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溅水式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1574发布日期:2020-11-27 10:2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防溅水式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洁具,具体说是一种防溅水式坐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销售使用的坐便器,包括坐便器外体、内盆体及坐便器内沿周边分布的喷水口,该内盆体下部设有直口状的排泄口,使其排泄口与s形存水弯连通,并在在排泄口上设有下冲刷孔。由于上述设计的内盆体下部的排泄口边沿平行,使其排泄口与s形存水弯部位是呈垂直连通,通过保持冲洗后水存留的余量水形成的存水封,用于防止厕所管道的反味,大量的存水封侵过排泄口。当遇有干燥的粪便排泄物时,粪便直接落入排泄口边缘的存水封中,由于坐便位置与存水封之间落差原因产生的重力作用溅起存水封后,飞溅到使用者的臀部构成污染。另外,由于存水封过深的侵过排泄口,使得s形存水弯的弯曲度加高,由于排泄口存留的存水封水量过大增加便后的疏水阻力,加之排泄口与s形存水弯部位是直口连通,当排泄物堆积过多导致排泄口堵塞,封闭了排泄口,造成坐便器的堵塞。也无法解决疏通问题。这样就会需要多次给水冲洗,也无法解决疏通问题。不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需要借助疏通工具进行疏通才能解决,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必须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溅水式坐便器,不仅解决了排便时的溅水问题,同时也有效解决了排泄物易堵塞及水资源的浪费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p1]一种防溅水式坐便器,包括坐便器外体、内盆体及内沿周边分布的喷水口,该内盆体下部设有排泄口,使其排泄口与s形存水弯连通,在排泄口与s形存水弯连通部位设有下冲刷孔;其中所述内盆体的排泄口是一个具有向一侧倾斜的排泄口,在排泄口a部位具有一段向下倾斜的封水沿,该封水沿下端的拐点d与排泄口b部位平行对应;所述s形存水弯低位区c部位为排泄物存留区,s形存水弯高位区e与封水沿、排泄口5的b部位形成一个较少水量的存水封f,该存水封f的水平面与排泄口a部位形成一个防止溅水的高度差h。由于排泄口a部位至存水封f之间的高度差较小,所以排泄物发生溅水现象。同时,通过具有的倾斜排泄口与s形存水弯低位区c部位连通形成的排泄物存留区,避免了排泄口的堵塞。

上述中,在位于排泄口a部位所对应的上端盆体内沿中部设有三个用于增大喷水辐射冲力的喷水孔,其中位于中部的喷水孔为扁口喷水口,位于中部扁口喷水孔两侧的喷水孔向同向倾斜,并与中部的扁口喷水口喷出的水交汇。

上述中,在位于排泄口b部位所对应的内盆体内沿中部设有用于增大喷水辐射冲力的喷水孔。

上述中,所述排泄口的a部位与存水封f的高度差h为10-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进了直平口排泄口为倾斜角度的排泄口,这样可以通过内盆体上的排泄口a部位与存水封的水平面形成一个较小的高度差,使排泄物通过排泄口、存水封滑落至s形存水弯低位区c部位存留区,即可以避免排泄口的堵塞,还能通过降低排泄物与存水封之间的水平面落差,消除了溅水问题。另外,还通过排泄口a部位的封水沿与s形存水弯高位区形成的存水封水平面将排泄口封闭,防止排污管道的反味,同时也降低了s形存水弯的弯曲高度,有利于用少量的水冲刷排泄物,即减少了排泄口处的存水封水量及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局部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防溅水式坐便器,包括坐便器外体1、内盆体3及其内沿周边分布的喷水口4,所述喷水口4的腔体与连接水箱排水孔2连通。在内盆体3下部设有排泄口5,使其排泄口5与s形存水弯8的低位区c连通,在排泄口5上设有下冲刷孔6。因此,通过排泄口5一侧的下喷水孔6直接对应于s形存水弯8低位区c部位,通过下冲刷孔6,用来解决存留在s形存水弯8低位区c部位的排泄物的冲水压力,避免堵塞问题。本实施例所述内盆体3的排泄口5的a部位与排泄口5的b部位之间具有一个高度差,形成的一个具有向排泄口5的b部位一侧倾斜的排泄口。在排泄口5的a部位具有一段向下倾斜(向s形存水弯低位区)的封水沿7,该封水沿7下端的拐点d与排泄口5的b部位平行对应。所述s形存水弯8低位区c部位为排泄物存留区,使排泄物通过排泄口5的a部位之后滑落至s形存水弯8的低位区c部位存留,避免了排泄物阻塞排泄口5。本实施例的s形存水弯8高位区e部位与封水沿7、排泄口5部位形成一个较少水量的存水封f,同样有效解决了排泄管道的反味问题。使其排泄口5的a部位与存水封f水平面之间有一个较小的高度差h,该高度差h=10-15mm。因此,由于防溅水高度差的存在,就不会使得落在排泄口5的a部位的排泄物与存水封f的水面之间发生溅水现象。本实施例中,在位于排泄口5的a部位所对应的上端内盆体3沿中部设有三个用于增大喷水辐射冲力的喷水孔,其中位于中部的喷水孔9为扁口喷水口,位于中部喷水孔9两侧设置的喷水孔10、10-1向同向倾斜,并与中部的喷水孔9喷出的水交汇,用于冲刷排泄口5的a部位的存留物,保持该部位的清洁。从图2的俯视图来看,排泄口5为椭圆形状(非圆形口),便于排泄物滑落入s形存水弯8的低位区c,同时也避免了排泄物直接落入存水封f水面,又能通过便后放水冲刷时,使排泄物很容易排泄口5快速通过s形存水弯8高位区e部位,即防止了排泄口堵塞问题,又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见图3给出的另一实施例。它与图1所不同的是在内盆体3内沿中部(对应于排泄口方向)设有用于增大喷水辐射冲力的喷水孔11。因此,通过喷水孔11来辅助其它排水孔的冲水压力,可直接将存留在s形存水弯内的排泄物冲走,消除堵塞问题。其它结构与图1相同,故省略表述。

