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糙面岩石坡面生态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02702发布日期:2021-05-18 23:1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糙面岩石坡面生态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绿化护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糙面岩石坡面生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绿化护坡主要是采用植被混凝土绿化护坡技术和格构梁+生态袋修复两种方法,其中植被混凝土绿化护坡技术(干喷工艺技术)是先在岩石边坡上铺挂铁丝网,并用锚钉或锚杆固定,然后将土壤、保水剂、粘合剂、添加剂、水泥、复合肥、腐殖质和灌、草种子等均匀拌和成混合料,并用喷射机械(用空气压缩机驱动高压喷射泵)将搅拌好的混合料喷射到工程坡面,形成厚度约10cm的人工基质,其具一定强度,不龟裂、抗冲刷,能稳定附着在岩石坡面上,植物种子在此基质上能正常发芽生长,从而形成覆盖坡面的灌、草层;但其缺点在于:1、该工艺主要适用于土石坡面;2、当山体坡度较大时,喷播的人工基层极易被强降雨冲刷剥落、侵蚀,植物根系无扩展空间,无法保证长期效果。而格构梁+生态袋修复技术主要是在裸露岩质边坡上采用格构梁+生态袋进行绿化,格构梁与岩质边坡采用锚杆进行连接,格构内填充生态袋进行绿化修复,其缺点在于:1、在高陡的山体上,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物料及设备运输安装难度大;2、光滑岩面无法搭设脚手架,锚杆施工机具无法架设、人员安全无法保障;3、在生态环境修复项目中大面积的格构梁工程,北方植物枯萎季节暴露格构梁,人工痕迹过重影响景观;4、钢筋混凝土工程单位面积造价过高,当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只在局部危岩体需要加固,不需要大面积格构梁工程加固;5、工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且适合高堵坡度且坡面粗糙的岩石坡面的生态护坡结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糙面岩石坡面生态护坡结构,其设置在坡面粗糙的岩石坡面上,包括沿岩石坡面的坡面方向上下间隔设置的多道生态棒,每道所述生态棒分别延伸至靠近所述岩石坡面的两侧,多道所述生态棒上敷设有一层金属网,并将所述金属网与所述岩石坡面锚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生态棒之间的区域以及生态棒的表面喷播一层基质层,所述金属网嵌入所述基质层内,所述基质层的表面撒有植物种子并在所述基质层表面盖设有一层生态修复纤维层。
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岩石坡面上设置生态棒并锚定金属网,然后再喷播基质层,如此使得基质层在岩石坡面上的附着能力增强,可避免滑坡,而覆盖一层生态修复纤维层可进一步的提高基质层的附着性,避免雨水对其冲刷。
6.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两道所述生态棒之间的岩石坡面上均匀的凹设有根系引导孔,所述根系引导孔内填充有植生基质。
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根系引导孔,如此使得后期植物生长后其根部可伸入到根系引导孔内,如此使得植被层的根部如“微型桩”钉入到岩石坡面上,如此进一步的提高该岩石坡面生态护坡结构的稳定性,可防止其滑塌,同时有利于坡面水土
保持。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质层由土壤、保水剂、粘合剂、复合肥和腐殖质混合而成。
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有利于植被生长。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植物种子为灌木植物种子和草本植物种子混合而成。
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对坡面水土保持作用好。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网为镀锌铁丝网。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生态棒在岩石坡面上的分布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岩石坡面生态护坡结构的侧视图。
16.图中:1岩石坡面、11根系引导孔、2生态棒、3金属网、4基质层、5生态修复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糙面岩石坡面生态护坡结构,其设置在坡面粗糙的岩石坡面1上,包括沿岩石坡面1的坡面方向上下间隔设置的多道生态棒2,每道所述生态棒2分别延伸至靠近所述岩石坡面1的两侧,多道所述生态棒2上敷设有一层金属网3,并将所述金属网3与所述岩石坡面1锚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生态棒之间的区域以及生态棒的表面喷播一层基质层,所述金属网嵌入所述基质层内,所述基质层4的表面撒有植物种子并在所述基质层4表面盖设有一层生态修复纤维层5,通过在岩石坡面上设置生态棒并锚定金属网,然后再喷播基质层,如此使得基质层在岩石坡面上的附着能力增强,可避免滑坡,而覆盖一层生态修复纤维层可进一步的提高基质层的附着性,避免雨水对其冲刷。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两道生态棒2之间的岩石坡面1上均匀的凹设有根系引导孔11,所述根系引导孔11内填充有植生基质(其中,植生基质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通过设置根系引导孔,如此使得后期植物生长后其根部可伸入到根系引导孔内,如此使得植被层的根部如“微型桩”钉入到岩石坡面上,如此进一步的提高该岩石坡面生态护坡结构的稳定性,可防止其滑塌,同时有利于坡面水土保持。
1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质层4由土壤、保水剂、粘合剂、复合肥和腐殖质混合而成,如此有利于植被生长。
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植物种子为灌木植物种子和草本植物种子混合而成,采用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对坡面水土保持作用好。
2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网3为镀锌铁丝网,其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22.其中,生态棒是指长度超过一米的生态袋,生态袋内装有按一定配比混合的植物种子、土壤、基质等,其中生态棒内的植物种子可与基质层4中的植物种子一样,当然生态棒内的盛装的物料还可与基质层4的成分一致。其中,每道生态棒可由多个生态棒依次码垛在岩石坡面上组成。
23.设置生态棒可防止土壤层和喷播的基质层滑坡,还可保证金属网与岩石坡面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而确保喷播基质层的厚度均匀。
24.其中,根系引导孔的直径可为50mm,深度可为0.5m,生态棒的直径可为 10cm,而生态修复纤维层可采用椰丝毯或其他植物纤维毯。
25.其中,基质层中土壤、保水剂、粘合剂、复合肥和腐殖质的配比可为1000kg 土壤中添加0.5

1kg复合肥、腐殖质(有机肥料15

25kg和草炭土150

250kg)、保水剂30

60g和粘合剂30

60g,其中,保水剂可采用高强吸水合成树脂,粘合剂可采用土壤酯类粘合剂。
26.其中,植物种子可以为多年生高羊茅、黑麦草、紫穗槐、波斯菊、刺槐、荆条、紫花苜蓿、野花组合、柠条、侧柏、臭椿、沙打旺和胡枝子中多种种子混合而成。
27.当然植物种子均匀的混合在基质层中,但其种子损耗较大,位于基质层底层的种子难以萌发。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