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钢制台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29575发布日期:2021-08-27 11:0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锚索钢制台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锚索钢制台座结构。



背景技术:

锚索是指在吊桥中在边孔将主缆进行锚固时,要将主缆分为许多股钢束分别锚于锚锭内,这些钢束便称之为锚索。锚索能够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

目前在基坑支护或土方支护工程中,通常是采用锚索固定的方法来对围岩进行补强。施工时,工人首先是采用有一定弯曲柔性的钢绞线通过预先钻出的钻孔以一定的方式锚固在围岩深部,然后将锚索外露的自由端通过预先固定在格梁的钢制台座进行固定。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钢制台座通常是采用螺栓直接固定在格梁的一侧,施工时,基坑容易出现震动而导致钢制台座产生位置的偏移,存在有影响锚索定位,降低锚索对围岩补强作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有效的提高锚索定位的稳定性,同时有效的增强锚索对围岩的补强作用,本申请提供一种锚索钢制台座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锚索钢制台座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锚索钢制台座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侧壁的格梁,开设于基坑内且沿格梁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钻孔,设置于钻孔内的锚索,设置于格梁远离基坑一侧的钢制台座,开设于钢制台座侧壁的滑槽,滑动设置于滑槽内的滑块,设置于滑块的一侧且用于限制钢制台座位移的限位机构,以及设置于钢制台座的一侧且用于锁定限位机构的锁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机构与锁定组件,工人可以在需要对钢制台座的位置进行锁定时使用,首先通过限位机构来将钢制台座限制在格梁预先定好的位置处,然后再通过锁定组件来对限位机构的位置作进一步的限制,以进一步提高限位机构对钢制台座的限位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增强锚索对围岩的补强作用,而设置的滑块与滑槽,可以灵活的对限位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限位机构能够适应在不同尺寸的格梁上进行限位。

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滑块远离滑槽槽底一侧的限位条,设置于限位条靠近锁定组件一侧的连接件,设置于限位条远离滑块一端的定位块,以及设置于定位块内且用于缓冲减震的缓冲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条,可以通过限位条来实现对钢制台座的位置限定,而通过设置连接件,能够通过锁定组件与连接件的相互配合,以达到限制限位条产生晃动的目的,另外,通过设置缓冲组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坑围岩振动对钢制台座的直接冲击作用,从而有效的提升锚索对围岩的定位作用。

可选的,所述定位块靠近格梁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滑动穿插于凹槽内的芯块,以及一端与芯块的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凹槽的槽底相连接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芯块与弹性件,可以在基坑围岩产生振动时,能够通过弹性件与芯块的缓冲作用,来有效的减少振动对钢制台座的直接作用,从而能有利于增强钢制台座整体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限位条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定位孔内的连接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套,可以在需要对限位条的位置进行限定时,工人可通过使用锁定组件来与连接套进行相互配合,以达到锁定限位条的目的,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提升钢制台座整体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于钢制台座宽度方向一侧的安装块,滑移连接于安装块的侧壁且与连接套滑动穿插配合的锁定条,以及设置于安装块远离基坑的一侧且用于调节锁定条所在位置的调节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锁定条与调节件,可以在需要对限位条的位置进行限定时,工人可以通过使用调节件来带动锁定条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并直至使两个锁定条能够同时插入到两个连接套中,从而实现对限位条的限位。

可选的,所述安装块远离基坑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件包括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的调节杆,以及设置于调节杆靠近安装块的一端且与锁定条的一端相抵触的调节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纹孔、调节杆与调节块,可以在需要对锁定条的位置进行调整时,通过拧动调节杆,使调节杆带动调节块朝靠近螺纹孔底壁的方向进行移动,以通过调节块来带动两个锁定条同时朝靠近两侧的连接套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限位条的位置限定。

可选的,所述安装块远离基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锚索位置的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锚索的晃动,从而能进一步增强锚索对基坑围岩的补强作用。

可选的,所述滑块靠近滑槽槽底的一侧设置有多颗与滑槽的槽底相抵触的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滑块一侧设置多颗滚珠,可以有效的减少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滑块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限位机构与锁定组件,工人可首先通过限位机构来将钢制台座限制在格梁预先定好的位置处,然后通过锁定组件来对限位机构的位置作进一步的限制,以提高限位机构对钢制台座的限位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增强锚索对围岩的补强作用,而设置的滑块与滑槽,可以使限位机构能够适应在不同尺寸的格梁上进行限位;

