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陡斜坡抗滑排洪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7308发布日期:2020-12-01 10:5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陡斜坡抗滑排洪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洪沟,特别涉及一种陡斜坡抗滑排洪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山丘地带河川窄、坡度陡、流速急,洪水暴起暴落,6~9月汛期降雨集中,降雨强度大,汇流迅速,洪水集中。因此,在山岭重丘区,防洪工程尤为重视。防洪工程措施是指为控制或抗御洪水以减免洪水灾害损失而修建的各种工程,其主要包括排洪沟、渠、防洪墙、分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水库等。其中,排洪沟是指为了预防洪水灾害而修筑的沟渠,在遇到洪水灾害时能够起到洪泄作用,由于其具有形式简单、施工快捷、适用灵活及就地取材等特点,在山区防灾防洪工程中运用广泛。

但在工程实践中,常规的排洪沟也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我国山岭重丘区地形连续起伏,既有深侵蚀沟,也有明显绵延较长的斜坡山丘,在地面自然横坡较陡区域,常规的排洪沟多顺斜坡修筑,模板设置受场地限制,修筑困难;(2)斜坡水流集中时间短,洪水汇集迅速,水流急,常规排洪沟受自重及水流冲刷力影响,易顺斜坡方向滑移拉裂破坏,从而失去排洪能力,造成次生灾害。

鉴于此,为满足陡斜坡地区排洪要求,降低排洪沟修筑难度,亟待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陡斜坡地段的抗滑排洪沟,确保排洪沟的施工效率及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陡斜坡抗滑排洪沟,适用于地面横坡较陡地段的排洪,模板易设置,施工简便,可防止斜坡上沟渠滑移拉裂破坏,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陡斜坡抗滑排洪沟,包括沿陡斜坡设置的沟底板,所述沟底板两侧分别设有沟帮,所述沟底板的底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抗滑键,所述抗滑键竖直设置且其底端嵌入基岩内,相邻两抗滑键间的沟底板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水平形成有若干防滑肋条,所述防滑肋条位于陡斜坡内。

进一步,若干防滑肋条构成台阶状。

进一步,所述抗滑键由三个抗滑键单体构成,三个抗滑键单体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两个抗滑键单体相背离侧与沟底板两侧在纵向上对齐。

进一步,所述抗滑键顶面为斜面且其倾斜角度与沟底板倾斜角度一致,所述抗滑键顶面延伸到沟底板上表面上。

更进一步,所述沟底板上表面上间隔设有若干消能块。

再进一步,若干消能块在沟底板长度方向上相互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陡斜坡抗滑排洪沟,通过设置防滑肋条增大排洪沟与基础间摩擦系数,结合抗滑键分段提供的抗滑力,实现排洪沟在水平倾角较大的斜坡上得以安全稳定,达到场区长期排洪要求,较之现有的常规排洪沟,本实用新型的排洪沟可运用于水平倾角较大的斜坡地带,弥补了常规排洪沟在斜坡区域的适用短板,可防止斜坡上沟渠滑移拉裂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a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陡斜坡抗滑排洪沟,包括沿陡斜坡设置的沟底板3,沟底板3两侧分别设有沟帮1,沟底板3的底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抗滑键2,抗滑键2竖直设置且其底端嵌入基岩内,相邻两抗滑键2间的沟底板3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水平形成有若干防滑肋条,防滑肋条位于陡斜坡内。

若干防滑肋条构成台阶状,即每个防滑肋条在纵向截面内为直角三角形,其伸入陡斜坡的长度为0.5m~1m,高度为0.3m~0.5m。

抗滑键2由三个抗滑键单体构成,三个抗滑键单体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两个抗滑键单体相背离侧与沟底板两侧在纵向上对齐,中间的抗滑键在横向上的宽度大于其两侧的抗滑键在横向上的宽度。

抗滑键2顶面为斜面且其倾斜角度与沟底板3倾斜角度一致,抗滑键2顶面延伸到沟底板3上表面上。

沟底板3上表面上间隔设有若干消能块4。

若干消能块4在沟底板3长度方向上相互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滑肋条增大排洪沟与基础间摩擦系数,结合抗滑键2分段提供的抗滑力,实现排洪沟在水平倾角较大的斜坡上得以安全稳定,达到场区长期排洪要求。较之现有的常规排洪沟,本实用新型的排洪沟可运用于水平倾角较大的斜坡地带,弥补了常规排洪沟在斜坡区域的适用短板,可防止斜坡上沟渠滑移拉裂破坏。

分段设置抗滑键,在施工期间,抗滑键可作排洪沟模板的临时支撑,避免沟身浇筑期间模板滑移垮塌,施工简便。沟底板3设置消能块1,降低水流动能,减弱水流对排洪沟底端构筑物或自然冲沟的冲刷破坏力。

上述陡斜坡抗滑排洪沟构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陡斜坡上开挖与抗滑键2匹配的孔;

b先在孔上架设与陡斜坡外的抗滑键2部分段匹配的第一模板,然后用混凝土浇筑抗滑键;

c在相邻两抗滑键2间的斜陡坡上开挖与若干防滑肋条适配的槽;

d先在槽及其两端的抗滑键2间架设与沟底板3部分段和沟帮1部分段适配的第二模板,然后用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模板;

e重复步骤d获得排洪沟。

相邻两抗滑键间的槽为台阶状。

在沟底板上间隔浇筑消能块。

施工时,在斜坡上间隔开挖与抗滑键2匹配的槽,减少了对斜坡的扰动,开挖土石方工程量少,抗滑键浇筑完成后,可据此搭建施工平台,分段开挖台阶状槽,以增大排洪沟底与基础间摩擦系数,增大抗滑力。然后,抗滑键作为排洪沟浇筑模板支撑点,减少了临时支护工程量,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保证了施工期模板的稳定性及良好的支护效果。

该种方法能快速、方便的构筑出上述的抗滑排洪沟,且构筑施工时对土体扰动小,构筑得到的抗滑排洪沟的结构牢固,排洪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为:

由于斜坡水平倾角较大,排洪沟渠自身重量大,受自重影响,沟渠存在顺斜坡方向的下滑力,通过开挖槽提高沟底板3与基础间摩擦系数,从而增大抗滑力,同时,分段设置抗滑键2,以抵抗排洪沟顺斜坡向的下滑力,确保排洪沟安全稳定。

如附图5所示,根据区域过水面积所得排洪沟断面尺寸,计算出斜坡排洪沟自重gi:

gi=γvi(1)

式中,γ为排洪沟重度;vi为排洪沟沟身体积。

根据顺斜坡方向静力平衡分段计算排洪沟长度及下滑力情况,分段设置抗滑键,测出斜坡水平倾角αi,抗滑键所需抗滑力ti。

ti=gisinαi-gi·ficosαi(2)

式中,fi为第i段排洪沟与斜坡地基间摩擦系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