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工程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29972发布日期:2021-10-24 05:4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工程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防水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工程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地下工程防水指是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护工程、隧道及地下铁道等建筑物,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其目的是为保证建筑物不受水侵蚀,及内部空间不受危害和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寿命等。地下防水是地下工程重要项目,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但近十几年,按单位工程对比,地下室、地下车库顶板工程渗漏分不同程度可达到6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地下工程中渗水会发生在各个面,对全方位的方式处理不到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全方位增强地下工程的防水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工程防水结构。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地下工程防水结构,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的顶板,以及两个设置在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的侧板;所述底板顶面、顶板底面与两块侧板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均设置有防水机构;且所述底板、顶板与两个侧板组成的壳体外侧也设置有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找平层以及铺设在找平层上的防水层。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先在地下工程的内侧壁上铺设找平层,然后在找平层上铺设防水层,形成外防水结构,然后再依次安装底板、顶面与两个侧板,再依次铺装找平层与防水层,形成一个内部中空的防水壳体,实现全方位的内防水,有效的提高地下工程的各个面的防水性,进而提高地下工程整体的防水性。
7.可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面上、两块侧板相互靠近的面上均设置有用于保护相应的防水机构的防护机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机构对防水机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的提高了防水机构的耐用性,进而提高了防水结构的使用寿命。
9.可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多个龙骨、多个设置在龙骨上的防水板以及设置在两个相邻的防水板之间的安装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龙骨安装好之后,通过安装组件将防水板固设在龙骨上,且防水板安装在龙骨上,与防水机构形成一个空腔,当少量水浸透过防水机构时,防水板仍会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进一步增强了防水性。
11.可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沉孔,所述安装沉孔内均设置有紧固螺钉,且所述压板的底面分别与两个相邻的防水板顶面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先将两块防水板安放在龙骨上,并使两块安装板的底面均抵接在同一个龙骨的顶面上,然后使压板的底面同时抵接在两块安装板的顶面上,通过旋转紧固螺钉将两块安装板安装,安装拆卸方便,便于工作人员检修。
13.可选的,所述压板的底面与防水板的顶面之间设置有防水垫。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防止水从压板与防水板接缝处渗入,提高了防护机构的防水性。
15.可选的,所述安装沉孔内均设置有防水塞。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安装好紧固螺钉后将防水塞安装在安装沉孔内,防止紧固螺钉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发生锈蚀现象,提高了防护机构的耐用性。
17.可选的,所述底板靠近侧板的顶面处均开设有导水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渗透过防水层时,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底板流动,然后流到导水槽内,导水槽对水流有一定的汇聚作用,水汇聚到导水槽中后,工作人员可定时进行清理。
19.可选的,所述导水槽的内侧壁上铺设有防水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导水槽内可能存在积水,防水层有效的增强了导水层的防水性。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工作人员通过在地下工程中先铺设找平层与防水层,形成外防水结构,然后依次安装底板、顶面与两个侧板,再依次铺装找平层与防水层,形成一个内部中空的防水壳体,实现全方位防水,有效的提高地下工程的各个面的防水性,进而提高地下工程整体的防水性;
23.2.防护机构对防水机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的提升了防水机构的耐用性,增加了使用寿命,且防护机构安装与拆卸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工作人员检修时的便利性;
24.3.当水渗透过防水层时,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底板流动,然后流到导水槽内,导水槽对水流有一定的汇聚作用,水汇聚到导水槽中后,工作人员可定时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25.图1是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水结构安装在地下时的位置示意图。
