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堰锁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1498发布日期:2022-08-03 00:4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围堰锁扣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设备连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围堰锁扣机构。


背景技术:

2.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围堰高度高于施工期内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
3.围堰常采用钢管桩、钢板桩、型钢,能够很好地起到止水、防止流沙入侵,钢管桩、钢板桩、型钢之间需要进行连接,目前的主要练级方式是l-t形式,或者p-t形式又或者p-p锁扣,中国专利cn201910012864.8,公开了“一种锁扣钢管桩与工字型板桩组合围堰结构,包括彼此首尾拼接的若干锁扣钢管桩,以及若干工字型锁板”即为p-t形连接,施工材料使用多,同时连接间隙大,所以止水、止沙效果差,连接处易转动,导致钢管桩连接过程中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整体施工直线度和施工质量,且承重偏低,抗拉性能低,互扣力低,钢管桩可能发生旋转,容易脱钩,同时在施工中还需要灌注混凝土来进行止水和防沙工作,施工过程中每偏差3
°
,100米厚度就会偏移4.68米,为防止偏移过大要不断测量并修改偏移数据,使得施工时间延长5%到8%,大大延长了施工时间,增加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围堰锁扣机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过“c”型连接部与椭圆形连接块的配合,子扣组件与母扣组件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保证了连接件a、连接件b之间的稳定性,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或相对偏移,止水、止沙效果更好,同时间隙小,互扣力强,不易脱钩,保证了整体施工直线度和施工质量,在后期进行灌装的时候,需要的材料少,节约了物料成本。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围堰锁扣机构,包括母扣组件、子扣组件,母扣组件与子扣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母扣组件包括母扣连杆、“c”型连接部、连接件a,所述母扣连杆一端连接连接件a,另一端与“c”型连接部连接;所述子扣组件包括子扣连杆、椭圆形连接块、连接件b,所述子扣连杆一端连接连接件b,另一端与椭圆形连接块连接,椭圆形连接块可拆卸设于“c”型连接部的凹槽内,c”型连接部的缺口处长度大于子扣连杆厚度,小于椭圆形连接块的长轴。母扣的“c”型连接部内部凹槽为椭圆形,“c”型连接部内部凹槽与子扣的椭圆形连接块间隙配合,椭圆形连接块长轴方向与凹槽长轴方向一致。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优选的,母扣连杆与“c”型连接部通过过渡圆角连接,子扣连杆与椭圆形连接块通过过渡圆角连接。所述“c”型连接部的缺口为与凹槽内壁相连的弧形面,弧形面与过渡圆角形状配合。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优选的,所述子扣连杆为板状结构,母扣连杆为板状结
构,厚度均为椭圆形连接块长轴的一半。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优选的,所述子扣连杆为“l”型结构,母扣为板状结构,厚度均为椭圆形连接块长轴的一半。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优选的,所述连接件a、连接件b均为环状,子扣连杆与连接件b连接端设有与连接件b配合的弧形槽,母扣连杆与连接件a连接端设有与连接件a配合的弧形槽,连接件a、连接件b具体来说是钢管桩。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优选的,所述接件a、连接件b均为板状,连接件a、连接件b具体来说是板材。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优选的,所述母扣连杆与连接件a、子扣连杆与连接件b焊接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母扣组件的“c”型连接部内部凹槽与子扣组件的椭圆形连接块间隙配合,凹槽与椭圆形连接块的间隙小,且椭圆形的形状在配合状态时,不易发生相对转动,被连接的钢管桩或板材不会发生相对转动,100米长度范围的施工误差可控制在0.5米以内,不会产生相对偏移,抗拉性能力强,互扣力强,不易脱钩,保证了整体施工直线度和施工质量。
15.2、无需在施工后进行二次止水作业,止水与施工同时完成,将施工进度提升10%-20%以上,同时椭圆凹槽与椭圆连接块之间相对于l-t形式,或者p-t形式又或者p-p锁扣的间隙小,在后期进行灌装的时候,需要的材料少,节约了物料成本,同时保证了止水、止沙效果,配上专用密封剂可达到99%的止水、止沙的效果。由于凹槽与椭圆形连接块的间隙小,整体化程度更高,称重力更强。