上述坐便器的防溅水原理是:即通过改进了排泄口5为具有倾角的椭圆形状的排泄口5,并通过排泄口5的a部位与存水封f形成一个水平面形成一个比较小的高度差h,该高度差h=10-15mm。这样,保证了排泄物落到排泄口5的a部位再滑落至存水封f集中到s形存水弯8的低位区c部位。因此,通过降低了排泄物与存水封f水平面的落差,消除了排泄物的溅水能力。

上述坐便器的防堵塞原理是:由于排泄口5为倾斜的排泄口形成的s形存水弯8的低位区c部位,使其排泄物滑落至s形存水弯8的低位区c部位存留,避免排泄物堵塞排泄口5。另外,还通过减少排泄口5处的存水封f部位的存水量来提高各喷水口的冲水能力,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溅水式坐便器,包括坐便器外体、内盆体及内沿周边分布的喷水口,该内盆体下部设有排泄口,使其排泄口与s形存水弯连通,在排泄口与s形存水弯连通部位设有下冲刷孔;其特征是,所述内盆体的排泄口是一个具有向一侧倾斜的排泄口,在排泄口a部位具有一段向下倾斜的封水沿,该封水沿下端的拐点d与排泄口b部位平行对应;所述s形存水弯低位区c部位为排泄物存留区,s形存水弯高位区e与封水沿、排泄口的b部位形成一个较少水量的存水封f,该存水封f的水平面与排泄口a部位形成一个防止溅水的高度差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溅水式坐便器,其特征是,在位于排泄口a部位所对应的上端盆体内沿中部设有三个用于增大喷水辐射冲力的喷水孔,其中位于中部的喷水孔为扁口喷水口,位于中部扁口喷水孔两侧的喷水孔向同向倾斜,并与中部的喷水孔为扁口喷水口喷出的水交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溅水式坐便器,其特征是,在位于排泄口b部位所对应的内盆体内沿中部设有用于增大喷水辐射冲力的喷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溅水式坐便器,其特征是,所述排泄口的a部位与存水封f的高度差h为10-1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溅水式坐便器,包括坐便器外体、内盆体及内沿周边分布的喷水口,该内盆体下部设有排泄口,使其排泄口与S形存水弯连通,在排泄口与S形存水弯连通部位设有下冲刷孔;其中所述内盆体的排泄口是一个具有向一侧倾斜的排泄口,在排泄口A部位具有一段向下倾斜的封水沿,该封水沿下端的拐点D与排泄口B部位平行对应;所述S形存水弯低位区C部位为排泄物存留区,S形存水弯高位区E与封水沿、排泄口的B部位形成一个较少水量的存水封F,该存水封F的水平面与排泄口A部位形成一个防止溅水的高度差h。因此通过设计了避免堵塞的倾角排泄口及低弯曲度的S形存水弯,实现节约用水快速冲洗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马印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印民
技术研发日:2020.04.02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