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传力杆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65110发布日期:2021-09-15 09:0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廊传力杆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廊传力杆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管廊施工过程中,传力杆通常利用模板及方木来进行逐根固定,因模板及木方固定传力杆受工人素质、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易造成传力杆施工质量较差,常常出现传力杆间距不齐、水平度较差、杆端不在一个截面等现象,且模板木方加固传力杆均为一次性施工,无法重复利用,尤其在城市管廊这种长距离线性工程中,每段施工均需要重复此项繁琐的工作,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及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重复利用且能够对多个传力杆进行固定的加固装置。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管廊传力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柱,两个立柱上设置有若干个横杆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横杆组件为一组且之间通过两个竖杆组件连接,所述竖杆组件上均设置有固定环;
5.所述横杆组件包括横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杆两端的固定半圆环板一,所述固定半圆环板一的开口朝向所述立柱,所述固定半圆环板一的任意一端铰接设置有活动半圆环板一,所述活动半圆环板一和固定半圆环板一拼接成圆套接在所述立柱上并通过螺栓一固定;
6.所述竖杆组件包括竖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竖杆两端的固定半圆环板二,所述固定半圆环板二的开口朝向所述横杆组件,所述固定半圆环板二的任意一端铰接设置有活动半圆环板二,所述活动半圆环板二和固定半圆环板二拼接成圆套接在所述横杆上并通过螺栓二固定,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竖杆上,可以采用焊接进行固定。
7.两个所述立柱的上下两端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杆。
8.所述活动半圆环板一的外侧均设置有螺柱;
9.还包括与所述横杆个数相同的外接杆,所述外接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柱配合的螺纹盲孔,所述外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竖杆组件能够设置在所述外接杆上。
10.所述加强杆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横杆个数相同的且与所述外接杆配合的孔,所述外接杆设置在所述孔内,所述限位板的与所述加强杆的一个外端面接触;所述孔的给
11.还包括与所述螺纹盲孔配合的固定螺柱,所述固定螺柱设置在所述加强杆的外侧。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重复利用且能够对多个传力杆进行固定;有较高的自由度,可以上下、左右调节,可以满足墙体多种尺寸及规格的变化;
13.本装置操作简单快捷,可节约大量操作工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固定螺柱拆开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7.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8.图5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6为使用状态参考图。
20.其中,附图标记为:1、立柱;2、横杆组件;3、竖杆组件;4、固定环;5、加强杆;6、外接杆;201、横杆;202、固定半圆环板一;203、活动半圆环板一;204、螺栓一;205、螺柱;301、竖杆;302、固定半圆环板二;303、活动半圆环板二;304、螺栓二;501、孔;601、螺纹盲孔;602、固定螺柱;603、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22.参见图1

图6,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管廊传力杆加固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柱1,两个立柱1上设置有若干个横杆组件2,相邻的两个横杆组件2为一组且之间通过两个竖杆组件3连接,竖杆组件3上均设置有固定环4;
23.横杆组件2包括横杆201以及设置在横杆201两端的固定半圆环板一202,固定半圆环板一202的开口朝向立柱1,固定半圆环板一201的任意一端铰接设置有活动半圆环板一203,活动半圆环板一203和固定半圆环板一201拼接成圆套接在立柱1上并通过螺栓一204固定;
24.竖杆组件3包括竖杆301以及设置在竖杆301两端的固定半圆环板二302,固定半圆环板二302的开口朝向横杆组件2,固定半圆环板二302的任意一端铰接设置有活动半圆环板二303,活动半圆环板二303和固定半圆环板二302拼接成圆套接在横杆201上并通过螺栓二304固定,固定环4设置在竖杆301上。
25.两个立柱1的上下两端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杆5。
26.活动半圆环板一203的外侧均设置有螺柱205;
27.还包括与横杆201个数相同的外接杆6,外接杆6的一端设置有与螺柱205配合的螺纹盲孔601,外接杆6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603,竖杆组件3能够设置在外接杆6上。
28.加强杆5上均设置有与横杆201个数相同的且与外接杆6配合的孔501,外接杆6设置在孔501内,限位板603的与加强杆5的一个外端面接触;
29.还包括与螺纹盲孔601配合的固定螺柱602,固定螺柱602设置在加强杆5的外侧。
30.使用方式:将两个立柱1固定在指定个位置,根据传力杆的位置调节两个横杆201在立柱1上的位置以及两个竖杆301在横杆201上的位置,调节好之后分别通过螺栓拧紧固定,根据传力杆的外径选择合适的固定环4,以便对传力杆进行支撑,一般选用固定环4的内径略大于传力杆的外径;
31.如果传力杆的数量过多,可以拧下固定螺柱602,将所有的外接杆6从孔501内取出,然后将螺纹盲孔601与螺柱205进行连接,然后将竖杆组件3设置在外接杆3上,这样可以增加传力杆的支撑个数。
32.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3.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34.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管廊传力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柱,两个立柱上设置有若干个横杆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横杆组件为一组且之间通过两个竖杆组件连接,所述竖杆组件上均设置有固定环;所述横杆组件包括横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杆两端的固定半圆环板一,所述固定半圆环板一的开口朝向所述立柱,所述固定半圆环板一的任意一端铰接设置有活动半圆环板一,所述活动半圆环板一和固定半圆环板一拼接成圆套接在所述立柱上并通过螺栓一固定;所述竖杆组件包括竖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竖杆两端的固定半圆环板二,所述固定半圆环板二的开口朝向所述横杆组件,所述固定半圆环板二的任意一端铰接设置有活动半圆环板二,所述活动半圆环板二和固定半圆环板二拼接成圆套接在所述横杆上并通过螺栓二固定,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竖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传力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的上下两端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传力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半圆环板一的外侧均设置有螺柱;还包括与所述横杆个数相同的外接杆,所述外接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柱配合的螺纹盲孔,所述外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竖杆组件能够设置在所述外接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廊传力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横杆个数相同的且与所述外接杆配合的孔,所述外接杆设置在所述孔内,所述限位板的与所述加强杆的一个外端面接触;还包括与所述螺纹盲孔配合的固定螺柱,所述固定螺柱设置在所述加强杆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廊传力杆加固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两个立柱上设置有若干个横杆组件,相邻的两个横杆组件为一组且之间通过两个竖杆组件连接,竖杆组件上均设置有固定环;横杆组件包括横杆以及设置在横杆两端的固定半圆环板一,固定半圆环板一的任意一端铰接设置有活动半圆环板一,活动半圆环板一和固定半圆环板一拼接成圆套接在立柱上并通过螺栓一固定;竖杆组件包括竖杆以及设置在竖杆两端的固定半圆环板二,固定半圆环板二的任意一端铰接设置有活动半圆环板二,活动半圆环板二和固定半圆环板二拼接成圆套接在横杆上并通过螺栓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同时对多个传力杆进行固定。可以同时对多个传力杆进行固定。可以同时对多个传力杆进行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李峥 温小康 赵玉茁 卢伟军 王卫超 杨守兴 王闵闵 陈小玮 许利彤 徐小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6
技术公布日:2021/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