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溉用临时水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3146发布日期:2020-11-20 09:5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溉用临时水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溉用临时水渠。



背景技术:

水渠是我国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水利设施之一,主要应用于农田灌溉或远程输水,传统的水渠是人工在地面上开凿的水道后使用混凝土抹面形成水渠,然而随着我国公路、建筑等基建工程的快速发展,灌溉用水渠往往被破坏无法正常使用,需要另行解决农田灌溉问题。

由于基建工程是有时限的,建设后即可快速恢复原来的渠道供水,同时另行开凿水渠人工和物力成本太大,因此需要一个灌溉用临时水渠,既能保障正常的灌溉使用,方便收纳,又可以及时挪移避免影响基建工程的正常展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农田需要灌溉用水渠而重新开凿水渠成本过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溉用临时水渠,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收纳与使用的灌溉用临时水渠,既可以保障灌溉的正常进行,方便收纳,又可以随时拆卸和挪移,不影响其他工作的正常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灌溉用临时水渠,包括导水带和多个支撑架,导水带架设在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架上;

所述导水带为长条状片体,导水带两侧边缘卷曲成筒体,导水带两侧的筒体内部设置有中空圆柱状的气囊,气囊两端的任意一端设置有气门嘴,导水带两侧的筒体外壁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绳带,导水带的两侧经绳带对接呈筒状,两端中一端封闭、另一端呈开口状,导水带两侧均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间隔的多个长方形缺口,所述长方形缺口处连接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由两个扇形片体和一个长方形片体组成,所述两个扇形片体对接在一个长方形片体的两侧构成槽形结构,所述槽形结构与导水带上的长方形缺口连接,导水带的中部经绳带系接呈上部开口的槽状,或导水带的中部置于支撑架外侧的部分均由绳带对接呈筒状;

支撑架设置在放水口处,所述每个支撑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架和多个连杆,所述支架是由截面为长方形的水平柱体和连接在水平柱体两端的倾斜柱体组成的“︺”形结构,支架的倾斜柱体两端均设置有贯通倾斜柱体的通孔,所述连杆为圆杆体,连杆的两端穿过两个支架上的通孔将两个支架固定连接,两个支架分别位于放水口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带为防水材料制成的长条状片体。

进一步地,所述放水口与导水带材质相同,放水口与导水带熔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带上的绳带均相对于导水带的中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放水口的两个扇形片体和一个长方形片体边缘均设置有绳带。

进一步地,所述放水口的两个扇形片体折叠至长方形片体贴合在导水带的长方形缺口上时,放水口呈闭合状态,放水口的两个扇形片体和一个长方形片体边缘的绳带均连接在支架上倾斜柱体顶端的连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与支架通过螺母连接,每个连杆在两端均有两个螺母,连杆每端的两个螺母分别置于每个支架的内外两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导水带为长条状片体,导水带两侧有气囊和绳带,在使用时可以使用绳带将两侧的气囊系在一起形成圆管状,圆管导水,由于有气囊的存在,导水带两侧始终浮在水面上,导水带内的水不会溢出导水带,可以长距离输水,且导水带为柔性防水材料制作而成,不仅方便收纳还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轻微挪移避让其他工作而不影响正常输水。

本实用新型的导水带上还带有放水口,支撑架设置在放水口处,支撑架不仅可以固定导水带的位置还可以支撑放水口的放水与截止,保证正常的农田灌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放大)。

附图中标号为:1为导水带,2为支撑架,11为气囊,12为绳带,13为放水口,21为连杆,22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灌溉用临时水渠,包括导水带1和多个支撑架2,导水带1架设在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架2上。

所述导水带1为长条状片体,导水带1两侧边缘卷曲成筒体,导水带1两侧的筒体内部设置有中空圆柱状的气囊11,气囊11两端的任意一端设置有气门嘴,导水带1两侧的筒体外壁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绳带12,导水带1的两侧经绳带12对接呈筒状,两端中一端封闭、另一端呈开口状,导水带1两侧均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间隔的多个长方形缺口,所述长方形缺口处连接有放水口13,所述放水口13由两个扇形片体和一个长方形片体组成,所述两个扇形片体对接在一个长方形片体的两侧构成槽形结构,所述槽形结构与导水带1上的长方形缺口连接。

支撑架2设置在放水口13处,所述每个支撑架2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架22和多个连杆21,所述支架22是由截面为长方形的水平柱体和连接在水平柱体两端的倾斜柱体组成的“︺”形结构,支架22的倾斜柱体两端均设置有贯通倾斜柱体的通孔,所述连杆21为圆杆体,连杆21的两端穿过两个支架22上的通孔将两个支架22固定连接,两个支架22分别位于放水口13的两侧。

所述导水带1为pvc防水帆布、pvc防水油布、有机硅涂塑布等防水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放水口13与导水带1材质相同,放水口13与导水带1熔接在一起。

所述导水带1上的绳带12均相对于导水带1的中线对称设置。

所述放水口13的两个扇形片体和一个长方形片体边缘均设置有绳带12。

所述放水口13的两个扇形片体折叠至长方形片体贴合在导水带1的长方形缺口上时,放水口13呈闭合状态,放水口13的两个扇形片体和一个长方形片体边缘的绳带12均连接在支架22上倾斜柱体顶端的连杆21上。

所述连杆21与支架22通过螺母连接,每个连杆21在两端均有两个螺母,连杆21每端的两个螺母分别置于每个支架22的内外两侧。

在使用时先将导水带1沿着要灌溉的农田路径展开,再对导水带1两侧的气囊11充气,然后将使用绳带12将导水带1两侧的气囊11拉近并系在一起使导水带1形成管状,支撑架2架设在放水口13下方,放水口13处的绳带12系在支撑架2靠上方的连杆21上,导水带1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形成封闭端,水流在导水带1形成的管体内流动,由于有气囊11的存在,导水带1两侧始终浮在水面上,导水带1内的水不会溢出导水带1,可以长距离输水,且片状体为柔性防水材料制作而成,不仅方便收纳还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轻微挪移避让其他工作而不影响正常输水,在需要灌溉的部位松开放水口13的绳带12,使放水口13低于导水带1内的水平面即可,支撑架2设置在放水口13处,也可以架设在需要转弯的位置,支撑架2不仅可以固定导水带1的位置还可以支撑放水口13的放水与截止,保证正常的农田灌溉。

使用结束后可以放掉气囊11内的气,将绳带12松开,将导水带1由远离水源一端开始卷起,方便排水,导水带1卷起后体积很小,方便收纳。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