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7903发布日期:2020-11-03 23:5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查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



背景技术:

检查井是用于雨污水排放管道,在地下管线位置上每隔一定距离修建的竖井,用以连接不同管径、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管线使用,主要供养护工人定期检查和疏通管道、清除污泥异物、防止管道堵塞等,是城市道路地下基础设施之一。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09223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检查井,包括内部中空的井体和支管接头,在井体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外界及井体内腔连通的井体支管,井体支管端部设有承插口,承插口上设有法兰,承插口为远离井体的一端为大孔径端的锥形口,支管接头的一端插设在所述锥形口内且在支管接头与锥形口之间设有密封圈,在支管接头外套设有压兰,压兰的凸台抵压在所述密封圈上,压兰的压盘通过螺栓与法兰固定连接。

但是,当检查井长期使用后,井体的内壁会推挤很多淤泥,直接采用人力清理十分的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清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的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其包括井体,所述井体包括竖直的筒状结构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向上延伸且端口向内收缩形成圆锥状的井口,所述井体底部相对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与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相垂直的井体的井壁上设置滑槽,预刮装置置于所述滑槽内且可沿滑槽上下移动,所述预刮装置的刮刀外径与井体的内壁直径配合,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贯穿所述井体且分别位于所述井体的两侧,所述井体上开设有底部呈倾斜状的倾斜槽,所述倾斜槽较高端与所述进水管相通,所述倾斜槽的较低端与所述排水管相通,所述进水管靠近所述井体顶部的一侧与排水管靠近所述井体顶部的一侧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进水管的半径小于排水管的半径。

上述的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其所述预刮装置包括中空的圆柱状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置刮刀,所述刮刀为圆环形状,所述刮刀的外端直径大于连接端直径,所述刮刀外端直径与井体内壁的直径相当,所述安装台的两侧设置滑轨,所述滑轨顶端设置升降气缸。

上述的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其所述井口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环,所述放置环上嵌合有盖板。

上述的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其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供工人搬运的搬运孔。

上述的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其所述井体底部与靠近所述井体底部的地面之间设置有原浆层,所述原浆层为砂浆涂覆在所述井体底部远离所述井体一侧的表面形成。

上述的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其所述预刮装置位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不同半径的进水管和排水管之间设置倾斜槽,使水能较快速的从进水管流到排水管,使水中杂质不易沉积,提高了排水效率;在井体内壁上设置预刮装置,可以及时清除井体内壁沉积的淤泥,省去了人工,降低了劳动强度,工作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井体1,所述井体1包括竖直的筒状结构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向上延伸且端口向内收缩形成圆锥状的井口2,所述井口2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环3,所述放置环3上嵌合有盖板4,所述盖板4上开设有供工人搬运的搬运孔14,工人可通过搬运孔14将盖板4从放置环3上移开,以便进入到检查井内。所述井体1底部相对设置有进水管5和排水管6,与所述进水管5和排水管6相垂直的井体1的井壁上设置滑槽13。预刮装置包括中空的圆柱状安装台8,所述安装台8上设置刮刀10,所述刮刀10为圆环形状,所述刮刀10的外端直径大于连接端直径,所述刮刀10外端直径与井体1内壁的直径相当,所述安装台8的两侧设置滑轨11,所述滑轨11顶端设置升降气缸12。预刮装置的滑轨11置于所述滑槽13内且可沿滑槽13上下移动,所述预刮装置位于进水管5和出水管6上方。所述预刮装置的刮刀10外径与井体1的内壁直径配合,所述进水管5和排水管6贯穿所述井体1且分别位于所述井体1的两侧,所述井体1上开设有底部呈倾斜状的倾斜槽7,所述倾斜槽7较高端与所述进水管5相通,所述倾斜槽7的较低端与所述排水管6相通,所述进水管5靠近所述井体1顶部的一侧与排水管6靠近所述井体1顶部的一侧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进水管5的半径小于排水管6的半径,使水能够较为快速的从进水管5到达排水管6。所述井体底部与靠近所述井体底部的地面之间设置有原浆层9,所述原浆层9为砂浆涂覆在所述井体底部远离所述井体1一侧的表面形成。原浆层9增强了井体1的稳固性。

工人通过工具将盖板4从放置环3内取出。水从进水管5流到排水管6内,由于倾斜槽7的存在,水在倾斜槽7上的流速较快,使水中的杂质不易在井体1底部沉积。当水量较大,排水管6无法及时将水排出,检查井内水位上升,由于收口段上小下大的设计使检查井能够容纳较多的水,减慢了水位上涨的速度,减小了水将盖板4冲开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不同半径的进水管和排水管之间设置倾斜槽,使水能较快速的从进水管流到排水管,使水中杂质不易沉积,提高了排水效率;在井体内壁上设置预刮装置,可以及时清除井体内壁沉积的淤泥,省去了人工,降低了劳动强度,工作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体(1),所述井体(1)包括竖直的筒状结构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向上延伸且端口向内收缩形成圆锥状的井口(2),所述井体(1)底部相对设置有进水管(5)和排水管(6),与所述进水管(5)和排水管(6)相垂直的井体(1)的井壁上设置滑槽(13),预刮装置置于所述滑槽(13)内且可沿滑槽(13)上下移动,所述预刮装置的刮刀(10)外径与井体(1)的内壁直径配合,所述进水管(5)和排水管(6)贯穿所述井体(1)且分别位于所述井体(1)的两侧,所述井体(1)上开设有底部呈倾斜状的倾斜槽(7),所述倾斜槽(7)较高端与所述进水管(5)相通,所述倾斜槽(7)的较低端与所述排水管(6)相通,所述进水管(5)靠近所述井体(1)顶部的一侧与排水管(6)靠近所述井体(1)顶部的一侧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进水管(5)的半径小于排水管(6)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刮装置包括中空的圆柱状安装台(8),所述安装台(8)上设置刮刀(10),所述刮刀(10)为圆环形状,所述刮刀(10)的外端直径大于连接端直径,所述刮刀(10)外端直径与井体内壁的直径相当,所述安装台(8)的两侧设置滑轨(11),所述滑轨顶端设置升降气缸(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环(3),所述放置环(3)上嵌合有盖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上开设有供工人搬运的搬运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底部与靠近所述井体(1)底部的地面之间设置有原浆层(9),所述原浆层(9)为砂浆涂覆在所述井体(1)底部远离所述井体(1)一侧的表面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刮装置位于进水管(5)和排水管(6)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查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稳定型检查井结构。其包括井体,所述井体底部相对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与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相垂直的井体的井壁上设置滑槽,预刮装置置于所述滑槽内且可沿滑槽上下移动,所述预刮装置的刮刀外径与井体的内壁直径配合,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贯穿所述井体且分别位于所述井体的两侧,所述井体上开设有底部呈倾斜状的倾斜槽,所述进水管的半径小于排水管的半径。本实用新型的水能较快速的从进水管流到排水管,使水中杂质不易沉积,提高了排水效率;预刮装置,可以及时清除井体内壁沉积的淤泥,省去了人工,降低了劳动强度,工作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周承加;杜广伟;周承康;姚宪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法海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7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