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截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4603发布日期:2021-10-12 17:4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截桩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截桩机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截桩机。


背景技术:

2.截桩机适用于多种桩基形式桩头的截除:如灌注桩,预制桩等;从截桩头成型形状上分,可分为圆形截桩机和方形截桩机。截桩机在高铁桥梁,工民建筑桩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3.现有的截桩机虽然能够将桩头夹紧取出,但是截桩机所需要截取的直径往往不易进行调节,导致截桩机需要配备直径不同的夹取设备,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截桩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截桩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截桩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中部上表面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顶端固定有顶板,所述底板左右两侧上表面及顶板左右两侧下表面之间固定有滑柱,所述滑柱滑动贯穿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贯穿有截桩机,所述截桩机下端固定有挡块,所述截桩机上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7.优选地,所述连接块包括滑套,所述滑套和滑柱相贯穿,所述滑套设置有左右两个且相互接近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开设有安装孔。
8.优选地,所述截桩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下端和挡块上端相固定,所述外壳底端左侧固定有锁紧器,所述锁紧器上端固定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端左右两侧固定有轮杆,所述轮杆设置有两个且相互远离端固定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设置有两个且相互远离端配合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相互远离端和外壳左右两侧内壁相互接近端相固定,所述驱动装置中部上表面固定有顶杆,所述驱动装置上表面和外壳外围的复位弹簧。
9.优选地,所述锁紧器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上端接触有滚轮,所述滚轮上端固定有下齿条,所述下齿条左右两侧下表面固定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下端配合套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下端和外壳底端左侧内壁相固定,所述导向套上端和下齿条下端之间固定有螺旋在导向柱外围的回位弹簧,所述下齿条上端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左端和外壳左端内壁相固定,所述齿轮上端啮合有上齿条,所述上齿条上端和驱动装置下端相固定。
10.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左端和外壳左端相固定,所述支撑架底端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啮合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转轴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右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右侧设置有l型杆,所述l型杆右端和外壳右端内壁相固定,所述螺纹杆螺纹贯穿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上端和l型杆上
端固定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设置有四个,左上端所述铰接块和右下端所述铰接块之间铰接有第一铰接杆,右上端所述铰接块和左下端所述铰接块之间铰接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中部互相铰接,右上端所述铰接块上端固定有压杆,所述压杆左侧下端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左右两侧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贯穿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下端和左上端所述铰接块上端相固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连接块的设计,可将若干个截桩机连接到一起,方便使用。
13.2.通过锁紧器的设计,可在夹紧后对顶杆进行锁紧,防止松动。
附图说明
14.图1为用于建筑工程的截桩机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用于建筑工程的截桩机单个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用于建筑工程的截桩机连接块俯视图。
17.图4为用于建筑工程的截桩机示意图。
18.图中:1

