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7491发布日期:2021-03-12 11:04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头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



背景技术:

码头临海带缆区域的护坎通常为混凝土结构,护坎常年使用受到海水侵蚀,护坎表面部分锈蚀松动,内部混凝土结构粉化,带缆过程中船方的缆绳与护坎摩擦,易将老化护坎整体掀起,从而对带缆人员造成伤害;且增大了缆绳和护坎之间的摩擦力,易将将缆绳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对护坎进行保护,还可以减少缆绳的摩擦。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包括护坎,所述护坎的端面固定有端面底板,所述端面底板的外表面为弧形面;所述护坎的上表面固定有上底板,所述上底板的外表面为弧形面,其对应的圆心角与所述端面底板的外表面对应的圆心角相等;所述端面底板和所述上底板之间填充固定有过渡底板,所述过渡底板的外表面为弧形面;所述端面底板、所述上底板和所述过渡底板外表面分别包裹有光滑耐磨板。

优选的,所述端面底板为半圆柱状,其直径等于所述护坎的宽度;所述上底板为半圆柱体状,其直径等于所述护坎的宽度;所述过渡底板为四分之一球状,其直径等于所述护坎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光滑耐磨板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在所述端面底板外表面、所述上底板外表面和所述过渡底板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光滑耐磨板的厚度为5-10mm。

优选的,所述光滑耐磨板的材质为橡胶、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包括护坎,所述护坎的端面固定有端面底板,所述端面底板的外表面为弧形面;所述护坎的上表面固定有上底板,所述上底板的外表面为弧形面,其对应的圆心角与所述端面底板的外表面对应的圆心角相等;所述端面底板和所述上底板之间填充固定有过渡底板,所述过渡底板的外表面为弧形面;所述端面底板、所述上底板和所述过渡底板外表面分别包裹有光滑耐磨板。本实用新型的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便于施工,只需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施工,不会影响码头靠泊生产。本实用新型的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预制简单,施工成本低,可以对护坎进行保护,避免护坎遭受海水侵蚀;还可以减少缆绳与护坎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带缆阻力,降低人员带缆的劳动强度。在护坎的外表面固定端面底板、上底板和过渡底板,在端面底板、上底板和过渡底板外表面分别包裹连接光滑耐磨板,缆绳和光滑耐磨板直接接触,光滑耐磨板可以减少缆绳的摩擦,降低缆磨断的风险。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上,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未带光滑耐磨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的端面底板和光滑耐磨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的下底板和光滑耐磨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的过渡底板和光滑耐磨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包括护坎10,护坎10的端面固定有端面底板11,端面底板11的外表面为弧形面;护坎10的上表面固定有上底板12,上底板12的外表面为弧形面,其对应的圆心角与端面底板11的外表面对应的圆心角相等;端面底板11和上底板12之间填充固定有过渡底板13,过渡底板13的13外表面为弧形面;端面底板11、上底板12和过渡底板13外表面分别包裹有光滑耐磨板20。

本实施例的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便于施工,只需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施工,不会影响码头靠泊生产。本实施例的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预制简单,施工成本低,可以对护坎10进行保护,避免护坎10遭受海水侵蚀;还可以减少缆绳与护坎10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带缆阻力,降低人员带缆的劳动强度。在护坎10的外表面固定端面底板11、上底板12和过渡底板13,在端面底板11、上底板12和过渡底板13外表面分别包裹连接光滑耐磨板20,缆绳和光滑耐磨板20直接接触,光滑耐磨板20可以减少缆绳的摩擦,降低缆绳磨断的风险。

端面底板11为半圆柱状,其直径r1等于护坎10的宽度l;上底板12为半圆柱体状,其直径r2等于护坎10的宽度l;过渡底板13为四分之一球状,其半径r3等于护坎10的宽度l的一半;从而可以使得端面底板11、上底板12和过渡底板13表面形成连续过渡的弧形面,便于光滑耐磨板20的连接,且可以使得端面底板11、上底板12和过渡底板13表面的光滑耐磨板20形成连续过渡的弧形面,从而可以避免缆绳卡顿,保证缆绳可以有效地在光滑耐磨板20表面滑动;而且,与平面相比,缆绳与弧形面的耐磨板20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可以进一步减小摩擦力。

光滑耐磨板20可以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包裹在端面底板11外表面、上底板12外表面和过渡底板13外表面,可以便于光滑耐磨板20的连接、拆卸和更换。

光滑耐磨板20的厚度为5-10mm,可以使得光滑耐磨板20便于安装,且成本低。

光滑耐磨板20的材质可以为橡胶、塑料、尼龙等,或者其他具有耐磨性能的板材,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端面底板11、上底板12和过渡底板13的材质可以为金属、塑料、或者其他材质,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端面底板11和上底板12可以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护坎10表面,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护坎10表面,在此不做具体限制。过渡底板13可以过盈配合在端面底板11和上底板12之间,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端面底板11和上底板12之间,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下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下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护坎,所述护坎的端面固定有端面底板,所述端面底板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所述护坎的上表面固定有上底板,所述上底板的外表面为弧形面,其对应的圆心角与所述端面底板的外表面对应的圆心角相等;

所述端面底板和所述上底板之间填充固定有过渡底板,所述过渡底板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所述端面底板、所述上底板和所述过渡底板外表面分别包裹有光滑耐磨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面底板为半圆柱状,其直径等于所述护坎的宽度;

所述上底板为半圆柱体状,其直径等于所述护坎的宽度;

所述过渡底板为四分之一球状,其直径等于所述护坎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滑耐磨板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在所述端面底板外表面、所述上底板外表面和所述过渡底板外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滑耐磨板的厚度为5-1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滑耐磨板的材质为橡胶、塑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包括护坎,护坎的端面固定有端面底板,端面底板的外表面为弧形面;护坎的上表面固定有上底板,上底板的外表面为弧形面,其对应的圆心角与端面底板的外表面对应的圆心角相等;端面底板和上底板之间填充固定有过渡底板,过渡底板的外表面为弧形面;端面底板、上底板和过渡底板外表面分别包裹有光滑耐磨板。本实用新型的码头临海带缆区域护坎结构预制简单,施工成本低,可以对护坎进行保护,避免护坎遭受海水侵蚀;还可以减少缆绳与护坎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带缆阻力,降低人员带缆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纪玉华;薛宝明;蒋刚;章锡伟;孙凯;王传录;宋长熠;吕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