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溪流驳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7488发布日期:2021-04-13 22:59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溪流驳岸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景观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溪流驳岸。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水系的建设受到空前的重视,现代城市的发展,不仅只是考虑城市的经济效益,更加注重的是城市环境的发展和城市生态的保护,而城市水体是调节城市动植物生态圈的重要部分,驳岸作为水体与陆地的过渡区域,应该承担着防灾减灾的安全防护功能与水路之间的物质、养分、生态的流动,同时也是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区域,在城市水体景观的发展之中需起到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的大多生态驳岸只是单纯地把河面与陆地分割开来,没有通过采取植树、植草、块石堆砌等各种方式护堤,此驳岸建设方式一来不能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二来观赏效果不佳,同时也不能减少水流对上境的冲刷以达到抗洪、保护河堤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溪流驳岸,自河道中心向河道外围依次包括倾斜设置的湖底层、人工石层、卵石层和土堤层,常水位位于所述卵石层的底端与顶端之间,所述人工石层包括若干人工毛石和有机肥土,所述有机肥土填充于若干所述人工毛石的间隙中,所述有机肥土栽植有挺水植物,所述卵石层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卵石和粘质土。
4.进一步地,所述挺水植物为风信子、马蹄莲、荷花、水仙或鱼腥草的一种或多种,这些挺水植物能有效吸收、吸附水中的污染物,为净化水质的微生物运输氧气,吸收水中的氮磷污染物。
5.进一步地,包括竖直设置的阻隔墙,所述阻隔墙位于所述土堤层远离河道中心的一侧,阻隔墙可支撑驳岸位于河体一侧的土壤,对受到水体冲击的驳岸给予支撑力,进一步提高抗洪能力。
6.进一步地,所述湖底层的上方设有鹅卵石。鹅卵石能对水流对上镜的冲击起到缓冲作用。
7.进一步地,所述河道上设有浮床,所述浮床内栽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浮床的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于所述鹅卵石,所栽植的水生植物能进一步增加整体驳岸的视觉美观效果。
8.进一步地,所述湖底层的上方栽植有沉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可为金鱼藻、苦草、鸭舌草、菹草或狸藻的一种或多种,沉水植物能转移水体中过量的营养物质,对缓解水体富营养化起到积极作用,在维持湖泊的清水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
9.进一步地,所述湖底层包括夯实土层,所述夯实土层和所述人工石层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土工布层、抗渗钢筋混凝土层、混凝土垫层和碎石垫层。该结构提高了湖底层的自身稳固性。
10.进一步地,所述土工布层延伸至所述卵石层,并将所述人工石层与所述粘质土隔开。土工布层减少水流对粘质土的冲击。
11.进一步地,所述土堤层的上方栽植有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可为李氏禾、滇白前、圆锥南芥、东南景天或芥菜的一种或多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不仅具有观赏性,且对重金属富集能力强,是实施植物修复与生态绿化的优良植物。
12.进一步地,所述土堤层自上而下包括覆土层和砂砾层。
13.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自河道中心向河道外围依次建设湖底层、人工石层、卵石层和土堤层作为驳岸,提高了驳岸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观赏效果,同时可达到减少水流对上境的冲刷以达到抗洪、保护河堤的目的,且栽植于有机肥土的挺水植物能吸收、吸附水中的污染物,可以为净化水质的微生物运输氧气,吸收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反映水治理的效果,从而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湖底层;11、鹅卵石;12、沉水植物;13、夯实土层;14、土工布层;15、抗渗钢筋混凝土层;16、混凝土垫层;17、碎石垫层;2、人工石层;21、人工毛石;22、有机肥土;221、挺水植物;3、卵石层;31、卵石;32、粘质土;4、土堤层;41、重金属超富集植物;42、覆土层;43、砂砾层;5、阻隔墙;6、河道;61、常水位;62、浮床;621、水生植物;62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19.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溪流驳岸,自河道6中心向河道6外围依次包括倾斜设置的湖底层1、人工石层2、卵石层3和土堤层4,常水位61位于卵石层3的底端与顶端之间,人工石层2包括若干人工毛石21和有机肥土22,有机肥土22填充于若干人工毛石21的间隙中,有机肥土22栽植有挺水植物221,卵石层3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卵石31和粘质土32。
20.挺水植物221为风信子、马蹄莲、荷花、水仙或鱼腥草的一种或多种,这些挺水植物221能有效吸收、吸附水中的污染物,为净化水质的微生物运输氧气,吸收水中的氮磷污染物。
21.包括竖直设置的阻隔墙5,阻隔墙5位于土堤层4远离河道6中心的一侧,阻隔墙5可支撑驳岸位于河体一侧的土壤,对受到水体冲击的驳岸给予支撑力,进一步提高抗洪能力。
22.湖底层1的上方设有鹅卵石11,鹅卵石11。
23.河道6上设有浮床62,浮床62内栽植有水生植物621,浮床62的底部设有支架622,支架622的底端固定于鹅卵石11,所栽植的水生植物621能进一步增加整体驳岸的视觉美观效果。
24.湖底层1的上方栽植有沉水植物12,沉水植物12可为金鱼藻、苦草、鸭舌草、菹草或狸藻的一种或多种,沉水植物12能转移水体中过量的营养物质,对缓解水体富营养化起到积极作用,在维持湖泊的清水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
25.湖底层1包括夯实土层13,夯实土层13和人工石层2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土工布层14、抗渗钢筋混凝土层15、混凝土垫层16和碎石垫层17。
26.土工布层14延伸至卵石层3,并将粘质土32与人工石层2隔开。
27.土堤层4的上方栽植有重金属超富集植物41,重金属超富集植物41可为李氏禾、滇白前、圆锥南芥、东南景天或芥菜的一种或多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41不仅具有观赏性,且对重金属富集能力强,是实施植物修复与生态绿化的优良植物。
28.土堤层4自上而下包括覆土层42和砂砾层43。
29.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自河道6中心向河道6外围依次建设湖底层1、人工石层2、卵石层3和土堤层4作为驳岸,提高了驳岸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观赏效果,同时可达到减少水流对上境的冲刷以达到抗洪、保护河堤的目的,且栽植于有机肥土22的挺水植物221能吸收、吸附水中的污染物,可以为净化水质的微生物运输氧气,吸收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反映水治理的效果,从而为水生植物621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30.工作方式:通过在填充于人工毛石21间隙的有机肥土22上种植挺水植物221,景观效果更贴近自然,起到美化效果,便于游人开展亲水活动,人工毛石21与卵石31能减少水流对上境的冲刷,增强堤岸抗洪能力,而且石块与石块之间能形成许多孔洞,这些孔洞既可以种植植物,也可以作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水生动物等的栖息地,挺水植物221能吸收、吸附水中的污染物,可以为净化水质的微生物运输氧气,吸收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反映水治理的效果,从而为水生植物621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形成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可采用500mm厚粘质土32,起到防渗、防漏隔离作用,土堤层4可种植植被,进一步地固堤护岸。
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等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