16.3、母扣组件、子扣组件中均设置有过渡圆角,于“c”型连接部的弧形面配合,配合间隙更小,避免的应力集中,配合更加紧密。
17.4、缺口长度大于子扣连杆厚度,缺口长度小于椭圆形连接块的长轴,既保证了子扣连杆可以顺利放入,又可以防止椭圆形连接块与“c”型连接部间隙过大,保证了较小的间隙。
18.5、当连接件a、连接件b为环状,子扣连杆与连接件b连接端设有与连接件b配合的弧形槽,母扣连杆与连接件a连接端设有与连接件a配合的弧形槽,可以使得母扣连杆与子扣连杆的配合更加紧密,方便焊接连接。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母扣结构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子扣结构图;
23.图5为本实用连接件为钢管桩的结构图;
24.图6为本实用连接件为板材的结构图;
25.图中:1、子扣连杆;2、椭圆形连接块;3、“c”型连接部;4、母扣连杆;5、凹槽;6、连接件a;7、连接件b。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的“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部件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8.实施例1:
29.如图1-5所示,一种围堰锁扣机构,包括母扣组件、子扣组件,母扣组件与子扣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母扣组件包括母扣连杆4、“c”型连接部3、连接件a6,母扣连杆4一端连接连接件a6,另一端与“c”型连接部3连接,所述子扣组件包括子扣连杆1、椭圆形连接块2、连接件b7,子扣连杆1一端连接连连接件b7,另一端与椭圆形连接块2连接,椭圆形连接块2可拆卸设于“c”型连接部3内,椭圆形连接块2与“c”型连接部3的凹槽5配合,凹槽5为椭圆形,椭圆形连接块2的长轴方向与凹槽5的长轴方向一致,椭圆形的连接块可以保证稳定,在灌注完成后不会产生相对转动,同时间隙又可以制作的比较小,所述母扣连杆4与连接件a6、子扣连杆1与连接件b7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母扣连杆4与“c”型连接部3连接处通过过渡圆角连接,可以大大避免的应力聚集,子扣连杆1与椭圆形连接块2连接处通过过渡圆角连接,同样可以避免应力聚集。同时“c”型连接部的缺口为与凹槽5内壁相连的弧形面,弧形面与过渡圆角形状配合,使得配合更加紧密,间隙小,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局部应力过大,造成损坏,母扣组件的“c”型连接部3,缺口长度大于子扣连杆1厚度,方便子扣连杆1的放置,小于椭圆形连接块2的长轴。从而保证“c”型连接部3与椭圆形连接块2的间隙小,互扣力强,不易脱钩,保证了整体施工直线度和施工质量,由于现有装置的间隙过大,一次浇灌仍有间隙,通常需要二次浇灌止水,本技术由于间隙小,无需在施工后进行二次止水作业,止水与施工同时完成,将施工进度提升10%-20%以上,100米长度范围的施工误差可控制在0.5米以内,在后期进行灌装的时候,需要的材料少,节约了物料成本,配上专用密封剂可达到99%的止水、止沙的效果。母扣组件的“c”型连接部3内部凹槽5为椭圆形,“c”型连接部3内部凹槽与子扣的椭圆形连接块2间隙配合,子扣与母扣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保证了连接件a6与连接件b7之间的稳定性,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或相对偏移,止水、止沙效果更好,所述子扣连杆1为板材,母扣连杆4为板材,厚度均为椭圆形连接块2长轴的一半,连接件a6、连接件b7是钢管桩,子扣连杆1与连接件b7连接端设有与钢管桩配合的弧形槽,母扣连杆4与钢管桩连接端设有与连接件a6配合的弧形槽,与钢管桩的配合更加紧密。
30.工作原理:
31.在使用过程中,将钢管桩的对称两端通过焊接连接子扣与母扣,将一个钢管桩插入地基之中,再将第二个钢管桩通过子扣组件与母扣组件的配合方式插入地基,依次进行连接,按照需要组成一个封闭的形状,如图5所示,再对子扣组件与母扣组件的间隙处进行灌浆作业,即可完成围堰的布置。
32.实施例2:
33.如图6所示,一种围堰锁扣机构,不同的是,所述连接件a6、连接件b7为板材,子扣组件与连接件b7焊接,母扣组件与连接件a6通过焊接连接。先根据需要设置第一块板材的位置,连接件a6、连接件b7之间通过子扣组件与母扣组件的配合进行连接,将其他板材依次连接,最终组成封闭的环状结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一致。
34.实施例3:
35.一种围堰锁扣机构,不同的是,所述子扣连杆1为“l”型,母扣连杆4为板状结构,子扣连杆1和母扣连杆4的厚度为椭圆形连接块2长轴的一半,可以用于需要拐角的连接件a6、连接件b7进行连接的情况,连接稳定,不易旋转,可以有效阻挡侧向力,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一致。
36.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照本实用新型原理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或者同等替换,这些改进或同等替换也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