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变频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65150发布日期:2021-09-08 01:4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变频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型变频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2.供水设备是为解决由于压力不足,无法到达用户用水的高度或流,而专门研发设计的新型环保节能的专业设备,供水设备一般由水泵机组,变频控制柜,隔膜压力罐,压力传感器和一些辅件构成,但由于不同的类型,也会使用一些特殊的设备,如: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会用到无负压稳流罐;无塔变频供水设备会用到液位传感器,部分供水设备中需要设置净化设备,以保证水的质量,净化设备一般安装在供水设备的前端,水经净化设备净化过滤后由供水设备将水进行输送。
3.现有的公开号为:cn211774180u,提供了一种带监测及净化功能的节能型变频供水设备,对比专利通过设置多组水流管道,以改进节能型变频供水设备在更换过滤装置时不方便的问题,实现在更换过滤装置时,不需要停止节能型变频供水设备工作,以提高节能型变频供水设备的供水效率;本实用新型以上述对比专利作为现有技术,对上述对比专利中的过滤装置的更换手段做进一步的改进,通过改进简化对比专利中节能型变频供水设备的结构,优化过滤装置结构,从而实现一种结构简单,过滤装置更换便捷的节能型变频供水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型变频供水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节能型变频供水设备的过滤装置更换操作繁琐,且为配合完成过滤装置更换的节能型变频供水设备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节能型变频供水设备,包括节能型变频供水水箱,以及安装在节能型变频供水水箱上下两端的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节能型变频供水水箱外壁连通有第一出水管道,所述第一出水管道的延伸端安装有过滤管道,所述过滤管道的延伸端安装有第二出水管道,所述第二出水管道连通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连通有出水管,所述过滤管道内沿轴心线设置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流动腔和第二流动腔,所述第一流动腔和第二流动腔内分别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组件和第二过滤网组件,且绕过滤管道的轴心线圆周限位转动过滤管道,以使所述第一流动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连通,或者所述第二流动腔的两端分别对应与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连通。
7.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的轴心线平行,所述过滤管道的轴心线与第一出水管道的轴心线垂直,所述过滤管道的外径小于第一出水管道或者第二出水管道的外径,所述过滤管道的两端分别限位贯穿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
8.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上均开设有用于过滤管道限位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过滤管道的外壁和贯穿孔的内壁均套设有密封橡胶圈。
9.优选的,所述第一流动腔的两端开设有分别与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管道的轴心线和和第二出水管道的轴心线分别垂直于对应的第一进水口的开口端面和第一出水口的开口端面。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流动腔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关于过滤管道的轴心线对称,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关于过滤管道的轴心线对称。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多个定位螺杆,多组所述定位螺杆垂直于过滤管道的轴心线对应旋入过滤管道的第一流动腔内和第二流动腔内,以限定在第一过滤网组件或者第二过滤网组件的两端。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道或者第二出水管道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构件,以驱动过滤管道绕过滤管道的轴心线圆周限位转动。
13.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可圆周限位转动的过滤管道的设置,使得节能型变频供水水箱配合过滤结构更换的结构更加简单,节省了节能型变频供水水箱的制造成本,而且操作时,只需要转动过滤管道,拆卸定位螺杆,即可完成过滤结构的拆卸,每一次过滤结构拆卸更换时,不影响水流正常的过滤流动,从而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操作便捷的节能型变频供水水箱用过滤结构。
