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安装便利性的锁紧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1442发布日期:2021-08-10 14:31阅读:62来源:国知局
改善安装便利性的锁紧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头锁紧配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改善安装便利性的锁紧把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锁紧件多由一金属螺管和一金属螺母或者具有配适的内螺纹的塑料把手构成,具体可参照申请日为2018.07.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821059809.1)公开的一种柔性管双出水的厨房龙头所展示的把手主体23的构造。由于龙头的锁紧安装操作需要在其安装载台下方的空间进行,且大部分的龙头都安装于水盆与墙体之间,为此,安装载台下方的锁紧件的锁紧操作只能在狭小空间内(通常只有10~20cm的宽度)进行。现有的锁紧件多通过在其锁紧把手外周面上设置多个条形凹陷或者其它防滑纹路而增加其旋紧操作中的握持摩擦力,旋转操作中,使用者由于需要握紧锁紧把手,为此,使用者的手的出力点通常需要延伸至锁紧把手的中部位置左右,在狭小的空间内操作极为不便,并且常因摩擦力不足而不能有效旋紧操作,致使现有的多数锁紧把手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安装便利性的锁紧把手,以克服现有的锁紧件的锁紧把手存在的使用者需要整体握住该锁紧把手,且常因摩擦力不足而不能有效旋紧操作,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改善安装便利性的锁紧把手,包括把手主体,该把手主体的内端与具有外螺纹的螺管连接配合使用构成锁紧件,龙头主体的安装端通过该锁紧件锁紧装配于安装载台上。该把手主体的外端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沿轴向向内凹陷的缺口,该缺口贯通该把手主体的周向侧壁,该缺口的宽度以大部分人的手指能够插入为准。优选该缺口呈u字形,该缺口的宽度为13~35mm,该缺口的深度为5~45mm;优选该缺口的宽度为13~22mm,该缺口的深度为8~20mm。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把手主体设有2个、3个、4个、5个、6个或者8个上述缺口;根据常规的把手主体尺寸,优选把手主体设至3个或者4个该缺口。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把手主体为内外端内径均是28~32.2mm的把手主体;或者,把手主体为由一体连接的细端和粗端构成,优选该细端的外径为38~45mm,该粗端的外径为44~50mm,把手主体的长度为45~65mm,所述粗端的长度为25~45mm。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把手主体的内端与所述螺管可以是市面上常规的通过螺纹锁紧连接。但优选该螺管的固定端与该把手主体的内端固定连接为一体,该螺管的连接端与所述安装端的内螺纹锁紧连接;所述螺管为金属件,所述把手主体为非金属件;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把手主体的固定连接通过注塑一体连接、超声波焊接、胶黏连接、过盈配合连接或者卡扣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的连接方式实现;组合连接例如:胶黏连接与过盈配合连接组合、胶黏连接与卡扣连接组合、过盈配合连接与卡扣连接组合、超声波焊接与胶黏连接组合等。其中,超声波焊接方式中,优选为固定端的端面与把手主体的端面焊接的非插接式连接,或者,固定端和/或把手主体的内周面或者外周面上设置台阶,端面与台阶阶面焊接的插接式连接;卡扣连接方式中,固定端和把手主体分别制造,二者设有相配适的凸起、卡槽(或者通孔)的卡接结构,将二者直接对位插接实现固定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螺管的长度为9~35mm,上述把手主体的长度为25~95mm。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安装载台的厚度为0.5~27.5mm;上述固定端的埋藏长度为3~5mm。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螺管的外螺纹长度为5~25mm。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螺管的固定端的周面上设有防滑凸起和/或防滑孔;该螺管的固定端预先埋藏于该把手主体的注塑模腔内,在把手主体的成型过程中,该防滑凸起会嵌入成型的把手主体内,而把手主体也会嵌入该防滑孔内,使得该螺管与该把手主体的一体连接更为牢固,二者不容易发生相对转动或者分离情况。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把手通过其外端端面上内凹的贯穿的缺口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装配龙头时,通过手指直接伸入该缺口中而能够轻易、稳定地转动该锁紧把手,且使用者只需要在锁紧把手的最底端的端面上进行旋紧操作,能够有效降低手的操作高度,进而有效降低在狭小空间内操作的难度,且该锁紧过程基本不需要借助其它辅助工具,并能够有效改善由于摩擦力不足而不能旋紧该锁紧把手的情况发生,使用更为便捷,有效提高了龙头安装的便利性。另外,配置该锁紧把手的锁紧件通过螺管与把手主体的一体连接的设置,能够缩短10~25mm的该螺管的长度,且螺管的只需要配置单一旋转方向的外螺纹,既有效降低该螺管的制造成本,也减少了该螺管的制造工序,降低其制造难度,并且能够适用现有的龙头主体的装配,使用者只需要进行一次的螺管的螺纹连接操作,使得该螺管的锁紧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的锁紧件及配适的龙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方式的3个缺口的把手主体与螺管焊接方式之一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的4个缺口的把手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改善安装便利性的锁紧把手,包括把手主体32,该把手主体32的内端与具有外螺纹的螺管31连接配合使用构成锁紧件3,龙头主体1的安装端11通过该锁紧件3锁紧装配于安装载台2上。该把手主体32的外端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沿轴向向内凹陷的缺口30,上述把手主体设有2个、3个、4个、5个、6个或者8个上述缺口30;根据常规的把手主体32的尺寸,优选把手主体32设至如图1、图2所示的3个或者如图3所示的4个该缺口30。该缺口30可能与手指接触的部位均可做倒角结构使其有效降低棱角对手指的压疼、压伤情况,提高使用的舒适性。该缺口30贯通该把手主体32的周向侧壁,该缺口30的宽度以大部分人的手指能够插入为准。优选该缺口30呈u字形,该缺口30的宽度为13~35mm,该缺口30的深度为5~45mm;优选该缺口30的宽度为13~22mm,该缺口30的深度为8~20mm。