26.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中防水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27.图3是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表示防水结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28.图4是表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导水槽;2、顶板;3、侧板;4、止水带;5、防水机构;51、找平层;52、防水层;6、路面层;7、防护机构;71、龙骨;72、防水板;721、安装沉槽;73、安装组件;731、压板;7311、安装沉孔;732、紧固螺钉;733、防水塞;734、防水垫;74、封边件;741、平板;742、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工程防水结构。参照图1,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方的顶板2、两个设置在底板1与顶板2之间的侧板3,且底板1、顶板2、侧板3均呈长方体设置;且底板1、顶板2与侧板3均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形成,组成一个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长方体,且钢筋混凝土层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对地下工程起到初步的防水作用;两个侧板3与底
板1顶面交接处均设置有止水带4,止水带4沿侧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效的增强了侧板3与底板1之间的安装缝的防水性。
32.底板1的顶面、顶板2的底面与两块侧板3相对的两个面上均设置有防水机构5,由内至外防水机构5包括找平层51、防水层52;且在底板1、顶板2与两块侧板3组成的壳体的外侧面上也均铺设有防水机构5,工作人员可先在地下工程的内侧壁上铺设找平层51,然后在找平层51上铺设防水层52,形成外防水结构。
33.找平层51为混凝土砂浆层,工作人员通过在底板1、顶板2、两块侧板3相对的侧面上铺设混凝土砂浆层将各个侧面进行找平,且缓凝土砂浆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在达到找平目的的同时起到防止水渗透的作用。
34.防水层52是由膨润土沥青乳液,以优质石油沥青为基料,膨润土为分散剂,经搅拌而成,该材料可在潮湿但无积水的基层上施工,应用环境符合地下工程防水,且防水性能好。
35.底板1的顶面上铺设完成防水机构5后,可在防水层52上铺设路面层6,供行人行走;本实施例中路面层6采用沥青路面。
36.两个侧板3相近的两个侧面上与顶板2的底面上均设置有防护机构7,对防水机构5起到保护作用,提高防水机构5的耐用性。以设置在侧板3上的防护机构7为例:
37.防护机构7包括多个龙骨71,龙骨71呈长方体设置,多个龙骨71沿侧板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个龙骨71均相互平行,且均与侧板3的长度方向所在的侧边垂直设置,龙骨71长度方向所在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膨胀螺栓,膨胀螺栓穿过龙骨71与侧板3固设,进而将多个龙骨71固设在侧板3上。
38.龙骨71远离侧板3的面上固设有多个防水板72,防水板72呈长方形板设置,且多个防水板72均沿龙骨7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相邻的防水板72的侧边抵接,且处于相应的龙骨71顶面上;任意两个相邻的防水板72之间均设置有安装组件73,防水板72通过安装组件73安装在龙骨71上。
39.安装组件73包括压板731,压板731呈长方形板设置,且防水板72远离侧板3的侧面上靠近其长度方向所在的侧边处均开设有安装沉槽721,压板731安装在两个相邻的防水板72上的安装槽内;压板731远离安装沉槽721内底面的侧面靠近其两个长度方向所在的侧边处均设置有多个安装沉孔7311,且多个安装沉孔7311均沿压板73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安装沉孔7311内均设置有紧固螺钉732,压板731通过紧固螺钉732固设在龙骨71上,进而将两个相邻的防水板72固设在龙骨71上;安装沉孔7311内均设置有防水塞733,防水塞733呈圆柱体设置,当工作人员将紧固螺钉732安装后,然后依次将防水塞733安装在安装沉孔7311内,将紧固螺钉732隐藏,避免紧固螺钉732长时间接触水气发生锈蚀,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寿命。
40.当需要对防水机构5维护时,工作人员可依次拆除压板731、防水板72,然后对防水机构5进行维护;方便快捷。
41.为了避免水从防水板72与压板731的接缝处渗透出,在压板731与安装沉槽721的内底面之间设置有防水垫734,防水垫734呈长方形板设置,本实施例中防水垫734采用橡胶材质,橡胶具有优良的防水性与一定的弹性形变力,在压板731对防水垫734施加压力时,防水垫734发生一定的形变,与压板731底面与安装沉槽721的内底面贴合的更加紧密,有效的
防止水从防水板72与压板731的接缝处渗透出。
42.两个侧板3上的防水板72均与路面层6的顶面抵接,顶板2上设置的防水板72两端均与两个侧板3上的防水板72抵接,在四个抵接处均设置有封边件74;封边件74包括平板741与支板742,支板742的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固设在平板741的顶面上,且支板742沿平板74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平板741顶面靠近其长度方向侧边的位置处;支板742与平板741上也均开设有安装沉槽721,且安装沉槽721内设置有紧固螺钉732,支板742通过紧固螺顶固设在防水板72上,平板741通过紧固螺钉732固设在路面层6上;支板742与防水板72之间、平板741与路面层6之间同样设置有防水垫734,防止水从四个抵接处渗入,有效的提高了整体结构的防水性。
43.两个侧板3与底板1交接处均开设有导水槽11,当少量水渗透两个侧板3时,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底板1流动,然后汇聚到导水槽11内,然后经过导水槽11排出,或者工作人员可定期清理导水槽11内的积水,方便快捷;顶板2上安装的防水板72均与两个侧板3上安装的防水板72抵接,即顶板2上防水板72和顶板2形成的空腔与侧板3上的防水板72和侧板3形成的空腔连通,当少量水渗透过顶板2滴落到防水板72上时,水会流到侧板3上的防水板72和侧板3形成的空腔内,然后流到导水槽11内。
44.导水槽11横截面呈弧形设置,且导水槽11的开口朝向顶板2,因导水槽11内会聚集积水,为了避免积水渗透导水槽11,在导水槽11的内侧壁上铺设也铺设有防水层52,有效的提高了导水槽11的防水性。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地下工程防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对地下工程进行防水处理时,先在地下工程的内侧壁上铺设找平层51,然后在找平层51上铺设防水层52,形成外防水结构,然后依次浇筑底板1、两块侧板3与顶板2,底板1、两块侧板3与顶板2均由混凝土组成,其具有一定的防水性,提供第一道防水防护,然后在各个板的侧面铺设防水机构5,形成第二道防水防护,再依次安装防护机构7;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防水机构5进行检修时,可通过依次拆卸压板731、防水板72,然后对防水机构5进行检修,当防水板72损坏时,可单独更换,方便快捷,且防护机构7对防水机构5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的提高了防水结构的使用寿命;当少量水渗透过防水机构5时,会在重力作用下流到导水槽11中,方便工作人员清理;有效的提高了地下工程的防水效果。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