底板,2

连接柱,3

顶板,4

滑柱,5

连接块,51

滑套,52

固定块,53

安装孔,6

截桩机,61

外壳,62

锁紧器,621

安装台,622

驱动凸轮,623

滚轮,624

下齿条,625

导向柱,626

导向套,627

回位弹簧,628

齿轮,629

上齿条,63

驱动装置,631

支撑架,632

电机,633

驱动轮,634

从动轮,635

螺纹杆,636

限位块,637

l型杆,638

螺纹块,639

铰接块,6310

第一铰接杆,6311

第二铰接杆,6312

压杆,6313

槽口,6314

滑杆,6315

活动块,64

轮杆,65

导向轮,66

导向槽,67

顶杆,68

复位弹簧,7

挡块,8

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2.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截桩机的结构图,包括:
23.底板1,所述底板1中部上表面固定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顶端固定有顶板3,所述底板1左右两侧上表面及顶板3左右两侧下表面之间固定有滑柱4,所述滑柱4滑动贯穿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贯穿有截桩机6,所述截桩机6下端固定有挡块7,所述截桩机6上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8。
24.在本实用新型地一个实施例中,在使用该装置进行桩头清楚时,首先将连接块5和截桩机6通过固定螺母8进行连接,之后根据桩头实际尺寸大小,将若干个连接块5通过滑柱4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可将连接后的截桩机6放入桩头外围,开启截桩机6对桩头进行夹紧破碎,进而取出桩头。
25.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块5包括滑套51,所述滑
套51和滑柱4相贯穿,所述滑套51设置有左右两个且相互接近端固定有固定块52,所述固定块52开设有安装孔53。
26.在本实用新型地一个实施例中,滑套51和滑柱4的贯穿连接,可在截桩机6安装时,实现滑套51的自由转动,固定块52的安装孔53方便截桩机6的安装。
27.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截桩机6包括外壳61,所述外壳61下端和挡块7上端相固定,所述外壳61底端左侧固定有锁紧器62,所述锁紧器62上端固定有驱动装置63,所述驱动装置63上端左右两侧固定有轮杆64,所述轮杆64设置有两个且相互远离端固定有导向轮65,所述导向轮65设置有两个且相互远离端配合设置有导向槽66,所述导向槽66相互远离端和外壳61左右两侧内壁相互接近端相固定,所述驱动装置63中部上表面固定有顶杆67,所述驱动装置63上表面和外壳61上端内壁之间固定有螺旋在顶杆67外围的复位弹簧68。
28.在本实用新型地一个实施例中,在进行对桩头的夹紧时,开启驱动装置63,在驱动装置63的带动下,导向轮65沿着导向槽66向上运动,进而带动顶杆67向上运动,并逐渐对桩头进行夹紧,夹紧后,开启锁紧器62,锁紧器62将驱动装置63固定,进而将桩头取出。
29.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锁紧器62包括安装台621,所述安装台621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凸轮622,所述驱动凸轮622上端接触有滚轮623,所述滚轮623上端固定有下齿条624,所述下齿条624左右两侧下表面固定有导向柱625,所述导向柱625下端配合套有导向套626,所述导向套626下端和外壳61底端左侧内壁相固定,所述导向套626上端和下齿条624下端之间固定有螺旋在导向柱625外围的回位弹簧627,所述下齿条624上端啮合有齿轮628,所述齿轮628左端和外壳61左端内壁相固定,所述齿轮628上端啮合有上齿条629,所述上齿条629上端和驱动装置63下端相固定。
30.在本实用新型地一个实施例中,在对桩头夹紧后,开启驱动凸轮622,驱动凸轮622带动滚轮623向上运动,进而带动下齿条624向上运动并拉长回位弹簧627,下齿条624向上运动逐渐和齿轮628啮合,进而使得限制上齿条629运动,从而将驱动装置63固定。
31.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63包括支撑架631,所述支撑架631左端和外壳61左端相固定,所述支撑架631底端固定有电机632,所述电机632输出轴固定有驱动轮633,所述驱动轮633啮合有从动轮634,所述从动轮634转轴固定有螺纹杆635,所述螺纹杆635右端固定有限位块636,所述限位块636右侧设置有l型杆637,所述l型杆637右端和外壳61右端内壁相固定,所述螺纹杆635螺纹贯穿有螺纹块638,所述螺纹块638上端和l型杆637上端固定有铰接块639,所述铰接块639设置有四个,左上端所述铰接块639和右下端所述铰接块639之间铰接有第一铰接杆6310,右上端所述铰接块639和左下端所述铰接块639之间铰接有第二铰接杆6311,所述第一铰接杆6310和第二铰接杆6311中部互相铰接,右上端所述铰接块639上端固定有压杆6312,所述压杆6312左侧下端开设有槽口6313,所述槽口6313左右两侧固定有滑杆6314,所述滑杆6314滑动贯穿有活动块6315,所述活动块6315下端和左上端所述铰接块639上端相固定。
32.在本实用新型地一个实施例中,在进行对桩头的夹紧时,开启电机632,电机632输出轴带动驱动轮633转动,驱动轮633转动带动从动轮634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635转动,螺纹杆635转动推动螺纹块638向右运动,从而带动第一铰接杆6310和第二铰接杆6311向上推动上侧的铰接块639,从而带动活动块6315沿着滑杆6314向右运动并带动压杆6312上升,从
而使得顶杆67逐渐将桩头夹紧取出。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