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下料的垃圾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9928发布日期:2021-02-26 17:41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下料的垃圾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下料的垃圾处理器。


背景技术:

[0002]
厨房食物垃圾处理器是一种现代化的厨房电器,安装于厨房水槽下方,并与排水管相连。通过交流或直流电机驱动刀盘,利用离心力将粉碎腔内的食物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传统的垃圾处理器运行时,主要采用冲水的方法将垃圾冲入垃圾处理器内;对于那些堆积在一起的垃圾还需要人工将其推入到垃圾处理器内;由于垃圾处理器内残余食物的转移需要用水冲洗,但是残余食物里面本来就含有水,如果还要继续加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如果持续加水的话,特别是冬天水温比较低,容易使人感觉不舒服和长冻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动下料的垃圾处理器。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
一种自动下料的垃圾处理器,包括用于食物残渣处理的研磨机构、研磨电机、减震机构,所述研磨机构顶部设置有所述减震机构,所述研磨机构底部设置有所述研磨电机,还包括用于食物残渣下料和出料的下料机构和微型离心泵,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斗、密封胶圈、震动架、振子、防溅罩,所述下料斗位于所述减震机构内侧,所述震动架位于所述下料斗内侧,所述振子固定在所述震动架外侧,所述振子采用ff030型振子马达,所述防溅罩通过卡扣连接在所述下料斗底部,所述密封胶圈通过卡槽连接在所述下料斗上端边缘位置,所述防溅罩采用食品级耐高温硅胶材质。
[0006]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研磨机构,所述支撑架顶部边缘位置设置有10个所述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上端固定在所述下料斗上,所述支撑架采用氯化聚醚材质其形状为漏斗形。
[0007]
如此设置,在所述下料机构震动下料时,利用所述减震弹簧将所述下料机构所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从而可以减少震动传递到整个装置上。
[0008]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研磨机构,所述支撑架顶部边缘位置设置有所述减震棉,所述减震棉上端粘接在所述下料斗上,所述支撑架采用氯化聚醚材质其形状为漏斗形。
[0009]
如此设置,在所述下料机构震动下料时,利用所述减震棉将所述下料机构所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从而可以减少震动传递到整个装置上。
[0010]
优选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研磨仓、滤板、刀锤板、研磨刀,所述研磨仓内侧上端设置有所述刀锤板,所述刀锤板下端通过键连接在所述研磨电机转动部上,所述刀锤板下方设置有所述研磨刀和所述滤板,所述研磨刀位于所述滤板上方,所述研磨刀采用440a型不锈钢材质制成。
[0011]
如此设置,利用所述刀锤板的转动和所述研磨仓来对食物残渣进行一级研磨破
碎,通过所述研磨刀和所述滤板来对食物残渣进行二次的研磨破碎。
[0012]
优选的:所述研磨电机位于所述研磨机构下方,所述微型离心泵位于所述研磨机构另一侧位置,所述微型离心泵型号mp-6r。
[0013]
如此设置,利用所述研磨电机来提供整个研磨处理的动力,通过所述微型离心泵来将食物残渣进行抽出,进而提高食物残渣的下料速度。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
1、利用下料机构可以快速的将食物残渣向下输送,进而减少人工向下塞压食物残渣次数,同时提高食物残渣的清理效率。
[0016]
2、通过小型离心泵将垃圾处理器内部处理后的垃圾进行抽出,进而在其内部形成负压区域可以加快食物残渣的进入和输出,提高整个食物残渣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下料的垃圾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下料的垃圾处理器的下料机构局部剖视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下料的垃圾处理器的减震机构实施例1局部零件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下料的垃圾处理器的减震机构实施例2局部零件图;
