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压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1581发布日期:2021-02-23 13:2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压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压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大量的自然灾害、工程建设和山体开采,形成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坡体,绿色植被的破坏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埋下了山体滑坡、碎石飞落的安全隐患。因此,水土保持、边坡加固防护已成为当下中国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和工程建设、维护问题。特别是对于我国西部山区来说,由于山势连绵,工程建设和山体开采不可避免的造成山体岩石结构和绿色植被破坏,极易出现滑坡和落石危害,传统的边坡加固多采用混凝土浇筑对生态破坏较大,影响植被生长;而且不能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排泄,只会加大山体滑坡的危险性,还容易出现落石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压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边坡加固多采用混凝土浇筑对生态破坏较大,影响植被生长;而且不能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排泄,只会加大山体滑坡的危险性,还容易出现落石的可能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压实装置,包括填充层,所述填充层顶部贴合放置有压实板,所述填充层左侧斜面贴合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固板,多个所述加固板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排水板,所述加固板右侧插接有下紧板,所述下紧板中部插接有上紧板,所述下紧板和上紧板贯穿填充层延伸至填充层的内腔,所述排水板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挡土条,所述填充层左侧底部插接有加固桩,所述加固桩右侧固定连接有桩钉,所述桩钉贯穿填充层延伸至填充层的内腔。
[0005]
优选的,所述加固板左侧开设有与下紧板和上紧板相匹配的下连接槽和上连接槽,所述下连接槽与上连接槽中部贯穿相通,所述加固板左侧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流水槽,所述流水槽与下连接槽和上连接槽贯穿相通。
[0006]
优选的,所述排水板左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竖向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板左侧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倒v排水槽,所述倒v排水槽的前端和后端均与排水槽贯穿相通。
[0007]
优选的,所述下紧板左侧中部开设有上凹槽,所述下紧板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破土刀,所述上紧板右侧中部开设有与上凹槽相匹配的下凹槽,所述上紧板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破土刀。
[0008]
优选的,所述加固桩底部固定连接有竖向桩钉,所述竖向桩钉贯穿加固桩延伸至地面内部,所述加固桩右侧顶部插接有小桩钉,所述小桩钉贯穿加固桩和排水板延伸至排水板的内腔。
[0009]
优选的,所述压实板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压实板中部开设有与盖板相匹配的填充口。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山体与加固装置之间添加填充层,将山体表面的碎石锁在填充层与山体之间,并通过下紧板和上紧板防止填充层和山体松动,有效的加强了山体边坡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了山体滑坡的危险;
[0012]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固板和排水板上设置有多个相同的排水槽,使雨水能够有效快速的从加固装置上排出,避免对加固装置造成更大的损坏;
[0013]
3.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桩钉将加固桩固定在填充层的左侧底部,防止填充层内的土向外部滑落而失去保护效能。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加固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排水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下紧板与上紧板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
图中:1、盖板;2、填充层;3、压实板;4、加固板;41、下连接槽;42、上连接槽;43、流水槽;5、排水板;51、排水槽;52、倒v排水槽;6、下紧板;61、上凹槽;62、第一破土刀;7、上紧板;71、下凹槽;72、第二破土刀;8、挡土条;9、加固桩;91、竖向桩钉;92、小桩钉;10、桩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压实装置,包括填充层2,填充层2内的填充物为土,能够有效的将山体边坡的碎石锁在山体和填充层2中,避免碎石滚落,填充层2顶部贴合放置有压实板3,压住填充层2和底部的各个加固结构,避免松动,填充层2左侧斜面贴合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固板4,用于加固填充层2,多个加固板4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排水板5,排出降雨时落在加固装置上的雨水,加固板4右侧插接有下紧板6,下紧板6中部插接有上紧板7,下紧板6和上紧板7贯穿填充层2延伸至填充层2的内腔,下紧板6和上紧板7交叉锁住填充层2和山体的边坡,防止填充层2内的土和山体边坡的碎石松动,同时加强填充层2与山体边坡连接的稳定性,排水板5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挡土条8,将高处落下来的土挡住,避免继续向下掉落而逐步形成山体滑坡或者泥石流,填充层2左侧底部插接有加固桩9,加固桩9右侧固定连接有桩钉10,桩钉10贯穿填充层2延伸至填充层2的内腔,紧固填充层2内的土,避免土从底部左侧流出来。
[0022]
请参阅图2,加固板4左侧开设有与下紧板6和上紧板7相匹配的下连接槽41和上连接槽42,下连接槽41与上连接槽42中部贯穿相通,通过下连接槽41和上连接槽42将下紧板6和上紧板7插入填充层2中,且插入后仍有一定的凹槽深度,用于排水,加固板4左侧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流水槽43,流水槽43与下连接槽41和上连接槽42贯穿相通,流水槽43将大量的雨水流到加固板4集中在一起,并流向连接槽,从连接槽向下流,流向排水板5;
[0023]
请参阅图3,排水板5左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竖向的排水槽51,接住加固板4上流下来的雨水,并将其向下排走,排水板5左侧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倒v排水槽52,倒v排水槽52的前端和后端均与排水槽51贯穿相通,倒v排水槽52增大了排水板5的排水面积,同时将集中起来的雨水导入到排水槽51中,一并排走;
[0024]
请参阅图4,下紧板6左侧中部开设有上凹槽61,下紧板6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破土刀62,上紧板7右侧中部开设有与上凹槽61相匹配的下凹槽71,将下紧板6和上紧板7紧密接合在一起,能够抵抗一定的铰力,提高填充层2和山体边坡的稳定性,上紧板7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破土刀72,破土刀能够使下紧板6和上紧板7更轻松的破开填充层2内的土和山体边坡的石块,深入山体的内部;
[0025]
请参阅图5,加固桩9底部固定连接有竖向桩钉91,竖向桩钉91贯穿加固桩9延伸至地面内部,加固桩9右侧顶部插接有小桩钉92,小桩钉92贯穿加固桩9和排水板5延伸至排水板5的内腔,通过多个桩钉使加固桩9连接的更紧密,不会轻易被填充层2内的土冲开;
[0026]
请参阅图1,压实板3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盖板1,压实板3中部开设有与盖板1相匹配的填充口,打开盖板1用于为填充层2添加土,关闭盖板1防止雨水进入填充层2而使填充层2内的土变成泥石。
[0027]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需要安装在需防护的山体边坡上,打开盖板1,将土投入到填充层2中,并用下紧板6和上紧板7固定住加固板4与填充层2和山体边坡的连接强度,增强填充层2和山体边坡的稳定性,当下雨时,盖板1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填充层2,落在加固板4和排水板5上的水会通过各个相通的槽将雨水排走,防止雨水长时间在本实用新型上面停留而对本实用新型造成损坏。
[002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