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6776发布日期:2021-03-19 11:0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雨水收集设备体积庞大,没有专门针对城市内部公园的小型雨水收集设备,城市公园绿化高温夏日时需要每天按时浇水,同时我国夏日降水量较高,同时高温会快速将雨水蒸干,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能够收集夏日雨水慢慢浇灌公园内绿化的雨水收集装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外壳,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为圆台状结构,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的内部是中空的,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防晒盖,所述防晒盖为圆台状结构,所述防晒盖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大,所述防晒盖的内部是中空的,所述防晒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为圆环状结构,所述滤网的外圆处与雨水收集装置外壳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晒盖的内壁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杆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的孔,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移动杆通过开设在固定杆中间位置的圆孔向上延伸,所述移动杆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为圆盘状结构,所述限位块的直径为开设在固定杆上表面圆孔内径的一点五倍,所述移动杆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浮球,所述浮球为中空橡胶球体结构,所述移动杆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水塞,所述水塞为圆台状结构,所述水塞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所述水塞底端的直径与雨水收集装置外壳底部内径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水塞的上表面开设有细小的小孔,当雨水收集装置外壳内部的雨水没有使浮球上浮时,升所述水塞的侧边与雨水收集装置外壳的内壁面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器,所述出水器为圆盘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器的内部是中空的,所述出水器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器的内部密集填充有海绵。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当雨水掉落到防晒盖的表面时,雨水顺着防晒盖的外壁面斜向下滑落到滤网的表面,雨水透过滤网流入雨水收集装置外壳的内部,当雨水收集装置外壳内部的雨水的高度低于浮球所在的高度时,雨水收集装置外壳内部的雨水会通过水塞上表面开设的小孔慢慢的浸润到出水器的内部,通过出水器内部海绵的吸附之后慢慢的渗透到海绵底部的地面中,且由于防嗮盖盖在雨水收集装置外壳的上方,达到了极大延长雨水浸润公园湿地时间的效果,使得人工浇水的频率降低,减少了城市公园的水资源消耗。

(2)、该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体积较小,当其内部没有水时,可直接将其放置在公园的各个区域,待降雨时进行雨水收集操作,达到了便于使用便于移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雨水收集装置外壳、2防嗮盖、3滤网、4固定杆、5移动杆、6限位块、7浮球、8水塞、9出水器、10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如图1-图2所示,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为圆台状结构,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的内部是中空的,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防晒盖2,所述防晒盖2为圆台状结构,所述防晒盖2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大,所述防晒盖2的内部是中空的,所述防晒盖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网3,所述滤网3为圆环状结构,所述滤网3的外圆处与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晒盖2的内壁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杆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的孔,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5,所述移动杆5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移动杆5通过开设在固定杆4中间位置的圆孔向上延伸,所述移动杆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为圆盘状结构,所述限位块6的直径为开设在固定杆4上表面圆孔内径的一点五倍,所述移动杆5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浮球7,所述浮球7为中空橡胶球体结构,所述移动杆5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水塞8,所述水塞8为圆台状结构,所述水塞8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所述水塞8底端的直径与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底部内径相等,所述水塞8的上表面开设有细小的小孔,当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内部的雨水没有使浮球7上浮时,升所述水塞8的侧边与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的内壁面紧密贴合,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器9,所述出水器9为圆盘状结构,所述出水器9的内部是中空的,所述出水器9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器9的内部密集填充有海绵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当雨水掉落到防晒盖2的表面时,雨水顺着防晒盖2的外壁面斜向下滑落到滤网3的表面,雨水透过滤网3流入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的内部,当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内部的雨水的高度低于浮球7所在的高度时,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内部的雨水会通过水塞8上表面开设的小孔慢慢的浸润到出水器9的内部,通过出水器9内部海绵10的吸附之后慢慢的渗透到海绵10底部的地面中,当雨水使浮球7上浮时,浮球7带动水塞8向上移动,此时雨水直接通过出水器9中的海绵10出到出水器9的外部。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防晒盖(2),所述防晒盖(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网(3),所述防晒盖(2)的内壁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的孔,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5),所述移动杆(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限位块(6),所述移动杆(5)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浮球(7),所述移动杆(5)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水塞(8),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器(9),所述出水器(9)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器(9)的内部密集填充有海绵(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为圆台状结构,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的内部是中空的,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晒盖(2)为圆台状结构,所述防晒盖(2)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大,所述防晒盖(2)的内部是中空的,所述滤网(3)为圆环状结构,所述滤网(3)的外圆处与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5)通过开设在固定杆(4)中间位置的圆孔向上延伸,所述限位块(6)的直径为开设在固定杆(4)上表面圆孔内径的一点五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塞(8)为圆台状结构,所述水塞(8)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所述水塞(8)底端的直径与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底部内径相等,所述水塞(8)的上表面开设有细小的小孔,当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内部的雨水没有使浮球(7)上浮时,升所述水塞(8)的侧边与雨水收集装置外壳(1)的内壁面紧密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设备,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外壳,雨水收集装置外壳为圆台状结构,雨水收集装置外壳的内部是中空的,雨水收集装置外壳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雨水收集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防晒盖,防晒盖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大,防晒盖的内部是中空的,防晒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网,滤网为圆环状结构,滤网的外圆处与雨水收集装置外壳的内壁面固定连接,防晒盖的内壁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的孔,雨水收集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本实用新型中,体积较小,当其内部没有水时,可直接将其放置在公园的各个区域,待降雨时进行雨水收集操作,达到了便于使用便于移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芝;黄伟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静芝
技术研发日:2020.05.04
技术公布日:2021.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