[0022]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下料的垃圾处理器的刀锤板局部零件图;
[0023]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下料的垃圾处理器的研磨刀局部零件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5]
1、下料机构;2、研磨机构;3、研磨电机;4、微型离心泵;5、减震机构;11、下料斗;12、密封胶圈;13、震动架;14、振子;15、防溅罩;21、研磨仓;22、滤板;23、刀锤板;24、研磨刀;51、减震弹簧;52、支撑架;511、减震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9]
如图1,一种自动下料的垃圾处理器,包括用于食物残渣处理的研磨机构2、研磨电机3、减震机构5,研磨机构2顶部设置有减震机构5,研磨机构2底部设置有研磨电机3,还包括用于食物残渣下料和出料的下料机构1和微型离心泵4,如图2和5,下料机构1包括下料斗11、密封胶圈12、震动架13、振子14、防溅罩15,下料斗11位于减震机构5内侧,震动架13位于下料斗11内侧,振子14固定在震动架13外侧,防溅罩15通过卡扣连接在下料斗11底部,密封胶圈12通过卡槽连接在下料斗11上端边缘位置,防溅罩15采用食品级耐高温硅胶材质。
[0030]
实施例一
[0031]
如图1、图2、图3、图5、图6所示,减震机构5包括减震弹簧51、支撑架52,支撑架52通过螺钉连接在研磨仓21上端,支撑架52顶部边缘位置设置有10个减震弹簧51,减震弹簧51上端固定在下料斗11上,支撑架52采用氯化聚醚材质其形状为漏斗形,在下料机构1震动下料时,利用减震弹簧51将下料机构1所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从而可以减少震动传递到整个装置上;研磨机构2包括研磨仓21、滤板22、刀锤板23、研磨刀24,研磨仓21内侧上端设置有刀锤板23,刀锤板23下端通过键连接在研磨电机3转动部上,刀锤板23下方设置有研磨刀24和滤板22,研磨刀24位于滤板22上方,研磨刀24采用440a型不锈钢材质制成,利用刀锤板23的转动和研磨仓21来对食物残渣进行一级研磨破碎,通过研磨刀24和滤板22来对食物残渣进行二次的研磨破碎;研磨电机3位于研磨机构2下方,微型离心泵4位于研磨机构2另一侧位置,利用研磨电机3来提供整个研磨处理的动力,通过微型离心泵4来将食物残渣进行抽出,进而提高食物残渣的下料速度。
[0032]
实施例二
[003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0034]
如图4所示,减震机构5包括减震棉511、支撑架52,支撑架52通过螺钉连接在研磨仓21上端,支撑架52顶部边缘位置设置有减震棉511,减震棉511上端粘接在下料斗11上,支撑架52采用氯化聚醚材质其形状为漏斗形,在下料机构1震动下料时,利用减震棉511将下料机构1所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从而可以减少震动传递到整个装置上。
[0035]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启动本装置电源将食物残渣倒入到下料斗11处,此时通过振子14将带动震动架13在下料斗11内侧进行高频振动,利用震动架13的振动将食物残渣震落到防溅罩15上方,当食物残渣的量达到一定重量时,将从防溅罩15落下进入到研磨仓21内,此时研磨电机3转动部带动刀锤板23进行高速的转动,通过高速转动的刀锤板23将食物残渣撞击到研磨仓21内壁上,继而对食物残渣进行第一次的研磨破碎处理,经过第一次破碎处理后的食物残渣会从刀锤板23边缘和研磨仓21之间的间隙落入到滤板22上,通过滤板22和刀锤板23之间的研磨刀24对食物残渣进行第二次研磨破碎,待破碎后的食物残渣被粉碎成碎末后,从滤板22上落下到达研磨仓21底部,此时研磨后的碎渣会与水混合形成浆糊状态,此时通过微型离心泵4将研磨仓21内的浆糊状的食物残渣抽出,通过微型离心泵4将食物残渣抽出,会在研磨仓21内部形成低压区域,利用压力差可以更快的将食物残渣吸入研
磨仓21内,进而提高整个食物残渣的处理效率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003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