的连接处设有锚头3,锚索穿过连板5和边板41的通孔并固定于锚头3。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原理为:每对补强板4交叉处及若干对补强板4首尾连接处设有锚头3,锚头3受锚索拉紧,并由此拉住补强板4,补强板4对混凝土桩2的止水帷幕进行补强。通过多根补强板4对基坑止水帷幕进行补强,补强范围更大,补强效果更好。补强板4与转角板6通过连板5连接,形成封闭的结构,进一步提高补强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包括基坑(1)、混凝土桩(2)及锚索,所述锚索固定于基坑(1)内,所述混凝土桩(2)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对补强板(4),每对所述补强板(4)相互交叉,若干所述对补强板(4)首尾相连,每对所述补强板(4)的交叉处设有锚头(3),若干对所述补强板(4)首尾连接处设有锚头(3),所述锚索穿过补强板(4)并可拆卸连接于锚头(3),所述基坑(1)转角处的混凝土桩(2)侧壁设置有转角板(6),所述转角板(6)与补强板(4)之间设有连板(5),所述连板(5)一端连接于转角板(6),所述连板(5)另一端连接于补强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4)中部的侧壁开设有中心槽(42),所述中心槽(42)深度为补强板(4)厚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槽(42)呈正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4)两端一体设有边板(41),所述补强板(4)一端的边板(41)与补强板(4)远离混凝土桩(2)的一侧平齐,所述补强板(4)另一端的边板(41)与补强板(4)靠近混凝土桩(2)的一侧平齐,所述边板(41)厚度为补强板(4)厚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41)呈正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板(6)开设有连接槽(611),所述连板(5)通过螺钉固定于连接槽(6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板(5)连接补强板(4)的端部呈等腰直角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板(6)包括两个转板(61),两个所述转板(61)的长边相互铰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其包括基坑、混凝土桩及锚索,所述锚索固定于基坑内,所述混凝土桩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对补强板,每对所述补强板相互交叉,若干对所述补强板首尾相连,每对所述补强板的交叉处设有锚头,若干对所述补强板首尾连接处设有锚头,所述锚索穿过补强板并可拆卸连接于锚头,所述基坑转角处的混凝土桩侧壁设置有转角板,所述转角板与所述补强板之间设有连板,所述连板一端连接于转角板,所述连板另一端连接于补强板。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补强效果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亿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7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