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充气锚杆的应力扩散型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2715发布日期:2021-07-20 16:3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回收充气锚杆的应力扩散型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回收充气锚杆的应力扩散型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软土地区城市高层建筑、地下车站越来越多,需要修建大量的深基坑,基坑加固工程量越来越大。

其中在基坑加固工程中,锚索加固是一种常见的手段,但锚索送到地层中加固地层,经常留在土中无法回收,导致锚索在地层中被浪费闲置,因此存在一定的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回收利用,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回收充气锚杆的应力扩散型围护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回收充气锚杆的应力扩散型围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回收充气锚杆的应力扩散型围护结构,包括基坑、以及设置在基坑侧壁上的基坑围护结构,所述基坑围护结构上设置有斜向桩,所述斜向桩延伸至基坑侧壁的土层中,所述斜向桩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锚固孔,所述锚固孔中设置有充气式锚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并达到养护龄期和通过桩检合格后,进行基坑开挖以形成基坑,从而基坑围护结构位于基坑侧壁上,通过斜向桩斜向加固,并通过钻机在斜向桩轴向方向上钻出锚固孔,将充气式锚杆置入到锚固孔中施加预应力,在锚固任务完成后,通过回收充气式锚杆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充气式锚杆包括锚杆以及设置在锚杆上的锚座,所述锚杆上套接有橡胶气囊,所述橡胶气囊的两端固定在锚杆上,所述锚杆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通气流道,所述锚杆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一端与通气流道相通,所述通气孔另一端与橡胶气囊相通,所述锚杆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套接有用于锁闭进气管的锁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充气式锚杆充气后,气流通过通气流道、通气孔进入到橡胶气囊中,橡胶气囊膨胀,锁片对进气管进行锁闭以避免橡胶气囊漏气,橡胶气囊与锚固孔内壁紧密贴合并实现着力点,实现应力向斜向桩全长扩散,在锚固任务完成后,松开锁片,释放橡胶气囊内的气体,从而实现锚杆从锚固孔中回收。

优选的,所述锁片包括两个半环体,两个所述半环体对合形成容纳进气管的锁紧口,两个所述半环体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所述半环体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半环体对合形成容纳进气管的锁紧扣,从而在两个半环体能够将进气管进行锁闭。

优选的,所述半环体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条凸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筋的设置,能够提高半环体对于进气管的锁闭效果。

优选的,所述锚座包括套接在锚杆上的垫板、以及螺纹连接在锚杆上的锁紧螺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锁紧螺母锁紧垫板,使得垫板抵触在基坑围护结构上,从而实现锚杆通过锚座与基坑围护结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气式锚杆还包括牵引钢丝,所述牵引钢丝的一端固定在锚杆上,所述牵引钢丝的另一端引出至锚固孔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牵引钢丝的设置,方便从锚固孔中取出锚杆。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并达到养护龄期和通过桩检合格后,进行基坑开挖以形成基坑,从而基坑围护结构位于基坑侧壁上,通过斜向桩斜向加固,并通过钻机在斜向桩轴向方向上钻出锚固孔,将充气式锚杆置入到锚固孔中施加预应力,在锚固任务完成后,通过回收充气式锚杆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基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充气式锚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充气式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锁片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坑围护结构;2、斜向桩;3、锚固孔;4、充气式锚杆;41、锚杆;42、锚座;421、垫板;422、锁紧螺母;43、牵引钢丝;44、橡胶气囊;45、通气流道;46、通气孔;47、进气管;48、进气孔;49、锁片;491、半环体;492、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可回收充气锚杆的应力扩散型围护结构,包括基坑、以及设置在基坑侧壁上的基坑围护结构1,基坑围护结构1上设置有斜向桩2,斜向桩2沿水平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斜向桩2延伸至基坑侧壁的土层中,其中,斜向桩2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锚固孔3,锚固孔3中设置有充气式锚杆4。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充气式锚杆4包括锚杆41、锚座42和牵引钢丝43。锚杆41呈长轴状,锚杆41上套接有橡胶气囊44,橡胶气囊44的两端固定在锚杆41上,在锚杆41置入到锚固孔3中时,橡胶气囊44跟随锚杆41一起置入到锚固孔3中。其中,锚杆41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通气流道45,锚杆41上在橡胶气囊44的位置处开设有通气孔46,通气孔46一端与通气流道45相通,通气孔46另一端与橡胶气囊44相通。

值得说明的是,锚杆41上连接有进气管47,进气管47与锚杆41端部固定并密封,进气管47沿其轴向开设有进气孔48,进气管47的进气孔48与锚杆41的通气流道45相连通。其中,进气管47外套接有用于锁闭进气管47的锁片49。

结合图3和图4所示,锁片49包括两个半环体491,两个半环体491对合形成容纳进气管47的锁紧口,两个半环体491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半环体49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其中,每个半环体491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条凸筋492。

锚座42设置在锚杆41上,锚座42包括套接在锚杆41上的垫板421、以及螺纹连接在锚杆41上的锁紧螺母422。由此,当锚杆41置入到锚固孔3中时,橡胶气囊44充气膨胀后,锁片49锁闭进气管47使得橡胶气囊44保持膨胀状态,橡胶气囊44与锚固孔3内壁紧密贴合并实现着力点,实现应力向斜向桩2全长扩散。此时,旋转锁紧螺母422,锁紧螺母422带动垫板421以抵紧在基坑围护结构1上,将锚杆41通过锚座42与基坑围护结构1相连接。

在锚固任务完成后,松开锁片49,释放橡胶气囊44内的气体,从而实现锚杆41从锚固孔3中回收。值得说明的是,牵引钢丝43的一端固定在锚杆41上,牵引钢丝43的另一端引出至锚固孔3外。在锚杆41从锚固孔3中回收时,牵引钢丝43提供了锚杆41额外的着力点,以方便锚杆41从锚固孔3中退出回收。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回收充气锚杆41的应力扩散型围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1、结合深基坑或边坡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地表环境,确定基坑开挖的场地平面,采用旋挖钻机钻凿35m孔,孔径1.2m,下方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基坑围护结构1;

2、基坑围护结构1施工完成后,并达到养护龄期和通过桩检合格后,进行基坑开挖;

3、基坑分次开挖,第一次开挖到3m后,实施旋喷桩斜向加固,达到设计深度和斜度以形成斜向桩2,斜向桩2沿水平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斜向桩2延伸至基坑侧壁的土层中;

4、待斜向桩2养护一定时间后,用钻机沿斜向桩2轴向方向钻孔以形成锚固孔3,锚固孔3的孔径15cm,提出钻机,将锚杆41和牵引钢丝43送到预定深度;

5、通过进气管47对锚杆41充气,气流通过通气流道45、通气孔46进入到橡胶气囊44中,橡胶气囊44膨胀,锁片49对进气管47进行锁闭以使得橡胶气囊44保持膨胀状态,橡胶气囊44与锚固孔3内壁紧密贴合并实现着力点,实现应力向斜向桩2全长扩散;

6、旋转锚座42的锁紧螺母422,锁紧螺母422带动垫板421抵紧在基坑围护结构1上,以将锚杆41通过锚座42与基坑围护结构1相连接;

7、基坑开挖和充气式锚杆4的施工循环进行,直至基坑开挖到预定深度;

8、待锚固任务完成后,解开锁片49对进气管47的锁闭,释放橡胶气囊44内的气体,使得锚杆41与斜向桩2脱离;

9、将锚杆41和牵引钢丝43一同从斜向桩2的锚固孔3中退出,一同回收以备下次再次使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