15.2.通过第一过滤网组件和第二过滤网组件主要起到过滤水的作用,第一过滤网组件和第二过滤网组件外部只需要满足与对应的第一流动腔或者第二流动腔内壁贴合即可,因而本实用新型对第一过滤网组件和第二过滤网组件的内部过滤结构并不限定,提高了第一过滤网组件和第二过滤网组件的使用性。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过滤管道在第一出水管道内的横截面示意图;
19.图3为第一出水管道、过滤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安装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节能型变频供水水箱;2、进水管;3、排水管;4、第一出水管道;5、过滤管道;6、第二出水管道;7、集水箱;8、出水管;9、贯穿孔;10、密封橡胶圈;11、第一进水口;12、第一过滤网组件;13、第二进水口;14、第二过滤网组件;15、驱动构件;16、第一出水口;17、第二出水口;18、第一流动腔;19、第二流动腔;20、定位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参照图1

3,一种节能型变频供水设备,包括节能型变频供水水箱1,以及安装在节能型变频供水水箱1上下两端的进水管2和排水管3,节能型变频供水水箱1外壁连通有第一出水管道4,第一出水管道4的延伸端安装有过滤管道5,过滤管道5的延伸端安装有第二出水管道6,第二出水管道6连通有集水箱7,集水箱7连通有出水管8,过滤管道5内沿轴心线设置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流动腔18和第二流动腔19,第一流动腔18和第二流动腔19内分别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组件12和第二过滤网组件14,且绕过滤管道5的轴心线圆周限位转动过滤管道5,以使第一流动腔1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出水管道4和第二出水管道6连通,或者第二流动腔19的两端分别对应与第一出水管道4和第二出水管道6连通,第一出水管道4和第二出水管道6的轴心线平行,过滤管道5的轴心线与第一出水管道4的轴心线垂直,过滤管道5的外径小于第一出水管道4或者第二出水管道6的外径,过滤管道5的两端分别限位贯穿第一出水管道4和第二出水管道6,第一出水管道4和第二出水管道6上均开设有用于过滤管道5限位贯穿的贯穿孔9,过滤管道5的外壁和贯穿孔9的内壁均套设有密封橡胶圈10,第一流动腔18的两端开设有分别与第一出水管道4和第二出水管道6连通的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6,第一出水管道4的轴心线和和第二出水管道6的轴心线分别垂直于对应的第一进水口11的开口端面和第一出水口16的开口端面,第一流动腔18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水口13和第二出水口17,第一进水口11和第二进水口13关于过滤管道5的轴心线对称,第一出水口16和第二出水口17关于过滤管道5的轴心线对称,第一出水管道4和第二出水管道6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多个定位螺杆20,多组定位螺杆20垂直于过滤管道5的轴心线对应旋入过滤管道5的第一流动腔18内和第二流动腔19内,以限定在第一过滤网组件12或者第二过滤网组件14的两端,第一出水管道4或者第二出水管道6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构件15,以驱动过滤管道5绕过滤管道5的轴心线圆周限位转动;
2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出水口16或者第一进水口11的宽度大于第一过滤网组件12的宽度,第二出水口17或者第二进水口13的宽度大于第二过滤网组件14的宽度;且驱动构件15可以理解为伺服马达;
24.使用时,节能型变频供水水箱1的水经过第一出水管道4,由过滤管道5的第一进水口11或者第二进水口13进入对应的第一流动腔18或者第二流动腔19内,然后经过对应的第一过滤网组件12或者第二过滤网组件14,最后由对应的第一出水口16或者第二出水口17流出至集水箱7,再至出水管8;综上可知,水流路径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第一出水管道4到第一流动腔18,再至第二出水管道6;一种为第一出水管道4到第二流动腔19,再至第二出水管道6;
25.因而,当第一种水流路径使用时,第二中水流路径处于闲置状态,因而当需要更换过滤网组件时,通过驱动构件15驱动过滤管道5转动,如图2和图3所示,转动前,第一过滤网组件12处于使用状态;转动后,第一流动腔18两端的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6转动至第一出水管道4和第二出水管道6的开口端,第二流动腔19两端的第二进水口13和第二出水口17转动至第一出水管道4和第二出水管道6的连通端,从而使得第二过滤网组件14处于使用状态,而第一过滤网组件12处于闲置状态,此时拆卸安装在第一流动腔18内的定位螺杆20,使得第一过滤网组件12的限位解除,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出水管道4或者第二出水管道6的开口端,将第一过滤网组件12由第一进水口11或者第一出水口16取出,即完成了过滤结构的更换;
26.该结构的设置,使得节能型变频供水水箱1的结构更加简单,节省了节能型变频供水水箱1的制造成本,同时操作时,只需要转动过滤管道5,拆卸定位螺杆20,即可完成过滤结构的拆卸,每一次过滤结构拆卸更换时,不影响水流正常的过滤流动,从而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操作便捷的节能型变频供水水箱1用过滤结构。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