继续参照图1、图2、图3,上述把手主体32可以是如图1、图2所示的内外端内径均是32mm标准尺寸的把手主体32。但优选该把手主体32为如图3所示的由一体连接的细端323和粗端324构成,优选该细端323的外径为38~45mm,该粗端324的外径为44~50mm;当该把手主体32的长度设置为45~65mm时,其粗端324的长度优选为25~45mm。

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把手32通过其外端端面上内凹的贯穿的缺口30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装配龙头时,通过手指直接伸入该缺口30中而能够轻易、稳定地转动该锁紧把手32,且使用者只需要在锁紧把手32的最底端的端面上进行旋紧操作,能够有效降低手的操作高度,进而有效降低在狭小空间内操作的难度,且该锁紧过程基本不需要借助其它辅助工具,并能够有效改善由于摩擦力不足而不能旋紧该锁紧把手32的情况发生,使用更为便捷,有效提高了龙头安装的便利性。

继续参照图1至图3,上述把手主体32的内端与上述螺管31可以是市面上常规的通过螺纹锁紧连接,此时,该把手主体32和螺管31通常均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加工而成。但优选该螺管31的固定端与该把手主体32固定连接为一体,该螺管31的连接端与所述安装端11的内螺纹锁紧连接。螺管31和把手主体32由现有的任何硬质材料制造得到,其中优选该螺管31为金属件,该把手主体32为非金属件。该螺管31的连接端与上述龙头主体1的安装端11的内螺纹连接;现有的龙头主体1的安装端11的内螺纹与龙头主体1内的冷热进水口之间通常具有30~40mm的间隙(如图1中的标记a指示的长度范围),为此,本实施方式的螺管31能够适用现有的龙头主体1,不需要对现有的龙头主体1的结构作出改变。上述螺管31的长度为9~35mm,上述把手主体32的长度为25~95mm,较长的把手主体32能够增大使用者的握持面积,能够提高握持舒适性,使用者通常只需要握持即可旋紧该部件,操作更为舒适和便利。该螺管31与龙头主体1端的连接长度b通常为5~8mm,上述安装载台2的厚度c为0.5~27.5mm;上述固定端与该把手主体32注塑一体连接,该固定端的埋藏长度d为3~5mm。上述螺管31的外螺纹长度为5~25mm。实际生产中,如果为了标准化生产和增强普适性而只生产单一规格的该螺管31时,优选该螺管31的长度为30~35mm;如果为了降低制造材料和购置成本而根据不同厚度的安装载台2提供多种规格的螺管31(该螺管31的内外径采用现有配件的标准尺寸设置)时,可设置短款(该款外螺纹长度为9~12mm,适用如不锈钢材质的厚度为0.5~4.5mm的安装载台2)、中款(该款外螺纹长度为20~23mm,适用如钢化玻璃材质的厚度为5~15mm的安装载台2)和长款(该款外螺纹长度为30~35mm,适用如陶瓷、大理石等材质的厚度为15~27.5mm的安装载台2)三种规格,其中,三种规格中的较长款同样适用于厚度较小的安装载台2的安装使用;消费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购买对应规格的螺管31,以降低购买成本、减少螺管31制造材料浪费和提高安装便利性。

通过螺管31与把手主体32的一体连接的设置,能够缩短10~25mm的该螺管31的长度,且螺管31的只需要配置一种转向的外螺纹,既有效降低该螺管31的制造成本,也减少了该螺管31的制造工序,降低其制造难度,使用者只需要进行一次的螺管31的螺纹连接操作,使得该螺管31的锁紧操作更方便。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上述螺管31的固定端的周面上设有防滑凸起和/或防滑孔310;该螺管31的固定端预先埋藏于该把手主体32的注塑模腔内,在把手主体32的成型过程中,该防滑凸起会嵌入成型的把手主体32内,而把手主体32也会嵌入该防滑孔310内,使得该螺管31与该把手主体32的一体连接更为牢固,二者不容易发生相对转动或者分离情况。

继续参照图1、图2,上述螺管31的固定端与上述把手主体32的固定连接通过注塑一体连接、超声波焊接、胶黏连接、过盈配合连接或者卡扣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的连接方式实现;组合连接可选用如下例举的其中一种:胶黏连接与过盈配合连接组合、胶黏连接与卡扣连接组合、过盈配合连接与卡扣连接组合、超声波焊接与胶黏连接组合等。其中,超声波焊接方式中,优选为固定端的端面与把手主体32的端面焊接的非插接式连接;或者,固定端和/或把手主体32的内周面和/或外周面上设置的台阶,台阶阶面与对应的端面焊接的插接式连接,例如图2所示的,螺管31的固定端的外周面和把手主体32对应的内周面均设有台阶,则固定端的端面311与把手主体32的台阶阶面321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端的台阶阶面312与把手主体32的端面322通过超声波焊接。卡扣连接方式中,螺管31的固定端和把手主体32为分别制造,二者设有相配适的凸起、卡槽(或者通孔)的卡接结构,将二者直接对位插接实现固定连接为一体。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