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建筑用雨水收集盒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6791发布日期:2021-03-19 11:1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高层建筑用雨水收集盒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用雨水收集盒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

目前,超高层建筑多需要架设雨水收集盒来收集雨水,其目的有两个方面:第一,防止雨水大量汇集而漫出建筑顶部,避免高落差雨水对建筑外围造成破坏,第二,收集的雨水能够对超高层建筑周边绿化提供水源,降低一般水源的使用量。雨水收集盒多密集架设,还会在建筑外墙架设多角位盘曲管道,用于接收雨水收集盒排出的雨水,多角位盘曲管道实质为定长盘曲,即每隔5米设置一个环绕型管道,先进入盘曲管道,然后进入竖管,再进入盘曲管道,以此节奏落水,雨水进入盘曲管道过程中,环绕下落,从而雨水下落速度明显降低,主要为了雨水下落过程中对雨水下落缓冲,起到保护管道的目的,多角位盘曲管道的最下端连接建筑周边地下存水箱内,用于供给周边绿化洒水用水源,存在的不足之处是:雨水收集盒长期收集雨水过程中,会进入一定的沙土和其他杂质,这给了水生苔藓一定的生存条件,雨水收集盒排水过程中,一些扎根不深的水生苔藓会随着水流留至多角位盘曲管道内,由于盘曲管道流速低,水生苔藓容易滞留在盘曲管道内壁,长期积累,容易造成多角位盘曲管道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用雨水收集盒排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造成多角位盘曲管道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建筑用雨水收集盒排水装置,包括收集盒以及设置在收集盒一侧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端口处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端装设有蝶阀,所述蝶阀的排水端部装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一端连接有滤盒,所述滤盒的一侧设有进口且进口连通第二连接头,所述滤盒内装设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上设有滤孔,所述滤盒的上端装设有盖板,所述滤盒的另一侧装设有排管且排管连接有软管。

优选的,所述滤孔为圆孔结构,滤孔的内径不大于六毫米。

优选的,所述滤盒的端口外沿装设有边环,边环和盖板贴合处分别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为方环型凹槽结构,安装槽内装设有软环,边环上装设有螺柱,盖板上设有安装孔,螺柱贯穿安装孔并通过螺母锁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层建筑用雨水收集盒排水装置,使用时,打开蝶阀,雨水收集盒内收集的雨水会排入滤盒内,通过过滤框上均匀设置的滤孔,能够透过雨水,还能将雨水中含有的较大块水生苔藓过滤下来,透过滤孔的雨水通过排管和软管排入多角位盘曲管内,从而避免多角位盘曲管内积累水生苔藓而堵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层建筑用雨水收集盒排水装置,将螺母旋出螺柱,然后上拉盖板,使得安装孔脱出螺柱,接着将过滤框拉出滤盒,可通过毛刷杆掏洗滤框内积累的小块水生苔藓,安装后,保障过滤框上滤孔良好的排水和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框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孔分布示意图;

图5为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口、2第一连接头、3蝶阀、4第二连接头、5滤盒、6进口、7过滤框、8滤孔、9边环、10盖板、11安装槽、12软环、13螺柱、14安装孔、15螺母、16排管、17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5,一种超高层建筑用雨水收集盒排水装置,包括收集盒以及设置在收集盒左侧下部的排水口1,排水口1为圆孔结构,排水口1的端口处无缝焊接第一连接头2的右端口,第一连接头2的一端螺纹安装蝶阀3,蝶阀3的型号为d971x,蝶阀3的排水端部螺纹安装第二连接头4,第一连接头2和第二连接头4的型号为dn100,皆为一端内壁设有外螺纹的圆管结构,滤盒5的右侧下部设有进口6且进口6的右端口无缝焊接第二连接头4的左端口,滤盒5内滑动插入过滤框7,过滤框7为多格方框结构,过滤框7的每个面上均匀设置一个滤孔8,滤孔8为圆孔结构,滤孔8的内径为5毫米,通过过滤框7上均匀设置的滤孔8,能够透过雨水,还能将雨水中含有的较大块水生苔藓过滤下来。