2.通过设置连接套,可通过使用锁定组件来与连接套进行相互配合,以达到锁定限位条的目的,从而提升钢制台座整体的稳定性,另外,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锚索的晃动,从而能进一步增强锚索对基坑围岩的补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部分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坑;10、格梁;11、锚索;12、钢制台座;120、滑槽;121、滑块;2、限位条;3、定位块;30、凹槽;31、芯块;32、弹性件;4、定位孔;40、连接套;5、安装块;50、锁定条;51、螺纹孔;52、调节杆;520、调节块;6、承托座;7、伸缩部;70、夹紧部;71、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锚索钢制台座结构。参照图1,锚索11钢制台座12结构包括固定在基坑1侧壁的格梁10,在基坑1内对应格梁10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钻孔,且多个钻孔沿格梁10的延伸方向等间隔开设。

另外,在钻孔内固定插设有锚索11,同时,在格梁10远离基坑1的一侧固定有多个钢制台座12,多个钢制台座12与多个钻孔的位置相对应,同时,在钢制台座12的中部对应钻孔的位置设置有承托座6,且承托座6被锚索11的一端贯穿。

参照图1和图2,在钢制台座12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组滑槽120,每组滑槽120有两条滑槽120组成,且每组滑槽120内的两条滑槽120分别对称开设在钢制台座12侧壁的上半部与下半部。

同时,在滑槽120内滑移连接有滑块121。另外,为了有效的减少滑块121与滑槽120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故在滑块121靠近滑槽120槽底的一侧安装有多颗滚珠。此外,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钢制台座12的安装稳定性,故在滑块121远离滑槽120槽底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

其中,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条2、连接件、定位块3与缓冲组件。限位条2安装在滑块121远离滑槽120槽底的一侧。定位块3的横截面整体呈l字形,且安装在限位条2靠近基坑1的一侧。同时,缓冲组件设置在定位块3远离限位条2的一端。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缓冲组件包括芯块31与弹性件32。其中,在定位块3远离基坑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30,同时,芯块31滑移连接在凹槽30内,且芯块31远离凹槽30槽底的一侧与格梁10靠近基坑1的一侧相抵触。另外,弹性件32整体设置在凹槽30内,且弹性件32的一端与凹槽30的槽底相连接,另一端与芯块31一侧相连接。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2可选为弹簧。

参照图3,在限位条2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4,其中,连接件设置定位孔4内,且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连接套40。

参照图2和图3,为了实现对限位条2位置的锁定,故在钢制台座12的宽度方向的侧壁设置有锁定组件,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锁定组件包括安装块5、锁定条50与调节件。

安装块5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安装块5分别位于钢制台座12的宽度方向的侧壁中部。同时,在安装块5的内横向开设有通孔。锁定条50设置有两条,两条锁定条50均滑移连接在通孔内,两条锁定条50分别贯穿安装块5的两侧,且可与连接套40滑插配合。

另外,参照图3,在安装块5远离基坑1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5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包括调节杆52与调节块520。调节杆52螺纹连接与螺纹孔51内,同时,调节块520固定在调节杆52靠近基坑1的一端,调节块520整体设置为圆锥形,且调节块520的两侧同时与两个锁定条50相互靠近的一端相抵触。

当需要对限位条2的位置进行锁定时,工人可以通过拧动调节杆52,使调节杆52带动调节块520朝靠近基坑1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两侧的锁定条50在调节块520的带动下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直至滑插进入到两侧的连接套40中,以通过锁定条50来实现对限位条2位置的限定,从而能有效的提升钢制台座12整体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锚索11对围岩的加固作用。

参照图2和图3,为了能够有效的减少锚索11的晃动,故在安装块5远离基坑1的一侧设置有定位组件。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包括伸缩部7与夹紧部70。

伸缩部7的横截面整体呈l字形,且伸缩部7的一端与安装块5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承托座6。另外,在实施例中,伸缩部7包括套筒与伸缩杆。伸缩杆滑插配合于套筒内。其中,套筒与伸缩杆的位置通过设置在伸缩部7中部的紧固件71进行限制。

此外,参照图3,夹紧部70安装在伸缩部7远离安装块5的一端,夹紧部70横截面整体呈c字形且远离伸缩部7的一侧与承托座6相抵触,从而能够通过夹紧部70的夹紧作用来进一步提高承托座6对锚索11的固定作用,进而达到有效提升锚索11对基坑1围岩的补强的目的。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