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滤盒5的上端装设有盖板10,盖板10为方形板结构,滤盒5的上端口外沿装设有边环9,边环9为方形环结构,滤盒5与边环9为熔铸一体件,边环9和盖板10贴合处分别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为方环型凹槽结构,安装槽11内插入软环12,边环9的上表面四侧焊接螺柱13,盖板10的四侧设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为圆孔结构,螺柱13贯穿安装孔14并通过螺母15锁紧,螺母15锁紧螺柱13,使得盖板10向下压紧软环12,使得软环12上下端面紧密扒附在上下侧的安装槽11的内壁,避免滤盒5内部的水通过盖板10和滤盒5的上端配合缝隙排出,盖板10的下端压紧过滤框7的上端,滤盒5的左侧下部装设有排管16,排管16与滤盒5为熔铸一体件,排管16上过盈套入软管17,软管17的长度可根据实际滤盒5与多角位盘曲管距离设置,满足软管17能够有效插入多角位盘曲管的上端口。

使用时,打开蝶阀3,雨水收集盒内收集的雨水会排入滤盒5内,通过过滤框7上均匀设置的滤孔8,能够透过雨水,还能将雨水中含有的较大块水生苔藓过滤下来,透过滤孔8的雨水通过排管16和软管17排入多角位盘曲管内,从而避免多角位盘曲管内积累水生苔藓而堵塞。

螺母15锁紧螺柱13,使得盖板10向下压紧软环12,使得软环12上下端面紧密扒附在上下侧的安装槽11的内壁,避免滤盒5内部的水通过盖板10和滤盒5的上端配合缝隙排出,一段时间后,可将螺母15旋出螺柱13,然后上拉盖板10,使得安装孔14脱出螺柱13,接着将过滤框7拉出滤盒5,可通过毛刷杆掏洗滤框7内积累的小块水生苔藓,完成后,重新将盖板10盖在边环9上,软环12对应插入安装槽11内,并逐个安装孔14对应套入各个螺柱13上,最后在螺柱13上旋紧螺母15,完成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超高层建筑用雨水收集盒排水装置,包括收集盒以及设置在收集盒一侧的排水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1)的端口处连接有第一连接头(2),所述第一连接头(2)的一端装设有蝶阀(3),所述蝶阀(3)的排水端部装设有第二连接头(4),所述第二连接头(4)的一端连接有滤盒(5),所述滤盒(5)的一侧设有进口(6)且进口(6)连通第二连接头(4),所述滤盒(5)内装设有过滤框(7),所述过滤框(7)上设有滤孔(8),所述滤盒(5)的上端装设有盖板(10),所述滤盒(5)的另一侧装设有排管(16)且排管(16)连接有软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用雨水收集盒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8)为圆孔结构,滤孔(8)的内径不大于六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用雨水收集盒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盒(5)的端口外沿装设有边环(9),边环(9)和盖板(10)贴合处分别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为方环型凹槽结构,安装槽(11)内装设有软环(12),边环(9)上装设有螺柱(13),盖板(10)上设有安装孔(14),螺柱(13)贯穿安装孔(14)并通过螺母(15)锁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用雨水收集盒排水装置,包括收集盒以及设置在收集盒一侧的排水口,排水口的端口处连接有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的一端装设有蝶阀,蝶阀的排水端部装设有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的一端连接有滤盒,滤盒的一侧设有进口且进口连通第二连接头,滤盒内装设有过滤框,过滤框上设有滤孔,滤盒的上端装设有盖板。使用时,打开蝶阀,雨水收集盒内收集的雨水会排入滤盒内,通过过滤框上均匀设置的滤孔,能够透过雨水,还能将雨水中含有的较大块水生苔藓过滤下来,透过滤孔的雨水通过排管和软管排入多角位盘曲管内,从而避免多角位盘曲管内积累水生苔藓而堵塞。

技术研发人员:付利鹏;孙泽龙;邢玉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9
技术公布日:2021.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